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漫游用户的监控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98591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漫游用户的监控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漫游用户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信令监测系统对现网网元进行实时监控,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是目前通信网络 运行维护的重要支撑系统之一。基于容量和区域划分的考虑,信令监测系统一般在每个区 域(省/国家)部署一套。但是,信令监测系统无法监控归属本省而漫游出本省的手机用 户。比如A省用户a漫游到B省,A省的信令监测系统根据监测到的移动交换中心MSC A与 用户a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之间的交互信息,无法获知用户a具体漫游到哪个省份哪个 城市。随后,用户a在B省发起的各种业务(比如呼叫、短消息等),A省的信令监测系统都 无法感知,即所以A省的信令监测系统无法实现对漫游出省用户的行为进行监控,不利于 信令监测系统对跨省漫游相关的用户行为分析。为了实现对跨省漫游用户的监控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为在本省的所有归属位置 寄存器HLR周围都部署了信令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本省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的所有收发信 令。对于这样的部署,当A省的用户a漫游到B省时,B省的移动交换中心向该用户a的 归属位置寄存器发起位置变更请求,该归属位置寄存器向移动交换中心B发送位置更新应 答,此时,部署在归属位置寄存器周围的信令监测设备会监测到该过程,从而可以获知用户 A当前的漫游地,实现对跨省漫游用户的位置监控。但是现有的实现方式,只能实现对跨省漫游用户的位置监控,而不能实现对跨省 漫游用户的其他监控,比如,用户A在外省做主叫业务或被叫业务等。并且,现有技术在实 现该位置监控时,需要增加大量的信令采集设备,且信令采集点分散,采集设备部署困难。 而且,围绕HLR采集的信令与围绕VMSC采集的信令存在大量的重复信令,采集的信令总量 大幅上升,增加信令监测系统的负荷,同时信令监测系统也需要增加信令剔重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漫游用户的监控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漫游用户 的行为不能监测,且信令重复采集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漫游用户的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 括在监测到用户漫游到本区域时,为所述用户生成对应的用户行为记录单据;确定所述用户所归属的区域对应的信令监测系统;将所述用户行为记录单据发送给所述信令监测系统,以便所述信令监测系统对所 述用户的漫游行为进行监控。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漫游用户的监控装置,包括生成单元,用于在监测到有用户漫游到本区域时,为所述用户生成对应的用户行 为记录单据;
4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用户归属的区域对应的信令监测系统;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行为记录单据发送给所述信令监测系统,以便所述信 令监测系统对用户的漫游行为进行监控。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实现了信令监 测系统对漫游用户的行为进行监控,避免了信令点重复采集,同时也降低了信令监测系统 的负荷。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漫游用户的监控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漫游用户的监控方的第一方法应用实例;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漫游用户的监控方的第二方法应用实例;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漫游用户的监控方的第三方法应用实例;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漫游用户的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 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跨区域漫游用户的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01 在监测到用户漫游到本区域时,为所述用户生成用户行为记录单据;所述用户行为记录单据可以包括事务详细记录(TDR,Transaction DetailRecord),或呼叫详细记录(CDR,Call Detail Record),或事件Event,但并不限于 此,还可以包括其类似的用户行为记录单据;本实例中的区域相当于省,也可以是该省中的某一市区、某一县区或乡,也可以是 某一市区的某一街道等,下同。步骤102 确定所述用户归属的区域对应的信令监测系统;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用户的移动用户标识,查询预先配置的用户标识、归属区域及对应的信 令监测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得到所述用户的归属区域及归属区域对应的信令监测系 统。比如,由用户的移动用户综合业务数字号码(MSISDN,Mobile Statio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查询该对应关系表,得到所述用户的归属区域及归属区域对应的信令 监测系统,但并不限于这种方式。步骤103 将所述用户行为记录单据发送给所述信令监测系统,以使所述信令监 测系统对所述用户的漫游行为进行监控。对该用户的行为可以是部分监控,也可以是全程 监控,本实施例不做限制。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建立各区域之间信令监测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通 道;所述将所述用户行为记录单据发送给所述信令监测系统具体包括通过所述数据传输 通道将所述用户行为记录单据(比如TDR、CDR或Event等)发送给所述信令监测系统,但 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的发送方式。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用户行为记录单据包括的内容不限于TDR、⑶R或Event等,也可以是类似的其他用户行为记录单据;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监测是否有用户漫游到本区域,如果有,则执行步 骤101,即所述为所述用户生成用户行为记录单据(比如事务详细记录TDR、呼叫详细记录 ⑶R或事件Event等)。其中,所述监测是否有用户漫游到本区域的监测方式包括对所述用户的拜访地 移动交换中心(对该漫游到本地的用户来说,该本地移动交换中心为该用户的拜访地移动 交换中心)进行信令监测,得到所述拜访地移动交换中心与所述用户的归属位置寄存器之 间交互的位置更新信令或呼叫信令,由该位置更新信令或呼叫信令,可以获知有用户漫游 到本区域;所述为所述用户生成对应的用户行为记录单据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位置变更信令 为所述用户生成对应的事务详细记录TDR或Event等;或,根据所述呼叫信令为所述用户生 成呼叫详细记录⑶R或Event。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本区域用户,若否,执行步骤 102,即确定所述用户归属的区域的信令监测系统,之后,本区域(即漫游地)的信令监测系 统对所述TDR、⑶R或Event等进行本区域存储,并将所述TDR、⑶R或Event发送给确定的 所述信令监测系统,以便确定的所述信令监测系统对所述用户的漫游行为进行监控。具体 可以通过信令监测系统之间建立的数据传输通道来发送所述TDR、⑶R或Event。如果判断所述用户是本区域用户,则直接将为所述用户生成事务详细记录TDR、呼 叫详细记录⑶R或事件Event存储到本地信令监测系统,以便于后续查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方法,仅通过采集拜访移动交换中心VMSC的收发信令 (而不采集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收发信令)的情况下,实现了信令监测系统对漫游用户的行 为进行监控,避免了信令点重复采集,同时也降低了信令监测系统的负荷。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以具体的应用实例来说明。在下述实施例中,各区域的信令监测系统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对于跨区域漫 游用户所产生的⑶R、TDR或Event,漫游地的系统监测系统保存一份以外,再向漫游用户归 属地的信令监测系统发送一份,所述归属地的信令监测系统基于这些CDR、TDR或Event,实 现对漫游出区域用户行为的监控,并开展漫游出区域用户的行为分析。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跨区域漫游用户的监控方的第一应用实例;在 该实施例中,区域以省为例,但并不限于此。该实施例中为对漫出省的用户的位置的监控, 该实施例以A省的用户漫游到B省为例,预先建立A省信令监测系统21和B省信令监测 系统22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如果A省用户MS A漫游到B省的移动交换中心MSCB23,发 起位置更新流程。其中,B省的信令监测系统22对B省MSCB23进行检控,可以监测到B省 MSCB23、与A省的MSCAM和HLR25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其信息交互过程具体包括步骤UMSCB23 向 MSCA24 发送鉴权信息(send Identification)请求;步骤2、MSCA24 向 MSCB23 发送鉴权信息应答(send IdentificationAck);其中,步骤1和步骤2的过程MSCB23向MSCAM获取该MS A的鉴权信息和IMSI 号码,并通过IMSI号码信息获取到该MS A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25。步骤3、MSCB23向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HLR25发起位置更新(UpdateLocation)请 求;
步骤4、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HLR25确定所述MS A归属的移动交换中心MSCAM, 并向所述MSCAM发送删除该MS A的位置信息(Cancel Location);步骤5、MSCAM删除所述MS A的位置信息,并向所述HLR25发送CancelLocation Ack ;步骤6、HLR25向所述MSCB23反馈该MS A的插入用户数据(ISD),其中包含MS A 的 MSISDN ;步骤7、MSCB23 向 HLR25 反馈 ISD Ack ;步骤8、HLR25 向 MSCB23 发送位置更新应答(Update Location Ack)。在该实施例中,步骤1至步骤8的实现过程,对于现有技术人员来说,都是熟知技 术,在此不再赘述。之后,B省信令监测系统22在监测到该MS A的位置更新(Location Update)信 令后,获知MS A漫游到本区域,B省信令监测系统22根据所述位置更新信令为MS A生成 TDR或Event ;此时,由于A省信令监测系统21没有采集HLR的收发信令,所以无任何单据 生成。B省信令监测系统22根据MS A用户标识(比如MSISDN号码),获取到MSA用户 所归属的省份,以及此省份的信令监测系统,其中,MSISDN号码、归属省份,以及省内对应的 信令监测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表,预先在所有的信令监测系统中配置。然后,B省信令监测系统22将MS A的该根据位置更新(Location Update)的生 成的TDR发送给A省信令监测系统(步骤9),具体可以是通过A省信令监测系统和B省信 令监测系统之间建立的数据传输通道来发送该TDR。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数据传送的实时性,A省和B省之间的两套信 令监测系统间通信采用基于TCP连接的主动推送机制,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的传 输机制,本实例不做限制。A省信令监测系统21接收到B省信令监测系统22发送的包括LocationUpdate的 TDR后,与本信令监测系统生成的TDR —样,正常入库存储,供后续MS A漫游行为分析使用。 也就是说,A省信令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漫游出该省的MS A的监控。其中,A省信令监测系 统的监控范围包括a、本省用户漫游在本省的手机用户;b、外省用户漫游在本省的手机用 户;c、本省用户漫游在外省的手机用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实例,实现了信令监测系统对漫游用户的行为进行监 控,避免了信令点重复采集,同时也降低了信令监测系统的负荷。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对跨省漫游用户的监控方的第二应用实例,如图3所 示,该实施例中为对漫游出省用户发起呼叫实时监控,该实施例仍以A省用户漫游到B省为 例,预先建立A省信令监测系统31和B省信令监测系统32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如果A省 用户MS A漫游到B省的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 Central) B33,并发起对MS C 的呼叫(MS C为B省归属用户)。其中,B省的信令监测系统32对B省的MSCB33和MSCB34 进行信令监测,并监测到B省的MSC B33、与B省的MSC C34和归属位置寄存器(HLR,Home LocationRegiste)BIBS、基站控制器(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B36 之间的信息交互 过程;同时也可以监控到MSC C34、与B省的MSC B33和HLR B35、BSC C37之间的信息交互 过程,其信息交互过程如图3中的步骤1至步骤8所示,图3为B省信令监测系统32监测MS A呼叫MS C的过程,该过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已是熟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之后,当A省用户MS A漫游到B省的MSC B33,并发起对MS C用户的呼叫(MS C 用户拜访在B省的MSC C34上),B省信令监测系统32对用户漫游到本省的移动交换中心 MSC B33进行呼叫信令采集,得到MS A对MS C发起的呼叫信令,则根据所述呼叫信令为MS A用户生成A接口呼叫详细记录⑶R、C接口⑶R、Nc 口⑶R或Event。此处,A省信令监测 系统31对该MS A的动作无任何感知,所以也无任何单据生成。B省信令监测系统32,根据MS A的MSISDN号码,查询MS A所归属省份以及对应 信令监测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并得到MS A所归属省份为A省以及对应信令监测系统为 A信令监测系统。其中,MSISDN号码、归属的省以及该省对应的信令监测系统之间的对应关 系表,是预先配置在所有的信令监测系统中的。然后,B省信令监测系统32将与MS A相关 的A 口、C 口或Nc 口的移动始发(M0,Mobile Original)⑶R发送给A省信令监测系统,可 以通过预先建立的数据传输通道来发送所述A 口、C 口或Nc 口的MO⑶R。A省信令监测系统31收到这些⑶R后,与本信令监测系统生成的⑶R —样,正常入 库存储,供后续用户漫游行为分析使用,实现对MS A的监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实例,实现了信令监测系统对漫游用户的行为进行监 控,避免了信令点重复采集,同时也降低了信令监测系统的负荷。类似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跨区域漫游用户的监控方的第三应用实例,如 图4所示,该实施例中的区域也以省为例,该实施例中为对漫出省用户做被叫的监控,该实 施例仍以A省用户漫游到B省为例,预先建立A省信令监测系统41和B省信令监测系统42 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如果A省用户MS A漫游到B省的MSC B43, MS C发起对MS A的呼 叫,其中,MS C可以是B省用户,也可以是外省漫游用户,此处以MS C是B省用户为例。其 中,B省的信令监测系统42对B省的MSC B43和MSC B45进行信令监测,并监测到B省MSC B43、与B省的MSC C45、BSC B44和A省的HLR40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同时也可以监测到 B省的MSC C45、与MSC B43、BSC C46和A省的HLR40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其信息交互过 程如图4中的步骤1至步骤8,在该实施例中,B省信令监测系统42监测MS C呼叫漫游到 B省的MS A的过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已是熟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之后,A省用户MS A漫游到B省的MSC B43, MS C用户呼叫MS A,B省信令监测系统42对用户漫游到本省的移动交换中心MSC B43进行呼叫信令采 集,得到MS C对MS A发起的呼叫信令,B省信令监测系统42根据所述呼叫信令为MS A生 成 A 接口的 CDR、C 接口的 CDR、Nc 口 的 CDR 或 Event。在该实施例中,A省MS A的归属HLRA40虽然参与了查询路由信(SRI,knd Routing Information)与提供漫游号码PRN流程,但在HLR A40不采集信令的情况下,A省 信令监测系统41也对此动作无任何感知,无任何单据生成。B省信令监测系统42,根据MS A用户的MSISDN号码,查询预先在信令监测系 统中配置的MSISDN号码、归属省及对应的信令监测系统的对应关系表,得到该MS A归 属省A以及对应信令监测系统41,然后将与MS A相关的A 口的移动终止(MT,Mobile iTerminationalKDI^D 口的MT⑶R或Nc 口的MT⑶R发送给A省信令监测系统41。具体 可以使用预先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来发送所述CDR。A省信令监测系统42收到所述⑶R后,与本系统生成的⑶R —样,正常入库存储,供后续该MS A漫游行为分析使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由于每个省(即区域)都部署一套信令监测系统,本发明实施 例中,仅对用户漫游地的移动交换中心的收发信令(不采集HLR收发信令)进行采集监测 的情况下,实现对跨区域漫游用户的监控。进一步,各省信令监测系统之间建立信息互通接口,本省信令监测系统可以完整 收集本区域归属用户的行为单据(比如CDR/TDR等),从而为信令监测系统开展本区域所有 归属用户的行为分析提供了先决条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实例,实现了信令监测系统对漫游用户的行为进行监 控,避免了信令点重复采集,同时也降低了信令监测系统的负荷。基于上述方法的实现过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对跨区域漫游用户的监控装 置,其结构示意图详见图5,所述装置包括生成单元51,确定单元52,发送单元53,其中,生 成单元51,用于在监测到有用户漫游到本区域时,为所述用户生成用户行为记录单据,所述 用户行为记录单据可以包括TDR、⑶R或Event,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包括其类似的用户 行为记录单据;确定单元52,用于确定所述用户归属的区域对应的信令监测系统;发送单 元53,用于将所述用户行为记录单据发送给所述信令监测系统,以使所述信令监测系统对 所述用户的漫游行为进行监控。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是否有用户漫游到本区域,并 将监测到有用户漫游到本区域的监测结果发送给所述生成单元。其中,所述监测单元具体用于用于对所述用户的拜访移动交换中心进行信令监 测,得到所述拜访地移动交换中心与所述用户的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交互的位置更新信令 和/或呼叫信令,由所述位置更新信令和/或呼叫信令获知用户漫游到本区域,并将所述位 置更新信令和/或呼叫信令发送给所述生成单元。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位置更新信令,为所述用户生成事务详细记录 TDR或Event ;或,根据所述呼叫信令为所述用户生成呼叫详细记录⑶R或Event。优选的,所述确定单元包括查询单元,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用户标识查 询查询预先配置的用户标识、归属区域及对应的信令监测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得到用 户的归属区域及对应的信令监测系统。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判断单元,与生成单元与确定单元分别连接,用于 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本区域用户,并将非本区域的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确定单元。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各区域的信令监测系统之间的 数据传输通道。优选的,所述装置,可以集成在用户漫游地的信令监测系统中,也可以独立部署。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详见上述对应的实现过程,在此不 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每个省(即区域)都部署一套信令监测系统,本发明实施例 中,仅对漫游地的以移动交换中心的收发信令(不采集HLR收发信令)进行采集和监测的 情况下,实现对跨区域漫游用户的监控,同时也降低了信令监测系统的负荷。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 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 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 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漫游用户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监测到用户漫游到本区域时,为所述用户生成对应的用户行为记录单据;确定所述用户所归属的区域对应的信令监测系统;将所述用户行为记录单据发送给所述信令监测系统,以使所述信令监测系统对所述用 户的漫游行为进行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用户漫游到本区域的监测方式 包括对所述用户的拜访地移动交换中心进行信令采集,由得到的所述拜访地移动交换中心 与所述用户的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交互的位置更新信令或呼叫信令获知用户漫游到本区 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用户生成对应的用户行为记 录单据具体包括根据采集的位置更新信令为所述用户生成事务详细记录TDR或事件Event ;或,根据所 述呼叫信令为所述用户生成呼叫详细记录CDR或事件Even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用户所归属的区域对应的信令 监测系统,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用户的移动用户标识,查询预先配置的用户标识、归属区域及对应的信令监 测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得到所述用户的归属区域对应的信令监测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本区域用户,若否,执行所述确定所述用户归属的区域对应的信 令监测系统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建立各区域之间信令 监测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将所述用户行为记录单据发送给所述信令监测系统具体包括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用户行为记录单据发送给所述信令监测系统。
7.一种漫游用户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成单元,用于在监测到有用户漫游到本区域时,为所述用户生成对应的用户行为记 录单据;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用户归属的区域对应的信令监测系统;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行为记录单据发送给所述信令监测系统,以使所述信令监 测系统对用户的漫游行为进行监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单元,用于对所述用户的拜访地移动交换中心进行信令采集,得到所述拜访地移 动交换中心与所述用户的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交互的位置更新信令和/或呼叫信令,由所 述位置更新信令和/或呼叫信令获知用户漫游到本区域,并将所述位置更新信令和/或呼 叫信令发送给所述生成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位置更 新信令,为所述用户生成事务详细记录TDR或事件Event ;或,根据所述呼叫信令为所述用 户生成呼叫详细记录⑶R或事件Event。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用户标识查询预先配置的用户标识、归属区域及对应的 信令监测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得到所述用户的归属区域及对应的信令监测系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漫游用户的监控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监测到用户漫游到本区域时,为所述用户生成用户行为记录单据;确定所述用户归属的区域对应的信令监测系统;将所述用户行为记录单据发送给所述信令监测系统,以使所述信令监测系统对所述用户的漫游行为进行监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实现了信令监测系统对漫游用户的行为进行监控,避免了信令点重复采集,同时也降低了信令监测系统的负荷。
文档编号H04W8/02GK102137380SQ20101061995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万杰, 周敬华, 李云飞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