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环境图像采集系统的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8521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环境图像采集系统的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图像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环境图像采集系统的固定架。



背景技术:

在装修市场中,在与客户确定方案签订合约之前,客户期望直观感受自家装修后的效果。为了制作出接近实效的展示视频,必须进行繁琐的环境信息的采集,传统的测量后再建模的方式效率很低。为后续建模提供基础信息的环境图像采集系统应用而生,从两个不同的位置对目标进行拍摄,再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两个位置获得的图像进行处理,获取三维坐标点云。而用于安置摄影摄像装置的固定架至关重要,关系到图像信息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环境图像采集系统的固定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环境图像采集系统的固定架,包括:手机夹Ⅰ、手机夹Ⅱ、连接板和刻度尺;手机夹Ⅰ与手机夹Ⅱ均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刻度尺固定在连接板背面。

进一步的,连接板包括连接板Ⅰ和连接板Ⅱ,连接板Ⅰ和连接板Ⅱ固定连接;连接板Ⅰ和连接板Ⅱ的连接位置可以调整,从而实现调整连接板的长度。

进一步的,固定架还包括手持柄,手持柄和手机夹Ⅰ、手机夹Ⅱ或连接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固定架还包括标定指针,标定指针设置于连接板背面的两侧,与连接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手持柄包括手持柄Ⅰ和手持柄Ⅱ,分别和手机夹Ⅰ与手机夹Ⅱ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环境图像采集系统的固定架,结构简单、轻巧,可以手持使用,也可以安装于转台上使用;在夹持手机或卡片照相机的过程中,将标定指针水平方向打开,使摄像头的中心对准标定指针前端,夹持妥当后再拨回指针到连接板背面,刻度尺和标定指针配合使用可以精确测量左右两个手机或卡片式相机的摄像头之间的距离;针对拍摄目标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不同,连接板由两块板组合而成的结构设计可以较大幅度的调整两个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从而保障两个摄像头及目标之间有合适的位置关系,满足摄像头与目标物不同距离情况下的双目测距的精度要求,保证所拍摄三维坐标点云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手机夹Ⅰ、2-手机夹Ⅱ、3-连接板、4-刻度尺、5-手持柄、6-标定指针、31-连接板Ⅰ、32-连接板Ⅱ、51-手持柄Ⅰ、52-手持柄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环境图像采集系统的固定架,包括:手机夹Ⅰ1、手机夹Ⅱ2、连接板3和刻度尺4;手机夹Ⅰ1与手机夹Ⅱ2均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

固定架还包括手持柄5,手持柄5和手机夹Ⅰ1固定连接,手持柄5也可以与手机夹Ⅱ2固定连接,手持柄5还可以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手持柄5可以包括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手机夹Ⅰ1与手机夹Ⅱ2上。

固定架还包括标定指针6,标定指针6设置于连接板3背面的两侧,与连接板3转动连接。

刻度尺4固定在连接板3背面,刻度尺4的一端与同侧的标定指针6展开后的指针顶端对齐。

连接板3可以由两块板固定连接构成,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或插接,或沟槽连接等,连接位置可以调整。

如图3、图4所示,一种适用于环境图像采集系统的固定架,包括:连接板Ⅰ31与连接板Ⅱ32固定连接构成的连接板3、手机夹Ⅰ1、手机夹Ⅱ2和刻度尺4;手机夹Ⅰ1与手机夹Ⅱ2均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刻度尺4固定在连接板3背面。连接板Ⅰ31和连接板Ⅱ32的连接位置可以调整,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或插接,或沟槽连接,连接位置可以调整,从而实现调整连接板3的长度。

固定架还包括手持柄5,手持柄5包括手持柄Ⅰ51和手持柄Ⅱ52,手持柄Ⅰ51和手机夹Ⅰ1固定连接,手持柄Ⅱ52与手机夹Ⅱ2固定连接。

固定架还包括标定指针6,标定指针6设置于连接板3背面的两侧,与连接板3转动连接。

刻度尺4固定在连接板3背面,刻度尺4的一端与同侧的标定指针6展开后的指针顶端对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