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承重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17900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承重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用于支撑电梯轿厢的(传送)带。
背景技术
电梯具有通过电机升降的轿厢。通常,对重被用于抵消轿厢的重量以降低电机上 的负荷。带将轿厢连接至对重并挂在滑轮上。带获得由电机传送的滑轮牵引。通常,用于 电梯轿厢的带由支撑电梯重量的带绳构成。这些带绳沿其长度非常坚硬并且绕有获得滑轮 牵引的带套。本领域中早已公知的是利用滑轮上的拱顶可以有助于带轨朝向滑轮的中心,即使 在带略微偏离时也是如此。尽管拱顶可以更好地有助于带轨,但是拱顶可能会降低其性能。 具体地,由于拱顶的形状,在滑轮和带之间的界面处的压力是不均勻的。在拱顶顶部会存在 很高的峰值压力,导致带套和带绳的寿命缩短。另外,因为带绳的硬度,所以这些带绳倾向于以相同的速度移动。滑轮表面的速度 是与滑轮的中心线及其表面之间的距离直接成正比的。因此,拱顶的尖端与滑轮表面的剩 余部分相比会以较高的圆周速度行进。因为带绳均以相同速度移动,而滑轮表面的速度会 由于拱顶而变化,所以在有些位置带表面和对应的滑轮表面就会具有不同的速度。结果,在 带表面和滑轮表面之间就存在局部打滑,导致传送带的磨损。因此对于一种所具有的轮廓能够适应滑轮拱顶形状的(传送)带存在需求。

发明内容
一种用于支撑电梯轿厢的(传送)带,具有承担轿厢的重量和对重的受拉部件。受 拉部件沿一定长度延伸。外罩封盖多个受拉部件。外罩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 面为滑轮提供牵引。第二表面可以接触与反向弯曲相连的空载滑轮。受拉部件被夹在第一 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限定横向于受拉部件长度的横截面。该横截面 具有第一端部、中间部分和第二端部。中间部分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一宽度, 该第一宽度小于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之一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宽度。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各种特征和优点将根据以下的详细说明 而变得显而易见。详细说明所带附图可以简要介绍如下。


图1示出了电梯的示意图,示出了电梯轿厢、对重、滑轮和承重部件。图2示出了图1中的滑轮的正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承重部件的截面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承重部件在图2中的滑轮顶部的截面图。图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平带示出了打滑速率相对于带的位置而增加的曲线图。图6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平带的带宽两端的接触压力。
图7示出了平带与本发明的带相比在带宽两端的接触压力。图8是现有技术中的带设计的横截面。图9是图8的现有技术中的带设计在滑轮的拱顶顶部的视图。图10是图1中的另一种滑轮的正视图。图11是一种可选形状的拱顶的视图。图12是另一种拱顶的视图。图1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带设计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示出的是牵引电梯8的示意图。电梯8包括具有重量14的电梯轿厢10、对 重18、电机30和第一滑轮22即牵引轮。电梯轿厢10被承重部件34悬挂。受拉部件38沿 承重部件34例如带的长度L延伸。如图所示,承重部件34通过第一滑轮22和电机30驱 动并绕过第二滑轮26。而且,承重部件34将对重38的重量连接至具有重量14的电梯轿厢 18以至少抵消电梯轿厢10的重量14。图2示出了第一滑轮22即牵引轮的正视图,其可通过电机30绕轴A旋转。在该 特定的滑轮中,第一滑轮22具有多个接触表面23,24和25,其为凸面并适于通过摩擦接合 三个独立的承重部件34。如图所示,每个接触表面23,24,25都分别具有拱顶C1, C2和C3。 每个拱顶C1, C2和C3都具有半径R2。在过去,承重部件通常都如图8的截面图中所示是平的。该图沿其长度示出了平 带84的横截面。平带84沿横截面68具有第一端部70、中间部分78和第二端部74。沿平 带84的长度有多个受拉部件38例如钢绳被夹在外罩80的第一表面72和第二表面76之 间。第一表面72和第二表面76之间的宽度Wmltom是均勻一致的。第一表面72在第一滑轮22上获得牵引。由于拱顶的弯曲形状、泊松比效应和负 载,平带84的几何形状会在被置于第一滑轮22上时改变,如图9中所示。其中,平带84被 示出为置于第一滑轮22上,具有拱顶Q。如图所示,平带84已经从平的形状改变为弯曲形 状。参照图9,因为受拉部件38的硬度,所以当第一滑轮22在使用中旋转时,受拉部件 38将会以大约相同的速度Vtelt移动。例如,第一滑轮22假定以角速度θ绕轴A旋转。在 点Τ,拱顶表面73与轴A的距离为N,而在点Q,拱顶表面73与轴A的距离为Μ,Μ是比距离 N更大的距离。因此,拱顶表面73在点T的速度是Vt = NX θ,而拱顶表面73在点Q的速 度是Vq = MX θ。因为M大于N,所以拱顶表面73在点Q的速度\就大于拱顶表面73在 点T的速度是Vt。因为点Q处的压力更大,所以平带84在点Q将倾向于和第一滑轮22 — 起移动。但是,参照图5,因为Vbelt = Vq而大于Vt,所以平带84随后将在边缘处打滑。在点 T处的打滑速率大约为vbelt-vt。磨损率是压力乘以打滑速率的函数,并且在高打滑和中等压力的外边缘附近为最高。因此,不均勻的磨损导致在边缘处的磨损比在平带84中间处的磨损更大。这些不同还 造成受拉部件38因不同高度处的应变而改变长度,同样导致平带84上的不均勻磨损。另 夕卜,如图6中所示,对于带上的任意给定负载,平带84上的负载在带的中间与在带横截面的 末端相比可能就会更大。因此,平带84将会不均勻地磨损。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承重部件的一个示例。承重部件34被以横向于图1中所示 承重部件34的长度L的横截面52示出。承重部件34具有外罩42,外罩42具有第一表面 46和第二表面48,其封盖或至少部分地覆盖受拉部件38,受拉部件38在此被夹在第一表面 46和第二表面48之间。受拉部件38可以例如是钢绳。每个受拉部件38均延伸为承重部 件34的长度L并且也由图3以横截面示出。承重部件34具有由第一表面46和第二表面 48限定的横截面52。横截面52具有第一端部56、中间部分60和第二端部64。通常,承重部件34的形状与拱顶相匹配并且受拉部件38被设置在第一表面46 和第二表面48之间以确保它们在被放置和加载到第一滑轮22上时沿平行于轴A的直线延 伸。因此,在图3中,第一表面46构成第一弧线47而第二表面48构成第二弧线49。两条 弧线都是凹线。第一表面46用于第一滑轮22上的牵引并且通常匹配拱顶例如第一滑轮22 的拱顶q的弯曲形状。参照图4,承重部件34具有第一弧线47,其具有第一半径礼。第一滑轮22即牵引 轮的拱顶具有第二半径R2。第一半径礼至少等于&,不过礼也可以大于R2。中间部分60 具有第一宽度W”而第一端部56和第二端部64具有第二宽度W2。第一宽度Wi小于第二宽 度W2。由于这种设计,当承重部件34被置于第一滑轮22顶部时,多个受拉部件38就倾 向于在横截面52上以线性方式沿第一滑轮22的轴A延伸。受拉部件38与轴A的距离都大 约为距离X,包括在点T和Q也是如此。随后,当第一滑轮22转动承重部件34时,多个受拉 部件38将以与轴A相同的距离X旋转以使受拉部件38都具有同样的速度,从而导致减少 承重部件34在横截面52上的打滑。另外,受拉部件38仍将保持相同的长度。通过保持相 同的长度,受拉部件38上的应变和对应的应力也相等。打滑也被减少并且承重部件34上 更均勻的压力导致减少了磨损。因此,外罩42被成形用于填充受拉部件38和第一滑轮22 之间的空间,以在承重部件34被置于第一滑轮22上并支撑重量14和对重18时,使受拉部 件38以与轴A相同的距离X转动。另外,如图7中所示,接触压力在承重部件34上被分布得更为均勻。例如,当第一 半径礼等于第二半径R2时,也就是第一表面46的半径等于第一滑轮22的半径R2时,在第 一滑轮22的拱顶例如拱顶Q上即可实现相对平均的压力分布。另外,当第一半径礼大于 R2时,压力分布与平带上的压力分布相比也是相对平均的。图10示出了第二滑轮26的正视图。与第一滑轮22类似,第二滑轮26具有接触 表面23,24和25。一个表面例如接触表面23沿第二表面48接触承重部件34。每个接触 表面23,24和25都具有拱顶表面Q,C2和C3。拱顶Q例如相对于轴A具有半径R4。参照图3,第二表面48用于和第二滑轮26接触以反向弯曲承重部件34并大致匹 配第二滑轮26的拱顶例如拱顶Q的弯曲形状。第二表面48构成凹形弧线即第二弧线49, 具有第三半径R3,其如果不是大于的话则至少等于滑轮26的拱顶Q的半径R4。用这种方 式,与第二滑轮26接触造成的磨损也可以像与第一滑轮22接触造成的磨损那样被减小。另外,尽管第二滑轮26的拱顶CpQ和C3被示出为与第一滑轮22的拱顶相同,但 是它们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二滑轮26可以具有如图12中所示的抛物线形弧线的拱顶C4, 或者具有如图11中所示的具有直斜面107和弧形顶109的拱顶C5,而第一滑轮22可以具 有拱顶C” C2或C3。可选地,第一滑轮22可以具有拱顶C4和C5,而第二滑轮22可以具有拱顶C1,C2或C3。然后,例如参照图13,承重部件100具有第一表面46和第二表面48,第一表面46具有形状104以匹配第一滑轮22的拱顶C1,第二表面48具有形状105以匹配抛物线形的 拱顶C4。每种形状104和105因此可以确保受拉部件38以与各自每个滑轮的旋转轴相同 的距离H旋转。形状104确保受拉部件38相对于第一滑轮22的这种等距旋转,而形状105 确保受拉部件38相对于第二滑轮26的等距旋转。上述说明是示范性的而不是对实质内容的限制。所公开示例的变形和修正不必背 离本发明的本质即可变得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给予本发明的法律保护范围只 能通过研究以下的权利要求而确定。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支撑电梯轿厢的承重部件,包括用于承担电梯轿厢的重量和对重的多个受拉部件,所述多个受拉部件沿一定长度延伸;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多个受拉部件的外罩;所述外罩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多个受拉部件被夹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所述第一表面用于滑轮牵引;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限定横向于所述长度的横截面,所述横截面具有第一端部、中间部分和第二端部;并且其中所述中间部分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一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二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重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 部中每一个的所述第二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重部件,其中所述第一表面限定至少第一弧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重部件,其中在所述外罩装在滑轮上之前,所述第一弧线具 有的第一半径至少等于滑轮拱顶的第二半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重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半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重部件,其中在所述外罩装在滑轮上之前,所述第一表面限 定匹配滑轮拱顶的第二形状的第一形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重部件,其中当所述外罩被设置在滑轮的拱顶上时,所述第 一形状将所述多个受拉部件沿着滑轮的宽度设置为与滑轮旋转轴的距离大致相等。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重部件,其中所述第二表面限定至少第二弧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重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弧线的形状不同于所述第二弧线。
10.一种用于支撑电梯轿厢的承重部件,包括用于承担电梯轿厢的重量和对重的多个受拉部件,所述多个受拉部件沿一定长度延伸;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多个受拉部件的外罩;所述外罩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多个受拉部件被夹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 二表面之间,所述第一表面用于滑轮牵引;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限定横向于所述 长度的横截面;并且其中所述外罩具有横截面形状,使得当被设置在滑轮的拱顶上时所述多个受拉部件沿 着所述横截面形状与滑轮的旋转轴大致等距离地被间隔开。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承重部件,其中所述第一表面限定至少第一弧线而所述第二 表面限定至少第二弧线,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弧线和所述第二弧线是凹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承重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弧线具有的第一半径至少等于滑轮 拱顶的第二半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承重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半径。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承重部件,其中所述第二弧线具有的第三半径至少等于另一 个滑轮的拱顶的第四半径。
15.一种电梯,包括具有重量的电梯轿厢;用于至少部分地抵消所述重量的对重;用于移动所述电梯轿厢的至少一个滑轮;用于承担所述电梯轿厢的所述重量和所述对重的多个受拉部件,所述多个受拉部件沿一定长度延伸;封盖所述多个受拉部件的外罩;所述外罩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多个受拉部件被夹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 二表面之间,所述第一表面用于滑轮牵引;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限定横向于所述长度的横截面,所述横截面具有第 一端部、中间部分和第二端部;并且其中所述中间部分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宽度 小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一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二宽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第一表面限定至少第一弧线。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第一弧线具有的第一半径至少等于滑轮拱顶 的第二半径。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承重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弧线是凹线。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承重部件,其中所述第二表面限定至少第二弧线,用于接触 另一个滑轮。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承重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弧线和所述第二弧线都是凹线。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支撑电梯轿厢(10)的承重部件(34),具有承担电梯轿厢(10)的重量和对重的多个受拉部件(38)。多个受拉部件沿一定长度延伸。外罩(42)封盖多个受拉部件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多个受拉部件被夹在第一表面(46)和第二表面(48)之间。第一表面用于在滑轮(22)上牵引。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限定横向于受拉部件长度的横截面(52)。该横截面具有第一端部(56)、中间部分(60)和第二端部(64)。中间部分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一宽度(w1),该第一宽度小于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之一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二宽度(w2)。
文档编号B66B7/06GK101848852SQ200780100831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7日
发明者J·马, M·J·哈德斯蒂, M·R·古尔维奇, R·N·法戈 申请人:奥蒂斯电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