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驱动器的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6872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驱动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伺服驱动器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伺服驱动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伺服驱动器中IGBT逆变电路是重要的电路之一 ;IGBT逆变电路中的IGBT模块也称为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是复合了功率场效应管和电力晶体管的优点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复合器件,它将功率场效应管和电力晶体管的优点集于一身,既具有输入阻抗高、工作速度快、热稳定性好和驱动电路简单的优点,又具有通态电压低、耐压高和承受电流大等优点,因此应用更加广泛。而如何设计一种可以快速驱动伺服驱动器中IGBT导通的且结构简单的驱动电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宄的方向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快速驱动伺服驱动器中IGBT导通和关断的伺服驱动器的驱动电路。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伺服驱动器的驱动电路,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连接,包括光耦合器、第一至第三三极管,正极电源和负极电源,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正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正极电源连接,其发射极与负极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其集电极与正极电源连接,其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其发射极与负极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均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连接。
[0006]优选地,还包括与光親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一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的第二电阻,连接在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正极电源之间的第三电阻,以及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正极电源之间的第四电阻。
[0007]优选地,还包括并联连接在正极电源上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以及并联连接在负极电源上的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
[0008]优选地,还包括连接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与栅极之间的稳压二极管。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界的控制信号控制光耦合器的导通,再通过正极电源、负极电源与三个三极管的配合,进而实现IGBT的快速导通或关断。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伺服驱动器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3]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伺服驱动器的驱动电路,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连接,包括光耦合器VL、第一至第三三极管Q1-Q3,正极电源V+和负极电源V-,所述光耦合器VL的输出端与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正极电源V+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正极电源V+连接,其发射极与负极电源V-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其集电极与正极电源V+连接,其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其发射极与负极电源V-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均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源极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光耦合器VL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一电阻R1,与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的第二电阻R2,连接在光耦合器VL的输出端与正极电源V+之间的第三电阻R3,以及连接在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正极电源V+之间的第四电阻R4。
[0015]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并联连接在正极电源V+上的第一电容Cl和第二电容C2,以及并联连接在负极电源V-上的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
[0016]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源极与栅极之间的稳压二极管Dlo
[00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光耦合器VL的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为非零时,光耦合器VL导通,第一三极管Ql截至,第二三极管Q2导通,此时正极电源V+对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源极施加电压,促使其导通;当光耦合器VL的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为零时,光耦合器VL截至,第一三极管Ql和第三三极管Q3导通,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源极没有电压,促使其关断。
[0018]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伺服驱动器的驱动电路,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耦合器、第一至第三三极管,正极电源和负极电源,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正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正极电源连接,其发射极与负极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其集电极与正极电源连接,其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其发射极与负极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均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驱动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光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一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的第二电阻,连接在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正极电源之间的第三电阻,以及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正极电源之间的第四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驱动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联连接在正极电源上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以及并联连接在负极电源上的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驱动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与栅极之间的稳压二极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伺服驱动器的驱动电路,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连接,包括光耦合器、第一至第三三极管,正极电源和负极电源,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正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正极电源连接,其发射极与负极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其集电极与正极电源连接,其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其发射极与负极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均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界的控制信号控制光耦合器的导通,再通过正极电源、负极电源与三个三极管的配合,进而实现IGBT的快速导通或关断。
【IPC分类】H03K17-567, H03K17-78
【公开号】CN204425301
【申请号】CN201520208965
【发明人】王晓军
【申请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4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