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安全控制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1716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嵌入式安全控制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嵌入式面板结构,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流水线设备的安全控制。



背景技术:

传统工业自动化流水线设备的操作控制元器件往往直接安装在门板上,这种方式有如下三种缺陷:1、存在安全隐患,有时会出现现场人员不小心触碰或是物品跌落、撞击等情况造成的误操作;2、存放、发运时,门板上凸出的元器件占用空间,防护稍不注意就会损坏;3、维护、更换面板元器件时,均需打开门板才能操作。

鉴于此,提供一种嵌入式安全控制面板结构是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嵌入式安全控制面板结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控制元器件直接安装在门板上容易造成误操作、占用空间容易损坏、维护更换需要打开门板才能操作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嵌入式安全控制面板结构,安装于设备上,包括面板底座、面板本体以及铰链,所述设备上开设有一容纳面板底座的缺口;

所述面板底座为一中空壳体结构,该中空壳体结构的前后两端面开口,所述中空壳体结构的前端面上具有一圈往外翻折的第一折边,所述中空壳体结构的后端面上具有一圈往内翻折的第二折边,所述中空壳体结构的内侧面上设有至少一组铰接孔;

所述面板本体为一平面罩体结构,该平面罩体结构的形状、尺寸均与所述面板底座相匹配,所述平面罩体结构的内侧面上设有至少一铰链轴套,该铰链轴套位于平面罩结构内侧面上的边缘区域,且与中空壳体结构的铰接孔的方位相匹配;

在装配状态下,所述面板底座通过所述缺口嵌入设备内,且面板底座的第一折边与所述设备的表面齐平;所述面板本体通过所述铰链与面板底座铰接,以使面板本体可相对面板底座打开或关闭,当面板本体相对面板底座关闭时,所述平面罩体结构的边缘贴合在所述中空壳体结构的第二折边上。

上述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面板底座的第二折边上开设有若干圆孔,在装配状态下,所述面板本体可通过螺栓螺母结构固定在面板底座上。

2、上述方案中,所述中空壳体结构的内侧面上设有两组铰接孔,该两组铰接孔一左一右平行设置,且两组铰接孔沿轴向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平面罩体结构的内侧面上对应设有两个与该两组铰接孔相匹配的铰链轴套。

3、上述方案中,所述面板底座为一向内倾斜的矩形框,其后端面开口为矩形,对应的面板本体的形状也为矩形,对应的所述缺口也为矩形。

4、上述方案中,所述面板底座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呈锐角。

5、上述方案中,所述面板本体的外侧面上固设有把手。

6、上述方案中,所述面板本体的内侧面上、位于面板本体的边缘位置设有一圈密封条,所述面板本体通过所述密封条实现与面板底座的密封, 控制面板关闭时刚好可使面板底座的第二折边压在这圈密封条上,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这时,面板本体上的操作控制用元器件正好也倾斜向上,便于操作人员更好地读取数据并进行随后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嵌入式安全控制面板结构,该安全控制面板结构安装在设备上,设备上开设有一缺口,安全控制面板结构包括面板底座、面板本体以及铰链,面板底座通过缺口嵌入设备内,且面板底座的第一折边与设备的表面齐平;面板本体通过铰链与面板底座铰接,以使面板本体可相对面板底座打开或关闭,当面板本体相对面板底座关闭时,平面罩体结构的边缘贴合在所述中空壳体结构的第二折边上,使得安全控制面板结构嵌入到设备内部,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应用范围广,既能用于各类电气控制柜,又能用于现场的工业设备。且所有的操作控制用元器件均在设备内侧,不易出现误操作,使用更为安全可靠;面板本体可随时打开,便于现场维护;嵌入式结构节省外部空间,便于存放和发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中安全控制面板结构安装在设备上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安全控制面板结构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安全面板本体的立体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面板底座的立体图。

以上附图中:1、面板底座;2、面板本体;3、铰链;4、铰链轴套;5、密封条;6、把手;7、圆孔;8、螺栓;9、设备;10、第二折边;11、第一折边;12、铰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嵌入式安全控制面板结构

该安全控制面板结构安装于设备9上,包括面板底座1、面板本体2以及铰链3,所述设备9上开设有一容纳面板底座1的缺口。

所述面板底座1为一中空壳体结构,该中空壳体结构为一向内倾斜的矩形框,该中空壳体结构的前后两端面开口,前后两端面开口均为矩形,且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呈锐角。中空壳体结构的前端面上具有一圈往外翻折的第一折边11,中空壳体结构的后端面上具有一圈往内翻折的第二折边10,所述中空壳体结构的内侧面上设有两组铰接孔12,该两组铰接孔12一左一右平行设置,且两组铰接孔12沿轴向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面板本体2为一平面罩体结构,该平面罩体结构的形状、尺寸均与所述面板底座1相匹配,且面板本体2的形状为矩形,对应的缺口也为矩形。所述平面罩体结构的内侧面上固设有两个铰链轴套4,该两个铰链轴套4位于平面罩结构内侧面上的边缘区域,且与中空壳体结构的两组铰接孔12的方位相匹配。

在装配状态下,所述面板底座1通过缺口嵌入设备9内,在面板底座1的第一折边11上设有若干通孔,采用螺钉通过这些圆孔将面板底座1固定到设备9上,此时,面板底座1的第一折边11与设备9的表面齐平;铰链3包括两个连接片,第一连接片通过铰接孔12固定在面板底座1上,第二片通过一铰接轴与铰链轴套4转动连接,从而实现面板本体2通过铰链3与面板底座1的铰接,以使面板本体2可相对面板底座1打开或关闭,当面板本体2相对面板底座1关闭时,平面罩体结构的边缘贴合在中空壳体结构的第二折边10上。在面板本体2上可以安装各种操作控制元器件,从而对控制元器件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面板底座1的第二折边10上开设有若干圆孔7,面板本体2上穿设螺栓8,在装配状态下,所述面板本体2可通过螺栓螺母结构固定在面板底座1上。

为了提高防尘防水性,在面板本体2的内侧面上、位于面板本体2的边缘位置设有一圈密封条5,所述面板本体2通过密封条5实现与面板底座1的密封, 控制面板2关闭时刚好可使面板底座1的第二折边10压在这圈密封条5上,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这时,面板本体2上的操作控制用元器件正好也倾斜向上,便于操作人员更好地读取数据并进行随后的操作。

进一步地,面板本体2的外侧面上固设有把手6。

针对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可能产生的变化描述和进一步解释如下:

1、上述实施例中,上述平面罩体结构的内侧面上设有两个铰链轴套4,对应的铰接孔12也设为两组,事实上,铰接轴套设为一个、三个及以上,铰接孔12也对应地设为一组、三组及以上也可实施,两组为最佳方案。

2、上述实施例中,面板底座1为一向内倾斜的矩形框,其后端面开口为矩形,对应的面板本体2的形状也为矩形,对应的缺口也为矩形。事实上,也可以将面板底座1设置为一向内倾斜的圆形框、三角形框、五边形框等等,其后端面开口为圆形、三角形框、五边形框等等,对应的面板本体2的形状也为圆形、三角形框、五边形框等等,对应的缺口也为圆形、三角形框、五边形框等等,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的矩形。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