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6207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广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字音频广播设备。



背景技术:

数字音频广播采用最新的数字处理方式进行音频广播,具有失真小、噪音低、音域定位准的特点,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

传统的数字音频广播设备包括控制按钮、喇叭、主板、天线和外壳,主板设置于外壳内部,控制按钮、喇叭和天线设置在外壳上且均与主板连接,通过控制按钮控制喇叭进行播音控制。用户在居家或者外出时,需要随身携带数字音频广播设备才能进行播音控制,存在使用便利性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便利性高的数字音频广播设备。

一种数字音频广播设备,包括控制装置和与该控制装置可拆卸连接的音箱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端壳体、控制端主板和按键,所述音箱装置包括音箱端壳体、音箱端主板、喇叭和天线,所述控制端壳体和所述音箱端壳体之间设置有相互匹配且可电连接的触点,所述控制端主板和所述音箱端主板上均设置有无线通信器,

所述控制端主板位于所述控制端壳体内,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控制端壳体,所述按键和所述触点均与所述控制端主板电连接;

所述音箱端主板位于所述音箱端壳体内,所述喇叭和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音箱端壳体,所述喇叭、所述天线和所述触点均与所述音箱端主板电连接。

上述数字音频广播设备,音箱端主板通过天线接收无线信号,并对无线信号进行转换得到音频信号。控制端主板接收按键发送的控制信号并发送至音箱端主板,控制音箱端主板通过喇叭进行播音。控制装置和音箱装置可通过触点电连接,也可通过无线通信器进行无线通信连接,实现控制装置和音箱装置的模块化分离。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控制装置与音箱装置电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无需时刻携带音箱装置也可进行播音控制,提高了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中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使用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中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使用示意图;

图7为再一实施例中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使用示意图;

图8为又一实施例中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使用示意图;

图9为又一实施例中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数字音频广播设备,包括控制装置100和与控制装置100可拆卸连接的音箱装置200,控制装置100包括控制端壳体、控制端主板120和按键130,音箱装置200包括音箱端壳体、音箱端主板220、喇叭230和天线240。控制端壳体和音箱端壳体之间设置有相互匹配且可电连接的触点,控制端主板120和音箱端主板220上均设置有无线通信器。控制端主板120位于控制端壳体内,按键130设置于控制端壳体,按键130和触点均与控制端主板120电连接。音箱端主板220位于音箱端壳体内,喇叭230和天线240设置于音箱端壳体,喇叭230、天线240和触点均与音箱端主板220电连接。

具体地,无线通信器可以是WIFI通信器或蓝牙通信器。在控制端壳体和音箱端壳体之间设置触点的方式并不唯一,本实施例中,控制端壳体上设置有触点116,音箱端壳体上设置有触点216,触点116和触点216相互匹配且可电连接,控制端壳体上的触点116与控制端主板120电连接,音箱端壳体上的触点216与音箱端主板220电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只在控制端壳体或音箱端壳体设置触点,以在音箱端壳体设置触点216为例,触点216与音箱端主板220电连接,且与控制端壳体相匹配以电连接控制端主板120,具体可以是在控制端壳体设置与触点216匹配、且电连接控制端主板120的导电板,也可以是在控制端壳体开设与触点216匹配的通孔,使触点216可直接与控制端主板120电连接,具体形式和不限。

控制端壳体和音箱端壳体的具体形状并不唯一,本实施例中,控制端壳体和音箱端壳体均设计为长方体形,按键130和控制端壳体上的触点116分别设置于控制端壳体相对的两个侧面,喇叭230和天线240分别设置于音箱端壳体相对的两个侧面,音箱端壳体上的触点216设置于与喇叭230和天线240相邻的侧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端壳体可包括可拆卸固定的控制端前壳112和控制端后壳114,按键130设置于控制端前壳112。控制端前壳112和控制端后壳114具体可通过螺钉固定,也可以通过卡合固定。将控制端壳体设计为可拆卸的控制端前壳112和控制端后壳114两个部分,当控制端壳体内部的器件出现故障时便于检修更换,提高使用便利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端壳体也可以是一体化成形设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音箱端壳体包括可拆卸固定的音箱端前壳212和音箱端后壳214,喇叭230设置于音箱端前壳212,天线240设置于音箱端后壳214。音箱端前壳212和音箱端后壳214同样可通过螺钉固定,也可以通过卡合固定。将音箱端壳体设计为可拆卸的音箱端前壳212和音箱端后壳214两个部分,当音箱端壳体内部的器件出现故障时便于检修更换,提高使用便利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音箱端壳体同样也可以是一体化成形设计。

音箱端主板220通过天线240接收无线信号,并对无线信号进行转换得到音频信号。控制端主板120接收按键130发送的控制信号并发送至音箱端主板220,控制音箱端主板220通过喇叭230进行播音。控制装置100和音箱装置200可通过触点电连接,也可通过无线通信器进行无线通信连接,实现控制装置100和音箱装置200的模块化分离。当控制装置100和音箱装置200组合在一起时,控制装置100可通过触点对音箱装置200进行播音控制;当控制装置100和音箱装置200分离时,控制装置100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对音箱装置200进行播音控制。

上述数字音频广播设备,控制装置100和音箱装置200可通过触点电连接,也可通过无线通信器进行无线通信连接,实现控制装置100和音箱装置200的模块化分离。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控制装置100与音箱装置200电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无需时刻携带音箱装置200也可进行播音控制,提高了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控制端主板120设置有控制端电池,音箱装置200还包括端子板250和音箱端电池260,端子板250和音箱端电池260均设置于音箱端壳体内,且端子板250与音箱端主板220电连接,音箱端电池260与端子板250电连接。

当控制装置100通过触点与音箱装置200电连接时,还可利用音箱装置200内部的音箱端电池260对控制装置100内部控制端主板120上的控制端电池进行充电,提高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续航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还包括设置于控制端壳体的显示屏140,显示屏140与控制端主板120电连接。显示屏140具体可设置于控制端壳体与按键130和触点116相邻的侧面。通过显示屏140显示广播相关信息,便于用户查看。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还包括显示盖板150,控制端壳体开设有用于放置显示屏140的显示窗,显示盖板150活动盖设于控制端壳体的显示窗处。具体可以是显示盖板150的一侧与控制端壳体可转动连接,也可以是显示盖板150与控制端壳体卡合固定,具体方式并不唯一。

在放置显示屏140的显示窗活动盖设显示盖板150,当用户不需要查看显示屏140时可将显示盖板150盖上,避免显示屏140损坏,提高了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100还包括与控制端主板120电连接的耳机端口,控制端壳体与耳机端口对应的区域开设有耳机孔118。可通过耳机孔118插入耳机收听音乐,用户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广播收听方式,提高了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音箱装置200还包括喇叭网270,音箱端壳体开设有用于放置喇叭230的喇叭口,喇叭网270盖设于音箱端壳体的喇叭口处。利用喇叭网270保护喇叭230,避免喇叭230损坏,进一步提高了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音箱装置200还包括设置于音箱端壳体内的配重件280,在放置时确保音箱装置200不容易倒地,避免音箱装置200摔坏,提高了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音箱装置200还包括音箱端磁铁290,控制装置100还包括控制端磁铁,音箱端磁铁290设置于音箱端壳体与控制端壳体接触的部位的内壁,控制端磁铁设置于控制端壳体内壁与音箱端磁铁290对应的位置。在需要将控制装置100和音箱装置200组合时,通过磁铁对控制装置100和音箱装置200进行吸附固定,提高固定效果,避免控制装置100摔坏,提高了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5和图6所示,当控制装置100和音箱装置200通过磁铁吸附组合一起的时候,可以通过控制装置100上的按键130来实现对整体的控制,控制装置100通过中间的触点进行充电。当有需求想在远处控制的时候,直接把控制装置100取出,控制装置100和音箱装置200之前通过蓝牙或者WIFI无线连接,通过控制装置100上的按键130远程控制音箱装置200,如图7和图8所示。此外,也可单独取出控制装置100,插上耳机享受音乐,如图9所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