一种带功率补偿的LED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379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功率补偿的LED控制电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功率补偿的LED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LED调光控制电路有多种形式,其中,三端控制的LED调光电路芯片仅需要3个引脚,大大降低了封装成本,因而在市场上被广泛使用。

对于常用的三端控制LED调光电路芯片,其功率随电源电压的波动而变化,为得到恒功率的调光控制电路,申请号为2015103692846,名称为“线性恒流驱动电路”的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线性恒流驱动电路芯片,其在保留了低成本的3个引脚封装的基础上,增加电阻来实现恒功率编程和调光功能。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着一定缺陷,其在LED灯串导通的同时就开始对LED灯串上的电流进行补偿,这抬高达到设定功率的电压,延长了达到设定功率的电流调节时间,因而,设计一种可进行电压设定、且在达到设定电压时进行功率补偿的LED调光控制电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LED灯调光控制电路,其包括电压设定电路,用于设定电压值,该电压设定电路的第一端连接LED灯串的负极,第二端连接所述三端控制电路和电流设定电路,通过设定电压值实现了对功率进行控制,能够在设定电压时达到预定功率,在超过设定电压时对功率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功率补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功率补偿的LED控制电路,包括整流电路、LED灯串、三端控制电路、电压设定电路和电流设定电路;其中,

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市电,输出端正极与所述LED灯串的正极相连,输出端负极接地;

所述电压设定电路用于设定电压值,其第一端连接LED灯串的负极,其第二端连接电流设定电路与所述三端控制电路,当其第一端的电压大于所述设定电压值时对功率进行调节。

较佳的,所述电压设定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电流设定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端控制电路的第二端;所述LED灯串包括至少一个LED灯珠,所述LED灯串的负极连接三端控制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压设定电路的第一端;所述三端控制电路,其第二端连接电压设定电路的第二端和电流设定电路的第一端,其第三端接地;所述电流设定电路的第二端接地。

较佳的,所述电压设定电路包括稳压管和第一限流电阻。

较佳的,所述电流设定电路包括第二限流电阻。

较佳的,所述三端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比较电路和至少两个功率管,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比较电路,所述比较电路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功率管。

较佳的,所述至少两个功率管包括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所述第一功率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功率管的第一端同时连接LED灯串的负极,所述第一功率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功率管的第二端同时连接比较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功率管的第三端连接电流设定电路,所述第二功率管的第三端接地。

较佳的,所述第一功率管的额定电流小于所述第二功率管的额定电流。

较佳的,所述第一功率管与第二功率管为同一类型,同为N型MOS管或同为P型MOS管。

较佳的,所述三端控制电路为三端控制芯片。

较佳的,所述三端控制芯片包括至少二个不同额定电流的功率管,各功率管的控制端与控制端相连,输入端与输入端相连,小额定电流功率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端控制芯片的检测端,大额定电流功率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端控制芯片的地端,所述各功率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端控制芯片的输入端,所述各功率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三端控制芯片中的比较电路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

1.电压设定电路能够对进行功率控制的电压值进行设定,仅在超过设定电压时对输入电流进行控制调节,缩短了达到设定功率的电流调节时间;

2.仅在超过设定电压值后进行功率控制,可在预定电压时达到预定功率,在超过预定电压时对功率进行控制,从而准确、有效的实现功率相对恒定;

3.所述三端控制电路增加一个大电流功率管,有效的实现在电压增大时对电流的快速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带功率补偿的LED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所述带功率补偿的LED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所述带功率补偿的LED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所述带功率补偿的LED控制电路的整流电压和LED驱动电流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是本实用新型的最基本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中,所述带功率补偿的LED控制电路,包括整流电路10、LED灯串、三端控制电路50、电压设定电路60和电流设定电路40;其中,所述整流电路10的输入端连接市电,输出端正极与所述LED灯串的正极相连,输出端负极接地;所述电压设定电路60,其第一端连接LED灯串的负极,其第二端连接电流设定电路与所述三端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和改进点即在于所述电压设定电路60,其主要的优势在于:所述电压设定电路60可对进行功率控制的电压值进行设定,即,仅在超过设定电压时对输入电流进行控制调节,缩短了达到设定功率的电流调节时间,且可在设定电压时达到预定功率,并在超过设定电压时对功率进行控制,从而准确、有效的实现功率相对恒定。

进一步的,可对该电路中全部部件的具体连接结构进行设置:所述电压设定电路60的第二端连接电流设定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端控制电路的第二端12;所述LED灯串包括至少一个LED灯珠(LED1-LEDn),所述LED灯串的负极连接三端控制电路50的第一端11和所述电压设定电路的第一端;所述三端控制电路50,其第一端11连接所述LED灯串的负极,其第二端12连接电压设定电路的第二端和电流设定电路40的第一端,其第三端13接地;所述电流设定电路40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的,实施例二给出了一个更为具体的技术方案,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所述三端控制电路50进行了设计。

如图2所示,三端控制电路50包括供电电路73、比较电路74、至少二个功率管71、72,三端控制电路50的第一端11连接供电电路73的第一端、功率管71和72的第一端,供电电路73的第二端连接比较电路74的第一输入端,比较电路7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三端控制电路50的第二端12与功率管71的第二端,比较电路74的输出端连接功率管71、72的控制端,功率管72的第二端连接三端控制电路50的第三端13。其中,功率管72的额定电流远大于功率管71的额定电流。

更近一步的,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改进获得了更为具体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三,其对所述电压设定电路60和所述电流设定电路40进行了具体的电路设计。

如图3所示,所述电压设定电路60包括限流电阻R2和稳压器VZ,限流电阻R2和稳压器VZ串联连接;所述电流控制电路40包括限流电阻R1。

该实施例三中所述带功率补偿的LED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电源电压V0经过整流电路后得到整流后电压V1,当电压V1大于LED灯串的导通电压时,LED灯串导通,三端控制电路50对流过LED灯串中的电流I1进行控制,当三端控制电路50上的电压V2大于设定电压VZ时,电压设定电路60导通,电压设定电路60中有电流I2流过,当电压V2增大时,电流I2增大,而三端控制电路50控制其第二端12的电压V3为恒定值,因而流过功率管71的电流I3与功率管72的电流I4同时减小,因为功率管72的额定电流远大于功率管71的额定电流,在相同的栅极电压与漏极电压时,功率管72流过的电流远大于功率管71流过的电流,因而在功率管71的电流I3有一个小幅的减小时功率管72的电流I4就有一个大幅的减小,从而使电流I1大幅减小,其减小幅度远大于电流I2增大的幅度,实现对LED灯串中电流的控制,进而控制电源输入功率。

其中,整流电压和LED驱动电流的波形图如图4所示,波形110为整流电压V1的波形图,波形120为LED灯串中的电流I1的波形图,在t1时刻,电压V1大于等于LED灯串的导通电压V11,LED灯串导通,三端控制电路控制流过LED灯串的电流I1为恒定值,在t2时刻,电压V2超过电压设定电路60的设定电压VZ,电压设定电路60导通,随后,随着电压V1增大,电压V2也增大,三端控制电路50与电压设定电路60对流过LED的电流I1进行调控,电压V1越大流过LED灯串的电流I1越小,电压V1到达最大值后开始下降,电流I1随电压V1的减小而增大;在t3时刻,电压V2下降到低于电压设定电路60的设定电压VZ,电压设定电路60不导通,三端控制电路50控制流过LED灯串的电流I1恢复到恒定值,直到t4时刻,电压V1低于LED灯串的导通电压,LED灯串无电流流过。在下一个周期开始后,即时刻t5,重复上述过程。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功率补偿的LED控制电路,其可对进行功率控制的电压值进行设定,仅在超过设定电压时对输入电流进行控制调节,缩短了达到设定功率的电流调节时间,并可在设定电压时达到预定功率,在超过设定电压时对功率进行控制,从而准确、有效的实现功率相对恒定;进一步,所述三端控制电路增加一个大电流功率管,可以有效实现在电压增大时对电流的快速控制。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例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