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传声器及耳内传声器用电压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399723阅读:来源:国知局

[0124] 图8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隔音部件的前端隔音部件而表示 的。
[0125] 参照图7和图8,前端隔音部件140-1包括配置麦克风130的麦克风容纳槽230和 配置BA驱动器120的第一扬声器容纳槽220。
[0126] 前端隔音部件140-1沿外耳道方向具备连接麦克风容纳槽230与壳体180的敞开 部111的第二通槽144、连接第一扬声器容纳槽220与壳体180的敞开部111的第一通槽 143。此时,第二通槽144是用于麦克风130与外部发送/接收音频信号的通道,第一通槽 143是用于第一扬声器120与外部发送/接收音频信号的通道。
[0127] 而且,在麦克风130包括背孔134的情况下,作为从使用者的耳朵输出的音频信号 通过第一扬声器容纳槽220输入到麦克风130的背孔134的通道可进一步具备第三通槽 145。此时,第三通槽145的位置、形状、以及个数等可根据设计或需要而不同,但第三通槽 145可以由至少一个以上的通槽构成。
[0128] 作为另一实施例,在麦克风130不包括背孔的情况下,若在第一隔音部件140内部 具备另一麦克风即第二麦克风(未图示)则第三通槽145可用作在第二麦克风输出的音频 信号的通道。但若麦克风130不包括背孔且在隔音部件140内部也不具备第二麦克风则前 端隔音部件140-1不需要第三通槽145,因而可以不具备第三通槽145。而且,在BA驱动器 容纳槽220中第一通槽143与第三通槽145的位置可变更。
[0129] 图9至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隔音部件的前端隔音部件的立体图、 俯视图、以及仰视图。
[0130] 参照图8至图11,可以全方位了解前端隔音部件140-1。前端隔音部件140-1可 在第一通槽143外部形成突出部146。使突出部146贴紧位于壳体180的第一扬声器120 通槽内部而结合。
[0131] 图12表不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壳体一部分。
[0132] 参照图7和图12,根据本发明的壳体180的一部分的敞开部111包括用于分成第 一扬声器输出信号敞开部211与麦克风130输入信号敞开部212的壳体分离膜213。作为 壳体分离膜213的另一实施例,在具有第三贯通膜145的情况下可以是"T"字形的壳体分 尚月旲213。
[0133] 这样一来,壳体分离膜213具有防止扬声器120输出信号向麦克风130的输入传 递的效果,因而防止回声现象或振荡现象,从而即便在噪声环境中使用者也能进行清楚的 通话。
[0134] 图13表不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盖子,图14表不了以D-D'剖开了图13的 盖子的剖视图。
[0135] 参照图13、图14,根据本发明的盖子160包括用于分成第一扬声器120输出信号 敞开部311与麦克风130输入信号敞开部312的盖子分尚膜313。作为盖子分尚膜313的 另一实施例,在具有第三贯通膜145的情况下可以是"T"字形的盖子分离膜313。此时,由 于盖子160在使用者的耳内贴紧,因而可由具有柔软的触感且具有紧贴性的材质如硅酮构 成。
[0136] 盖子分离膜313防止扬声器120输出信号直接向麦克风130输入传递。因此,盖 子分离膜313具有耳内传声器200、300使用者与对方通话时防止因扬声器120输出信号向 麦克风130输入流入而产生的回声现象或振荡现象的效果。
[0137] 而且,盖子160上形成有用于阻止外部杂音流入壳体内部的多个凸起162,这些突 起防止从使用者的耳朵提供的音频信号向外部流出并在耳内贴紧,因而即便在使用者运动 时耳机部130也不易从耳内脱出,从而能够进行舒心的通话和音乐收听。
[0138] 图15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二耳机部。
[0139] 参照图15,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耳机部130b在位于以便于进入使用者的耳内的大 小制作且呈大致《?".字形的壳体380的内侧的第二隔音部件容纳部仅具备第二扬声器320 而构成。因此,第二耳机部130b构成为仅输出低音频带的音响信号。这里,在壳体380的 外耳道相对面形成有用于输出音响信号的壳体的敞开口 361。
[0140] 第二扬声器320将从外部设备提供的电信号转换为音响信号而输出。
[0141] 第二扬声器320由第二隔音部件350而固定支撑于壳体380的内侧。而且,在壳 体380的外耳道侧外部形成便于在使用者的耳内贴紧的盖子360而构成。该盖子360包裹 壳体380的外耳道侧一部分且在其外侧形成多个凸起362从而防止外部噪声通过盖子360 流入。在盖子360中央部分形成用于与壳体380的敞开部361连通的敞开槽363而构成。 此时,由于盖子360在使用者的耳内贴紧,因而可由具有柔软的触感且具有紧贴性的材质 如硅酮构成。
[0142] 图16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二隔音部件的前端隔音部件而表示 的。
[0143] 参照图15和图16,第二隔音部件350的前端隔音部件350-1呈圆筒状并以高低 差(阶梯形态)形成而构成,且以在其内侧具备用于配置第二扬声器320的第二扬声器容 纳槽341的方式构成。这里,为使外部的风所引起的振动或第二耳机部130b内部的机构所 产生的机械振动杂音最小化,第二扬声器容纳槽341以利用第二隔音部件350固定第二扬 声器320为目的。而且,为了阻止外部噪声通过壳体380流入第二扬声器320而使用第二 隔音部件350。
[0144] 而且,在第二扬声器容纳槽341的底面即外耳道相对面的中央部分形成用于音响 信号传递到外耳道的第四通槽343而构成。
[0145] 在外部设备再生的音响信号通过第四通槽343并经过壳体380以及盖子360传递 到外耳道。
[0146] 图17分别表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耳机部的第一扬声器输出的音响频率响应 曲线和在第二耳机部的第二扬声器输出的音响频率响应曲线。尤其,这里表示的是第一扬 声器使用平衡电枢驱动器且第二扬声器使用电动驱动器的情况下的例子。
[0147] 图18图示了通过使用者两侧耳朵接听的音响的频率响应曲线。
[0148] 参照图7、图15以及图18,在本发明的第一耳机部130a使用的第一扬声器120是 能够再生大致自IOOHz至22kHz的音频带的高音频带驱动器,在第二耳机部130b使用的第 二扬声器320是能够再生大致自20Hz至16kHz的音频带的低音频带驱动器。
[0149] 而且,就可用于作为耳塞式耳内传声器的根据本发明的耳内传声器200、300的平 衡电枢驱动器和电动驱动器而言,虽然一个声源(Souse)信号分别传递到电动驱动器和平 衡电枢驱动器中,但在电动驱动器再生低音频带的音响,在平衡电枢驱动器再生高音频带 的音响。
[0150] 这样,一旦低音频带与高音频带通过互不相同的驱动器输出,则如图18所示那 样,具有整体上的输出频率覆盖大致自20Hz至22kHz的较宽的音频带的音响传递给人的优 点。
[0151] 图19表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内传声器用电压控制装置的耳内传声器 (ear micriphone)。便于说明起见,图19中一起图示了耳内传声器400、耳内传声器用电压 控制装置412、以及移动通信装置430。
[0152] 移动通信装置430可由移动电话机、智能手机、平板(tablet)PC、报话机、或 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来具体实现。
[0153] 耳内传声器400包括连接器(或插座)414、控制回路(或音量控制装置)416、第 一受话器盖418、以及第二受话器盖420。各受话器盖418和420是指耳内传声器400中插 入人的耳中的构成要素。
[0154] 耳内传声器400的连接器414能够与耳内传声器用电压控制装置412电连接。而 且,耳内传声器用电压控制装置412的连接器(或插座)410能够与移动通信装置430的输 出口 432电连接。
[0155] 因此,通过移动通信装置430的输出口 432输出的输出电压(例如,与音频信号相 应的输出信号)能够通过连接器410、耳内传声器用电压控制装置412、连接器414、控制回 路416向各受话器盖418和420传输。
[0156] 耳内传声器用电压控制装置412能够以公母转换插座(gender)的形态具体实现。 在图19中作为实施例以彼此分离的方式图示了耳内传声器用电压控制装置412与控制回 路416,但根据实施例,耳内传声器用电压控制装置412与控制回路416可各自集成在一个 芯片或另外的芯片并做成一个装置来具体实现。
[0157] 连接器414可与耳内传声器用电压控制装置412相接,控制回路416向具体实现 在各受话器盖418和420的各扬声器Sl和S2输出,能够调节通过移动通信装置430的输 出口 432输出的信号即音频信号的电平即音量。
[0158] 第一受话器盖418包括扬声器Sl和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