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不同有效电平数字量输入信号的检测系统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473899阅读:来源:国知局
量输入信号 时,使所述第二输入模块104的第四操作单元工作在截止状态以产生处于高电平的输出信 号,表示所述数字量输入信号为无效高电平或悬空高阻态。
[0052]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输入模块103包括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 Rl 1,第十二电阻R12,第三NPN型三极管Q3,第一光电二极管Dl,第二光电二极管D2,及稳 压二极管D3 ;其中,所述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lO并联,所述第十一电阻Rll和第十二 电阻R12并联,所述第一光电二极管Dl和第二光电二极管D2串联,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 正极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在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R9的 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电二极管Dl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一光电二极管Dl的正极与所述第 十一电阻Rll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ll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Q3的 集电极C相连接,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数字量输入信号从所述 第九电阻R9的一端输入。所述第二输入模块104包括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三 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 PNP型三极管Q4,第一光电二极管D1,第二光电二极管D2,及稳 压二极管D3 ;其中,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四电阻R14并联,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与所述 第十一电阻Rll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PNP型三极管Q4的集 电极C相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Q4的基极B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PNP 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E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VDDl上。
[0053] 与所述第一输入模块103和第二输入模块104连接的检测模块105用于输出所述 输出信号。所述检测模块105包括一三极管Q5和连接在该三极管Q5的集电极C上的一电 阻R15 ;所述第一输入模块103的第三操作单元,第二输入模块104的第四操作单元、及所 述检测模块105的三极管是通过双向光耦提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向光耦U9采用的是 双向光耦F0D814A,光耦的输入侧有两个光电二极管Dl和D2,光电二极管的前向电压指标 是典型值Vf = I. 2V,本电路设计的光耦的三极管Q5工作在开关状态,即工作在饱和状态或 者截止状态。
[0054] 光耦三极管Q5的截止条件是:两个光电二级管Dl和D2都不导通,没有电流通过, 光耦的三极管就会截止。这时光耦三极管的集电极电压为高,约等于5V。
[0055] 光耦三级管Q5饱和的条件是Ic〈 = CTR*If,其中Ic为通过光耦三极管集电极的 电流,If是通过光电二极管的正向电流,CTR是电流传输比,F0D814A的CTR的范围是50% 至150%。因为要求Ic〈 = CTR*If,所以取CTR= 50%,如果在CTR= 50%时,光耦满足饱 和条件,CTR>50%时,光耦一定满足饱和条件。
[0056] 光耦的三级管的集电极-射极饱和电压VCE(sat) = 0. 2V,计算出光耦三极管饱和 时的 Ic = (VCC5. OV-VCE(sat))/R94 = (5-0. 2)/IOKohm = 0· 48mA。
[0057] 光耦的第一光电二极管Dl的导通电流方向是由下向上,即导通时电压是下正上 负,光耦的第二光电二极管D2的导通电流方向是由上向下,即导通时电压是上正下负。无 论这两个光电二极管哪一个导通,只要电流If>Ic/CTR,即lf>0. 48mA/50%= 0. 98mA,光耦 的三级管Q5都会工作在饱和状态,这时,三极管Q5的集电极C电压为低,也就是VCE (sat) =0. 2V。送给MCU的信号HLDI_T0_MCU接在光耦的三极管Q5的集电极C上。MCU(微控制 单元)据此进行相应的操作。
[0058] 在本实施例中,数字量输入信号可以为N路DI信号。这N路中的任意一路都可以 配成有效高电平DI信号或者有效低电平DI信号,当系统的有效高低电平的DI数量确定下 来,MCU就据此来配置相应的电路。如图4中,控制信号(HDLI_CTRL)信号是MCU的控制信 号,当对应的数字量输入DI信号HLDI是高电平有效时,控制信号(HDLI_CTRL)配置成低电 平'0',当对应的数字量输入DI信号HLDI是低电平有效时,控制信号(HDLI_CTRL)配置成 高电平'1'。
[0059] 以下详细描述检测模块105是如何判断HLDI是有效高电平或有效低电平的具体 工作过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105为微处理单元MCU.
[0060] 当将检测系统被配置成检测有效高电平时,将控制信号(HLDI_CTRL)配置成低电 平,NPN三级管Ql和Q2的发射结电压Vbe都为0V,Ql和Q2截止。因为Ql截止,PNP三极 管Q4的发射极电压和基极电压都为VDD,这样发射结电压Vbe都为0V,Q4截止;又因为Q2 截止,NPN三极管Q3的发射结电压Vbe由VCC5. OV经电阻R7和R8分压而来:
[0061] Vbe = 5*R7AR7+R8) = 5*4. 7V(10k+4. 7K) = I. 6V>0. 7V,0· 7V是 Q3 发射结正偏 电压,Q3工作在饱和状态,Q3的集电极C电压近似为地电平。
[0062] 当接收的数字量输入信号HLDI为有效高电平时,电平值等于VDD,即12V,HLDI信 号的电流经过并联的R9和R10,流经光耦U9的第二光电二级管D2,经并联的Rll和R12接 地电平。因为第二光电二极管D2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Vf = I. 2V,这是流经D2的正向电 流:If= (VHLDI-VfV(R9| |R10+R11| |R12) = (12V-1.2VV(L07K/2+1.07K/2) = IOmA 电 流,所以If>Ic/CTR,即lf>0. 48mA/50%= 0. 98mA,保证光耦U9的三极管Q5工作在饱和状 态,即输出信号(HLDI_T0_MCU信号)为低电平。在本实施例中R9、R10、R11和R12选择的是 功率1/2W、封装2010的大电阻,且两两并联,目的是保证整个通路耐受电压12V,电流10mA。
[0063] 当接收的数字量输入信号HLDI为无效的低电平或者高阻时,光耦U9的两个光电 二级管Dl和D2都不能导通,不发光,保证光耦U9的三极管Q5工作在截止状态,即输出信 号(HLDI_T0_MCU信号)为高电平。当接收的数字量输入信号HLDI为有效高电平和当接收 的数字量输入信号HLDI为无效的低电平或者高阻符合有效高电平数字量输入信号检测电 路真值表1。
[0064] 表1 :有效高电平数字量输入信号检测电路真值表
[0067] 当将该检测电路配置成检测有效低电平时,将控制信号(HLDI_CTRL)配成高电 平,即5V,HLDI_CTRL信号经过Rl和R2分压得到Ql的Vbe :
[0068] Vbe = 5*R68AR64+R68) = 5*4. 7V(2k+4. 7K) = 3. 5V>0. 7V,0. 7V 是 Ql 发射结 正偏电压,Ql工作在饱和状态,Ql的集电极电压近似为地电平。HLDI_CTRL信号经过R5和 R6分压得到Q2的Vbe:
[0069] Vbe = 5*RV(R5+R6) = 5*4. 7V(2k+4. 7K) = 3. 5VX). 7V,0· 7V 是 Q2 发射结正偏 电压,Q2工作在饱和状态,Q2的集电极C电压近似为地电平。因为Ql饱和,VDDl通过R3 和R4分压,得到PNP三极管Q4的发射结电压:
[0070] Veb = VDD*RV(R4+R3) = 12*2V(2K+10K) = 2V>0. 7V, 0· 7V 是 Q4 发射结正偏电 压,Q4工作在饱和状态。因为Q2饱和,Q2的集电极C电压近似为地电平,NPN三极管Q3的 发射结电压Vbe〈0. 7V,Q3工作在截止状态。
[0071] 当数字量输入信号HLDI为有效的低电平时,电流经过并联饱和工作的Q4的发射 极E和集电极C,流经并联的的R13和R14,流经光耦U9的第一光电二级管Dl,经并联的R9 和RlO接收的数字量输入信号HLDI。因为第一光电二极管Dl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Vf = I. 2V,这是流经Dl的正向电流:
[0072] If= (VDD5-Vf)/(R82| |R86+R9〇| |R91) = (12V-1. 2V) / (I. 07K/2+1. 07K/2)= IOmA电流,所以If>Ic/CTR,即lf>0. 48mA/50%= 0. 98mA,保证光耦U9的三极管Q5工作在 饱和状态,即输出信号HLDI_T0_MCU信号为低电平。在设计中R13、R14、R9和RlO选择的是 功率1/2W、封装2010的大电阻,且两两并联,目的是保证整个通路耐受电压12V,电流10mA。
[0073] 当数字量输入信号HLDI为无效高电平或者高阻时,光耦U9的两个光电二级管Dl 和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