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线烘干段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6204发布日期:2020-03-27 14:51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平线烘干段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平线烘干段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水平线烘干段作为pcb生产线重要设备,主要作用是将板面烘干。温度控制在80-100摄氏度,通过将空气加热然后直接吹在板表面,将板面烘干;烘干段通常是吸入常温空气,排出热空气,循环往复,不断的冷空气加热排出热空气,是巨大的能源浪费;排出到周边的热空气,会提升周边温度,使车间空调用电量增大;板面出烘干段后,由于板面铜层是金属材质,表面温度通常大于80度,当人员搬动时极容易造成烫伤;板面出烘干段后,板面较高温度,自然冷却过程中,板面表面的热能相当于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线烘干段节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平线烘干段节能装置,包括烘干室,所述烘干室一端设有进板口,所述烘干室另一端设有出板口,进板口和出板口之间设有若干输送辊轮,所述进板口和所述输送辊轮之间设有第一实心轮,所述出板口和所述输送辊轮之间设有第二实心轮,所述第一实心轮和输送辊轮之间设有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二实心轮和输送辊轮之间设有第二传动组件,所述输送辊轮两侧分别设有加热轮,所述第一实心轮和第二实心轮分别与加热轮接触,所述烘干室上端面两端分别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烘干室上方设有空气循环组件,所述空气循环组件两端分别连通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烘干室内设有烘板机构,所述空气循环组件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连接烘板机构,所述烘干室靠近出板口的一侧设有降温组件。

在烘干室的进板口和出板口处安装有实心轮,实心轮采用金属材质,直径与输送辊轮一致。对比原有正常的输送辊轮,实心轮采用导热材质,可以起到板面表面加热的功能。线路板板面经过实心轮初步加热后,表面水分温度升高,蒸发速率增加,同时在板面水分不均的地方进行抹平,相当于增加水分表面积,有利于水分子的散发。第一实心轮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传动连接输送辊轮,第二实心轮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传动连接输送辊轮,使得实心轮与输送辊轮采用同样的传送速度,烘干室的热空气通过空气循环组件进行循环并且为烘板机构提供热风,在烘板机构吹干线路板表面后,热风通过空气循环组件过滤后,热风进行轻微加热后重新输送到烘干室内。

第一实心轮和第二实心轮分别为不锈钢材质的实心圆柱体结构,输送辊轮为空心圆柱体结构,第一实心轮和进板口边缘相切,第二实心轮和出板口边缘部位相切。

第一实心轮和进板口边缘相切,实心轮相当于将烘干段两个风口封住,中间已经加热的风可以保持在烘干段当中,减少热量的散发。

所述空气循环组件包括循环管道、空气补充口、过滤器、加热组件,循环管道一端和出风口连通,循环管道另一端和进风口连通,循环管道靠近出风口的一端套设有加热组件,循环管道靠近进风口的一端套设有加热组件,循环管道中部设有空气补充口,循环管道靠近进风口的一端和空气补充口之间设有过滤器。

加热组件在热风循环过程中进行保温处理,防止在输送过程中,热能损失,降低节能效果,在加热中间过滤段,加入空气补充口,防止当热气不足,产生烘干段内外压力差。烘干室内的热空气进行循环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多次经过过滤器后,循环空气内风尘颗粒明显降低。

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支架、上水箱、设于地表的下水箱和吸热辊轮组,支架上端固定有上水箱,支架下端固定有下水箱,吸热辊轮组包括上辊轮和下辊轮,上水箱下端和下水箱上端分别设有导热板,上辊轮和上水箱下端的导热板接触,下辊轮和下水箱上端的导热板接触。

线路板烘干后,表面温度较高,通常温度将高于80摄氏度,既造成热能浪费又会烫伤工作人员,在上水箱和下水箱中放入冷水或常温水,实心轮与吸热水箱外层采用金属材质制作,在运作过程始终保持紧密接触,利用金属传热效率显著高于空气,可以在有效将热量传送到水箱当中,降低线路板表面的温度。

所述烘板机构包括上烘干组件和下烘干组件,输送辊轮下方设有下烘干组件,下烘干组件上方设有上烘干组件,上烘干组件包括风刀和设置于输送辊轮上方的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一端与循环管道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连接,第一管道另一端与循环管道靠近进风口的一端连接,第一管道上设有若干吹风口,吹风口连接有风刀,风刀设置于相邻输送辊轮之间的间隙中。

通过风刀对线路板上表面吹出热风,起到对线路板表面加热的功能,加快线路板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利于水分子的散发。

下烘干组件包括吹风箱和第二管道,吹风箱上端面开设有若干通孔,第二管道一端连接吹风箱,第二管道另一端连接第一管道。

通过吹风箱吹出热风,提高线路板下表面的空气温度,有利于水分子的散发,对线路板下表面进行烘干。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装置和防护罩,循环管道为导热材质制成的圆筒状结构,加热装置和循环管道外表面接触,加热装置为电热丝或电热板。

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循环管道,通过加热后的循环管道加热循环管道中的气体。

循环管道外壁套设有聚氨酯保温层或橡塑海绵保温层。

保温层防止循环管道的热量流失,提高循环管道对热风的保温效果。

所述降温组件还包括冷风组件,冷风组件包括设于上水箱上端的冷风机、冷风管道、冷风支管和冷风喷嘴,上水箱和下水箱内分别设有冷风管道,冷风管道一端连接有冷风机,冷风管道上设有若干冷风支管,相邻上辊轮之间的间隙和相邻上辊轮之间的间隙分别设有冷风喷头,冷风喷头和冷风支管连通。

冷风机用于产生低温空气,冷风喷头用于喷射低温空气,上水箱和下水箱内含低温水,利用上水箱和下水箱进一步降低冷风管道内的气体温度,利用冷风喷头使线路板表面温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烘干室的进板口和出板口处安装有实心轮,实心轮采用金属材质,直径与输送辊轮一致。对比原有正常的输送辊轮,实心轮采用导热材质,可以起到板面表面加热的功能。线路板板面经过实心轮初步加热后,表面水分温度升高,蒸发速率增加,同时在板面水分不均的地方进行抹平,相当于增加水分表面积,有利于水分子的散发。第一实心轮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传动连接输送辊轮,第二实心轮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传动连接输送辊轮,使得实心轮与输送辊轮采用同样的传送速度,烘干室的热空气进入空气循环组件进行循环,热风进行二次加热后经过过滤器,热风通过过滤器过滤后,热风进行二次加热后重新输送到烘干室内,并且为烘板机构提供热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避免风干空气反复加热造成的能源浪费,采用烘干室两端的实心轮能够加快线路板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采用降温组件可以迅速降低板面温度,避免人员在特殊情况下搬运板面造成的烫伤,同时将板面热能利用起来。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平线烘干段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烘干室1、输送辊轮2、第一实心轮3、第二实心轮4、第一传动组件31、第二传动组件41、加热轮5、循环管道61、空气补充口62、过滤器63、加热组件64、过滤件65、第一管道71、第二管道72、支架81、上水箱82、下水箱83、上辊轮84、下辊轮85、冷风机86、冷风管道87、冷风支管88和冷风喷嘴8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具体轮廓上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个部件的远与近。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平线烘干段节能装置,包括烘干室1,所述烘干室1一端设有进板口,所述烘干室1另一端设有出板口,进板口和出板口之间设有若干输送辊轮2,所述进板口和所述输送辊轮2之间设有第一实心轮3,所述出板口和所述输送辊轮2之间设有第二实心轮4,所述第一实心轮3和输送辊轮2之间设有第一传动组件31,所述第二实心轮4和输送辊轮2之间设有第二传动组件41,所述输送辊轮2两侧分别设有加热轮5,所述第一实心轮3和第二实心轮4分别与加热轮5接触,所述烘干室1上端面两端分别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烘干室1上方设有空气循环组件,所述空气循环组件两端分别连通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烘干室1内设有烘板机构,所述空气循环组件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连接烘板机构,所述烘干室1靠近出板口的一侧设有降温组件。

第一传动组件31包括主动齿轮、过渡齿轮和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固定设置于第一实心轮3一端,主动齿轮固定设置于靠近进板口的输送辊轮2的一端,输送辊轮2和第一实心轮3之间设置有过渡齿轮,过渡齿轮靠近进板口的一侧和从动齿轮啮合,过渡齿轮靠近出板口的一侧和主动齿轮啮合。

第二传动组件41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传动链条,从动链轮固定设置于第二实心轮4一端,主动链轮固定设置于靠近出板口的输送辊轮2的一端,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有从动链轮。

在烘干室1的进板口和出板口处安装有实心轮,实心轮采用金属材质,直径与输送辊轮2一致。对比原有正常的输送辊轮2,实心轮采用导热材质,可以起到板面表面加热的功能。线路板板面经过实心轮初步加热后,表面水分温度升高,蒸发速率增加,同时在板面水分不均的地方进行抹平,相当于增加水分表面积,有利于水分子的散发。第一实心轮3通过第一传动组件31传动连接输送辊轮2,第二实心轮4通过第二传动组件41传动连接输送辊轮2,使得实心轮与输送辊轮2采用同样的传送速度,烘干室1的热空气通过空气循环组件进行循环并且为烘板机构提供热风,在烘板机构吹干线路板表面后,热风通过空气循环组件过滤后,热风进行轻微加热后重新输送到烘干室1内。

第一实心轮3和第二实心轮4分别为不锈钢材质的实心圆柱体结构,输送辊轮2为空心圆柱体结构,第一实心轮3和进板口边缘相切,第二实心轮4和出板口边缘部位相切。

第一实心轮3和进板口边缘相切,实心轮相当于将烘干段两个风口封住,中间已经加热的风可以保持在烘干段当中,减少热量的散发。

所述空气循环组件包括循环管道61、空气补充口62、过滤器63、加热组件64,循环管道61一端和出风口连通,循环管道61另一端和进风口连通,循环管道61靠近出风口的一端套设有加热组件64,循环管道61靠近进风口的一端套设有加热组件64,循环管道61中部设有空气补充口62,循环管道61靠近进风口的一端和空气补充口62之间设有过滤器63。

循环管道61外壁套设有过滤件65,过滤件65侧面和空气补充口62接触,过滤件65为圆环状的活性炭海绵。

加热组件64在热风循环过程中进行保温处理,防止在输送过程中,热能损失,降低节能效果,在加热中间过滤段,加入空气补充口62,防止当热气不足,产生烘干段内外压力差。烘干室1内的热空气进行循环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多次经过过滤器63后,循环空气内风尘颗粒明显降低。

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支架81、上水箱82、设于地表的下水箱83和吸热辊轮组,支架81上端固定有上水箱82,支架81下端固定有下水箱83,吸热辊轮组包括上辊轮84和下辊轮85,上水箱82下端和下水箱83上端分别设有导热板,上辊轮84和上水箱82下端的导热板接触,下辊轮85和下水箱83上端的导热板接触。

线路板烘干后,表面温度较高,通常温度将高于80摄氏度,既造成热能浪费又会烫伤工作人员,在上水箱82和下水箱83中放入冷水或常温水,实心轮与吸热水箱外层采用金属材质制作,在运作过程始终保持紧密接触,利用金属传热效率显著高于空气,可以在有效将热量传送到水箱当中,降低线路板表面的温度。

所述烘板机构包括上烘干组件和下烘干组件,输送辊轮2下方设有下烘干组件,下烘干组件上方设有上烘干组件,上烘干组件包括风刀和设置于输送辊轮2上方的第一管道71,第一管道71一端与循环管道61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连接,第一管道71另一端与循环管道61靠近进风口的一端连接,第一管道71上设有若干吹风口,吹风口连接有风刀,风刀设置于相邻输送辊轮2之间的间隙中。

通过风刀对线路板上表面吹出热风,起到对线路板表面加热的功能,加快线路板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利于水分子的散发。

下烘干组件包括吹风箱和第二管道72,吹风箱上端面开设有若干通孔,第二管道72一端连接吹风箱,第二管道72另一端连接第一管道71。

通过吹风箱吹出热风,提高线路板下表面的空气温度,有利于水分子的散发,对线路板下表面进行烘干。

所述加热组件64包括加热装置和防护罩,循环管道61为导热材质制成的圆筒状结构,加热装置和循环管道61外表面接触,加热装置为电热丝或电热板。

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循环管道61,通过加热后的循环管道61加热循环管道61中的气体。

循环管道61外壁套设有聚氨酯保温层或橡塑海绵保温层。

保温层防止循环管道61的热量流失,提高循环管道61对热风的保温效果。

所述降温组件还包括冷风组件,冷风组件包括设于上水箱82上端的冷风机86、冷风管道87、冷风支管88和冷风喷嘴89,上水箱82和下水箱83内分别设有冷风管道87,冷风管道87一端连接有冷风机86,冷风管道87上设有若干冷风支管,相邻上辊轮84之间的间隙和相邻上辊轮84之间的间隙分别设有冷风喷头,冷风喷头和冷风支管连通。

冷风机86用于产生低温空气,冷风喷头用于喷射低温空气,上水箱82和下水箱83内含低温水,利用上水箱82和下水箱83进一步降低冷风管道87内的气体温度,利用冷风喷头使线路板表面温度降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