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3879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发声器件包括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大功率或薄型化等需求,磁路系统通常由多个磁铁构成,多个磁铁之间往往存在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如果磁铁粘接不牢容易出现磁铁吸合等不良。传统技术中的发声器件难以避免该缺陷。因此,有必要对这种结构的发声器件进行改进,以避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可以防止磁铁之间吸合,提高产品的成品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包括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第一磁铁和相邻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之间形成收容所述音圈的磁间隙;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均为块状结构,并且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之间具有相互吸引力,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远离所述音圈的一侧表面结合有导磁底座,其中,所述导磁底座由多个独立的导磁板拼接形成,所述导磁底座包括支撑于所述第一磁铁和/或第二磁铁之间的第一导磁板。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导磁板远离所述音圈的一侧还结合有第二导磁板,所述第二导磁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磁板的厚度。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磁铁为内磁铁位于所述导磁底座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磁铁为外磁铁位于所述内磁铁的周边为条状结构,所述内磁铁与所述外磁铁之间形成所述磁间隙;所述第一导磁板支撑于各所述外磁铁之间。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外磁铁设置于平行于所述内磁铁相对边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磁板为狭长型结构,两个外磁铁抵接于所述狭长型第一导磁板相对的两边上,所述内磁铁结合于所述第一导磁板靠近所述音圈一侧的中心位置。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二导磁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磁板的宽度,所述第二导磁板宽于所述第一导磁板两侧的部分与所述外磁铁固定结合。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导磁板或所述第二导磁板上还设有挡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发明导磁底座由多个独立的导磁板拼接形成,各导磁板可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的第一导磁板用于支撑磁铁,防止磁铁之间出现吸合等不良,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提高了产品的声学性能。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1是本发明发声器件磁路系统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发声器件磁路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发明发声器件磁路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导磁底座的俯视图。图6是图5所示结构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动圈式结构的发声器件通常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和收容固定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的外壳,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结合于振膜一侧的音圈,磁路系统包括磁铁和结合于磁铁远离振动系统一侧的导磁底座,其中磁路系统形成收容音圈的磁间隙,音圈接通电信号后在磁间隙中上下振动,并进一步带动振膜振动产生声音。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发声器件的磁路系统包括依次结合的华司1、磁铁2和导磁底座3,磁路系统为双磁路结构,双磁路可以实现更大的输出功率,磁铁2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内磁铁21和位于内磁铁21两侧的两个外磁铁22,内磁铁21和外磁铁22并排设置形成闭合的磁回路为相互吸引的结构。华司1包括结合于内磁铁21表面的内华司11和结合于外磁铁22表面的外华司12,其中内华司11和外华司12均为导磁的结构,可以用于调整磁铁2形成的磁力线的方向。导磁底座3结合于内磁铁21和外磁铁22远离华司1的一侧的表面,导磁底座3也为导磁结构,磁路系统形成闭合的磁回路。本发明导磁底座3是由多个独立的导磁板拼接形成的,本实施例包括独立的第一导磁板31和第二导磁板32,其中第一导磁板31为狭长型的结构,其宽度与两外磁铁22之间的距离相同,两外磁铁22分别抵接于第一导磁板31的两相对边上;内磁铁21结合于第一导磁板31的中心位置。这种结构的第一导磁板31支撑于两个外磁铁22之间,从而限定了两个外磁铁22与内磁铁21之间的距离,避免了内磁铁21与外磁铁22之间发生吸合等不良,从而可以提高产品的成品率。第二导磁板32结合于第一导磁板31远离内磁铁21的一侧,第二导磁板32的宽度d2大于第一导磁板31的宽度d1,如图1所示,因而第二导磁板32包括露出于第一导磁板31两侧的部分,如图2至图4所示,宽于第一导磁板31的部分与外磁铁22固定结合。如图4所示,外磁铁22的底面与第二导磁板32固定结合,第一导磁板31支撑于两个外磁铁22的侧面,从而即可以保证外磁铁22粘结的牢固程度,又可以避免外磁铁22受内磁铁21吸引产生吸合等不良。这种结构的磁路系统导磁底座3位于内磁铁21角部的位置容易形成磁饱和,优选的,第二导磁板32的厚度大于第一导磁板31的厚度,这种结构可以有效的缓解磁饱和。如图4所示,在内磁铁21和外磁铁22形成的磁间隙中还设置有音圈4,音圈4接通电信号后受安培力作用在磁间隙中振动,上述结构的磁路系统不会对音圈4到磁间隙底部之间的距离产生影响,因而不会影响音圈4的振动空间。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第一导磁板31或第二导磁板32上还设有挡壁,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导磁板31上设有挡壁311,设置挡壁311可以防止漏磁。此外,本发明不限于这种具有一个内磁铁和两个外磁铁的结构,也可以为包括更多的内磁铁和/或外磁铁的结构。例如,磁路系统可以是内磁铁为矩形,外磁铁为四块并环绕内磁铁设置的结构,第一导磁板包括矩形的支撑面分别与四个外磁铁抵接。综上所述,本发明导磁底座包括多个独立的导磁板,且各导磁板具有不同的作用,如本实施例具有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第一导磁板可以防止磁铁吸合,第二导磁板具有防止磁饱和的作用,从而可以实现单个导磁板不具有的功能,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声学特性。在本发明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和变形,都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