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MS壳体与线路板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6447发布日期:2018-06-16 01:26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BMS壳体与线路板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MS壳体与线路板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BMS)作为电动汽车电池包的核心部件,可以实时监测电池包的电压、电流、温度情况,实现漏电检测、热管理、电池均衡管理、电池剩余容量计算、放电功率计算等功能。通常,BMS的壳体由压铸成型的前壳体、后壳体组成,在前壳体与后壳体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置线路板(PCBA)从而实现BMS的功能。现有的BMS都是将线路板直接用螺丝安装在前壳体或者后壳体上,再把两个壳体锁合在一起,生产效率相对较低,而且线路板直接安装在壳体上会导致壳体受到震动时震动被直接传递给线路板,降低线路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还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的BMS壳体与线路板的固定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BMS壳体与线路板的固定结构,包括相互锁合从而形成内腔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内腔的线路板,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定位销柱,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与所述下壳体上的定位销柱的位置相适应的通孔,所述定位销柱靠近下壳体的位置套设有垫片,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内部中空的能够锁定在一起的凸柱。

其中,所述凸柱内壁设有螺纹牙,紧固螺钉穿设置于两个所述凸柱以将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锁定在一起。

其中,所述上壳体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位置与所述下壳体上的定位销柱的位置相匹配。

其中,所述下壳体上的一侧设有凸起,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槽,一个下壳体的凸起和相邻壳体的凹槽组成楔形互补结构,所述下壳体上还设有用于拼接相邻两个下壳体的螺孔。

其中,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分别设在所述下壳体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的底面到所述下壳体的顶部的距离一致。

其中,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分别设有两个,都位于靠近所述下壳体边缘的位置。

其中,所述两个凸起或两个凹槽分别设在所述螺孔两侧。

其中,所述凸起远离下壳体的部分宽于其靠近下壳体的部分。

其中,还包括连接片A,所述连接片A上设有与所述下壳体上的凸起相配合的凹槽,以及与所述下壳体的螺孔相匹配的螺孔。

其中,还包括连接片B,所述连接片B上设有与所述下壳体上的凹槽相配合的凸起,以及与所述下壳体的螺孔相匹配的螺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BMS壳体与线路板的固定结构,通过在下壳体上设置定位销柱,在线路板上设置与该定位销柱的位置相适应的通孔,可以直接把线路板套在下壳体上,下壳体和上壳体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内部中空的凸柱,可以把上壳体和安装了线路板的下壳体直接锁合在一起,简化了装配工序。而且在定位销柱靠近下壳体的位置套设垫片,可以避免壳体受到的震动被直接传递给线路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BMS壳体与线路板的固定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BMS壳体与线路板的固定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BMS壳体与线路板的固定结构的拼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该BMS壳体与线路板的固定结构包括相互锁合从而形成内腔的上壳体5和下壳体1,以及安装在内腔的线路板4,下壳体1上设有定位销柱6,线路板4上设有与下壳体1上的定位销柱6的位置相适应的通孔,定位销柱6靠近下壳体1的位置套设有硅胶材质的垫片3,下壳体1和上壳体5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内部中空的凸柱2。凸柱2内壁设有螺纹牙,紧固螺钉7从下壳体1的下方依次穿过下壳体1和上壳体5内的凸柱2,把上下壳体1锁合在一起。上壳体5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位置与下壳体1上的定位销柱6的位置相匹配,下壳体1的定位销柱6插入该限位槽内,使得上下壳体1的锁合更紧固,并且限制了上下壳体1错位移动。

下壳体1的左、右连接片上分别设有用于与相邻的下壳体1锁合的螺孔,并且下壳体1左连接片上设有凸起12,右连接片上设有与凸起12相匹配的凹槽11,一个下壳体1的凸起12和另一个下壳体1的凹槽11组成楔形互补结构。凸起12和凹槽11分别设在下壳体1相对的两个侧面,凸起12和凹槽11的底面到下壳体1的顶部的距离一致,在保证BMS下壳体1厚度、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多个BMS下壳体1依次拼接呈横向结构延伸。

其中,凸起12和凹槽11分别设有两个,两个凸起12或两个凹槽11分别设在螺孔两侧,都位于靠近下壳体1边缘的位置。两个相互配合的凸起12和凹槽11可以和用螺丝紧固在一起的螺孔一起给下壳体1提供更加稳固的支撑。

其中,凸起12远离下壳体1的部分宽于其靠近下壳体1的部分,可以保证凸起12嵌入凹槽11的部分不容易脱出。

该BMS壳体与线路板的固定结构还包括连接片A和连接片B,连接片A上设有与下壳体1上的凹槽11相同的凹槽11,连接片B上设有与下壳体1上的凸起12相同的凸起12,连接片A和连接片B上分别设有与下壳体1的螺孔相匹配的螺孔。

拼接时,第一下壳体1左侧和下一下壳体1通过竖向拼接,快速准确定位,每一次拼接采用两颗螺丝做最终固定,后续拼接以此类推。所有下壳体1横向拼装完成后,将连接片A和连接片B分别安装这个横向拼接完成的下壳体1两侧。采用此拼接方式,满足下壳体1本身结构强度,并按设计数量进行拼接,有效提升装配效率。

该BMS壳体与线路板的固定结构,通过在下壳体1上设置定位销柱6,在线路板4上设置与该定位销柱6的位置相适应的通孔,可以直接把线路板4套在下壳体1上,下壳体1和上下壳体1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内部中空的凸柱2,可以把上下壳体1和安装了线路板4的下壳体1直接锁合在一起,简化了装配工序。而且,在定位销柱6靠近下壳体1的位置套设垫片3,可以避免下壳体1受到的震动被直接传递给线路板4。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