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415790阅读:来源:国知局
相应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使用模式对应的工作参数调整第一音频模块处于输出状态,并调整第二音频模块处于采集状态;其中,
[0123]所述第一音频模块为所述活动部分的第二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与所述本体部分的第二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中位于第一握持部的音频模块,所述第二音频模块为所述活动部分的第二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与所述本体部分的第二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中位于第二握持部的音频t旲块。
[0124]下面举例说明,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式时,本体部分与活动部分形成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如图5所示:情况I)用户使用第一握持方式握持电子设备时图5所示活动部分的第二端面的扬声器I靠近用户耳部,图5所示的本体部分的麦克风3靠近用户嘴部,第一端面的显示模块因朝向用户握持电子设备手掌的掌心而部分显露;进行语音通话时控制扬声器I进行音频输出,控制麦克风3进行音频采集,由于扬声器I作为听筒使用,因此控制扬声器I使用小于常规放音时所使用的功率控制参数放音;情况2)用户使用第一握持方式握持电子设备时图5所示活动部分的第二端面的麦克风2靠近用户嘴部,图5所示的本体部分的第二端面的扬声器3靠近用户耳部,第一端面的显示模块因朝向用户握持电子设备手掌的掌心而部分显露;进行语音通话时控制麦克风2进行音频,控制扬声器3进行音频输出,由于扬声器3作为听筒使用,因此控制扬声器3使用小于常规放音时所使用的功率控制参数放音。
[0125]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传感数据表征所述活动部分与所述本体部分形成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且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握持方式时,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使用模式;其中,
[0126]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表征所述活动部分的第一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的朝向与所述本体部分的第二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的朝向相同,所述第一握持方式表征所述本体部分的第一端面设置的显示模块因所述第一握持方式而部分显露;
[0127]相应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二使用模式对应的工作参数调整第一音频模块处于输出状态,并调整第二音频模块处于采集状态;其中,
[0128]所述第一音频模块为所述活动部分的第一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与所述本体部分的第二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中位于第一握持部的音频模块,所述第二音频模块为所述活动部分的第一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与所述本体部分的第二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中位于第二握持部的音频t旲块。
[0129]下面举例说明,下面举例说明,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使用模式时,本体部分与活动部分形成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如图6所示:情况I)用户使用第一握持方式握持电子设备时图6所示活动部分的第一端面的麦克风I靠近用户耳部,图6所示的本体部分的第二端面的麦克风3靠近用户嘴部,本体部分的第一端面的显示模块因朝向用户握持电子设备手掌的掌心而部分显露;进行语音通话时控制听筒进行音频输出,控制麦克风3进行音频采集,并且,控制听筒使用常规放音时所使用的功率控制参数放音;情况2)用户使用第一握持方式握持电子设备时图6所示本体部分的第一端面的扬声器3靠近用户耳部,图6所示的活动部分的第一端面的麦克风I靠近用户嘴部,本体部分的第一端面的显示模块因朝向用户握持电子设备手掌的掌心而部分显露;进行语音通话时控制扬声器3进行音频输出,控制麦克风I进行音频采集,并且,由于扬声器3作为听筒使用,因此控制扬声器3使用小于常规放音时所使用的功率控制参数放音。
[0130]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当所述传感数据表征所述活动部分与所述本体部分形成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且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握持方式时,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式;其中,
[0131]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表征所述活动部分的第一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的朝向与所述本体部分的第一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的朝向相同,所述第二握持方式表征所述本体部分的第一端面设置的显示模块因所述第二握持方式而隐藏;
[0132]相应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三使用模式对应的工作参数调整第一音频模块处于输出状态,并调整第二音频模块处于采集状态;其中,
[0133]所述第一音频模块为所述活动部分的第一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与所述本体部分的第一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中位于第一握持部的音频模块,所述第二音频模块为所述活动部分的第一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与所述本体部分的第一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中位于第二握持部的音频t旲块。
[0134]下面举例说明,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式时,本体部分与活动部分形成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如图5所示,情况I)用户使用第一握持方式握持电子设备时图5所示活动部分的第一端面的听筒靠近用户耳部,图5所示的本体部分的第一端面的麦克风3靠近用户嘴部,第一端面的显示模块因朝向用户面部而隐藏;进行语音通话时控制听筒进行音频输出,控制麦克风3进行音频采集,并且控制听筒使用常规放音时所使用的功率控制参数放音;情况2)用户使用第一握持方式握持电子设备时图5所示活动部分的第一端面的麦克风2靠近用户嘴部,图5所示的本体部分的第一端面的扬声器2靠近用户耳部,第一端面的显示模块因朝向用户面部而隐藏;进行语音通话时控制扬声器2进行音频输出,控制麦克风2进行音频采集,并且由于扬声器2作为听筒使用,因此控制扬声器2使用小于常规放音时所使用的功率控制参数放音。
[0135]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传感数据表征所述活动部分与所述本体部分形成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且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握持方式时,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四使用模式;其中,
[0136]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表征所述活动部分的第一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的朝向与所述本体部分的第二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的朝向相同,所述第二握持方式表征所述本体部分的第一端面设置的显示模块因所述第二握持方式而隐藏。
[0137]相应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利用所述第四使用模式对应的工作参数调整第一音频模块处于输出状态,并调整第二音频模块处于采集状态;其中,
[0138]所述第一音频模块为所述活动部分的第二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与所述本体部分的第一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中位于第一握持部的音频模块,所述第二音频模块为所述活动部分的第二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与所述本体部分的第一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中位于第二握持部的音频t旲块。
[0139]下面举例说明,电子设备处于第四使用模式时,本体部分与活动部分形成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如图6所示,情况I)用户使用第二握持方式握持电子设备时图6所示活动部分的第二端面的扬声器I靠近用户耳部,图6所示的本体部分的麦克风3接近用户嘴部,本体部分的第一端面的显示模块因朝向用户面部而隐藏;进行语音通话时控制扬声器I进行音频输出,控制麦克风3进行音频采集,并且,由于麦克风2作为听筒使用,因此控制扬声器I使用小于常规放音时所使用的功率控制参数放音;情况2)用户使用第二握持方式握持电子设备时图6所示活动部分的第二端面的麦克风2靠近用户嘴部,图6所示的本体部分的第一端面的扬声器2靠近用户耳部,本体部分的第一端面的显示模块因朝向用户面部而隐藏;进行语音通话时控制扬声器2进行音频输出,控制麦克风2进行音频采集,并且,由于扬声器2作为听筒使用,因此控制扬声器2使用小于常规放音时所使用的功率控制参数放音。
[014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141]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1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活动部分和本体部分,所述活动部分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分旋转时形成与所述本体部分不同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本体部分与所述活动部分均设置有至少两个音频模块; 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活动部分和所述本体部分设置的传感器获取传感数据; 基于所述传感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模式; 利用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模式对应的工作参数调整所述音频模块的工作状态,以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模式适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所述传感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模式,包括: 当所述传感数据表征所述活动部分与所述本体部分形成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且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握持方式时,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式;其中, 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表征所述活动部分的第一端面设置的音频模块的朝向与所述本体部分的第一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