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路口车辆及行人地下分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3606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叉路口车辆及行人地下分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交叉路口车辆及行人地下分流系统。
背景技术
为解决交通拥塞问题,通常需要兴建大量的立交桥,但是建立交桥占用地表空间大、消耗大量的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投入建设资金多,而且对市容整体环境的破坏等也非常严重。目前,路口交通设施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1.全地表平面型。2.全立交型。3.半立交型。虽然这些设施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种车辆不断增多已经显现出以上交通设施的种种不足和弊端。首先,全平面型路口主要是由禁行红灯、允行绿灯组成控制着交通。因为在车辆左转时严重影响对面直行车辆的通行,所以很多路口又增加了左转允行和禁行灯。这样虽然解决了左转车对其它直行车辆的影响,但是却对各个行驶方向都增加了两倍的等候时间。全平面型也包括没有红绿灯控制的转盘型路口,这种随机自由调节型的路口,在车辆和人流多的时候,是交通事故的多发点。第二种是全立交型,这似乎是体现交通现代化的一种标志。但是它除了需要占用广阔的地表面积、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消耗大量的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外,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特别是对历史悠久、古老文明的城市而言,立交桥外观与城市的风貌很不协调,兴建立交桥有时还要拆除周围的许多建筑施工难度大、周期长、成本很高。第三种是半立交型,它包括由地表与高架、地表与半地下的不交叉直行立交桥。例如北京三环上的桥。不论是全立交桥还是半立交桥,虽然在解决交通拥挤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由于它们都需要一个较长的引桥、左转桥往往还需要向右迂回一个大圈,所以这两种桥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对资源的消耗也是巨大的。例如象长安街这样的干线,如果每个路口都修建地上立交桥,结果是难以想象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交叉路口车辆及行人地下分流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地表以下设置两层车辆左转地道,以及人行通道。左转车辆包括小型汽车和自行车将要行至路口时,先并道至左转线内行驶,然后进入左转地道入口,沿下坡引桥进入通道左转。行至出口时沿上坡引桥到达地面。这一系统使左转车辆不需等待即可以直接通过,甚至比直行还方便。于是地面的路口就只有直行允行和禁行两种状态,使各个方向的车辆和行人都减少了2/3的等待时间。此外,将左转上下坡引桥设计成由构件组成的活动跳板,必要时列如阅兵庆典活动可以用动力设备将其下端抬起与地面齐平,取消左转允行状态。该系统还设计了与自行车并行的人行通道,人行道与自行车道之间有护栏以保证安全。人行通道也可以加设电动扶梯,避免因宽度限制引起的人流拥挤现象。上下两层人行道中间的交汇处还设有上下通道,行人可以任意选择出口及去向。上下两层汽车通道与自行车道的临近交汇处设有横向通道,作为发生意外交通事故的安全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占地面积小,节约地表空间。2.由于依托地下通道周围土石的支撑无须立柱;引桥构件短,所以将大量节约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3.整体造价与工期大约为地上全立交型的1/2。4.系统建于地下抗震性能将大大提高。5.车辆及行人等待时间可缩短2/3,可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6.系统建于地下不影响城市环境与整体建筑风貌。7.全面建立本交叉路口车辆地下分流系统后,也可减少因为防止交通拥挤现象交通管理部门不得不设立许多单行线和禁止左转路口,致使车辆绕行带来的时间和能源的浪费。是缓解例如长安街这样的干线交通拥挤状况的有效途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交叉路口车辆及行人地下分流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可升降式引桥的侧视图。
图3是入口防雨防水设施示意图。
图4是图1由17至18连线的横断面,显示上下两层关系的示意图。
图1中,1至8连接的分别是汽车通道,其中1.由东向南左转地道入口,2.由东向南左转地道出口,3.由西向北左转地道入口,4.由西向北左转地道出口,5.由北向东左转地道入口,6.由北向东左转地道出口,7.由南向西左转地道入口,8.由南向西左转地道出口。9.由东向南左转自行车地道入口,10.由东向南左转自行车地道出口,11.由西向北左转自行车地道入口,12.由西向北左转自行车地道出口,13.由北向东左转自行车地道入口,14.由北向东左转自行车地道出口,15.由南向西左转自行车地道入口,16.由南向西左转自行车地道出口,17.由东北向西南的人行地道入口,18.由东北向西南的人行地道出口,19.由西北向东南的人行地道入口,20.由东北向西南的人行地道出口,21.连接汽车与自行车通道的应急通道。22.连接上下两层人行道的中转通道,23.24双向扶梯隔离线,25.26自行车与人行道的隔离线。27.防雨棚,28.挡水坎,图中不同深浅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层面。37.38.地下一层左转通道,39.地下一层左转自行车和人行道,40.41.地下二层左转通道,42.地下二层自行车人行道。
在图2中,27.防雨棚,28.挡水坎,29.引桥,30.铰链,31.升降机,32.滑轮,33.导轨,34.汽车。
在图3中,27.防雨棚,28.挡水坎,34.汽车,35.方向标,36.双黄线。
在图4中,21.应急通道,22.上下两层人行道通道,23.双向人行道(自动扶梯)隔离墙,25.自行车与人行道隔离墙,34.汽车,37.38.地下一层不同方向的汽车通道,39.自行车与人行道,40.自行车,41.行人,42.地下二层人行道。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中,交叉路口车辆及行人地下分流系统主要构建成两层,地下一层为一个方向的左转地道,东西方向需要左转的车辆由汽车入口(1)、(3)进入,从出口(2)、(4)驶出。需要左转的自行车由入口(9)、(11)进入地道,从(10)、(12)驶出。地下二层为另一个方向的左转地道,南北方向需要左转的车辆从(5)、(7)、(13)、(15)进入,从(6)、(8)、(14)、(16)驶出。在每层汽车地道的中部与同层自行车地道的中部还设有安全通道(21),作为万一出现交通事故的应急通道。在每一个层面两个汽车左转地道(37)、(38)之间还设有自行车左转与人行道通道(39),自行车在通道两侧行驶,人行道在中间,从东北向西南的行人从道口(17)和(18)出入,由西北到东南的行人道从(19)和(20)出入,在上下两层人行道中部有一个中转通道(22),行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所要去的方向。自行车道与人行道之间有护栏(25)、(26)将行人和自行车分开以保证安全。各层的人行道也被隔离墙(23)、(24)分开,为防止不同方向的人流互相拥挤,也可以设计成双向电动扶梯加速人流的输送,以及提高人们走地道的自觉性。在车辆地道的入口与出口(1)至(16)都设有可以升降的引桥(29),引桥下面有移动支撑单元(31),支撑单元的上面和下面设有滑轮(32),上面的滑轮与引桥背面滑配,下面的滑轮骑在导轨(33)上面,平时支撑单元缩在路面下面的地道里,引桥活动端位于下方,地道处于放行状态,必要时列如阅兵庆典活动等,可以通过电动或人力机械将路面下面的支撑单元沿箭头方向推出,将引桥抬起与地面齐平,取消左转允行状态使道路恢复常态,拓宽直行通路。在所有通道的入口处都设有防雨棚(27)和环状闭合的挡水坎(28)防止积水进入地道。挡水坎可以用充气的橡胶、塑料或其它材料制造,道路恢复常态时将气放掉,不会影响交通。另外,挡水坎还起到限制车辆出入地道口速度的作用。挡水坎在出入口四周,在防雨棚遮盖的范围内。在防雨棚的上面设有方向标(35)用来警示驾驶员。左转通道按照习惯应设在临近双黄线(36)一侧。地下二层左转通道(40)、(41)、(42)的总体布局和使用方法与地下一层的相同。采用交叉路口车辆及行人地下分流系统后各个方向的车辆与行人的等候时间缩短了大约2/3。
权利要求
1.交叉路口车辆及行人地下分流系统由地下两层构成,其特征是在每个层面都有两条左转汽车通道和一条自行车与人行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交叉路口车辆及行人地下分流系统,其特征是车辆通道的入口均设有可以升降的引桥,引桥的一端通过铰链与地面连接,另一端为活动端,降下时与通道地面衔接,升起时与地表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交叉路口车辆及行人地下分流系统,其特征是两条左转汽车通道之间设有一条自行车左转与人行通道,通道的两侧为不同方向的自行车道,中间为人行道,自行车道与人行道之间被隔离墙分开,人行道也被隔离墙从中间分开,作为不同方向的人行道,人行道可以是普通道路也可以建成自动扶梯式人行道。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交叉路口车辆及行人地下分流系统,其特征是在每层汽车通道的中部与同层自行车通道的中部临近处,还设有作为万一出现交通事故的安全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交叉路口车辆及行人地下分流系统,其特征是在上下两层人行道中部有一个供行人选择去向的中转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交叉路口车辆及行人地下分流系统,其特征是在所有通道的入口处都设有防雨棚和环状闭合的挡水坎,防止积水进入地道。挡水坎可以用充气的橡胶、塑料或其它材料制造,道路恢复常态时将气放掉,不会影响交通。另外,挡水坎还有限制出入地道口车速的作用。挡水坎在出入口四周,在防雨棚遮盖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书6所述的交叉路口车辆及行人地下分流系统,其特征是在防雨棚的上面设有用来警示驾驶员方向标。
全文摘要
为解决交通拥塞问题,发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交叉路口车辆及行人地下分流系统。在地表以下设置两层车辆左转地道及人行道。左转车辆在路口沿引桥下坡进入左转地道,至出口时沿上坡引桥到达地面。这一系统使左转车辆不需等待即可以直接通过,甚至比直行还方便。地面只有直行允行和禁行两种状态,使各个方向的车辆和行人都减少了2/3的等待时间。将左转上下坡引桥设计成活动跳板,必要时,列如阅兵、庆典等活动将其下端抬起与地面齐平,取消左转允行状态。该系统还设计了与自行车并行的人行通道和电动扶梯,避免因宽度限制引起的人流拥挤现象。上下两层人行道中间的交汇处还设有上下通道,行人可以任意选择出口及去向。
文档编号B66B21/00GK1916281SQ200510090739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6日
发明者王研, 王贺新 申请人:王研, 王贺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