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社区车库灯光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0413阅读:13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社区控制系统设备,特种涉及一种用于对车库内灯光照明进行控制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用车已经较为普及,无论是在社区还是商业区,停车库则是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现有技术中,较多的关注车库是否具有足够的容量来容纳日常停车,而对于其安全问题则造成忽视。比如,车库内照明安全问题。为了节约土地使用和使用的方便,现有的车库较多的设置于地下,为了形成较为安全的行车环境,车库内均采用灯光照明,但无论灯光如何设置,与室外的自然光线均有明显区别,对于进出车库的瞬间,易于造成驾驶者的不适应,从而形成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车库的照明控制系统,能够控制车库进出口的照明强度,进而控制整个车库的照明,减小与外部环境的亮度落差,消除由于光亮的落差导致的安全隐患,当然,也能对整个车库的照明进行控制,保证车库进出口以及车库内部的安全行车;用于智能社区的车库,保证车库进出口以及内部的照明的可控性,在节约能源的前提下保证安全行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智能社区车库灯光控制系统,能够控制车库进出口的照明强度,进而控制整个车库的照明,减小与外部环境的亮度落差,消除由于光亮的落差导致的安全隐患,当然,也能对整个车库的照明进行控制,保证车库进出口以及车库内部的安全行车;用于智能社区的车库,保证车库进出口以及内部的照明的可控性,在节约能源的前提下保证安全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社区车库灯光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服务器终端和加强照明设备;

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接收服务器终端的控制命令,且与加强照明设备的开关控制系统连接并向开关控制系统发送开关命令;还包括用于采集车库加强照明设备所在区域的亮度的亮度数据采集单元,所述亮度数据采集单元采集车库亮度数据并将该亮度数据通过控制终端发送至服务器终端。

进一步,所述控制终端为PLC控制终端。

进一步,所述加强照明设备分布于车库的入口路段和出口路段,所述亮度数据采集单元对应分布于车库的入口路段和出口路段。

进一步,所述加强照明设备分为三个亮度等级,该三个亮度等级对应的亮度根据黑夜、阴天和晴天逐渐增加。

进一步,所述加强照明设备在出口路段的分布的组数多于入口路段的组数。

进一步,所述加强照明设备在出口路段分布可独立加强照明或组合加强照明的三组,入口路段分布一组。

进一步,所述开关控制系统包括现场开关控制装置,所述现场开关控制装置用于切换为现场开关控制或终端开关控制,所述现场开关控制用于现场直接开关加强照明设备,终端开关控制用于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开关命令。

进一步,所述智能社区车库灯光控制系统还控制车库内照明设备;

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接收服务器终端的控制命令,且与照明设备的开关控制系统连接并向开关控制系统发送开关命令。

进一步,还包括环境亮度数据采集单元,所述环境亮度数据采集单元采集车库外部环境自然光亮度并将该亮度数据通过PLC控制终端发送至服务器终端。

进一步,所述智能社区车库内设置车库内部参数采集单元,所述车库内部参数采集单元采集车库内部亮度和停车信息并将该数据通过PLC控制终端发送至服务器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社区车库灯光控制系统,设置加强照明设备,利用服务器终端通过客户端的控制终端进行控制,可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不但能够控制车库进出口的照明,进而控制整个车库的照明,减小与外部环境的亮度落差,消除由于光亮的落差导致的安全隐患,保证车库进出口以及车库内部的安全行车;本实用新型用于智能社区的车库,保证车库进出口以及内部的照明的可控性,在节约能源的前提下保证安全行车,能够有效降低车辆在车库进出口以及内部所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社区车库灯光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服务器终端和加强照明设备;

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接收服务器终端的控制命令,且与加强照明设备的开关控制系统连接并向开关控制系统发送开关命令;使用时,服务器终端与控制终端可通过功能性单元进行通信,比如无线网络控制等;控制终端一般位于客户端,直接向开关控制系统发送数据信息,当然也可接收信息;服务器终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一个服务器终端可控制多个控制终端,形成即时通信,发送加强照明设备的开关命令,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控制,从而控制所在区域的亮度。

服务器终端必然包括CPU等硬件设备,比如计算机,在此不再赘述;控制终端同样具有CPU以及辅助硬件,实现接收并发送命令,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终端为PLC控制终端,PLC控制终端包括CPU、附属设备等,实现接收、发送命令等功能;还包括用于采集车库加强照明设备所在区域的亮度的亮度数据采集单元,可采用现有技术的亮度检测仪器,比如亮度传感器;所述亮度数据采集单元采集车库亮度数据并将该亮度数据通过PLC控制终端发送至服务器终端;通过亮度数据来调整加强照明设备的照明亮度,可充分实现自动化控制,降低运行成本,且控制精度较高;采集亮度数据并根据该数据控制照明设备的亮度,可通过调整照明设备的点亮数量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变电阻的方式来实现;其控制程序也可通过现有的程序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使用时,可根据车库的大小通过多个PLC进行实现,比如PLC1控制入口前半部分,PLC2控制入口后半部分,PLC3控制出口前半部分,PLC4控制出口后半部分,均与服务器终端进行联机通信处理。

控制过程中,服务器终端的控制模式也可以采用两种,即一种是通过计算机(服务器终端)直接发送开关命令,选择单个照明进行打开、关闭照明处理;另一种是完全自动控制照明开启与关闭,系统实时亮度检测仪器的亮度值,根据自动控制参数控制照明开启与关闭;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照明设备分布于车库的入口路段和出口路段,所述亮度数据采集单元对应分布于车库的入口路段和出口路段;车库的入口和出口会出现光亮的较大落差,对驾驶人员造成观察的不适应,也易于出现安全事故;通过本实用新型控制入口路段和出口路段的照明强度,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形成车库内部与外部的平缓对接,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照明设备分为三个亮度等级,该三个亮度等级对应的亮度根据黑夜、阴天和晴天逐渐增加;此处的黑夜、阴天和晴天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亮度等级,比如黑夜,既包括真正的黑夜,也包括与黑夜相对应的亮度范围的较严重的阴天、日食等自然现象;阴天,则指的正常的阴天亮度范围,在此不再赘述;当然,黑夜、阴天和晴天的亮度范围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设定的,现有的程序即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照明设备在出口路段的分布的组数多于入口路段的组数;根据驾驶人员从明到暗和暗到明的适应特点不同,车库出口路段的光亮调整范围应大于入口路段,在节约能源的前提下,利于保证车库进出口的安全行车。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照明设备在出口路段分布可独立加强照明或组合加强照明的三组,入口路段分布一组,当然,此处的组是指内部的照明设备可同时实现开关的照明;入口的加强照明设备只有一组,只能开或者关,而出口的有三组,可根据需要开关一组、两组或者三组,在此不再赘述;当然,在加强照明设备以外,在该相对应的路段还具有常规的照应设备,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控制系统包括现场开关控制装置,所述现场开关控制装置用于切换为现场开关控制或终端开关控制,所述现场开关控制用于现场直接开关加强照明设备,终端开关控制用于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开关命令;上述方案即是:加强照明设备的控制模式可再分为就地控制(现场开关控制)或自动控制模式(终端开关控制),通过现场的开关进行切换,当切换为现场开关控制模式时,则不能通过控制终端进行控制,完全通过机械开关进行开关调整亮度;切换为终端开关控制,则可通过服务器终端实现控制;上述方案能够通过现有的开关切换装置即可实现,比如关闭自动控制的开关,打开现场接通电源的开关,当然,需要分组进行安装并操作机械开关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社区车库灯光控制系统还控制车库内照明设备;

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接收服务器终端的控制命令,且与照明设备的开关控制系统连接并向开关控制系统发送开关命令。即可对车库内所有照明设备均可通过服务器终端进行控制,当然,也设有前述的机械开关实现切换成就地控制(现场开关控制)和终端开关控制,在此不再赘述;从而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安全照明的合理协调。同样,车库内照明设备也可根据车库的大小通过前述的比如PLC1控制第一个区域,PLC2控制第二个区域,PLC3控制第三个区域,PLC4控制第四个区域,均与服务器终端进行联机通信处理,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环境亮度数据采集单元,所述环境亮度数据采集单元采集车库外部环境自然光亮度并将该亮度数据通过PLC控制终端发送至服务器终端;通过采集外部环境的亮度参数,来合理调配加强照明设备的亮度,实现完全的自动化控制,节约人力成本,且能源匹配较为合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社区车库内设置车库内部参数采集单元,所述车库内部参数采集单元采集车库内部亮度和停车信息并将该数据通过PLC控制终端发送至服务器终端;根据某个区域的停车信息和亮度参数控制该区域的照明设备的照明强度,利于合理调配,且节约能源消耗。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