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2033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没有示出散热板2b,用虚线示出了外壳主体210。图1lA为本实施方式2的电源装置200的主视剖视图,为用通过变压器34以及铝电解电容器35且与前面110平行的平面剖切而成的图。另外,图1lA所示的剖视图为本实施方式2的电源装置200在与图6所示的BB间相同的位置上的向视剖视图。图1lB为图1lA的D部放大图。
[0249]如图10B、图1lA以及图1l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2的电源装置200中,从内侧向外侧依次配置有变压器34、散热胶片4、滑片5、左侧面13'以及散热板2b。即,散热胶片4在其第一面4a与变压器34的表面34a接触,在与第一面4a相对的第二面4b与滑片5接触。滑片5与左侧面13'接触。
[0250]此处,滑片5由树脂等形成,优选相对于主体外壳210的内表面、特别是左侧面13'的内表面13i'的滑动性高的滑片,优选至少比散热胶片4的第二面4b相对于内表面13P的滑动性更高的滑片。
[0251]通过上述结构,在变压器34上产生的热量经由散热胶片4、滑片5、左侧面13'向散热板2b传导,在散热板2b上进一步在面方向上传导,向外部释放。
[0252]< 2.电源装置200的制造方法>
[0253]图12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电源装置200的制造方法的分解图。
[0254]如图12的箭头E所示,在配置于电源电路单元3的变压器34的表面34a上的散热胶片4上配置有滑片5。由于散热胶片4具有粘接性,所以通过将滑片5按压在散热胶片4上,滑片5会变为与散热胶片4紧贴而难以分离的状态。
[0255]接着,将处于配置有滑片5以及散热胶片4的状态下的电源电路单元3滑动插入外壳主体210内(参照箭头F)。
[0256]接着,将外壳前部11与外壳主体210嵌合安装。
[0257]然后,将散热板2a、2b分别粘接于外壳主体210的右侧面12的外表面12s以及左侧面13'的外表面13s'。
[0258]如以上所述,能够制造本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200。
[0259]< 3.主要的特征>
[0260]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2的电源装置200(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中,散热胶片4(传热构件的一个例子)在第二面4b经由外壳201以及滑片5与散热板2b (散热构件的一个例子)接触,在第一面4a与变压器34接触。滑片5配置于散热胶片4与外壳201之间,并与散热胶片4接触。另外,滑片5隔着外壳201配置于散热板2b的相反侧,滑片5的靠外壳201侧的面5a(参照图1OB以及图11B)相对于外壳201的内表面(详细地说,为左侧面13'的内表面13i'(参照图1lB))的滑动性高。
[0261]散热胶片4在第二面4b经由外壳201以及滑片5与散热板2b接触是指,如图11A、图1lB所示,散热胶片4的第二面4b与滑片5接触,滑片5与外壳201的左侧面13'接触,左侧面13'与散热板2b接触的结构。由此,从变压器34发出的热量经由散热胶片4、滑片5以及外壳201向散热板2b传导。
[0262]如上所述,由于散热胶片4具有粘接性,若不配置滑片5而仅配置散热胶片4就将电源电路单元3插入外壳主体210内,则散热胶片4与外壳主体210的内表面紧贴,难以进行滑动。
[0263]因此,在本实施方式2中,通过在散热胶片4的第二面4b侧配置滑片5,从而在电源电路单元3的变压器34上配置有散热胶片4的状态下,能够将电源电路单元3插入外壳主体210,所以能够容易地制造电源装置200。
[0264](实施方式3)
[0265]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源装置30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3的电源装置300与实施方式I以及2的基本结构相同,与实施方式2的不同点是没有配置滑片5,并且外壳主体由2个构件形成。因此,将本实施方式3相对于实施方式2的不同点作为重点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形态3中对与实施方式1、2同样的结构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
[0266]< 1.结构>
[0267]图13A为本实施方式3的电源装置300的立体图,并示出拆除散热板2b的状态。图13B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3的电源装置300的内部的立体图,没有示出散热板2b,并用虚线示出了外壳主体310。另外,图14A为本实施方式3的电源装置300的主视剖视图,为用通过变压器34以及铝电解电容器35且与前面110平行的切断面剖切后的图。另外,图14A也可以说是本实施方式3的电源装置300在与图6所示的BB间相同的位置上的向视剖视图。图14B为图14A的G部放大图。图15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3的电源装置300的制造方法的分解图。
[0268]如图13A以及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3的外壳301的外壳主体310是通过包括右侧面12的第一构件310a与包括左侧面13'的第二构件310b这2个构件接合而形成的。换言之,本实施方式3的外壳本体310是将实施方式2的外壳主体210分割为2个的外壳主体。
[0269]外壳主体310被与左侧面13'以及右侧面12平行的平面切断。如图15所示,该平面为通过左侧面13'侧的通气孔141b与多个六边形的通气孔141a之间的平面。将切断面之间彼此接合而成的接合部S在图13A以及图14A中示出。此外,本实施方式3的电源装置300在将散热板2a、2b安装于外壳301上的状态下,其外观除接合部S以外,与图1所示的电源装置100相同。
[0270]< 2.电源装置300的制造方法>
[0271]如图15所示,在将散热胶片4配置在变压器34上的状态下,将电源电路单元3容纳于第二构件310b内。之后,第一构件310a通过粘接剂等接合在第二构件310b上,由此形成外壳主体310。
[0272]接下来,将外壳前部11安装于外壳主体310。
[0273]之后,散热板2a、2b分别粘接固定于右侧面12以及左侧面13'。如以上所述,能够制造本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300。
[0274]< 3.主要的特征>
[0275]如以上所述,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3的电源装置300 (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中,散热胶片4 (传热构件的一个例子)在第二面4b经由外壳301与散热板2b (散热构件的一个例子)接触,在第一面4a与变压器34接触。
[0276]散热胶片4在第二面4b经由外壳301与散热板2b接触,在第一面4a与变压器34接触是指,如图14所示,散热胶片4的第二面4b与外壳301的左侧面13 ^接触,左侧面
与散热板2b接触的结构。由此,来自变压器34的热量经由散热胶片4以及外壳301向散热板2b传导。
[0277]另外,外壳301通过将外壳前部11、第一构件310a以及第二构件310b粘接而形成,并具有彼此相对的左侧面13'和右侧面12。左侧面13'和右侧面12设在不同的构件即第一构件310a、第二构件310b上,散热板2b配置于左侧面13'。
[0278]由此,如图15所示,由于能够在配置于右侧面12上的变压器34之上配置散热胶片4,并将左侧面13'盖在散热胶片4上,来制造电源装置300,所以能够在变压器34与外壳301之间,在与变压器34与外壳301分别接触的状态下容易地配置散热胶片4。
[0279]〈其他实施方式〉
[0280](A)
[0281]在上述实施方式I?3中,使用双面胶带等通过粘接来将散热板2a、2b安装于右侧面12以及左侧面13,13'上,但并不限于粘接,还可以通过嵌合来安装。
[0282](Al)
[0283]图16为示出上述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电源装置400的外壳401的左视图。图17A为图16的HH向视剖视图。图17B为图17A的J部放大图。图18A为图16的II间向视剖视图,图18B为图18A的J部放大图。
[0284]如图16以及图17A所示,在该外壳401的外壳主体410的左侧面13'的下端,设有朝向外侧并在主视下呈L字状的下侧支撑部413。详细地说,如图17B所示,下侧支撑部413a具有从左侧面13'的下端垂直于左侧面13'突出的下侧第一支撑部413b和从下侧第一支持部413b的顶端平行于左侧面13'且向上方形成的下侧第二支撑部413c。由该左侧面13'、下侧第一支撑部413b以及下侧第二支撑部413c包围形成槽状部413d。在该槽状部413d内嵌合散热板2b的下端201b。
[0285]如以上所述,散热板2b的下端侧被支撑,如图16所示,散热板2b的上端侧被推式铆钉(push rivet)7支撑。即,在散热板2b以及左侧面13'上,在其上端侧且在前面110侧与背面16侧的2个位置上设有贯通孔。然后,如图18A以及图18B所示,穿过散热板2b的贯通孔203b以及左侧面13'的贯通孔413e配置推式铆钉7。
[0286]S卩,在将散热板2b安装于左侧面13'时,在将散热板2b的下端201b插入槽状部413d之后,通过将推式铆钉7插入散热板2b的贯通孔203b和左侧面13'的贯通孔413e,能够将散热板2b安装于左侧面13'。此外,如图17A以及图18A所示,虽然散热板2a通过粘接固定在右侧面12上,但是也可以设置为与左侧面13'同样的结构。此外,通过推式铆钉7对散热板2b进行固定,对应于通过嵌合进行固定的一个例子。另外,通过下侧支撑部413a对散热板2b进行固定,对应于通过嵌合进行固定的一个例子。
[0287](A2)
[0288]另外,在上述(Al)中,虽然散热板2b的下侧被下侧支撑部413a支撑,但是也可以不设置下侧支撑部413a,还可以将散热板2b的下侧也通过推式铆钉固定于左侧面13'。
[0289](A3)
[0290]另外,在上述(Al)中,虽然散热板2b的上侧通过推式铆钉7固定于左侧面13',但是并不限于推式铆钉7。例如,图19A、图19B所示,可以在左侧面13'的上端形成有上侧支撑部423a。该上侧支撑部423a具有从左侧面13'的上端垂直于左侧面13'突出的上侧第一支撑部423b和从上侧第一支撑部423b的顶端平行于左侧面13'且朝向下方形成的上侧第二支撑部423c。另外,上侧第二支撑部423c以越朝向下方则宽度变得越窄的方式,在其下端的外侧形成有倾斜面423d。
[0291]在将散热板2b的下端201b插入图17A以及图17B所示的槽状部413d之后,在要将散热板2b安装于左侧面13'的情况下,将散热板2b的上端202b与倾斜面423d相抵接。进而,若将散热板2b朝向左侧面13'压入,则上侧第二支撑部423c向内侧弯曲,如图19B所示,散热板2b的上端202b嵌入上侧第二支撑部423c和左侧面13'之间。如上所述那样也可以将散热板2b安装于左侧面13'上。
[0292](B)
[029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散热板2的材料使用铝,但可以不限于此,还可以为树脂等而不限于金属。总之,只要使用导热率比外壳主体10的树脂材料的导热率高的散热板2即可。
[0294](C)
[0295]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作为滑片5,使用通过树脂形成的滑片,但是只要是绝缘物即可,不限于树脂。滑片也可以通过例如玻璃、纸等其他材料形成,只要滑片5的靠左侧面13'侧的面5a相对于左侧面13'的内表面13i'的滑动性高即可。
[0296]进一步地说,滑片5的靠左侧面13'侧的面5a相对于左侧面13'的内表面13。的滑动性,只要至少比散热胶片4的第二面4b相对于左侧面13'的内表面13i'的滑动性高即可,由于粘贴有滑片5与不粘贴的状态相比更容易将电源电路单元3插入外壳主体210,所以更加优选。
[0297](D)
[0298]在上述实施方式I?3中,只在变压器34上配置有散热胶片4,但是不限于变压器34,还可以在其他的发热的电子部件上配置散热胶片4。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中,也可以例如在线圈38的左侧面13、13'侧配置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