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405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进行条形码打印的图像形成装置,该装置可以根据设定进行条形码的打印(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79766)。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虽然可以实现对条形码的打印,但不能对条形码的种类等属性进行变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根据第1编码的读取结果,可以生成并输出指定的第2编码,由此不仅可以进行编码的打印,还可以利用简单的方法对编码的种类等属性进行变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

扫描部,其从原稿读取第1编码;

操作部,其指定与所述第1编码不同的第2编码;

编码生成部,其根据所述第1编码的读取结果,生成对应于所述操作部的指定的所述第2编码;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编码生成部生成的第2编码的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第1编码的读取结果,可以生成并输出指定的第2编码,不仅可以进行编码的打印,还可以利用简单的方法编码的种类等属性进行变更。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例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与文字说明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对于相同的要素,始终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扫描部读取分析第1编码的实施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对第1编码进行分析识别后示意图;

图4-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操作部102上的第2编码设定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对第2编码进行分析识别后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图像形成方法的一实施方式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图像形成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构成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操作部902上的菜单构成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图像形成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初始原稿构成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编码变更后的原稿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发明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

扫描部101,其从原稿读取第1编码;

操作部102,其指定与该第1编码不同的第2编码;

编码生成部103,其根据该第1编码的读取结果,生成对应于该操作部102的指定的该第2编码;以及,

控制部104,其控制该编码生成部103生成的第2编码的输出。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在根据第1编码的读取结果,可以生成并输出指定的第2编码,由此不仅可以进行编码的打印,还可以利用简单的方法对编码的种类等属性进行变更。

在本实施例中,该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是多功能打印机MFP或复印机。扫描部101可以是该打印机MFP或复印机的扫描仪,操作部102可以为打印机MFP或复印机的操作面板等;编码生成部103和控制部104的功能可以被集成到打印机的中央处理器CPU、RAM中,不过,本实施例不限于此。

例如,该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用于其他信息处理设备,其控制部104可以与中央处理器分开配置,例如可以将控制部104配置为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芯片,通过中央处理器的控制来实现控制部104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1编码和第2编码为不同种类的编码,该第1编码和第2编码可以是数字、文字、符号等信息按照一个规定转换成的预定格式的编码,,例如,该预定格式的编码可以是1维编码(例如条形码)、2维编码(例如QR编码、PDF417二维码、DataMatrix条码等)、3为编码以及n维编码。例如,该第1编码可以是1维条形码,第2编码可以是QR编码,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部101从原稿读取第1编码,例如,通过打印机MFP或复印机的扫描仪读取原稿中的第1编码,并进行分析识别,以获得该第1编码中存储的数据。具体的分析识别方法与现有技术类似,例如,在扫描仪完成扫描后,将读入的原稿生成光栅数据,并对光栅数据进行预处理(灰度化等),而后进行第1编码的分析识别,以获得该第1编码中存储的数据。以下结合附图2对第1编码的读取和分析 识别进行说明。

图2是本实施例中扫描部读取分析识别该第1编码的实施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扫描原稿,从该原稿中读取第1编码;

步骤202,将读取的原稿生成光栅数据;

步骤203,进行光栅数据的预处理(例如灰度化等),并识别该第1编码种类;

步骤204,判断该第1编码是否是能识别的编码(什么是能利用的编码?),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205,否则执行步骤206;

步骤205,对该第1编码进行解码,获取该第1编码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206,输出错误信息,表明当前的第1编码为不可识别的编码。

图3是本实施例中经过步骤201~205对该第1编码读取分析识别后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扫描部101对该第1编码进行读取以及分析识别后,所获得的该第1编码中存储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102用于指定变更的与该第1编码不同的第2编码,例如,可以通过打印机MFP或复印机的操作面板进行上述变更操作。用户在操作面板上进行第2编码的相关设定,该相关设定包括:设定该第2编码的种类,以及属性和值。以下结合附图4和5举对设定第2编码进行说明。以操作面板为触摸板为例进行说明:

图4和图5是本实施例中利用操作部102设定第2编码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操作部102上显示“编码切换设定菜单401”选项,用户在操作部102上进行按压操作,以进入编码切换设定菜单401;进入菜单401后,操作部102的显示界面变为图5所示的“编码切换设定501”的菜单界面500,该菜单界面500显示预设编码种类、及其属性和值。如图5所示,该菜单界面500显示编码切换设定501,包括一维码502、二维码503等,选择要变更的第2编码种类504,并设置相应的属性505和值506。

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该第2编码时,设置的编码种类与该第1编码不同即可。例如,该第1编码和第2编码可以属于同一维数的编码,但属于不同的种类,例如该第1编码为种类504,该第2编码的种类为507,或者该第1编码和第2编码属于不同维数的编码,例如该第1编码是一维码,该第2编码是2维码。此外,也可以将第2编码设置为是从第1编码变更为提升了错误修订能力的编码,这样即使编码弄脏或 破损,编码自身也具有复原数据的错误修订能力,例如在第1编码为一维条形码时,用户可以选择将第2编码设置为错误修订能力提高的二维QR编码,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编码生成部103根据该第1编码的读取结果,生成对应于该操作部102的指定的该第2编码,图6是本实施例中对第2编码编码后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由于扫描部101完成了对第1编码的读取以及分析识别出第1编码中存储的数据,编码生成部103根据操作部102中设置的第2编码的相关类别以及属性,对该解析出的数据进行编码,生成该第2编码,控制部104控制该编码生成部103生成的第2编码的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第1编码和第2编码的输出方法,可以通过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未图示)在介质上形成图像,其中,该图像形成部可以是MFP的印刷装置部分;或者也可以直接输出到电子邮件或其他存储设备中,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2编码直接输出到电子邮件或其他存储设备时,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部102还可以设定输出目的地,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可以包括:

存储部105,其存储对应于输出目的地的编码变更信息;

通信部106,其用于向该输出目的地进行发送;

控制部104根据存储在存储部105的输出目的地以及编码变更信息,从第1编码变更为第2编码并输出。

其中,控制部104可以根据操作部102设定的输出目的地,在存储部105中查找与该收件人的电子邮件地址对应的编码变更信息,例如用户1的电子邮件地址为user1@XXX.com,其对应的第2编码设置为QR编码,用户2的电子邮件地址为user2@XXX.com,其对应的第2编码设置为矩阵式二维码,控制部104控制该编码生成部103生成的第2编码,通信部106向该输出目的地进行发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扫描部101可以在接收到操作部102的对该第2编码的指定后,开始读取该第1编码;图7是本实施方式图像形成方法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操作部102指定该第2编码,并进行该第2编码的打印设定;

例如设定该第2编码的种类、属性和值等相关的打印信息;

步骤702,扫描部101读取该第1编码;

步骤703,扫描部101分析该第1编码,在分析成功时,执行步骤704,否则执行步骤705;

步骤704,编码生成部103生成该第2编码,控制部104控制该第2编码的输出;

步骤705,输出错误信息,表明当前的第1编码为不可识别的编码。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701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图3和4、步骤702~703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2,步骤704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上述编码生成部103以及控制部104的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操作部102可以在扫描部101进行读取后,指定变更的第2编码,即扫描部101先执行第1编码的读取,分析成功后,操作部102再指定变更的第2编码,扫描部101再接收操作部102的对该变更的第2编码的指定,在该实施方式中,扫描部101也可以先执行第1编码的读取,操作部102再指定变更的第2编码,扫描部101再进行分析,并接收操作部102的对该变更的第2编码的指定;图8是本实施方式图像形成方法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扫描部101读取该第1编码;

步骤802,扫描部101分析该第1编码,在分析成功时,执行步骤803,否则执行步骤805;

步骤803,操作部102指定该第2编码,并进行该第2编码的打印设定;例如设定该第2编码的种类、属性和值等相关的打印信息;

步骤804,编码生成部103生成该第2编码,控制部104控制该第2编码的输出;

步骤805,输出错误信息,表明当前的第1编码为不可识别的编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通常的复印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801~802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2,步骤803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图3和4、步骤804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上述编码生成部103以及控制部104的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知,在本申请中并不限定该扫描部101从原稿读取第1编码以及操作部102指定第2编码的执行顺序,因此操作比较灵活。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在根据第1编码的读取结果,可以生成并输出指定的第2编码,由此不仅可以进行编码的打印,还可以利用简单的方法对编码的种类等属性进 行变更。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原稿上除了形成有第1编码外,还可以形成有与该第1编码不同的描图图像或文字图像,由此,不仅可以对编码进行变更,还可以对于该编码共同形成的描图或文字进行相应的输出设定。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根据第1编码的读取结果,可以生成并输出指定的第2编码,由此不仅可以进行条形码等其他编码的打印,还可以利用简单的方法对编码的种类等属性进行变更,另外通过判断是否存在除编码图像外的描图或文字图像,还可以对于该编码共同形成的描图或文字进行相应的输出设定。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图像形成装置构成示意图,如图9所示,图像形成装置900包括:扫描部901,操作部902,编码生成部903,控制部904,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中的扫描部101,操作部102,编码生成部103,控制部104类似,将实施例1的内容合并于此,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在原稿上除了形成有第1编码外,还形成有与该第1编码不同的描图图像或文字图像的情况下,还可以对与该第1编码共同形成的图像进行打印设定,该图像形成装置900还可以包括:

图像形成部905,其在介质上形成图像;

其中,在该图像形成装置900为多功能打印机MFP或复印机时,该图像形成部905可以是MPF的印刷装置部分。

在该实施例中,当扫描部901从该原稿读取该第1编码的同时,读取描图或文字的情况下,控制部904根据该描图或该文字的打印设定,通过图像形成部905,对该第2编码和该描图或该文字同时形成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原稿上除了形成有第1编码外,还可以形成有与该第1编码不同的描图图像或文字图像,因此需要对编码和与编码共同形成的图像都进行打印设定,操作部902例如,通过打印机MFP或复印机的的操作面板进行编码种类的变更操作,以及描图或文字的打印设定。

图10是本实施例中操作部902上的打印设定示意图,如图10所示,操作部902 上同时具有编码切换设定菜单1001和描图文字打印设定菜单1002,其用于对描图图像和文字图像的进行打印设定,例如描图或文字的打印设定是打印浓度的变更或从彩色到单色的变更,或者也可以是打印尺寸的变更,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图11是本实施例2中图像形成方法流程图,图12是本实施例2中形成有第1编码、描图文字的原稿构成示意图,图13是变更后的原稿构成示意图,以下以图11-13为例,对本实施例中在原稿上除了形成有第1编码外,还形成有与该第1编码不同的描图图像或文字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1,扫描部901读取该第1编码;

例如,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为打印机MFP或复印机时,可以通过按下扫描键执行步骤1101;

步骤1102,扫描部901分析该第1编码,在分析成功时,执行步骤1103,否则执行步骤1107;

步骤1103,操作部902指定该第2编码,并进行该第2编码的打印设定;例如设定该第2编码的种类、属性和值等相关的打印信息;

其中,步骤1101~1103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图8中步骤801~803类似,将其内容合并与此,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104,判断原稿中是否存在其他描图或文字,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1105,否则执行步骤1108;

步骤1105,操作部902进行该描图或文字的打印设定;

步骤1106,编码生成部903生成该第2编码,控制部904根据步骤1103和1105中的打印设定,控制图像形成部905,对该第2编码和该描图或该文字同时在介质上形成图像,并打印输出;

步骤1107,输出错误信息,表明当前的第1编码为不可识别的编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通常的复印操作。

步骤1108,编码生成部903生成该第2编码,控制部904控制该第2编码的输出。

如图12和13所示,通过步骤1101~1103完成对该原稿E中第1编码(1维条形码)1201的读取与分析,以及对第2编码1301的指定、以及打印设定,由于在打印 有第1编码1201的原稿E上形成有与第1编码1201不同的描图图像G和文字图像H,因此,在步骤1105中对该描图图像G和文字图像H进行打印设定,例如通过如图10所示的设定菜单进行设定,具体的设定方法不再赘述;之后编码生成部903生成该第2编码(QR编码)1301,控制部904根据步骤1103和1105中的打印设定,控制图像形成部905,将该第2编码1301和该描图G、该文字H同时在介质上形成如图13所示的图像,并将形成的图像打印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904按照形成于原稿的多个图像中扫描部901读取的每一个图像,判断条形码信息是否被埋入,由此,判断对应于第1编码的图像和描图或文字的图像;其中,如图12所示,作为判断在原稿E中形成图像的多个图像中,第1编码包含于何处的一种判断方法,可以是按照扫描部901读取的每一个图像,通过判断在每一个图像中是否埋入条形码信息,来判断该图像是编码图像还是描图或文字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第1编码变更为第2编码时,还可以对该第2编码的位置进行设定,其中,控制部904根据第1编码的坐标,决定配置第2编码的坐标,对该第2编码形成图像;例如,可以以该第1编码区域内的任意位置的坐标作为基准,确定该第2编码的位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该第2编码的中心坐标(I)配置为与该第1编码的中心坐标位置相同;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形成第1编码的区域中,以原稿E端部的为基准,形成所述第2编码,例如将第1编码和第2编码的端部的坐标配置为相同;或者通过检测第1编码形成的区域的最旁边的原稿端部X,将配置第2编码的基准设为原稿端部X的最旁边的端部Y,以使该第2编码不能从用纸的端部露出。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对该第2编码的输出位置进行示例性的说明,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例如,该第2编码的输出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由用户设定,而不根据该第1编码的位置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部和通信部(未图示),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中存储部105和通信部106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根据第1编码的读取结果,可以生成并输出指定的第2编码,由此不仅可以进行编码的打印,还可以利用简单的方法对编码的种类等属性进行变更,另外通过判断是否存在除编码图像外的描图或文字图像,还可以对于该编码共同 形成的描图或文字进行相应的输出设定。

本发明以上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结合软件实现。本发明涉及这样的计算机可读程序,当该程序被逻辑部件所执行时,能够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装置或构成部件,或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各种方法或步骤。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存储以上程序的存储介质,如硬盘、磁盘、光盘、DVD、flash存储器等。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