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腔结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301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音腔结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设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音腔结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在基本上都可以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用户对于感官享受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也就促使生产厂家投入大量成本优化电子产品的品质。目前,具有扬声器的电子产品在追求纤薄以及空间利用最大化的情况下,音腔体积被不断压缩,音腔体积是影响音频质量最直接的一个参数。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音腔结构,具有该音腔结构的移动终端的安装示意图,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其中,音腔支架包括完整的底壁以及侧壁,占用空间较大,音腔内部实际利用的空间不足,使得音腔体积减小,降低了音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音腔内部实际利用的空间不足,使得音腔体积减小的问题,依据现有扬声器的音腔结构,提供一种音腔结构,包括支撑体、第一密封件、扬声器、音腔支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支撑体与所述音腔支架之间,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音腔支架中,所述音腔支架具有与所述第二密封件对应的第一挖空部,所述第二密封件为环形结构,与所述第一挖空部适配。

可选地,所述音腔支架包括底壁和连接于底壁的侧壁;所述底壁包括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的第二表面共同形成容置槽,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第一挖空部开设于所述容置槽以外的部分并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支撑体和所述音腔支架的侧壁之间,且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面与所述侧壁的顶部表面适配。

可选地,所述底壁上还开设有未贯穿的第二挖空部,所述第二挖空部位于所述第一挖空部和所述设置扬声器的位置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挖空部和所述第二挖空部共同形成中间镂空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三表面适配。

可选地,所述底壁的第二表面上还包括限制扬声器沿音腔支架长边方向位移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包括所述第二挖空部的未贯穿的部分。

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的顶部表面高于所述扬声器的顶部表面;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挖空部的深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挖空部的深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如上述的音腔结构,所述音腔结构位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从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对音腔支架局部切除部分材料,开设贯穿音腔支架底壁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挖空部以及用于设置扬声器的部分的连接处的非贯穿的第二挖空部,通过另外设置与第一挖空部的侧壁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挖空部的第一表面连接的第二密封件,与第一密封件一起用于保证所述挖空部的密封性。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音腔结构及移动终端,能够充分利用预留空间,在满足可靠性和性能,以及保证整机体积不增加的前提下,有效地保证音腔的密封效果,提高音腔空间的利用率,从而提升音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音腔结构包括的音腔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种移动终端;

图3是现有技术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一种移动终端的A-A向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音腔结构包括的音腔支架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音腔结构包括的音腔支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音腔结构包括的音腔支架的C-C向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音腔结构包括的音腔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的B-B向剖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腔结构,包括支撑体1、第一密封件2、扬声器3、音腔支架4和第二密封件5。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2位于所述支撑体1与所述音腔支架4之间,所述扬声器3位于所述音腔支架4中,所述音腔支架4具有与所述第二密封件5对应的第一挖空部,所述第二密封件5为环形结构,与所述第一挖空部适配。

参照图5、图6以及图7,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音腔结构包括的音腔支架4的仰视图、俯视图以及C-C向剖面图;该音腔支架4包括底壁41和连接于底壁41的侧壁42,其中:所述底壁41包括第一表面411和相对的第二表面412,所述侧壁42和所述底壁41的第二表面412共同形成容置槽;所述底壁41还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411和第二表面412的第一挖空部7;所述第二密封件5设置于所述第一挖空部7。

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8,所述第一密封件2位于所述支撑体1和所述音腔支架4的侧壁42之间,且所述第一密封件2的一面与所述侧壁42的顶部表面适配,用于密封音腔。所述适配既是指第一密封件2的形状与侧壁42顶部适配,还包括,密封件可以通过点胶或者其他粘合方式与侧壁42贴合在一起,以保证音腔密闭性。

其中,所述底壁41用于设置扬声器3以外的部分还包括未贯穿的第二挖空部8,所述第二挖空部位于所述第一挖空部7和所述设置扬声器3的部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挖空部7和所述第二挖空部共同形成中间镂空的第三表面12,且所述第二密封件5的形状与所述第三表面适配,用以密封音腔。同样地,第二密封件5可以通过点胶或者其他粘合方式与第三表面粘结在一起,以保证音腔密闭性。其中,第二挖空部未贯穿部分的宽度根据音腔宽度而定,可以调整。厚度为音腔支架4的材料厚度,该厚度常设计为0.60-1.20mm之间。

其中,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扬声器3并形成音腔;所述第一挖空部7,切除部分底壁41材料,通过减小音腔支架4的体积,增大音腔空间,并利用第一密封件2和第二密封件5保证密封效果,在满足可靠性、性能、以及保证整机体积不增加的前提下,将音腔空间利用的最大化,从而提高扬声器3音频的质量。

对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设置第一挖空部7之后,音腔支架4具有封闭或半封闭形状(即环形或者半包围结构)的第三表面,该第二密封件5的形状与第三表面适配(或对应),当音腔支架4装设在壳体后,第二密封件5用于密封壳体和挖空部之间的空隙,使音腔实现密封。具体地,当第二挖空部未贯穿的部分表面高于或者低于第一挖空部挖掉底壁41后露出的侧壁42的底面时,第三表面具有半封闭形状(即半包围结构)。

优选地,参照图7所示,由于第二挖空部未贯穿的部分表面与第一挖空部7挖掉部分底壁41后露出的侧壁42的底面齐平,使得第三表面形成封闭的矩形环,因此与该第三表面适配的第二密封件5的形状也可以直接选用等厚度的矩形环,可以降低零件复杂度,简化生产流程,节约成本。

可选地,所述底壁41的第二表面412上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用于限制扬声器3沿音腔支架4长边方向的位移。

优选地,参照图7,所述第一挡板包括所述第二挖空部的未贯穿的部分。

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腔结构,为了有效固定扬声器3,以防扬声器3在安装过程中或者装机完成后因外力作用发生移位,底壁41的第二表面412一侧通常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用于限制扬声器3沿音腔支架4长边方向的位移。参见图7,第二挡板与第二挖空部未贯穿的部分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且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具有相同高度。这种情况下,底壁41的第二表面412还包括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的外表面。进一步地,侧壁42与底壁41的第二表面412形成的用于容置扬声器3的容置槽还包括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其中,底壁41用于支撑扬声器3,侧壁42用于限制扬声器3沿音腔支架4短边方向的位移,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用于限制扬声器3沿音腔支架4长边方向的位移。

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2以及第二密封件5可以采用任意具有弹性、密封性良好且绝缘的材料,例如泡棉。

从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从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对音腔支架局部切除部分材料,开设贯穿音腔支架底壁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挖空部以及用于设置扬声器的部分的连接处的非贯穿的第二挖空部,通过另外设置与第一挖空部的侧壁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挖空部的第一表面连接的第二密封件,与第一密封件一起用于保证所述挖空部的密封性。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音腔结构,能够充分利用预留空间,在满足可靠性和性能,以及保证整机体积不增加的前提下,有效地保证音腔的密封效果,提高音腔空间的利用率,从而提升音质效果。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的B-B向剖面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安装示意图;如图9、图10以及图11所示,该移动终端的剖面图,其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6以及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音腔结构,其中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6分别压抵所述支撑体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5,以密封音腔;当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6分别压抵支撑体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5时,支撑体1用于支撑第一密封件2。

其中,支撑体1可以是PCB板或者是具有一定硬度的其他壳体,上壳体11可以是移动终端的屏幕,下壳体6可以是移动终端的外壳。

参照图10移动终端的B-B向剖面图可见,扬声器3的顶部高于侧壁42;所述第一密封件2的顶部表面高于所述扬声器3的顶部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件5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挖空部的深度。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2、第二密封件5为具有弹性、密封性良好且绝缘的材料,由于具有较好的弹性、可压缩;因此,上壳体11压抵所述支撑体1并通过支撑体1压缩第一密封件2,可以更好地密封音腔上部,下壳体6直接压抵第二密封件5使之高出部分压缩,以便密封音腔底部。

可见,当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采用实施例一提供的音腔结构时,相比于采用具有完整底壁以及侧壁的现有技术中的音腔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从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对音腔支架局部切除部分材料,开设贯穿音腔支架底壁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挖空部以及用于设置扬声器的部分的连接处的非贯穿的第二挖空部,通过另外设置与第一挖空部的侧壁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挖空部的第一表面连接的第二密封件,与第一密封件一起用于保证所述挖空部的密封性。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能够充分利用预留空间,在满足可靠性和性能,以及保证整机体积不增加的前提下,有效地保证音腔的密封效果,提高音腔空间的利用率,从而提升音质效果。

其次,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可以充分利用整机预留空间,在满足可靠性、性能、以及保证整机体积不增加的前提下,有效地保证音腔的密封效果、将音腔空间利用的最大化,从而提高扬声器音频的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图中所示的移动终端仅为举例之用,具体应用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导航仪、平板电脑、照相机、手提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内”、“外”、“上”、“下”、“左”、“右”、“高”、“低”等指示的顺序、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人为定义的顺序或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使描述更加清晰有条理,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结构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