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合机构、卡连接器以及智能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00620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合机构、卡连接器以及智能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智能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合机构、卡连接器以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体验的好坏已经越来越成为终端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卡连接器是智能终端中用于放置诸如SIM或者存储卡之类的卡片的装置。目前的卡连接器只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侧向布局的用户卡方案,一种是采用塞子+push-push卡座的结构的方案。
[0004]对于造型美观而言,目前侧向布局的用户卡方案已经成为主流,这种方案是由于电池内置造成的。以苹果公司为代表采用捅针式结构,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美观,大方,可靠性强,意外跌落不会造成卡片脱出。这种方案的缺点是:拆卸需要附件,而附件不易随身携带且易丢失。对于美观来说,也有一点小的瑕疵,即必须在表面留下拆卸孔。
[0005]对于国内低端手机为代表采用塞子+push-push卡座的结构,这种方案的优点是:造价低;这种方案的优点是:外观不美观,且受到外力卡易脱落。另外,塞子从用户使用性上看必须留有扣手,这在外观上也极大地影响造型一体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合机构、卡连接器以及智能终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卡连接器的取卡附件不容易随身携带或受外力容易导致卡脱落从而降低用户体验的的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设置于卡连接器中或者智能终端的主板上;
[0008]所述开合机构包括转动杆,辅助转动轴、推动杆、以及第一电磁件;所述转动杆和所述辅助转动轴同轴固定,且转动杆和辅助转动轴同步旋转;
[0009]所述推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磁件,所述第二电磁件和第一电磁件相对设置;
[0010]所述推动杆上设置为第一啮合部,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第二啮合部,所述辅助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三啮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和第一啮合部相配合,所述第三啮合部和第一啮合部相配合。
[0011]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固定轴,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圆孔,所述转动杆通过所述第一圆孔套接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转动杆通过转动使转动杆的第二端与卡连接器中的卡片相接触或相脱离;
[0012]所述辅助转动轴的中心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辅助转动轴通过第二圆孔套接在固定轴上;
[0013]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扣合部,所述辅助转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扣合部相配合的扣合槽。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啮合部包括第一啮合槽和第二啮合槽,
[0015]当推动杆上第二电磁件在第一电磁件的磁力下向第一电磁件的位置移动时,所述转动杆和辅助转动轴在推动杆的带动下发生顺指针移动,所述第二啮合部与第一啮合部之间的啮合配合从第二啮合槽切换至第一啮合槽,所述第三啮合部与第一啮合部之间的啮合配合从第二啮合槽切换至第一啮合槽;
[0016]当转动杆在卡托的作用力下发生逆时针转动时,辅助转动轴在转动杆的带动下发生同步顺指针移动,所述第二啮合部与第一啮合部之间的啮合配合从第一啮合槽切换至第二啮合槽,所述第三啮合部与第一啮合部之间的啮合配合从第一啮合槽切换至第二啮合槽;所述推动杆在所述转动杆和所述辅助转动轴的作用力下,移动至远离第一电磁件的位置。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啮合槽为侧壁为平面的啮合槽,所述第二啮合槽为侧面为曲面的啮合槽。
[0018]优选地,所述卡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导向机构,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滑动槽和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能够沿所述第一滑动槽滑动;其中,所述第一滑动槽和第一凸起部中的一个设置在基座的上表面、另一个设置在推动杆中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底部。
[0019]优选地,所述开合机构还包括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固定在基座上;
[0020]所述卡连接器还包括第二导向机构,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滑动槽和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能够沿所述第一滑动槽滑动;其中,所述第二滑动槽和第二凸起部中的一个设置在定位支架上朝向所述推动杆的一面上,另一个设置在推动杆朝向所述定位支架的侧面上。
[0021 ]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磁件为永磁铁,所述第一电磁件为电磁铁,且所述电磁铁的磁性与所述第二电磁件的磁性相反。
[0022]优选地,所述卡连接器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串联至所述第二电磁件,所述开关为脉冲式开关。
[0023]优选地,所述卡连接器还包括解锁电路,所述解锁电路连接至所述开关并控制开关的通断。
[002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所述卡连接器包括基座和卡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连接器还包括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为上述任一开合机构。
[002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上述任一卡连接器。
[00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连接器和智能终端中设置有开合机构,其中,在推动杆下移动时,使得转动杆和辅助转动轴在推动杆的带动下发生顺时针旋转,辅助转动轴的作用相当于动滑轮,起到放大转动力的作用。在转动杆发生顺时针旋转时,转动杆的左端将卡托从基座中顶出一定的距离,使得卡托中的卡能够被方便地取出。因此,开合机构中采用了电磁驱动的方案,并通过齿模的配合方式,放大了电磁力,解决了常规电磁力较弱,驱动力不足的困难,提供了一种利用电磁力完成智能终端中卡的自动打开的实现方式。对于用户而言,极大的提高了用户体验度。对于产品外观,可以实现几乎无缝的外观,不需要无拆卸孔及塞子扣手,因此具有外表美观和用户体验佳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8]图1A和图1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A和图2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合机构30中推动杆33和转动杆31、以及辅助转动轴32的配合示意图;
[0030]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述转动杆3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转动轴3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推动杆3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连接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合机构、卡连接器以及智能终端进行详细描述。
[00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设置在智能终端的卡连接器中,或者设置在智能终端的主板上;开合机构用于在控制开关的触发下,将卡连接器中的卡弹出,从而提供一种便捷的取卡方式。优选地,所述开合机构设置在卡连接器中的基座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0036]所述开合机构包括转动杆,辅助转动轴、推动杆、以及第一电磁件;所述转动杆和所述辅助转动轴同轴固定,且转动杆和辅助转动轴同步旋转;所述推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磁件,所述第二电磁件和第一电磁件相对设置;所述推动杆上设置为第一啮合部,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第二啮合部,所述辅助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三啮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和第一啮合部相配合,所述第三啮合部和第一啮合部相配合。
[0037]下面结合卡连接器对开合机构进行说明。
[0038]请参阅图1A和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卡连接器,所述卡连接器包括基座10和卡托20,所述卡连接器还包括开合机构30,所述开合机构30包括转动杆31,辅助转动轴32、推动杆33、以及第一电磁件35 ;所述转动杆31和辅助转动轴32同轴固定,且转动杆31和辅助转动轴32同步旋转;所述推动杆3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磁件36,所述第二电磁件36和第一电磁件35相对设置。
[0039]其中,图1A为卡连接器闭合状态的示意图,即卡连接器中的卡托处于偏下的位置,即卡放置在卡连接器中正常使用时的状态,图1B为卡连接器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即卡连接器中的卡托处于偏上的位置,使得卡连接器中的卡可以被取出的状态。在图1A中,开合机构30中的转动杆31的左端位于下位置。图1B中,之前左端位于下位置的转动杆31沿顺时针转动至上位置,从而将卡托20推向偏上的位置,使得卡托20中的卡能够被方便地取出。
[0040]所述推动杆33上设置有第一啮合部335,所述转动杆31上设置有第二啮合部,所述辅助转动轴32上设置有第三啮合部325,所述第二啮合部和第一啮合部相配合,所述第三啮合部和第一啮合部相配合。其中,第一啮合部335请参阅图4,第三啮合部325请参阅图3B。
[0041]请参阅图2A和图2B,为开合机构30中推动杆33和转动杆31、以及辅助转动轴32的配合示意图,其中,图2A为卡连接器闭合时的示意图,图2A为卡连接器打开时的示意图。
[0042]在推动杆33向下移动时,通过第一啮合部和第二啮合部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转动杆31在推动杆33的带动下发生顺时针旋转,同样通过第一啮合部和第三啮合部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辅助转动轴32在推动杆33的带动下发生顺时针旋转;同时,由于转动杆31和辅助转动轴32之间通过配合部同步旋转;因此,辅助转动轴32的顺时针旋转将为转动杆31的顺时针旋转提供辅助作用,辅助转动轴32的作用相当于动滑轮,起到放大转动力的作用。在转动杆31发生顺时针旋转时,转动杆31的左端将卡托20从基座10中顶出一定的距离,优选地,该距离为3?5mm,从而使得卡托20中的卡能够被方便地取出。
[0043]由于卡托20弹出的距离较小,当卡连接器闭合时,卡托20移动至偏下位置,从而推动转动杆31发生逆时针转动,转动杆31将带动辅助转动轴32发生逆时针转动,同样由于第一啮合部和第二啮合部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及通过第一啮合部和第三啮合部之间的相互配合,转动杆31和辅助转动轴32将一并带动推动杆33向上移动,复位至磁铁远离位置,即第二电磁件36和第一电磁件35之间为最大距离。其中,由于电池铁通电时候的开关信号为脉冲信号,因此一旦卡托推出,信号切断就不再产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