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碰撞缓冲装置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525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终端碰撞缓冲装置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终端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终端碰撞缓冲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由于便携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且其具有方便性和便于携带性,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使用便携终端。但是便携终端在使用中容易跌落,从而造成边角损坏,甚至造成屏幕的损毁。并且,便携终端的屏幕通常价值较高,屏幕损毁后的维修成本较高,维修时间也较长,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随着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消费者对终端能够防摔的需求是非常明显的,但目前已有的诸多防摔设想均有其局限性,如影响手机本身外观,或结构复杂,或成本较高等,因此实用性非常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碰撞缓冲装置及终端,该装置具有占用空间小,不影响终端外观、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碰撞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置于终端壳体的至少一个侧边或角部。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驱动部件、传动部件、缓冲部件、感应电路。

所述缓冲部件通过所述传动部件与驱动部件传动连接。

所述感应电路用于判断终端是否处于碰撞状态。

所述驱动部件用于在感应电路判断到所述终端处于碰撞状态时,通过所述传动部件驱动缓冲部件伸出所述终端壳体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正常状态下缓冲装置位于终端壳体内,不影响终端的美观。当终端跌落或者碰撞时,感应电路判断终端是否处于碰撞状态,即判断终端到碰撞接触面的距离以及碰撞速度,给驱动部件发送触发信号,驱动部件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传动部件驱动缓冲部件从壳体内部往外部伸出,实现缓冲功能,保护终端,有效避免终端受到损伤,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可选的是,实现缓冲功能后,感应器可以判断终端的状态是否处于静止,给驱动部件发送正常状态信号,驱动部件接收到信号后反向驱动缓冲部件,缓冲部件由终端壳体外部向内部缩回,缓冲装置恢复到正常状态,手机外观恢复平整。

可选的是,所述的缓冲部件包括缓冲杆,所述传动部件包括摆杆。所述摆杆一端枢接所述驱动部件,所述摆杆另一端枢接所述缓冲杆。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摆杆摆动,使得所述缓冲杆朝所述终端壳体外方向运动从而伸出所述终端壳体。

可选的是,所述缓冲部件还包括缓冲头。固定设置在所述缓冲杆伸出所述终端壳体的一端。所述驱动部件带动所述摆杆摆动,使得所述缓冲杆一端设置的所述缓冲头伸出终端壳体。

一般,所述缓冲头由弹性材料制成,或者缓冲头末端上设置有弹性套,当终端处于碰撞状态时,缓冲杆伸出终端壳体,且缓冲头最先与碰撞面接触,由于弹性的作用,实现了缓冲功能,有效保护了终端,避免终端受到损伤。

可选的是,所述缓冲装置进一步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包括第一轨道;所述缓冲杆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配合,且包括突出所述第一轨道的枢接部,所述缓冲头位于所述第一轨道一端之外;所述摆杆上与所述缓冲杆枢接的一端具有第二轨道,所述缓冲杆的所述枢接部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配合。

当然,所述枢接部也可以不凸出或不突出所述第一轨道,所述摆杆通过一转轴进行连接,该轴具有一定长度,使得所述摆杆和所述缓冲杆具有一定距离,避免所述摆杆与所述滑块接触。

可选的是,第一轨道可以涂覆润滑材料。第一轨道可以替换成滑动槽,缓冲杆在滑动槽上滑动;或者是中空滑块,缓冲杆穿过中空滑块的中空部分进行滑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终端跌落或者碰撞时,感应电路判断终端处于碰撞状态,即判断终端到碰撞接触面的距离以及碰撞速度处于碰撞状态,给驱动部件发送触发信号,驱动部件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带动摆杆旋转,摆杆推动缓冲杆沿着第一轨道滑动,并使得缓冲杆的枢接部在第二轨道上向远离摆杆的一端移动,最后使摆杆伸出终端壳体外,实现缓冲功能,保护终端,有效避免终端受到损伤,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是,所述的缓冲部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缓冲部件伸出终端壳体的部分,且当缓冲部件伸出终端壳体时,弹性件往垂直终端显示屏方向弹出,或往与垂直终端显示屏方向呈一定夹角弹出。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正常状态下时缓冲部件位于终端壳体内,而弹性件由于终端壳体的限位作用无法弹出。当触发时,缓冲部件在驱动部件的作用下,伸出终端壳体,弹性件位于缓冲部件伸出壳体的部分失去了终端壳体的限制作用,因此快速往终端显示屏方向弹出,可以保护终端显示屏不受损害,加强了对终端的保护效果。

可选的是,所述的弹性件为弹簧或者弹力臂,所述的弹簧或弹力臂位于在缓冲杆伸出终端壳体的部分,当缓冲杆未伸出时,弹簧或者弹力臂位于缓冲杆内部;当缓冲杆伸出终端壳体时,弹簧从缓冲杆内往垂直终端显示屏方向弹出,或往与垂直终端显示屏方向呈一定夹角弹出。

可选的是,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所述弹性件为2-10个,每个弹性件与垂直终端显示屏方向成0°-70°的角度。可选为10°-60°,更可选为20°-40°。弹性件之间可以成V形,或者并排布置。

例如缓冲装置的缓冲杆伸出终端壳体的部分设置有2个弹簧,每个弹簧与垂直终端显示屏方向成30°夹角,即两个弹簧之间呈60°夹角。当缓冲杆弹出终端壳体时,两个弹簧同时从缓冲杆内弹出,保护了终端显示屏。

可选的是,所述缓冲装置数量为4套,分别设置于终端壳体的4个角部。同时还可以在4条侧边设置该缓冲装置。当然,也可以在终端4个侧边布置缓冲装置,每个侧边布置至少一套缓冲装置,布置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部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终端壳体内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碰撞状态包括终端跌落或者其他方式的碰撞。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在终端壳体的至少一个侧边或角部设置有上述缓冲装置。缓冲装置为一种终端碰撞缓冲装置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终端保护壳,属于外置式的终端配件,缓冲装置为一种终端碰撞缓冲装置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碰撞缓冲方法,包括:

1)当终端跌落或者碰撞时,感应电路判断终端到碰撞接触面的距离以及碰撞速度,即判断终端是否处于碰撞状态,给驱动部件发送触发信号;

2)驱动部件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传动部件来驱动缓冲部件从壳体内部往外部伸出,实现缓冲功能,保护终端,避免终端受到损伤;

3)弹性件随着缓冲部件伸出壳体,往垂直终端显示屏方向,或与垂直终端显示屏方向呈一定夹角弹出。

可选的是,所述的步骤2)具体为:驱动电机接收到触发信号,驱动电机带动摆杆摆动,摆杆推动缓冲杆,缓冲杆在第一轨道里面滑动,同时缓冲杆的枢接部在第二轨道里往远离摆杆的方向移动,最终伸出终端壳体,或者终端保护壳一段距离,由缓冲杆的缓冲头先着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采用感应电路判断跌落状态,驱动部件带动传动部件使缓冲部件实施缓冲动作,结构简单,体积小;正常状态时,不影响终端外观,保持终端外观的整洁度;利用紧凑合理的的机械传动,能够有效保护终端,避免终端遭到损害。

进一步使用弹簧与缓冲头的复合保护,进一步加强对终端,尤其是终端屏幕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缓冲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缓冲装置实施例的缓冲装置结构M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终端壳体;2、驱动部件;3、传动部件;31、摆杆;32:第二轨道;4、缓冲部件;41、缓冲杆;42;缓冲头;43、弹性件;5、感应电路;6、滑块;61、第一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一种终端碰撞缓冲装置实施例,所述缓冲装置设置于终端壳体1的至少一个侧边或角部。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驱动部件2、传动部件3、缓冲部件4、感应电路5。

所述缓冲部件4通过所述传动部件3与驱动部件2传动连接。

所述感应电路5用于判断终端是否处于碰撞状态。

所述驱动部件2用于在感应电路5判断到所述终端处于碰撞状态时,通过所述传动部件3驱动缓冲部件4伸出所述终端壳体1外。

在实际应用中,正常状态下缓冲装置位于终端壳体内,不影响终端的美观。当终端跌落或者碰撞时,感应电路判断终端是否处于碰撞状态,即判断终端到碰撞接触面的距离以及碰撞速度,给驱动部件发送触发信号,驱动部件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传动部件驱动缓冲部件从壳体内部往外部伸出,实现缓冲功能,保护终端,有效避免终端受到损伤,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可选的是,实现缓冲功能后,感应器可以判断终端的状态是否处于静止,给驱动部件发送正常状态信号,驱动部件接收到信号后反向驱动缓冲部件,缓冲部件由终端壳体外部向内部缩回,缓冲装置恢复到正常状态,手机外观恢复平整。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是,所述的缓冲部件4包括缓冲杆41,所述传动部件3包括摆杆31。所述摆杆31一端枢接所述驱动部件2,所述摆杆31另一端枢接所述缓冲杆41另一端。所述驱动部件2驱动所述摆杆31摆动,使得所述缓冲杆31朝所述终端壳体1外方向运动从而伸出所述终端壳体1。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是,所述缓冲部件4还包括缓冲头42。固定设置在所述缓冲杆41伸出所述终端壳体1的一端。所述驱动部件2带动所述摆杆31摆动,使得所述缓冲杆41一端设置的所述缓冲头42伸出终端壳体。

一般,所述缓冲头由弹性材料制成,或者缓冲头末端上设置有弹性套,当终端处于碰撞状态时,缓冲杆伸出终端壳体,且缓冲头最先与碰撞面接触,由于弹性的作用,实现了缓冲功能,有效保护了终端,避免终端受到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是,所述缓冲装置进一步包括滑块6,所述滑块包括第一轨道61;所述缓冲杆41与所述第一轨道61滑动配合,且包括突出所述第一轨道61的枢接部,所述缓冲头42位于所述第一轨道61一端之外;所述摆杆31上与所述缓冲杆41枢接的一端具有第二轨道32,所述缓冲杆41的所述枢接部与所述第二轨道32滑动配合。

当然,所述枢接部也可以不凸出或不突出所述第一轨道61,所述摆杆31通过一转轴进行连接,该轴具有一定长度,使得所述摆杆31和所述缓冲杆41具有一定距离,避免所述摆杆41与所述滑块6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轨道可以涂覆润滑材料。第一轨道可以替换成滑动槽,缓冲杆在滑动槽上滑动;或者是中空滑块,缓冲杆穿过中空滑块的中空部分进行滑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终端跌落或者碰撞时,感应电路判断终端处于碰撞状态,即判断终端到碰撞接触面的距离以及碰撞速度处于碰撞状态,给驱动部件发送触发信号,驱动部件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带动摆杆旋转,摆杆推动缓冲杆沿着第一轨道滑动,并使得缓冲杆的枢接部在第二轨道上向远离摆杆的一端移动,最后使摆杆伸出终端壳体外,实现缓冲功能,保护终端,有效避免终端受到损伤,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是,所述的缓冲部件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件43,所述弹性件43位于缓冲部件4伸出终端壳体1的部分,且当缓冲部件4伸出终端壳体1时,弹性件43往垂直终端显示屏方向弹出,或往与垂直终端显示屏方向呈一定夹角弹出。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正常状态下时缓冲部件位于终端壳体内,而弹性件由于终端壳体的限位作用无法弹出。当触发时,缓冲部件在驱动部件的作用下,伸出终端壳体,弹性件位于缓冲部件伸出壳体的部分失去了终端壳体的限制作用,因此快速往终端显示屏方向弹出,可以保护终端显示屏不受损害,加强了对终端的保护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是,所述的弹性件43为弹簧或者弹力臂,所述的弹簧或弹力臂位于在缓冲杆41伸出终端壳体1的部分,当缓冲杆41未伸出时,弹簧或者弹力臂位于缓冲杆41内部。当缓冲杆41伸出终端壳体1时,弹簧从缓冲杆41内往垂直终端显示屏方向弹出,或往与垂直终端显示屏方向呈一定夹角弹出。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是,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所述弹性件43为2-10个,每个弹性件43与垂直终端显示屏方向成0°-70°的角度。可选为10°-60°,更可选为20°-40°。弹性件之间可以成V形,或者并排布置。

例如缓冲装置的缓冲杆伸出终端壳体的部分设置有2个弹簧,每个弹簧与垂直终端显示屏方向成30°夹角,即两个弹簧之间呈60°夹角。当缓冲杆弹出终端壳体时,两个弹簧同时从缓冲杆内弹出,保护了终端显示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装置数量为4套,分别设置于终端壳体1的4个角部。同时还可以在4条侧边设置该缓冲装置。当然,也可以在终端4个侧边布置缓冲装置,每个侧边布置至少一套缓冲装置,布置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部件2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终端壳体1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碰撞状态包括终端跌落或者其他方式的碰撞。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实施例,例如移动终端,在终端壳体1的至少一个侧边或角部设置有上述缓冲装置M。缓冲装置M为一种终端碰撞缓冲装置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终端保护壳实施例,属于外置式的终端配件,缓冲装置为一种终端碰撞缓冲装置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碰撞缓冲方法实施例,包括:

1)当终端跌落或者碰撞时,感应电路判断终端到碰撞接触面的距离以及碰撞速度,即判断终端是否处于碰撞状态,给驱动部件发送触发信号;

2)驱动部件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传动部件来驱动缓冲部件从壳体内部往外部伸出,实现缓冲功能,保护终端,避免终端受到损伤;

3)弹性件随着缓冲部件伸出壳体,往垂直终端显示屏方向,或与垂直终端显示屏方向呈一定夹角弹出。

可选的是,所述的步骤2)具体为:驱动电机接收到触发信号,驱动电机带动摆杆摆动,摆杆推动缓冲杆,缓冲杆在第一轨道里面滑动,同时缓冲杆的枢接部在第二轨道里往远离摆杆的方向移动,最终伸出终端壳体,或者终端保护壳一段距离,由缓冲杆的缓冲头先着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