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03355阅读:来源:国知局
[0097]13f 前端
[0098]13s、13s'外表面(外面的一个例子)
[0099]13P 内表面(内表面的一个例子)
[0100]14顶面(第一面或第二面的一个例子)
[0101]14a嵌合孔
[0102]14c 右端
[0103]14d 左端
[0104]14e 后端
[0105]14f 前端
[0106]14m支撑部
[0107]15底面(第一面或第二面的一个例子)
[0108]15a嵌合孔
[0109]15c 右端
[0110]15d 左端
[0111]15e 后端
[0112]15f 前端
[0113]15m支撑部
[0114]16背面(第五面的一个例子)
[0115]16a上端侧的面
[0116]16b大致中央的面
[0117]16c下端侧的面
[0118]16d卡止部
[0119]16e 凹部
[0120]16f卡止部
[0121]16g倾斜面
[0122]17 开口
[0123]21,22 缺口
[0124]31a 第一基板
[0125]31b 第二基板
[0126]32开关元件
[0127]33a、33b 散热器
[0128]33as、33bs 表面
[0129]34变压器(发热部件的一个例子)
[0130]34a 表面
[0131]35铝电解电容器
[0132]36桥式二极管
[0133]36a 表面
[0134]37铝电解电容器
[0135]38 线圈
[0136]39a第一配线连接部
[0137]39b第二配线连接部
[0138]50 螺钉
[0139]110 前面
[0140]IllcUlle 倾斜面
[0141]112 右面
[0142]113 左面
[0143]114 顶面
[0144]115 底面
[0145]141、141a、141b 通气孔
[0146]151、151a、151b 通气孔
[0147]160安装部
[0148]201 外壳
[0149]201b 下端
[0150]202b 上端
[0151]203b'贯通孔
[0152]210外壳主体(箱状构件的一个例子)
[0153]301 外壳
[0154]310、31(V外壳主体(箱状构件的一个例子)
[0155]310a 第一构件
[0156]310b 第二构件
[0157]390 螺钉
[0158]391配线插入部
[0159]401 外壳
[0160]410外壳主体(箱状构件的一个例子)
[0161]413a下侧支撑部
[0162]413b下侧第一支撑部
[0163]413c下侧第二支撑部
[0164]413d 槽状部
[0165]413e 贯通孔
[0166]423a上侧支撑部
[0167]423b上侧第一支撑部
[0168]423c上侧第二支撑部
[0169]423d 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17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适当地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避免说明变得不必要地冗长,并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例如,有时省略已知事项的详细说明或者对实质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
[0171]此外,申请人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的内容,提供了以下的说明以及附图,而并不是想要通过这些披露的内容来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172](实施方式I)
[0173]< 1.结构>
[0174]图1为从本实施方式I的电源装置100的正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2为从本实施方式I的电源装置100的背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施方式I的电源装置100的立体分解图。
[0175]本实施方式I的电源装置100为开关电源装置,能够利用半导体的开关作用将所输入的商用电源转换为高频电力以得到规定的直流。
[0176]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I的电源装置100具有:外壳1、配置于外壳I的两个侧面的外侧的散热板2、容纳于外壳I的电源电路单元3、配置于电源电路单元3的规定的部件上的散热胶片4。此外,在图1中用虚线示出用于安装有本实施方式I的电源装置100的支撑轨道9。
[0177](1-1.外壳 I)
[0178]如图3所不,外壳I具有外壳主体10和外壳前部11。
[0179]图4A、图4B、图4C、图4D以及图4E分别为外壳主体10的主视图、右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以及仰视图。另外,图4F为图4C的AA间向视剖视图。
[0180]如图3以及图4A?图4F所示,外壳主体10为在前面侧具有开口的箱形,并具有:右侧面12、左侧面13、顶面14、底面15以及背面16。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处于安装在支撑轨道9上的状态的电源装置100作为基准,来规定上下左右以及前后。左右方向表示从正面观察外壳前部11的情况下的左右方向。另外,前方表示外壳前部11侧,后方表示背面16侧。
[0181](1-1-1.外壳主体 10)
[0182](1-1-1-1.右侧面 12)
[0183]如图4B所示,在右侧面12上形成有用于嵌合外壳前部11的爪部I la、I Ib (后述)的嵌合孔12a、12b。该嵌合孔12a、12b形成于右侧面12的前端12f侧的上下2个位置。
[0184](1-1-1-2.左侧面 13)
[0185]如图4C所示,在左侧面13上形成有用于嵌合外壳前部11的爪部Ilc、lld (后述)的嵌合孔13a、13b。该嵌合孔13a、13b形成于左侧面13的前端13f侧的上下2个位置。如图4C以及图4F所示,在左侧面13上形成有贯通外壳主体10的内侧和外侧的开口部13c。该开口部13c靠近左侧面13的上端,并形成在与设于电源电路单元3上的变压器34相对的位置。
[0186](1-1-1-3.顶面 14)
[0187]如图4D所示,在顶面14上形成有用于嵌合外壳前部11的爪部lie (后述)的嵌合孔14a。该嵌合孔14a形成于顶面14的前端14f侧。另外,如图1、图3以及图4D所示,在顶面14上形成有用于将在电源电路单元3上产生的热量释放到外部的通气孔141。通气孔141包括大致六边形的通气孔141a和线状的通气孔141b。若将顶面14的右侧面12侧的端设置为右端14c,将顶面14的左侧面13侧的端设置为左端14d,将顶面14的背面16侧的端设置为后端He,则通气孔141b在靠近右端14c和靠近左端14d的位置上,沿着右端14c和左端14d各设置2个。另外,通气孔141a在沿着右端14c和左端14d形成的通气孔141b之间,在前后方向(从前端14f到后端14e)上以形成蜂窝结构的方式设置有多个。
[0188](1-1-1-4.底面 15)
[0189]如图4E所示,在底面15上形成有用于嵌合外壳前部11的爪部Ilf (后述)的嵌合孔15a。该嵌合孔15a形成于底面15的前端15f侧。另外,如图1、图2以及图4E所示,在底面15上形成有用于将在电源电路单元3上产生的热量释放到外部的通气孔151。通气孔151包括大致六边形的通气孔151a和线状的通气孔151b。若将底面15的右侧面12侧的端设置为右端15c,将底面15的左侧面13侧的端设置为左端15d,将底面15的背面16侧的端设置为后端15e,则通气孔151b在靠近右端15c和靠近左端15d的位置上,沿着右端15c和左端15d各设置2个。另外,通气孔151a在沿着右端15c和左端15d形成的通气孔151b之间,在前后方向(从前端15f到后端15e)以形成蜂窝结构的方式设置有多个。
[0190](1-1-1-5.背面 16)
[0191]如图2所示,在背面16上设有用于安装在支撑轨道9上的安装部160。该安装部160沿着左右方向呈凹状形成于在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分。若详细地进行说明,则背面16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上端侧的面16a、大致中央的面16b、下端侧的面16c。面16b位于面16a的下端和面16c的上端的前方侧。在面16a的下端形成有向下方突出而形成的卡止部16d。另外,在面16a与面16b的阶梯部分上形成有向上方凹陷而形成的凹部16e。
[0192]另一方面,在表面16c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上端部分上,设有朝向上方形成的卡止部16f,在该卡止部16f的顶端的表面上形成有倾斜面16g。倾斜面16g以其表面上的位置越接近上方则越位于前方的方式倾斜。另外,卡止部16f具有弹性以便在前后方向上弯曲。
[0193]通过将支撑轨道9的上端部分9a(参照图1)嵌入于凹部16e中,并将下端部分9b (参照图1)越过卡止部16f的倾斜面16g来嵌入,由此上端部分9a被卡止部16d卡住,下端部分9b被卡止部16f卡住。由此,电源装置100被支撑轨道9支撑。此外,支撑轨道9形成为左右较长,图1中的左右方向为支撑轨道9的长度方向的一个例子。
[0194](I一 1-2.外壳前部 11)
[0195]如图3所示,外壳前部11形成为能够将外壳主体10的开口 17堵住的盖状,并与外壳主体10相嵌合。如图1?图3所示,外壳前部11包括:前面110、右面112、左面113、顶面114以及底面115。在将外壳前部11嵌合于外壳主体10上的状态下,外壳前部11的右面112、左面113、顶面114以及底面115分别与外壳主体10的右侧面12、左侧面13、顶面14以及底面15彼此以端面相邻接。
[0196]在外壳前部11上形成有从其后端的左侧面13侧的边缘Ilk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llg、llh,在突出部IlgUlh的顶端上分别设有用于嵌合于左侧面13的嵌合孔13a、13b内的爪部llc、lld。该爪部IlcUld在外侧具有倾斜面lllc、llld,并形成为越向后方,左右方向的宽度变得越窄。
[0197]另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外壳前部11上形成有从其后端的右侧面12侧的边缘Iij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未图示),并在各突出部的顶端上分别设有用于嵌合于右侧面12的嵌合孔12a、12b内的爪部I la、I Ib (参照图2)。此外,设有爪部IlaUlb的突出部的形状为与如图3所示的突出部IlgUlh相同的形状
[0198]如图3所示,在外壳前部11上形成有从其后端的顶面14侧的边缘Ilm向后方突出的板状的突出部lli,在该板状的突出部Ili的外侧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嵌合于顶面14的嵌合孔14a内的爪部lie。该爪部lie在外侧具有倾斜面llle,并形成为越向后方,上下方向的厚度变得越小。
[0199]另外,如图2所示,在外壳前部11上形成有从其后端的底面15侧的边缘Iln向后方突出的板状的突出部(未图示),在该板状的突出部的外侧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嵌合于底面15的嵌合孔15a内的爪部Ilf (参照图2)。此外,设有爪部Ilf的突出部的形状为与如图3所示的突出部Ili相同的形状。
[0200]另外,如图3所示,在外壳前部11的内侧的上端附近,配置有电源电路单元3的第一配线连接部39a。用于将该第一配线连接部39a的螺钉390拧紧或者松开的贯通孔Ilo设于外壳前部11的前面110。进一步,用于插入配线的贯通孔Ilp设于顶面114。
[0201]同样地,在外壳前部11的内侧的下端附近,配置有电源电路单元3的第二配线连接部3%。用于将该第二配线连接部39b的螺钉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