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跟踪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5957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垂直跟踪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转电流幅度随控制电压变化的偏转电路中的控制电路。
例如,在典型的电视接收机中,激励水平偏转电路的水平回扫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加上B+电压,便在水平偏转绕组中产生偏转电流。第二阳极电压由在回扫变压器第三绕组产生的高压回扫脉冲电压提供。
交流市电电压输入到电源电压稳压器,后者产生额定稳压值B+电压。稳压正常时,市电电压变化对B+电压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但是,当市电电压低于额定范围下限,稳压器便不能将B+电压稳定在和市电处于正常范围时的相同的值。供给水平偏转电路的B+电压的下降会引起水平偏转电流幅度的下降。B+电压的这种下降也会使第二阳极或末级阳极电压下降。由于偏转电流的减小会使宽度减小,而第二阳极电压的减小会使宽度增加,所以光栅宽度基本上不受影响。
垂直偏转电路通常不象水平偏转电路那样对电源电压敏感。所以,B+电压下降对垂直偏转电流没有象水平偏转电流那样严重的影响。但是,当第二阳极电压下降时,相同的垂直偏转电流会引起高度增加,这种高度增加引起大量过扫描,并因垂直扩张而使所显示的图象畸变失真。
为避免阴极射线管(CRT)上显示的图象的水平-垂直比例尺寸上不必要的变化,最好在如前所述B+电压出现下降时,减小垂直偏转线圈中的垂直偏转电流。
在体现本发明的偏转电路中,回扫变压器次级线圈在水平扫描间隔期间,由扫描电压产生的一种控制电压被加到垂直偏转电路的控制端。该控制电压控制垂直偏转电流的幅度。例如,B+电压下降引起控制电压相应下降,后者又引起垂直偏转电流的幅度下降,后者与水平偏转电流的幅度成比例下降。控制电压下降会减小如前所述的光栅比例失真。
在体现本发明的偏转电路中,包含有密勒反馈装置,当控制电压下降时,相应地使垂直偏转电流产生较大下降。最好能提供较佳的校正,以避免B+电压下降时出现如前述的显示图象的光栅几何失真。为此,希望前述控制电压的下降在比例上小于B+电压的下降。和两者的成比例的下降具有相同值的情况相比,这提供了对垂直偏转的较好的校正。
体现本发明的电视偏转设备包括第一电源电压源和与第一电源电压相连的水平偏转电路。该偏转电路在水平偏转线圈中产生其幅度随第一电源电压变化的水平偏转电流。产生表征水平偏转电流幅度的第一控制电压。当水平偏转电流变化时,第一控制电压就变化。对随水平偏转电流变化的第二控制电压敏感的垂直偏转电路在垂直偏转线圈中产生垂直偏转电流。垂直偏转电流的幅度取决于水平偏转电流幅度的变化。第二控制电压的变化引起垂直偏转电流按比例变化,其变化量不同于第二控制电压的变化量。垂直偏转电流变化时,第二控制电压的成比例变化不同于水平偏转电流的成比例变化。


图1说明垂直和水平偏转电路以及体现本发明的控制电压生成电路。
图2说明水平偏转电路100,它产生输出电源电压V,该电压通过体现本发明的控制电压生成电路102加到垂直偏转电路101。
在电路100中,交流电网供电电压VAC连接到桥式整流器BR。桥式整流器BR产生接到稳压器12上的未稳电压VUR。稳压器12在输出端11产生稳定的B+电压。水平偏转电路100包括接在稳压器12的输出端与水平晶体管开关Q1的集电极之间的初级线圈W1的回扫变压器T,该开关工作在水平偏转频率上。晶体管Q1的集电极也以普通方式与水平偏转线圈LH,回扫电容器CR和阻尼二级管D1相连。
从图中未画出的视频检波器取到的基带电视信号150接到包含同步分离器的级13。同步分离器产生含有信号150的水平同步信息的信号Hs。将Hs信号加在水平振荡和推动级14,后者产生控制晶体管Q1开关操作的水平频率控制信号15,该信号和信号Hs同步。
晶体管Q1开关操作的结果是从回扫变压器T的第三组线圈W3中的相对应的回扫电压产生第二阳极电压U。电源电压V,例如,+25伏,是从次级线圈W2里对应的扫描电压中产生的。线圈LH中的电压V、电压U和偏转电流iy正比于B+电压。
只要电压VAC在预定的正常范围内,则稳定后的B+电压基本上不变化。但是,当VAC在正常范围之外,尤其当低于稳压器12所需的电压VAC正常范围的下限时,B+电压以及电压V和电流iy的各相应电平要低于电压VAC处于正常范围时的值。电压V和电压U以及电流iy各自的相对变化近似相同。
在起密勒反馈装置作用的垂直偏转电路101中,电源电压V加在集成电路IC1(诸如Sanyo公司生产的ICLA7831)的电压输入端18a。集成电路IC1包括有推挽推动级的垂直放大器18。放大器18对在负反馈回路的反相输入端16产生的输入信号19十分敏感。放大器18的输出端17连接到通有垂直偏转电流iv的垂直偏转线圈Lv的一端。线圈Lv的第二端通过隔直电容器Cv接到偏转电流取样电阻Rs,Rs接到这里当作地的公用电位。在每个垂直扫描间隔内,在端点21(在电阻Rs两端)产生电压22,该电压是以反映电流iv波形的锯齿方式变化的下降坡电压。
偏转电路101中提供直流反馈的电阻R10和R11串联在端点20和密勒积分电容器C10的端点23之间。提供S校正的电容器C11接在地和电阻R10、R11的连接点之间。电阻器R12和电容器C12串联在电容器C10的第二端24与提供线性校正的电阻Rs的端点21之间。电阻器R13接在地和电阻器R12与电容器C12的连接端之间。在垂直回扫期间为电容器C10提供快速放电通路的二极管D3接在端点24和地之间。电阻器R12接在端点24和提供垂直幅度控制的电阻器R15的滑动端之间。电阻器R15与电阻器R16构成跨接于电阻器Rs的串联装置。
级13中的脉冲发生器根据信号150的相应的垂直同步脉冲产生垂直频率信号Vres。晶体管开关Q2工作于垂直频率信号Vres的垂直频率上。晶体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器R17接到电容器C10的端点23上。晶体管Q2的发射极接地。电阻器R17确定在垂直回扫期间,晶体管Q2导通时电容器C10的放电速率。电阻器R17离电容器C10端点23远的一端连接到预放大器26的非反相输入端25a。预放大器26的输出端通过180Ω电阻器接到放大器18的输入端16,以形成负反馈回路。
电路100产生的电源电压V也加到控制电压生成电路102的控制端102a,在电路100的输出端102b产生控制电压10。控制电压10通过由电阻器R30和R31构成的电阻分压器接到预放大器26的反相输入端25,以产生控制垂直偏转电流iv幅度的控制电压V25。电压10接到预放大器26的电源电压输入端以供电给预放大器26。预放大器26,电阻器R30和R31及晶体管Q2都包括在Toshiba公司制造的ICTA7777P中。
当晶体管开关Q2导通并开始垂直回扫时,电容器通过晶体管开关Q2,电阻器R17和加有正向偏压的二极管D3放电。二极管D3的正向电压防止在垂直扫描期间电容器C10完全放电,使得在垂直回扫结束时,电容器C10的电压VC10有一个初始非零值。这时,晶体管Q2变为不导通,根据信号Vres开始垂直扫描。在垂直扫描期间,电容器通过电阻器R11充电。
为说明起见,假定电容器C11的电压VC11在整个垂直偏转间隔期间保持不变。尽管这种假定忽视了提供S校正的电压VC11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相当小。在给出的垂直扫描期间,电压VC11加在电容器C10产生使之充电的电流iC10。由于负反馈装置,和预放大器26的非反相输入端25a相连的电容器C10的端点23上的电压V23基本上维持和预放大器26的反相输入端25上产生的电压V25相等。因为预放大器26偏压低,所以,电压V23和V25相等。由于电压V25和VC11在给出的垂直扫描中是不变的,所以,电容器C10两端电压VC10通常以线性上升方式增加。为保持预放大器26的输入端电压基本上不变,所述反馈装置使垂直放大器18产生垂直锯齿电压Vv的下斜部分28。电压Vv产生在线圈Lv中流动的偏转电流iv。垂直电流iv在电阻器Rs两端产生相对应的下斜电压22。如前所述,用负反馈回路使加在电容器C10底端的下斜电压22与电容器C10上的上斜电压VC10之和保持不变。所以,电流iv按照电压VC10的变化速率以线性方式变化。电压VAC变化速率由电流iC10的电平确定。电流iC10由电容器C10的端点24上的电压确定。
如前所述,电容器C10上的电压VC10的初始非零值在晶体管Q2变为不导通之后,是由二级管D3的正向偏压确定的。电压VC10的初始非零值使得电流iC10小于电压VC10初始值为0时的值。
由于负反馈的作用,由B+电压下降引起的预放大器26的端点25上较小的电压V25,在垂直扫扫某一瞬间(如在晶体管Q2关闭之后),会使电容器C10的端点24上的电压小于在电压V25下降前的值。但是,端点24上电压的下降在数量上大于电压V25的下降。端点24电压的比例下降较大是因为由电压VC10的初始非零值引起电压偏移,使得端点24的电压比起电压V25有较小的正值。然而,电流iC10和偏转电流iv比起电压V25以更大比例减少。紧接着,例如,由于B+电压下降引起的电压V25下降,会导致垂直偏转电流iv幅度上成比例的更大的下降。
由于电压V和B+电压引起的水平偏转电流iy的下降在比例上是相同的,因此,最好以低于电压V的下降比例降低控制电压10。这样,垂直偏转电流iv的下降比例等于水平偏转电流iy的下降比例,以维持光栅图象宽高比的不变。
为得到如前述的恒定的比例,电源电压V接到电阻器R18、R19和齐纳二级管D4的串接回路上。作为电压V的分压器的电阻器R18和R19的连接端连接于晶体管Q3的基极。晶体管Q3起射极跟随器的作用。根据基极电压VbQ3,在晶体管Q3的发射极产生控制电压10。电压VbQ3近似等于齐纳二极管端电压与电阻器R19端电压之和。这样,电压10包括保持不变的第一部分和随电压V而变化的第二部分。电源电压V起电路102的控制电压的作用。
假设来说,如果电网供电电压VAC下降到稳压器12正常工作所需的下限以下,那么,B+电压的值就会低于正常工作时得到的稳压值。所以,偏转电流iy和电源电压V会以近似相等的对应的比例下降,该比例后文称之为第一比例,电流iy的降低会引起第二阳极电压降低,使得在每次行扫描的相应部分,电子束在CRT水平方向的显示图象的扫描长度(图中未示出)基本上不变。但是,在垂直扫描的相应部分,电子束在垂直方向的显示图象的扫描长度会由于第二阳极电压的下降而增加,从而引起比例性失真。为避免这种在低电网供电电压时,CRT显示图象的水平垂直长度比的失真,最好按前面提到的第一比例,降低垂直电流iv的幅度。这样,所显示的图象的水平-垂直的长度比保持相同而不管B+电压的下降。
按照本发明,电路102产生其下降比例小于上述第一比例的控制电压10。这样就补偿了二极管D3造成的对图象比例的上述影响。
电阻器R18和R19之间的比值以及齐纳二极管D4的端电压值提供了两个电路参数,例如,在电压V的两个相应电平上,可以根据经验选择这两个参数,以使所显示图象的所需的水平垂直长度比保持不变。可以选择电压V的一个电平为额定的或常规操作值。第二个可选择为和预定的电压VAC的低限有关联的值。如电压V的值处于上述的电压V的两个电平之间,就得到补偿。有利的是,电路102提供的补偿优于变化率和B+电压相同的控制电压10。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视偏转装置包括第一供电电压源,和所述第一供电电压相连的、用于在水平偏转线圈中产生随所述第一供电电压变化的水平偏转电流的水平偏转电路,用于产生表征所述水平偏转电流幅度并随所述水平偏转电流变化的第一控制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随所述水平偏转电流(iy)变化的第二控制电压敏感的垂直偏转电路(101),该电路用以在垂直偏转线圈(Lv)中产生其幅度随水平偏转电流(iy)幅度变化的垂直偏转电流(iv),使得所述第二控制电压(10)引起所述垂直偏转电流(iv)按比例变化,其相对变化量不同于所述第二控制电压的相对变化量,对所述第一控制电压(V)敏感的装置(102),该装置用于产生所述第二控制电压(10),使得当水平偏转电流(iy)发生所述变化时,所述第二控制电压(10)的相对变化不同于所述水平偏转电流(iy)的相对变化,水平偏转电流(iy)和第二控制电压(10)的相对变化的不同补偿了垂直偏转电流(iv)和第二控制电压(10)的相对变化的不同。
2.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源电压(B+)变化时,所述垂直偏转电流(iv)的幅度和所述水平偏转电流幅度基本上按相同比例变化,以便避免所述水平偏转电流幅度的变化引起所显示的图象的水平-垂直长度比的变化。
3.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偏转电流(iv)的降低在比例上大于所述第二控制电压(10)的减小,而第二控制电压(10)的减小在比例上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B+)的减小。
4.权利要求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偏转电流(iy)和所述第一电源电压(B+)基本上按相同比例减小。
5.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的水平偏转电路包括一个回扫变压器(T),所述第一控制电压产生装置(W2)对在所述回扫变压器(T)的第一组线圈(W2)中产生的第一扫描电压敏感,用以产生所述第一控制电压(V),这是一种直流电压,后者和所述第一扫描电压按相同的比例变化。
6.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第二控制电压产生装置(102)包含分压器(R18,R19),该分压器的第一端(102a)和所述第一控制电压(V)相接,第二端和预定第三控制电压(5.1V)相接,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电压(10)是在所述分压器的一端(03的基极)形成的。
7.权利要求6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第三控制电压(5.1V)由齐纳二极管(D4)端电压提供。
8.权利要求6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分压器是由第一(R18)和第二(R19)电阻串联构成的。
9.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垂直偏转电路(101)包括密勒反馈装置。
10.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偏转电路(101)包括其输出端(17)与所述的垂直偏转线圈(Lv)相接的放大装置(18,26),和所述放大装置(18,26)相接用以产生表征所述垂直偏转电流(iv)幅度的锯齿形第三电压(22)的取样电阻器(Rs),一端(24)和所述取样电阻器(Rs)相连、另一端(23)和所述放大装置(18,26)的第一输入端(25a)相连的第一电容器(C10),所述放大装置的第二输入端(25)和所述第二控制电压(10)相接,开关装置(Q2,D3),该装置响应具有与垂直偏转频率有关的频率信号(Vres),周期性地使所述第一电容器(C10)放电。
11.权利要求10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的开关装置(Q2,D3)包括接在所述第一电容器(C10)和所述取样电阻(Rs)之间的第一连接端(24)上的二极管(D3)。
12.权利要求11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开关装置(Q2,D3)包含和所述第一电容器(C10)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端(24)的第二端(23)相连的开关(Q2)。
13.权利要求10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直流第二电容器(Cv),该电容和所述垂直偏转线圈(Lv)相连,用于产生直流电压,该电压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容器(C10)的所述第二端(23),用于提供所述第一电容器(C10)的充电电流以及在所述垂直偏转电路(101)中提供直流负反馈。
14.权利要求10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垂直偏转电路(101)包含密勒反馈装置。
15.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偏转电路(101)包括第一电容器(C10)以及和第一电容器(C10)相连、并使之在回扫期间放电的开关(Q2,D3),这样,在每一个所述扫描间隔之前,在所述第一电容器(C10)两端形成第一电压(Vc10),所述比例差异的第一个量由所述第一电压(Vc10)确定。
16.一种电视偏转装置包括第一供电电压源,和所述第一供电电压相连的、用于在水平偏转线圈中产生其大小随第一电源电压变化的水平偏转电流的水平偏转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产生反映所述水平偏转电流(iy)的幅度并随所述水平偏转电流变化的第一控制电压(V)的装置(W2),响应所述第一控制电压(V)、以产生其第一部分随所述水平偏转电流而变化、第二部分在所述水平偏转电流(iy)变化时基本上保持不变的第二控制电压(10)的装置(102),对随水平偏转电流(iy)变化的所述第二控制电压(10)敏感的垂直偏转电路(101),该电路用于在垂直偏转线圈(Lv)中产生其大小由所述水平偏转电流(iy)决定的垂直偏转电流(iy),使得所述水平偏转电流(iy)大小的变化不会导致所显示的图象的水平宽度-垂直高度比例的改变。
全文摘要
电网电压Vac过低引起B
文档编号H04N3/22GK1039341SQ8910463
公开日1990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89年7月4日 优先权日1988年7月5日
发明者林天谦, 詹姆斯·艾伯特·韦尔伯 申请人:汤姆森消费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