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组均流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0503发布日期:2019-02-12 21:27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组均流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灯组均流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的品质不断的提升和TV行业的变迁,对电视机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比如:高效、高清、超大屏、超薄型、内存超大型和多功能型等要求。所以为了满足客户对产品更高的要求,给终端客户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提升产品在终端试产的竞争能力势在必行。反激准谐振电路是一种高效的DC/DC(直流电转直流电)的电源拓扑结构,由于其高效的特点,LED液晶电视电源等,均采用反激准谐振电路作为背光LED灯条驱动电路。

目前,大尺寸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模组都至少有两路灯组。现有技术的反激准谐振电路仅仅只能提供一路驱动电压给LED液晶电视背光灯条。如果用一路驱动电压给两路背光灯组供电,无法保证流过两路灯组的电流一致性,当两路灯组存在较大电压差时,背光驱动电流便会偏向其中一路灯组,流过电流大的这路灯组,功率损耗加大,发热严重,这将严重影响LED灯组的寿命、可靠性以及背光出光均匀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由一路LED驱动电流转为两路LED驱动电流、制造成本低、损耗小、可靠性强以及发光均匀性佳的灯组均流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灯组均流电路,包括变压器、连接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所述次级绕组连接有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均流电感L,所述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并联,次级绕组的同名端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均流电感L包括第一绕组N1和第二绕组N2,第一绕组N1和第二绕组N2的线圈数相同,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于第一绕组N1的异名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于第二绕组N2的同名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绕组的同名端连接于第一输出端子的正极,第二绕组的异名端连接于第二输出端子的正极,所述次级绕组的异名端连接于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的负极。

优选的,所述第一绕组N1的同名端串联有第一电容器C1,第一电容器C1的另一端连接于次级绕组的异名端,所述第二绕组N2的异名端串联有第二电容器C2,第二电容器C2的另一端连接于次级绕组的异名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绕组N1的同名端串联有第一电阻器R1,第一电阻器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绕组N2的异名端串联有第二电阻器R2,第二电阻器R2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灯组均流电路,提供一种基于反激准谐振架构的LED均流线路,通过均流电感L调整LED背光各路灯组的电压差,来实现各路灯组电流的均流,由于电感的互感原理,通过均流电感L的每个绕组所感应耦合的电压不同,来调节每路灯组的两端电压,从而使每路灯组的电流相等,当每路灯组电流不一致时,流过均流电感L的第一绕组N1与第二绕组N2的电流也不一致,但第一绕组N1与第二绕组N2的圈数与感量一致,所以第一绕组N1和第二绕组N2通过产生不同感应电压,来调节每路LED灯组的电压,以达到每路LED灯组电流一致,成本低,损耗小,有效提高了LED背光模组的可靠性及出光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灯组均流电路,包括变压器1、连接于变压器1的次级绕组2、第一输出端子3和第二输出端子4,所述次级绕组2连接有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均流电感L,所述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并联,次级绕组2的同名端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均流电感L包括第一绕组N1和第二绕组N2,第一绕组N1和第二绕组N2的线圈数相同,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于第一绕组N1的异名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于第二绕组N2的同名端。

本实施例的灯组均流电路,提供一种基于反激准谐振架构的LED均流线路,通过均流电感L调整LED背光各路灯组的电压差,来实现各路灯组电流的均流,由于电感的互感原理,通过均流电感L的每个绕组所感应耦合的电压不同,来调节每路灯组的两端电压,从而使每路灯组的电流相等,当每路灯组电流不一致时,流过均流电感L的第一绕组N1与第二绕组N2的电流也不一致,但第一绕组N1与第二绕组N2的圈数与感量一致,所以第一绕组N1和第二绕组N2通过产生不同感应电压,来调节每路LED灯组的电压,以达到每路LED灯组电流一致,成本低,损耗小,有效提高了LED背光模组的可靠性及出光均匀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绕组的同名端连接于第一输出端子3的正极,第二绕组的异名端连接于第二输出端子4的正极,所述次级绕组2的异名端连接于第一输出端子3和第二输出端子4的负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绕组N1的同名端串联有第一电容器C1,第一电容器C1的另一端连接于次级绕组2的异名端,所述第二绕组N2的异名端串联有第二电容器C2,第二电容器C2的另一端连接于次级绕组2的异名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绕组N1的同名端串联有第一电阻器R1,第一电阻器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绕组N2的异名端串联有第二电阻器R2,第二电阻器R2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