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静电特性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050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抗静电特性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保护措施,特别是一种具有抗静电特性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以半导体技术所生产的集成电路普遍地被应用于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中。相较于零件散布于电路板各处的传统电路,集成电路由于结构精细、额定电流相对甚小,其对于外部的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的耐受度也相对地低。外部的静电往往通过所述集成电路对外的端子流入其中,便烧毁所述集成电路的结构而使得应用所述集成电路的电子装置无法运作。因此所述电子装置的静电放电保护措施遂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
为了使传统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各处可能累积的静电荷能够迅速地、充分地被排除,所述电子装置通常具有多个对外连接、用来排除静电荷的电线。所述等电线位于所述电子装置内的末端是以螺丝锁附于所述电子装置的机壳内侧的多个位置。当机壳上某处累积了相当数量的静电荷,就会通过所述等电线中最接近所述处的至少一电线排除至所述电子装置之外。因此所述集成电路的结构就不至于被放电电流烧毁而影响所述电子装置的运作。
由上述可知,传统的电子装置于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许多人力将所述等静电放电保护的电线以螺丝锁附于所述电子装置的机壳内侧的多个位置。大量人力的耗费不但使得所述生产过程不具有经济效益,也减低了所述电子装置于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静电特性的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具有抗静电特性的电子装置,其具有一内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含有一第一外壳,用来保护所述内部电路,所述第一外壳是由导电材质所构成;一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结合以共同包覆于所述内部电路的外侧,用来保护所述内部电路;以及一电缆,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用来传输所述电子装置的讯号或电源,所述电缆包含有至少一电线,设置于所述电缆中,用来排除所述电子装置的静电;以及一绝缘外皮,包覆于所述电线的外侧,用来保护所述电线;其中所述绝缘外皮具有一开口,以使得所述电线于所述开口处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抗静电特性的电子装置,其具有一内部电路,所述装置包含有一第一外壳,用来保护所述内部电路,所述第一外壳是由导电材质所构成;一第二外壳,其是与所述第一外壳结合以共同包覆于所述内部电路的外侧,用来保护所述内部电路;以及一电缆,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用来传输所述电子装置的讯号或电源。所述电缆包含有至少一电线,设置于所述电缆中,用来排除所述电子装置的静电;以及一绝缘外皮,包覆于所述电线的外侧,用来保护所述电线。其中所述绝缘外皮具有一开口,以使得所述电线于所述开口处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之在于,所述至少一静电放电保护的电线是于所述等机壳结合的同时就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因此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抗静电特性的电子装置的生产过程中,不需要额外耗费人力将所述至少一电线以螺丝锁附于所述电子装置的机壳内侧。于是增进了所述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也提升了所述电子装置于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抗静电特性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电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抗静电特性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导电座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电缆与第二外壳结合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电子装置的结合示意图。
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的第一实施例,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抗静电特性的电子装置100的示意图。电子装置100具有一内部电路(未显示于图1)。电子装置100包含有一第一外壳110,用来保护所述内部电路,第一外壳110是由导电材质所构成(于本实施例是为金属材质,于第二实施例亦同)。电子装置100另包含有一第二外壳120,其是与第一外壳110结合(于图1所显示为外壳110、120分解的状态)以共同包覆于所述内部电路的外侧,用来保护所述内部电路。电子装置100另包含有一电缆130,设置于第二外壳120与第一外壳110之间,用来传输电子装置100的讯号或电源。
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图2为图1的电缆130的示意图。电缆130包含有至少一电线132(于本实施例中是位于电缆130当中,并且分布自电缆130的一端至其另一端,故未显示于图1,但显露一部份于图2的开口136,将进一步说明),设置于电缆130中,用来排除电子装置100的静电。电缆130另包含有一绝缘外皮134,包覆于电线132的外侧,用来保护电线132。其中绝缘外皮134具有一开口136,以使得电线132于开口136处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电连接于第一外壳110。在本实施例中,电线132是为电缆130的网状屏蔽层(其网状结构显示于图2中),因此于开口136所见的电线132是占满整个开口136。另外电缆130另包含有一固定座138,设置于电缆130的一端,用来将电缆130固定于第二外壳120与第一外壳1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38是为绝缘外皮134的一部份结构的延伸(两者可采用聚氯乙烯等具有弹性的材料,于第二实施例亦同),因此开口136不但是绝缘外皮134的开口,同时也是固定座138的开口。
如图1所示,第一外壳110另包含有一导电弹性材质112,设置于第一外壳110与至少一电线132的接触点,导电弹性材质112是用来增加第一外壳110与至少一电线132的接触面积以减低至少一电线132与第一外壳110之间的电阻。由上述可知,至少一电线132是于机壳110、120结合的同时就电连接于第一外壳110。因此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抗静电特性的电子装置100的生产过程中,不需要额外耗费人力将至少一电线132以螺丝锁附于电子装置100的机壳内侧。于是增进了所述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也提升了电子装置100于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请参考图3的第二实施例,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抗静电特性的电子装置200的示意图。电子装置200具有一内部电路(未显示于图3)。电子装置200包含有一第一外壳210,用来保护所述内部电路,第一外壳210是由导电材质所构成(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210与后续将进一步说明的导电座212是为金属材质,并且两者为一体成形的结构)。电子装置200另包含有一第二外壳220,其是与第一外壳210结合(于图3所显示为外壳210、220分解的状态)以共同包覆于所述内部电路的外侧,用来保护所述内部电路。电子装置200另包含有一电缆230,设置于第二外壳220与第一外壳210之间,用来传输电子装置200的讯号或电源。
电缆230包含有至少一电线232(于本实施例中是位于电缆230当中,并且分布自电缆230的一端至其另一端,但只显露一部份于图3的开口236,将进一步说明),设置于电缆230中,用来排除电子装置200的静电。电缆230另包含有一绝缘外皮234,包覆于电线232的外侧,用来保护电线232。其中绝缘外皮234具有一开口236,以使得电线232于开口236处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电连接于第一外壳210。在本实施例中,电线232是为电缆230的网状屏蔽层(其网状结构显示于图3中),因此于开口236所见的电线232是占满整个开口236。另外电缆230另包含有一固定座238,设置于电缆230的一端,用来将电缆230固定于第二外壳220与第一外壳210之间。第二外壳220另具有一凹口221,设置于第二外壳220与固定座238之接触位置,凹口221是用来固定固定座238以固定电缆230。固定座238另具有至少一固定板2381、2382,用来决定固定座238固定于凹口221的位置。本实施例的至少一固定板2381、2382是为直径大于凹口221宽度的环形凸状结构2381、2382,因此当固定座238被放入凹口221时,固定板2381、2382便能够决定固定座238固定于凹口221的位置(如图5所示的结合图,结合之相关组件将进一步说明)。
请同时参阅图3与图4,图4为图3的导电座212的示意图。第一外壳210另包含有一导电座212,设置于第一外壳210与至少一电线232的接触点。导电座212为导电材质所构成并且电连接于第一外壳210。导电座212是用来增加第一外壳210与至少一电线232的接触面积以减低至少一电线232与第一外壳210之间的电阻。导电座212亦用来决定至少一电线232的位置以决定所述接触点的位置。当外壳210、220结合时,至少一电线232就被夹挤于导电座212的中央凹陷处(如图6所示的结合图,结合的相关组件将进一步说明)。如图4所示,导电座212包含有多个导电柱2121、2122、2123、2124、2125、2126(于本实施例是为与导电座212完全相连的半圆柱),所述等多个导电柱2121、2122、2123、2124、2125、2126是彼此交错排列,用来使至少一电线232因其弹性与所述等多个导电柱2121、2122、2123、2124、2125、2126的夹挤而呈现波浪状(未显示于图4中),以增加至少一电线232与导电座212的接触面积,亦即增加至少一电线232与第一外壳210的接触面积,以减低至少一电线232与第一外壳210之间的电阻。当至少一电线232如上所述呈现波浪状时,至少一电线232与导电座212的接触范围除了分布于所述等多个导电柱2121、2122、2123、2124、2125、2126与至少一电线232之间的多个接触点,也扩及导电座212的内侧表面(如图4所示的内侧表面2128)与至少一电线232之间的多个接触点。
请同时参阅图3与图5,图5为图3的电缆230与第二外壳220结合的示意图。第二外壳220另包含有一支撑座222,设置于第二外壳220上对应于第一外壳210与至少一电线232的接触点的位置,支撑座222是用来对至少一电线232施加压力以增加至少一电线232与第一外壳210的接触面积来减低至少一电线232与第一外壳210之间的电阻。支撑座222亦用来导引至少一电线232的位置以决定所述接触点的位置。如图3所示,支撑座222包含有一纵向肋板224(rib),用来控制至少一电线232的轴向。支撑座222另包含有至少一横向肋板226、228,用来固定至少一电线232。如图5所示,至少一横向肋板226、228分别具有至少一斜面2261、2262、2281、2282,用来导引至少一电线232进入至少一横向肋板226、228固定至少一电线232的位置。至少一斜面2261、2262、2281、2282使得将至少一电线232放入支撑座222的组合过程更容易进行。请参阅图6,图6为图3的电子装置200的结合示意图。图5所示电缆230与第二外壳220结合后的结构,是藉由支撑座222导引至少一电线232的位置,因此如图6所示,当所述结合后的结构(图5所示结构)与第一外壳210结合时,至少一电线232就被导引并且被夹挤于导电座212的中央凹陷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210与至少一电线232的接触点是为多个接触点214(如图6所示)与多个接触点215(于图6未显示至少一电线232受导电座212夹挤所呈现的波浪状)。
由上述可知,至少一电线232是于机壳210、220结合的同时就电连接于第一外壳210。因此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抗静电特性的电子装置200的生产过程中,不需要额外耗费人力将至少一电线232以螺丝锁附于电子装置200的机壳内侧。于是增进了所述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也提升了电子装置200于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相较于传统技术,所述静电放电保护的电线是于所述等机壳结合的同时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因此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抗静电特性的电子装置的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将所述等电线以螺丝锁附于所述电子装置的机壳内侧的多个位置。于是增进了所述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也提升了所述电子装置于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抗静电特性的电子装置,其具有一内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含有一第一外壳,用来保护所述内部电路,所述第一外壳是由导电材质所构成;一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结合以共同包覆于所述内部电路的外侧,用来保护所述内部电路;以及一电缆,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用来传输所述电子装置的讯号或电源,所述电缆包含有至少一电线,设置于所述电缆中,用来排除所述电子装置的静电;以及一绝缘外皮,包覆于所述电线的外侧,用来保护所述电线;其中所述绝缘外皮具有一开口,以使得所述电线于所述开口处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电线是所述电缆的网状屏蔽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包含有一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电缆的一端,用来将所述电缆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另具有一凹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固定座的接触位置,所述凹口是用来固定所述固定座以固定所述电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另具有至少一固定板,用来决定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凹口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另包含有一导电弹性材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至少一电线的接触点,所述导电弹性材质是用来增加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至少一电线的接触面积以减低所述至少一电线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的电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另包含有一支撑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至少一电线的接触点的位置,所述支撑座是用来对所述至少一电线施加压力以增加所述至少一电线与所述第一外壳的接触面积来减低所述至少一电线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的电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另包含有一支撑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至少一电线的接触点的位置,所述支撑座是用来导引所述至少一电线的位置以决定所述接触点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含有一纵向肋板,用来控制所述至少一电线的轴向。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含有至少一横向肋板,用来固定所述至少一电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横向肋板具有至少一斜面,用来导引所述至少一电线进入所述至少一横向肋板固定所述至少一电线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另包含有一导电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至少一电线的接触点,所述导电座是用来增加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至少一电线的接触面积以减低所述至少一电线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的电阻。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座包含有多个导电柱,所述等多个导电柱是彼此交错排列,用来使所述至少一电线因其弹性与所述等多个导电柱的夹挤而呈现波浪状,以增加所述至少一电线与所述导电座的接触面积来减低所述至少一电线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的电阻。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另包含有一导电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至少一电线的接触点,所述导电座是用来决定所述至少一电线的位置以决定所述接触点的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座包含有多个导电柱,所述等多个导电柱是彼此交错排列,用来使所述至少一电线因其弹性与所述等多个导电柱的夹挤而呈现波浪状,以增加所述至少一电线与所述导电座的接触面积来以减低所述至少一电线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的电阻。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抗静电特性的电子装置。所述装置具有一第一外壳、一第二外壳、与一电缆。所述电缆具有至少一电线,用来排除所述电子装置的静电;以及一绝缘外皮,包覆于所述电线的外侧,用来保护所述电线。所述绝缘外皮具有一开口,以使得所述电线于所述开口处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
文档编号H05F3/02GK2638391SQ0320818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5日
发明者张木财, 黄子欣, 苏友仁, 余育欣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