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塞后腔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3704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塞后腔壳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外壳,尤其涉及一种耳塞后腔壳体。



背景技术:

身处于信息多媒体时代,不论在工作、运动、娱乐休闲甚至空闲时,常常可以看到人们带着耳机,聆听音乐所带来的放松享受。

现有的耳塞后腔通常是采用螺纹连接方式与耳塞前腔装配在一起,由于耳塞后腔、耳塞前腔的外壁很薄,采用车床进行车螺纹加工带来很大难度,而且产品质量很难保证,次品率高,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耳塞后腔壳体,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而且良品率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耳塞后腔壳体,包括中空筒状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依次设有导线尾柄穿线孔、微调透音孔,所述壳体的开口端设有沿端部向外延伸的固定装配环,所述固定装配环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腔体旋转定位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部外壁上设有防滑纹。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壳体的开口端设有沿端部向外延伸的固定装配环,固定装配环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卡块,装配耳塞时,只需要将耳塞后腔的固定装配环插入耳塞前腔内,使得卡块与耳塞前腔的内壁之间产生挤压力,通过过盈配合将耳塞后腔与耳塞前腔装配在一起,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而且良品率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耳塞后腔壳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耳塞后腔壳体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塞后腔壳体,包括中空筒状壳体1,在壳体1的侧壁上依次设有导线尾柄穿线孔2、微调透音孔3,在壳体1的开口端设有沿端部向外延伸的固定装配环4,在固定装配环4的外壁上凸设有环形卡块5。装配耳塞时,只需要将耳塞后腔的固定装配环4插入耳塞前腔内,使得卡块5与耳塞前腔的内壁之间产生挤压力,通过过盈配合将耳塞后腔与耳塞前腔装配在一起,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而且良品率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壳体1内壁上设有腔体旋转定位卡槽6,方便安装定位,提高装配效率;在壳体1的底部外壁上设有防滑纹7,佩戴耳塞时,可以防止手指操作打滑。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修改,这些修改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