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风组件及其电子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3039阅读:868来源:国知局
麦克风组件及其电子产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麦克风组件及其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电子产品的麦克风,结构上无防捅设计,导致用户有时误操作而用尖细物插入到麦克风孔内(如将麦克风孔当做复位孔或小孩子好奇而用尖物插入到麦克风孔内等),而这容易导致部分器件损坏(如:捅破防尘膜、捅破防水透音膜或捅坏麦克风),导致麦克风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麦克风组件及其电子产品,麦克风组件其设计巧妙,防捅性好,能够避免被捅伤,确保了电子产品使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麦克风组件,安装在电子产品的壳体内,包括用于接收语音信号麦克风本体和用于密封所述麦克风本体的密封结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麦克风口,所述麦克风口和所述麦克风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传声、且能够防止所述麦克风本体捅伤的防捅结构。

具体地,所述麦克风本体上具有用于接收声音的拾音区,所述防捅结构设置在所述麦克风口和所述拾音区之间。

具体地,所述防捅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壳体上的安装槽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的防捅件,所述防捅件具有用于连通所述麦克风口和所述拾音区的弯曲内腔。

具体地,所述麦克风口和所述拾音区错位设置。

具体地,所述防捅件包括主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垂直连接在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相反。

具体地,所述防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传声通道,所述传声通道弯曲设置,一端与所述麦克风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拾音区连通。

具体地,所述传声通道内设置有屏蔽网。

具体地,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粘接件和与所述粘接件相连的保护片,所述壳体和所述麦克风本体分别连接在所述粘接件的两侧,所述保护片盖设在所述麦克风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保护片为防尘网或防水透音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包括上述的麦克风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麦克风组件及其电子产品,该麦克风组件设置在壳体内,而壳体上开设有麦克风口,通过采用在麦克风口和麦克风主体之间设置有防捅结构,能够起到防呆的作用,从而在该防捅结构的保护下,可以避免用户错误操而使从麦克风口中插入的尖物直接接触到麦克风主体,保护了壳体内部的麦克风主体及相关器件不被捅伤损坏,而且该防捅结构传音效果好,能够确保麦克风主正常接收声音,使用可靠性好,进而确保了具有该麦克风组件的电子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组件除去防捅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组件除去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麦克风组件1,安装在电子产品的壳体11内,用于接收使用过程当中的语音信号而完成相应的使用功能(如语音通话或录音)。该麦克风组件1包括用于接收语音信号的麦克风本体12和用于密封麦克风本体12的密封结构13,而且在壳体11上开设有麦克风口14。这样,麦克风本体12通过该密封结构13与壳体11连接,并将两者间的缝隙密封,而外界的语音信号则通过该麦克风口14而传入到壳体11内并被麦克风本体12接收,进而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而被电子产品内部的处理元器件获取,实现其使用功能。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在使用的过程当中,由于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将细小尖锐物体从麦克风口14中插入而将麦克风本体12损坏,便在麦克风口14和麦克风本体12之间设置有用于传声、且能够防止麦克风本体12捅伤的防捅结构15。该防捅结构15为中空结构,能够将麦克风口14和麦克风本体12相连通而实现传输声音,而且,由于该中空结构采用倾斜或弯曲的方式设置,虽然使麦克风本体12和麦克风口14相连通,但是这种设置方式使得两者之间没有正对相连通。从而,当外界细小尖物从麦克风口14中插入时,细小尖物无法接触到麦克风本体12,便也不能插入到麦克风本体12内,能够避免对麦克风本体12造成损坏,进而确保了麦克风本体12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麦克风组件1,通过在麦克风本体12和麦克风口14之间采用设置防捅结构15的方式,防捅结构15防呆性好,从而在该防捅结构15的保护下,不仅能够实现麦克风本体12和麦克风口14之间的声音传输,确保声音信号传输的稳定可靠性,而且还能够避免外界细小尖物从麦克风口14中插入而将麦克风本体12损坏的情况发生。该防捅结构15设计巧妙,而且整体结构简单,设置方便,能够为麦克风本体12的使用提供可靠保护的功能,实用性好。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麦克风本体12上具有用于接收声音的拾音区(图中未标示),并将防捅结构15设置在麦克风口14和拾音区之间。从而,确保在顺利、可靠地接收到声音信号的同时能够使防捅结构15提供可靠地保护功能。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防捅结构15包括开设在壳体11上的安装槽16和设置在安装槽16内的防捅件17,防捅件17具有用于连通麦克风口14和拾音区的弯曲内腔174。具体设置时,安装槽16根据设计的要求而开设在壳体11的内部,而防捅件17为一个独立的零件,并使安装槽16的形状与防捅件17的形状相匹配,从而能够确保防捅件17能够顺利嵌入在安装槽16内。

具体地,实际设置时,可使麦克风口14与拾音区正对设置,此时只需通过防捅件17来改变两者之间的连接通道的形状,同样能够起到保护麦克风本体12的功能。但是,此种设置方式会增加防捅件17的制造难度。因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为提高制造的方便性,采用将麦克风口14和拾音区错位设置,这样,便增加了拾音区和麦克风口14之间距离,为防捅件17的安装提供了更多的安装区域,进而降低了防捅件17自身的结构难度,方便防捅件17的制造。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防捅件17包括主体171、第一连接部172和第二连接部173,第一连接部172和第二连接部173垂直连接在主体171的两端,第一连接部172和第二连接部173朝向相反。如此设置而使防捅件17整体的结构大致呈“Z”型,并将第一连接部172与麦克风口14连接,第二连接部173则与麦克风本体12的拾音区连接,这样,不仅能够顺利传输声音,而且还有效地避免了麦克风口14与拾音区的正对相连通,为麦克风本体12提供的可靠地保护功能。当然,可以理解地,还可将防捅件17的形状设置成如“S”型或“L”型等其他形状,同样能够满足使用需求。而且,为了避免外接灰尘或水等物质从防捅件17弯曲的内腔流入,在防捅件17的内腔中设置有挡圈(图中未示出),挡圈朝向麦克风口14的方向倾斜设置,呈倒勾状,从而能够起到防尘防水的功能。

具体地,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该防捅结构15还可以是包括直接设置在壳体11内部的传声通道18,而该传声通道18弯曲设置,可以是类似“Z”型或“S”型或“L”型等形状,并且一端与麦克风口14连通,另一端与拾音区连通。这样,无需再另外设置器件来安装在传声通道18内,通过该弯曲的传声通道18便能够起到避免外界细小尖物插入而麦克风本体12损坏的保护功能,结构简单,降低了设计的难度。

具体地,如图4所示,由于传声通道18内部中空,为了避免细小灰尘或水经过该传声通道18而流入到壳体11内部,因而在传声通道18内设置有屏蔽网19。该屏蔽网19具有防水防尘的功能,将其设置在传声通道18内,能够阻挡灰尘和水,而且并不影响声音的传输,实用性好。

具体地,如图1至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密封结构13包括粘接件131和与粘接件131相连的保护片132,而壳体11和麦克风本体12分别连接在粘接件131的两侧,保护片132盖设在麦克风本体12上。这样,在该粘接件131的粘连作用,不仅实现了将麦克风本体12和壳体11相连,而且也起到了密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起到将保护片132固定的功能,设置巧妙,实用性好。

优选地,该保护片132为防尘网或防水透音膜。既能够防水防尘,又不影响声音的传输,满足了使用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包括上述的麦克风组件1。由于该麦克风组件1具有防捅的功能,能够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为误操作而将麦克风本体12损坏,从而提高了具有该麦克风组件1的电子产品实际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