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2199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托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托架,尤指可供安装一电子装置的一种托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世界已经有别于过去,而正在迈入一个科技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各式各样的精密电子产品,为人类带来了无穷便利,进而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使得该类电子产品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而密不可分。例如,一种个人数字助理机(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或行动电话(Mobile Phone)等手持式电子装置,该等手持式电子装置不仅体积小、重量轻,而且尚可整合有记事本、行事历、数据库、游戏机、电话簿、英汉字典、绘图及计算器等功能,因此,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此类手持式电子装置的需求性大幅提升,也使得各制造厂商及企业,无不耗尽心思地持续研究、发展该等手持式电子装置,以令该等手持式电子装置可达到更轻、更薄、更小型的目的,且具有强大的功能。
而无论该等手持式电子装置是被做为个人资讯的管理工具、游戏机、音乐播放机或导航系统等用途,只要将该等手持式电子装置装设在一车辆内,即可方便使用者在行驶车辆时,轻松、方便地使用该等手持式电子装置,可透过一般公知的车用托架而达到目的。
请参阅图1所示,该传统的车用托架10设有可被任意弯折的一延伸管11,该延伸管11一端设有一框架14,该延伸管11另端设有一吸附部12,其中该框架14背对该延伸管11的一面,可供安装有一电子装置15,令该电子装置15被固定在该车用托架10上,而该吸附部12远离该延伸管11的一端,设有一吸盘13,藉由该吸盘13的设计,可令该车用托架10被固定在一车辆内的平面(如中控台)上,如此,即可令使用者在车辆内时,藉由调整该延伸管11,令该电子装置15可被调整到最适合使用的位置上。
惟,上述该延伸管的结构,当使用者已调整好其位置时,虽可令该电子装置被固定在适合使用的位置上,然而在经过一定时间后,会因为该延伸管本身的疲乏,或因车辆行进间的晃动等原因,令该延伸管产生变形,使得该电子装置离开原本的位置,而需使用者重新调整该延伸管,令使用者在使用该电子装置时,极度不方便,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托架结构,以供该等手持式电子装置可稳固地装设在车辆内,而无需时常重新调整该电子装置的位置,此举,实乃目前刻不容缓的一重要课题。
有鉴于传统车用托架的诸多缺点,因此,为改进公知的缺点,本设计人乃经过良久的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托架结构,以期藉由本实用新型的问世及其设计巧思,而能对社会大众作出贡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托架结构,以使该等手持式电子装置可稳固地装设在车辆内,而无需时常重新调整该电子装置的位置,方便使用者操作或取放该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托架结构,包括一底座,其一面设有一吸附部,其另一面固设有一第一支架;一第二支架,其一端与该第一支架的另端相枢接,该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间的枢接轴与垂直于该底座的中心轴保持直交状态;一旋转架,其一端枢设在该第二支架的另端,该旋转架与第二支架间的枢接轴与该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间的枢接轴保持直交状态;一承载架,枢设在该旋转架的另端,该承载架与旋转架间的枢接轴与该旋转架与第二支架间的枢接轴保持直交状态。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另一种托架结构,包括一底座,其一面设有一吸附部,其另一面固设有第一支架;至少一延长架,该延长架枢接在该第一支架的另端,该延长架与第一支架间的枢接轴与垂直于该底座的中心轴保持直交状态;一第二支架,其一端与该延长架的另端相枢接,该第二支架与延及架间的枢接轴与该延长架与第一支架间的枢接轴保持平行状态;一旋转架,其一端枢设在该第二支架的另端,该旋转架与第二支架间的枢接轴与该延长架与第一支架间的枢接轴保持直交状态;一承载架,枢设在该旋转架的另端,该承载架与旋转架间的枢接轴与该旋转架与第二支架间的枢接轴保持直交状态。
如上所述的托架结构,其中该等枢接轴上套设有至少一个紧迫套,以供该等枢接轴与对应的第一支架、延长架、第二支架、旋转架与承载架相接在一起时,该等枢接轴可透过各该紧迫套,而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支架、延长架、第二支架、旋转架及承载架相互卡抵。
如上所述的托架结构,其中该吸附部为一吸盘。
如上所述的托架结构,其中该底座面对该吸附部的一面设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朝远离该吸附部的方向延伸一定长度,以供容置该吸盘中央所凸设的一插件,该插件上设有一贯穿孔,该容置部上设有配合该贯穿孔的相对二端的二滑动槽,另设有一扳动部,该扳动部一端可供使用者握持,该扳动部另端的相对二侧,分别设有一卡抵片,该二卡抵片上的相对二面上,设有可配合该二滑动槽的一卡抵孔,另设有一定位轴,以供依序伸入各该卡抵孔、滑动轴及贯穿孔内,使得该吸盘、底座及该扳动部可相互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托架结构设有一底座,底座一面设有一吸附部,以吸附固定在一平面上,底座另面固设有一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另端与一第二支架相互枢接在一起,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间的枢接轴与垂直于该底座的中心轴保持直交状态;该第二支架的另端枢设有一旋转架,旋转架与第二支架间的枢接轴与第二支架及第一支架间的枢接轴保持直交状态;旋转架的另端枢设一承载架,承载架与旋转架间的枢接轴与该旋转架及第二支架间的枢接轴保持直交状态;该承载架的另端可装设一电子装置,当该托架藉由吸附部而被固定在一平面上时,使用者可转动该承载架、旋转架及该第二支架,将该承载架调整至一适当位置及角度,方便使用者操作或取放该电子装置。


图1为传统车用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托架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托架结构的该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托架结构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2、托架 21、底座 22、第一支架23、第二支架24、旋转架 25、承载架26、延长架 31、32、33、34、36、枢接轴 35、紧迫套4、吸附部 41、吸盘 42、插件43、贯穿孔 44、容置部 45、滑动槽46、扳动部 461、卡抵片462、卡抵片47、定位轴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托架结构,请参阅图2所示的一具体实施例,其设有一底座21,该底座21一面上设有一吸附部4,其用以吸附及固定在一平面(如车辆内的中控台)上,而该底座21的另一面固设有一第一支架22,该第一支架22的另一端,是与一第二支架23相枢接,该第二支架23与第一支架22间的枢接轴31,与垂直于该底座21的中心轴保持直交状态,该第二支架23可在该第一支架22上转动;该第二支架23的另一端,枢设有一旋转架24,该旋转架24与第二支架23间的枢接轴32,与该第二支架23及第一支架22间的枢接轴31保持直交状态,该旋转架24可在该第二支架23上转动;而该旋转架24的另一端枢设有一承载架25,承载架25与该旋转架24间的枢接轴33(如图3所示),与该旋转架24及第二支架23间的枢接轴32保持直交状态,该承载架25可在该旋转架24上转动;
复请参阅图2所示,由于该承载架25相对该旋转架24的另一端可装设有一电子装置(如图1所示的手持式电子装置15,如行动电话(Mobile phone)及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藉此,当该托架2藉由该吸附部4而被固定在一平面上时,使用者即可透过转动该承载架25、旋转架24及该第二支架23,而将该承载架25调整一适当的方向及角度,以方便使用者操作或取放该电子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示,是将上述实施例中的该第二支架23与该第一支架22相互分离后,再于该第一支架22上枢接有至少一个延长架26,该延长架26与该第一支架22间的枢接轴34,与该垂直于该底座的中央轴保持直交状态,该延长架26可在该第一支架22上转动;该延长架26的另一端可与该第二支架23相枢接,该延长架26与该第二支架23间的枢接轴36,可与该延长架26及第一支架22间的枢接轴34保持平行状态,该第二支架23可在延长架26上转动,如此,该第二支架23、旋转架24及承载架25,恰可藉由该等延长架26的结构,而可远离(或靠近)该底座21一定距离。
在上述各该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该等枢接轴31、32、33、34及36上可套设有至少一个具有弹性的紧迫套35,待该等枢接轴31、32、33、34及36分别与对应的底座21、第二支架23、旋转架24、承载架25及延长架26相接后,该等紧迫套35恰可分别被各该枢接轴31、32、33、34及36与对应的底座21、第二支架23、旋转架24、承载架25及延长架26间共同夹合在一起,如此,当不转动该托架2时,藉由该等紧迫套35的结构,令该等枢接轴31、32、33、34与36恰可与对应的底座21、第二支架23、旋转架24、承载架25及延长架26间透过该紧迫套35而相互卡抵,使得该托架2不会随意转动;再者,复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当使用者欲转动该托架2时,亦可藉由该等紧迫套35的弹性结构,使得各该被转动的部分所对应的紧迫套35产生变形,藉以解除各该被转动的枢接轴31、32、33、34及36与对应的底座21、第二支架23、旋转架24、承载架25及延长架26间的相互卡抵的状态,该托架2可被使用者转动。
在各该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3所示,该吸附部4(如图2所示)为一吸盘41,该吸盘41中央凸设有一插件42,该插件42相对该吸盘41的一端缘设有一贯穿孔43,而该底座21面对该吸附部4的一面,设有可配合该插件42的一容置部44,该容置部44朝远离该吸附部4的方向,延伸一定长度,以供容置该插件42,该容置部44相对两侧上,设有可配合该贯穿孔43的一滑动槽45,则当该插件42进入该容置部44内,使得该吸盘41相邻该底座21时,该贯穿孔43的相对二端恰可分别对应该二滑动槽45远离该吸盘41的一端;另在本实用新型中,复请参阅图3所示,该吸附部4尚可包括有一扳动部46,该扳动部46一端可供使用者握持,该扳动部46另一端的相对二侧,分别设有一卡抵片461,该二卡抵片461间恰可供容置该容置部44外缘的部分,而该二卡抵片461相对二面上,设有可配合该二滑动槽45的一卡抵孔462,藉此,当该二卡抵片461间容置有该容置部44,而该容置部44内亦容置有该插件42时,该二卡抵孔462恰可分别对应该二滑动槽45,及该贯穿孔43的相对二端,使得一定位轴47可依序伸入各该卡抵孔462、滑动槽45及贯穿孔43内,以将该吸盘41、底座21及该扳动部46结合在一起;复请参阅图3所示,由于该吸盘41的外缘大于该底座21的外缘,而该底座21中央位置又朝该第一支架22的方向隆起,因此,可令该扳动部46朝一方向转动,以带动该定位轴47朝远离该吸盘41的方向在该滑动槽45内产生位移,同时带动该插件42在该容置部44内移动,而该吸盘41的外缘则恰可与该底座21的外缘相互结合,并使得该吸盘41中央位置处的部分可朝该方向产生变形,藉此,当该底座21放置在该平面上,令该吸盘41与该平面相互接触时,即可藉由转动该扳动部46,使得该吸盘41与该平面间可产生一吸引力,令该底座21可被吸附在该平面上。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涵盖之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其一面设有一吸附部,其另一面固设有一第一支架;一第二支架,其一端与该第一支架的另端相枢接,该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间的枢接轴与垂直于该底座的中心轴保持直交状态;一旋转架,其一端枢设在该第二支架的另端,该旋转架与第二支架间的枢接轴与该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间的枢接轴保持直交状态;一承载架,枢设在该旋转架的另端,该承载架与旋转架间的枢接轴与该旋转架与第二支架间的枢接轴保持直交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轴上套设有至少一个紧迫套,所述枢接轴与对应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旋转架及承载架相接在一起,所述枢接轴可透过所述紧迫套,而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旋转架及承载架相互卡抵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为一吸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面对该吸附部的一面设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朝远离该吸附部的方向延伸一定长度,以容置该吸盘中央所凸设的一插件,该插件上设有一贯穿孔,该容置部上设有配合该贯穿孔的相对二端的二滑动槽,另设有一扳动部,该扳动部一端可供使用者握持,该扳动部另端的相对二侧分别设有一卡抵片,该二卡抵片上的相对二面上设有可配合该二滑动槽的一卡抵孔,再设有一定位轴,依序伸入所述卡抵孔、滑动槽及贯穿孔内,该吸盘、底座及该扳动部可相互结合在一起。
5.一种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其一面设有一吸附部,其另一面固设有第一支架;至少一延长架,该延长架枢接在该第一支架的另端,该延长架与第一支架间的枢接轴与垂直于该底座的中心轴保持直交状态;一第二支架,其一端与该延长架的另端相枢接,该第二支架与延长架间的枢接轴与该延长架与第一支架间的枢接轴保持平行状态;一旋转架,其一端枢设在该第二支架的另端,该旋转架与第二支架间的枢接轴与该延长架与第一支架间的枢接轴保持直交状态;一承载架,枢设在该旋转架的另端,该承载架与旋转架间的枢接轴与该旋转架与第二支架间的枢接轴保持直交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轴上套设有至少一个紧迫套,该等枢接轴与对应的第一支架、延长架、第二支架、旋转架与承载架相接在一起,该等枢接轴可透过各该紧迫套,而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支架、延长架、第二支架、旋转架及承载架相互卡抵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吸附部为一吸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面对该吸附部的一面设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朝远离该吸附部的方向延伸一定长度,以容置该吸盘中央所凸设的一插件,该插件上设有一贯穿孔,该容置部上设有配合该贯穿孔的相对二端的二滑动槽,另设有一扳动部,该扳动部一端可供使用者握持,该扳动部另端的相对二侧,分别设有一卡抵片,该二卡抵片上的相对二面上,设有可配合该二滑动槽的一卡抵孔,另设有一定位轴,以依序伸入各该卡抵孔、滑动轴及贯穿孔内,该吸盘、底座及该扳动部可相互结合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托架结构,其设有一底座,底座一面设有一吸附部,以吸附及固定在一平面上,底座另面固设有一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另端与一第二支架相互枢接在一起,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间的枢接轴与垂直于该底座的中心轴保持直交状态;该第二支架的另端枢设有一旋转架,旋转架与第二支架间的枢接轴与第二支架及第一支架间的枢接轴保持直交状态;旋转架的另端枢设一承载架,承载架与旋转架间的枢接轴与该旋转架及第二支架间的枢接轴保持直交状态;该承载架的另端可装设一电子装置,当该托架藉由吸附部而被固定在一平面上时,使用者即可转动该承载架、旋转架及该第二支架,将该承载架调整至一适当位置及角度,方便使用者操作或取放该电子装置。
文档编号H05K7/14GK2762282SQ20042005850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7日
发明者王进杨 申请人:王进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