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组件及搭载其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65233发布日期:2020-10-09 18:4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组件及搭载其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2020年1月13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10033465.2、发明名称为“一种散热组件及搭载其的电子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冷却电子元件的散热组件及搭载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普及,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呈现出高速、高频以及高集成度的趋势,这样高计算速率使得芯片的功率密度不断提升到新的高度,使得在短时间温度急剧升高。过高的温度降低电子元器件的稳定性和使用精度,同时会加速产品的衰老,降低循环使用寿命。因此,电子产品的散热技术正逐步成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瓶颈,安全高效的散热技术研发成为目前电子产品领域的重中之重。蒸汽腔热管利用液体相变,具有良好的均温性和散热能力,成为目前被动式散热的主流技术,然而此类蒸汽腔热管的效率不高,如何提升相变介质的相变效率以及在越来越薄型化的电子产品中提升散热效率越发显示迫切。

因此,业内亟需一种小型化、轻薄型的蒸汽腔的散热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散热组件,其用于给小面积高热流密度的电子元件提供高效的冷却且无需配置额外的液化后的液体工质回流的道径,以简化散热组件的内部结构。其用于冷却侧整面有冷却液体工质,因而具有极高的热传导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盖板、其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配置有凸起,

第二盖板、其包含容纳具有翅片阵列的气液转换模块的第二腔体,所述翅片阵列包含复数翅片,至少部分所述翅片的表面配置有微结构,

相邻两所述翅片及与其接触的第二腔体的底部构成储存工质的流道,相邻两所述流道间连通,所述凸起与所述气液转换模块的一侧连接以构成蒸汽腔。

优选的,该气液转换模块上配置有复数穿孔,所述气液转换模块的一侧与所述凸起接触以构成蒸汽腔,其与凸起接触相对的一侧包含间隔配置的复数翅片,相邻两所述翅片及与其接触的第二腔体的底部构成储存工质的流道,所述流道通过穿孔连通蒸汽腔。

优选的,该穿孔呈随机分布或阵列分布的配置于气液转换模块,至少部分所述穿孔连通蒸汽腔与流道,用以将流道内的气态工质引至蒸汽腔内及将蒸汽腔内液化的液态工质回流至流道内。

优选的,该流道的截面呈u形、拱形、四方形或三角形。

优选的,该凸起呈圆柱体状、球体状、半球体状、菱形状、连续或断续的条形长方体状。

优选的,该凸起的截面呈四方形、至少包含一个尖角形、圆包型、半圆形中的一种及以上。

优选的,该微结构包含多孔材料构成的多孔层。

优选的,该微结构包含凸出和/或凹陷。

优选的,该凸出呈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有微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搭载上述的散热组件。由于该散热组件可设计成厚度很薄,其可用于轻薄的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

有益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本申请实施方式提出的散热组件,其结构简单,整面的吸热结构具有极高的热传导性能、良好均温性能,为小面积高热流密度电子元件提供了高效的冷却。通过具有透气及回流功能的穿孔无需另外配置工质液化回流的路径,简化散热组件的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散热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气液转换模块安装于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图2气液转换模块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中a-a的截面示意图;

图4c为气液转换模块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e为图4c中i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d为图4a中x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f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气液转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g为图4f中d的局部放大图。

图5a为图2中第一盖板的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b-b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7a为图2第二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7b为图7a第二盖板搭载气液转换模块后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c为图7b中c-c的截面示意图;

图7d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e为图7d中x-x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7f为图7e中x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g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h为图7g中y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图8a中c-c的截面示意图;

图8c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8d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气液转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气液转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气液转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一个或复数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组件,其用于给小面积高热流密度的电子元件(如处理器,电池等)提供高效的冷却、而且无需配置额外的供液化后的液体工质回流的道径,以简化内部结构。该散热组件解决狭小空间内高热流密度散热问题,大大提高了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均温性,由于其整体厚度小,可用于便携式智能的处理器散热。该散热组件具有:第一盖板、其具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的底部配置有凸起,第二盖板、其包含容纳具有翅片阵列的气液转换模块的第二腔体,该翅片阵列包含复数翅片,至少部分翅片的至少部分表面配置有微结构,相邻两翅片及与其接触的第二腔体的底部构成储存工质的流道,相邻两流道间连通,凸起与气液转换模块的一侧连接以构成蒸汽腔。较佳的,第二盖板内的第二腔体的底部集成有翅片阵列,其端部直接连接凸起。该散热组件具有良好均温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的描述本申请提出的散热组件。

结合图1-图3,及图5a-图5b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该散热组件100,具有:第一盖板101、其内具第一腔体,该第一腔体的底部配置有复数凸起101c,相邻凸起间有凹槽101d,第二盖板102、其内具第二腔体;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组合后,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组合的腔体内配置有气液转换模块103,通过其使得散热组件包含利用2层层叠结构,第一层用于整面冷却电子元件,液体工质在流道内流动,工质受热蒸发的蒸汽通过复数穿孔导流至第二层蒸汽腔内,蒸汽腔内液化冷凝的工质再通过穿孔回流至流道内。这样散热组件具有极高的热传导性能,具有良好均温性能。较佳的,该第一盖板101一侧配置有侧壁101b,其一侧的侧壁101b上配置有注入口101a,通过该注入口101a向散热组件内注入冷却工质,注入预设量的工质后抽真真空并密封注入口101a。该第一盖板101通过侧壁101b的端部与第二盖板102密封连接。该相变工质至少包含水、去离子水、酒精、甲醇、丙酮,乙二醇等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的材料可为铜或铝等。该凸起101c呈连续的长条状(如图5a所示)。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凸起呈断续的分节配置如图6所示,该第一盖板201、其内具第一腔体,该第一腔体的底部配置有复数分节配置的凸起201c,相邻凸起间有凹槽201d,每节或者每个凸起的长度相同或不相同。该凸起的宽度(l1-l2方向)介于10μm~3mm,相邻凸起间的间隔的宽度介于100μm~10mm。在一实施方式中,该凸起的截面呈四方形、至少一侧包含一个尖角形(参考图8c的301c);或截面呈圆包型(参考图8d的401c)或截面呈圆形(半圆形),这时凸起呈随机配置或阵列状配置,其直径可以相同或不同,凸起的宽度为直径或最大的直径。

接下来请参考图4a-图4e来描述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气液转换模块,该气液转换模块103的一侧配置有至少一个呈行状或列状排布的鳍片阵列105,与鳍片阵列相对的一侧配置有突出的间隔配置的复数翅片104,该翅片的端部104a与第二腔体的底部接触(图未示),两翅片间构成冷却用液体流动的流道104b(本实施方式中,相邻流道104b间连通),该气液转换模块还配置有复数穿孔104c,其用以蒸汽从该穿孔104c流出(流道内的液体受热气化转成蒸汽,从翅片104侧经过穿孔104c流至鳍片阵列105侧)并在蒸汽腔内(图未示)向远离蒸汽流出位置流动。较佳的,呈行状或列状排布的鳍片阵列105的宽度为w1,流道104b的高度为h,在一实施方式中,流道的高度h一致或不一致。本实施方式中,流道的高度h不一致,配置有鳍片阵列105侧的流道104b的高度高于无鳍片阵列105侧的流道104b的高度。鳍片阵列105中相邻两鳍片间配置有穿孔104c。在一实施方式中,穿孔104c仅配置与鳍片阵列105中。该穿孔的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具有弯折部的形状如t字形等,具有透气功能(供蒸汽流出)兼有回流功能(液化的工质通过其回流至流道内这样的设计,无需配置液化后的液体回流道径简化内部结构)。较佳的,在一实施方式中,穿孔的周边配置导流槽用于将冷凝液化的工质引导至穿孔进入回流至流道内。图4e为图4a中x的局部放大图。

作为图4a实施方式的变形,请参考图4f、图4g,其中图4g为图4f中d的局部放大图。该气液转换模块403的示意图,该气液转换模块403其仅在一侧配置有突出的间隔配置的复数翅片404,该翅片的端部404a与第二腔体的底部接触(图未示),两翅片及与其接触的第二腔体的底部构成存储工质的流道404b(图中未示与其接触的第二腔体的底部),相邻流道404b间连通,该气液转换模块还配置有复数穿孔404c。该气液转换模块配置于散热组件后,利用第一盖板凸出的突起与其接触面以构成蒸汽腔,流道内的液体工质受热气化转成蒸汽从穿孔404c引导至蒸汽腔内并向远离蒸汽流出侧位置流动。液化冷凝的工质通过穿孔404c回流至流道内。

接下来结合图7a、图7b、图7c描述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盖板的结构,其中图7c为图7b中c-c的截面示意图。第二盖板102、包含侧壁102b、其内具(第二腔体)腔体102a,该腔体102a用以放置气液转换模块103的翅片侧。较佳的,液转换模块103的配置于第二腔体后,其鳍片阵列105端部与侧壁102b的端部处于同一平面;第一盖板的侧壁101b(参考图5b)的端面与第二盖板102的侧壁102b的端部密封连接。

作为图7a、图7b实施方式的变形,液转换模块的翅片集成于第二盖板的第二腔体内,接下来结合图7d-图7h描述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盖板的结构,该第二盖板、包含侧壁、其用于与第一盖板的侧壁(图未示)连接,其具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的底部配置有突出的翅片阵列,该翅片阵列包含复数高度相同或不同的翅片。请参考图7d、图7e、图7f,其中图7e为图7d中x-x处的截面示意图,图7f为图7e中x的局部放大图。第二盖板202、包含侧壁202a、其用于与第一盖板的侧壁(图未示)连接,其具有第二腔体,该第二腔体的底部配置有突出的第一翅片阵列202b、第二翅片阵列202c。

该第一翅片阵列202b、包含复数第一翅片202b1,其顶部202b2用于与凸起(图未示)的端部连接。较佳的,该第一翅片的表面至少部分配置有微结构202d,相邻两第一翅片构成储存工质的流道(或第一翅片与其相邻的侧壁构成储存工质的流道),两相邻流道间连通。在翅片的表面配置微结构提高毛细力,这样液态工质存储于流道内。较佳的,该第一翅片202b1的顶部202b2处于同一平面。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翅片202b1的顶部102b2处于的平面与侧壁202b端部处于同一平面。

该第二翅片阵列202c、包含复数第二翅片202c1,该第二翅片202c1的表面至少部分配置有微结构202d(微纳结构),相邻两第二翅片(间的凹陷)构成储存工质的流道(或第二翅片与其相邻的侧壁构成储存工质的流道),两相邻流道间连通。在翅片的表面配置微结构提高毛细力,这样液态工质存储于流道内。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翅片202b1的高度h3高于第二翅片202c1的高度h4,这样第二盖板与第一盖板组合后,第一翅片202b1的顶部202b2与第一盖板的凸起的端部接触,这样两相邻凸起及与其匹配的第一翅片阵列,及第一/二盖板的侧壁内侧与其相邻的凸起及匹配的第一翅片阵列,分别构成蒸汽流动的气道。第二翅片的高度h4与第一翅片的高度h3比值大于等于0.1。较佳的,第二翅片的高度h4与第一翅片的高度h3比值介于0.1~0.95。第一翅片阵列的宽度w3与两第一翅片阵列间的第二翅片阵列的宽度w4相当或w3<w4。第一翅片阵列与相邻侧壁间的第二翅片阵列的宽度w5。第一翅片阵列与第二翅片阵列交替的配置,这样第一/二盖板组合后,利用凸起与第一翅片的顶部接触以构成支撑部件,相邻两支撑部件之间或支撑部件与其相邻的第一/二盖板侧壁的内侧分别构成蒸汽流动的气道。第二翅片阵列包含的相邻两个第二翅片构成储存工质的流道。较佳的,第一翅片阵列包含的相邻两个第一翅片间也构成储存工质的流道。相邻流道间连通,这样相当于整面用以冷却。通过在第二翅片的至少部分表面配置微结构或第一翅片及第二翅片的至少部分表面配置微结构,这样提高流道的毛细力,进一步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较佳的,全部或部分第一翅片及第二翅片的全部表面或部分表面配置微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翅片及第二翅片的表面未配置微结构。

作为图7d、图7e、图7f实施方式的变形,如图7g、图7h所示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盖板的截面示意图。第二盖板302、包含侧壁302a、其用于与第一盖板的侧壁(图未示)连接,其内具有第二腔体,该第二腔体的底部配置有翅片阵列,该翅片阵列包含复数突出的翅片302b,翅片302b的至少部分表面配置有微结构,该微结构包含复数凸出302c。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微结构包含复数凹陷。在一实施方式中,微结构为多孔材料的多孔材质层或二次微结构。该翅片302b的高度基本一致,两翅片302b间的凹陷的深度相同,或翅片302b的高度基本一致,两翅片302b间的凹陷的深度不相同。部分翅片302b的端部302b1与第一盖板的凸起(图未示)接触,这样第一/二盖板组合后,第一盖板的第一腔体内的凸起构成支撑部件,两相邻翅片302b(间的凹陷)构成储存工质的流道,翅片302b的至少部分表面配置有微结构,这样提高毛细力,提高容纳液态工质的能力,进而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这样与翅片302b的端部302b1接触的凸起可以连续的,也可为阵列配置的或随机配置的离散的凸起。其用于在第一/二盖板组合后,通过该凸起间隔出蒸汽腔,液态工质储存于流道内。

如图8a为散热模块组合后,在一视角下示意图,图8b为图8a中d-d的截面示意图,第一盖板的凸起101c的端面与鳍片阵列105的端面105a连接,相邻鳍片阵列105间的凹陷与第一盖板的凹槽101d(参考图5b)构成蒸汽腔a/蒸汽腔b,这样使得散热组件100内工质(图未示)的气/液分离,在工质受热蒸发的蒸汽通过穿孔流入蒸汽腔a/蒸汽腔b内并向的远离热源侧移动,冷凝液化的液体工质经穿孔回流至流道内。

作为图8b实施方式的变形如图8c所示,盖板的凸起配置至少包含一个尖角形,其截面(位置参考图8a中d-d)示意图。若第一盖板301的凸起301c的尖端侧与鳍片阵列的端部连接,以构成蒸汽腔a(相邻2突出条的凹槽间与相邻鳍片阵列的凹陷组合构成)、蒸汽腔b(突出条及相邻鳍片与相邻的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的侧壁组合构成)。

作为图8b实施方式的变形如图8d所示,气液转换模块仅一侧配置翅片,凸起401c的截面呈圆包型,相邻两凸起401c与气液转换模块的接触以构成蒸汽腔a、凸起与其相邻的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的侧壁间组合构蒸汽腔b。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该凸起可呈离散的圆柱体、菱形体、四方体、球状、半球状等其用作间隔支撑,使得气液转换模块的一侧与第一盖板的第一腔体的底部之间有间隔空间,用作蒸汽腔,以将工质由气态液化。

接下来请参考图9来描述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气液转换模块,该气液转换模块203,其具有基板204,该基板204上配置有穿孔204d,基板204的一侧配置呈列状排布的鳍片阵列205,该鳍片阵列205包含复数相互平行的鳍片205a。相邻的鳍片205a构成的空间205b,该鳍片阵列与第一盖板的凸起的端面连接后,该相邻的鳍片205a构成的空间205b构成蒸汽腔。与鳍片阵列相对的一侧配置有突出的间隔配置的复数翅片204a,该翅片204a的端部与第二腔体的底部接触(图未示),两翅片间构成冷却用液体流动的流道204b、流道204c,该气液转换模块还配置有复数穿孔204d,其用以将流道204b内蒸发的蒸汽从该穿孔204d流出(流道内的液体受热气化转成蒸汽,从翅片204a侧经过穿孔204d流至鳍片阵列205侧。较佳的,穿孔204d配置与鳍片阵列205的相邻鳍片间和/或鳍片阵列205外。其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具有弯折部的形状如t字形等,具有透气功能(供蒸汽流出)兼有回流功能(液化的工质通过其回流至流道内这样的设计,无需配置液化后的液体回流道径简化内部结构)。较佳的,在一实施方式中,穿孔的周边配置导流槽用于将冷凝液化的工质引导至穿孔进入回流至流道内。

作为图9实施方式的变形,如图10所示,该气液转换模块303,其具有基板304,其一侧配置有鳍片阵列305,该鳍片阵列305包含复数相互平行的鳍片(图未示,结构参考图9)。该鳍片阵列的顶端305a与第一盖板的凸起的端面(图未示)接触。与鳍片阵列相对的一侧配置有突出的间隔配置的复数翅片304a,翅片304a的至少部分表面配置有微结构304c,其端部304b与第二腔体的底部接触(图未示)以构成流道,其截面呈拱形,流道的高度为h可不同(如,配置鳍片阵列侧的流道高度大于无鳍片阵列侧的流道高度),通过在翅片304a的表面配置微结构304c提高其内工质的毛细力,提高散热效果。基板304与翅片304a一体成型。该气液转换模块上还配置有穿孔,其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具有弯折部的形状如t字形等,具有透气功能(供蒸汽流出)兼有回流功能(液化的工质通过其回流至流道内这样的设计,无需配置液化后的液体回流道径简化内部结构)。流道的截面可呈三角形,四方形。在一实施方式中,基板304的与翅片304a侧的表面配置有微结构。较佳的,鳍片阵列的与凸起的端面接触侧也配置微结构。

作为图9实施方式的变形,如图11所示,该气液转换模块403,其具有基板404,其一侧配置有的间隔配置的复数翅片404a,其至少部分表面配置有微结构404a1,其端部404a2与第二腔体的底部接触(图未示)以构成流道,其截面呈四方形。该气液转换模块通过在翅片404a的表面配置微结构404a1提高其内工质的毛细力,提高散热效果。基板404与翅片404a1一体成型。该气液转换模块上还配置有穿孔(图未示),其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具有弯折部的形状如t字形等,具有透气功能(供蒸汽流出)兼有回流功能(液化的工质通过其回流至流道内这样的设计,无需配置液化后的液体回流道径简化内部结构)。该微结构404a1包含复数凸出。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微结构404a1包含复数凹陷。在一实施方式中,基板404的与翅片404a侧的表面配置有微结构404a1。

本申请提出的散热组件,具有第一盖板其内具第一腔体;第二盖板、其内具第二腔体;气液转换模块,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组合后,气液转换模块配置于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组合的腔体内,通过散热组件将散热组件隔成2层的层叠结构,第一层(吸热层)利用液体工质来整面冷却电子元件,液体工质在流道内流动,电子元件运行时流道内的工质受热蒸发、蒸汽在压差作用下经穿孔流至第二层蒸汽腔内,在蒸汽腔内将气态工质液化后再经穿孔回流至流道内。因吸热层与第二层层叠连接之间通过穿孔连通、进而无需配置额外的通道来回流蒸汽腔内液化的工质。该散热组件具有极高的热传导性能,具有良好均温性能。在翅片的表面配置微结构,提高毛细力,进一步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

本申请提出的散热组件:该散热组件具有:第一盖板、其具有第一腔体,其底部凸起,配置有复数穿孔的气液转换模块,其与凸起接触侧至少配置一个鳍片阵列,鳍片阵列的端部接触凸起的顶部,以构成蒸汽腔,其与凸起接触相对的一侧包含间隔配置的复数翅片,第二盖板、其具有第二腔体,用以容纳复数翅片,复数翅片的端部与第二腔体的底部接触构成储存工质的流道,穿孔用以连通流道及蒸汽腔,鳍片阵列相对的流道的高度高于未配置鳍片阵列侧相对的流道的高度。该散热组件利用工质的相变将第二盖板侧接收的热源的热量均匀地传递从而实现高效传热,同时具有良好均温性能。

在第一盖板的设计中,其内配置有第一腔体,该腔体的底部配置有复数间隔配置的凸起。较佳的,该凸起101c的顶部(也称端部)与侧壁101b的端部处于同一平面。较佳的,该凸起的顶部可配置成平面状。

在第一盖板的设计中,其内配置有第一腔体,该腔体内(如,底部)配置有复数间隔配置的凸起,该复数凸起呈连续的长条方体状或断续的长条方体状,每节或者每个的长度可相同或不相同。该凸起的宽度介于10μm~3mm,其宽度w2可一致或不一致。相邻凸起的凸起间的间隔的宽度介于100μm~10mm。较佳的,该凸起的截面呈四方形或至少一侧包含一个尖角形或圆包型(该凸起连续的整条设置或断续的分节配置,每节或者每个的长度可以是一致,也可以不相同)。或截面呈圆形(半圆形),这时凸起球状或半球状呈随机配置或阵列配置,其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不同。较佳的,凸起呈圆柱状,其随机配置或阵列配置。

在气液转换模块的设计中,其一侧配置有至少一个呈行状或列状排布的鳍片阵列,与鳍片阵列相对的一侧配置有突出的间隔配置的复数翅片,该复数翅片的翅片阵列以构成蒸发模块,该翅片的端部与第二腔体的底部连接,相邻两翅片及接触的第二腔体的底部构成存储工质的流道,相邻流道间连通,这样蒸发模块的整面可以用于冷却。该气液转换模块还配置有复数穿孔,其具有透气功能(供蒸发的蒸汽流出)还兼有回流功能(蒸发的蒸汽液化后的工质液体通过其回流至流道内,其成规则的阵列排列或随机排列。这样的设计散热组件无需配置液化后的液体回流道径这样简化内部结构。较佳的,呈行状或列状排布的鳍片阵列内配置有相互平行的连续的鳍片或断续的鳍片。气液转换模块中,鳍片阵列侧对应的流道的高度高于未配置鳍片阵列侧对应的流道的高度。这样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

在气液转换模块的设计中,其可仅翅片阵列,该翅片阵列包含复数翅片,这时该翅片阵列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二腔体内或该翅片阵列的翅片集成于第二腔体的底部,通过翅片的端部或顶部与凸起连接。

在鳍片阵列的设计中,鳍片阵列的端部与凸起的顶部(端部)连接。凸起的顶部宽度与鳍片阵列的宽度相同或大致相同。相邻鳍片阵列间的凹陷与第一盖板的凹槽构成蒸汽腔,在工质受热蒸发的蒸汽通过穿孔流入蒸汽腔a内并在远离热源侧冷凝液化的工质通过该穿孔回流至流道内。相邻两鳍片间配置有穿孔。该穿孔的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具有弯折部的形状如t字形等,较佳的,穿孔的周边配置导流槽用于将冷凝液化的工质引导至穿孔进入回流至流道内。较佳的,穿孔配置于凹陷处和/或相邻两鳍片间。

在翅片的设计中,单个翅片配置成连续或断续的设计,较佳的,一侧至少一侧为间隔的断续设计,这样相邻两流道可连通,这样该翅片侧相当于整面都有冷却工质,这样散热效率好。

在翅片的设计中,翅片集成于第二盖板的第二腔体内,其表面至少部分(即部分或全部)配置有微结构,该微结构包含凸出和/或凹陷设计,或该微结构包含多孔材料构成的多孔层。该凸出呈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较佳的该凸出的大小可相同或不同。

较佳的,部分翅片或全部翅片的至少部分表面配置微结构,这样的设计提高了毛细力,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

在气液转换模块的设计中,其具有基板,该基板上配置有具透气功能(供蒸发的蒸汽流出)及回流功能(蒸发的蒸汽液化后的工质液体通过其回流至流道内)的复数穿孔(即多个穿孔),至少部分该穿孔连通流道及蒸汽腔,用以透气或回流。该穿孔呈随机分布或配置阵列。该基板的一侧用以与突起接触以构成蒸汽腔,较佳的,该基板的与突起接触的一侧配置有至少一个呈行状或列状排布的鳍片阵列,该鳍片阵列的端部与突起的顶部(也称端部)连接,以构成蒸汽腔;与鳍片阵列相对的另一侧配置有复数翅片,该复数翅片构成蒸发模块,该翅片的端部与第二腔体的底部连接,两翅片间(相邻两翅片与第二腔体的底部接触围成的空间)构成存储工质的流道(也称流道),相邻流道间连通,这样蒸发模块的整面可以用于冷却。这样散热组件无需配置液化后的液体回流道径这样简化内部结构。较佳的,呈行状或列状排布的鳍片阵列内配置有相互平行的连续的鳍片或断续的鳍片。较佳的,鳍片阵列、基板、复数翅片一体成型。

在鳍片阵列的设计中,其配置有相互平行的连续的鳍片或断续的鳍片,该鳍片与蒸汽腔平行或呈一定角度。如,该鳍片与蒸汽腔呈30°、45°、60°、90°等,这样相邻鳍片间的空间与蒸汽腔连通,成角度后,该相邻鳍片间的构成的空间与蒸汽腔连通后启动引流作用,引导蒸汽向远离热源侧流动。进一步提散热(均热)的效果。

在蒸汽腔的设计中,其可包含第一蒸汽腔、第二蒸汽腔、第三蒸汽腔;其中,相邻两所述凸起间的凹槽与相邻两所述鳍片阵列间的凹陷组合构成第一蒸汽腔;或凸起与其相邻的第一盖板的侧壁间的凹槽与鳍片阵列与第二盖板的侧壁间的凹陷组合构成第二蒸汽腔;或相邻两鳍片间的空间与凸起的顶部组合构成第三蒸汽腔。对散热组件而言,其最外侧的蒸汽腔(第二蒸汽腔)可设计成连通的。

上述实施例中散热组件,其可用电子设备的电子元件(如处理器)的散热。较佳的,散热组件的厚度小于3毫米,可很好的解决狭小空间的散热问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如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