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8518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遮蔽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遮蔽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贴附于机箱外侧的 遮蔽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箱内部,为了组装各种不同的电子组件,常见以冲孔机台对机箱进行冲 孔,以形成固定各种电子组件的孔,而这些孔的尺寸若太大,从机箱外侧很清楚就 看到机箱内侧的电子组件。因此,为了符合安规的标准,并防止灰尘从这些孔进入 到机箱内部,常见以麦拉(mylar)片贴附于机箱的外侧,以遮蔽电子组件。
图1是传统的一种遮蔽孔的麦拉片的示意图。机箱40具有一第一孔40hl以 及一第二孔40h2,而待遮蔽件10的一第一插件10tl以及一第二插件10t2分别固 定于第一孔40hl以及第二孔40h2中。麦拉片30贴附在机箱40的外侧,以遮蔽第 一孔40hl以及第二孔40h2。
值得注意的是,麦拉片30紧密地贴附在机壳40的外侧,而第一插件10hl与 第二插件10h2分别穿过第一孔40hl以及第二孔40h2时,必定会推挤麦拉片30 向外,造成麦拉片30产生多道折痕处30a、 30b,这些折痕处30a、 30b在外观上 隆起而形成不当的形变,影响整体的美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遮蔽结构,可避免受到推挤而产生折痕。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遮蔽结构,位于一机箱的外侧,该机箱具有一第一孔以 及一第二孔,而该机箱内部具有一待遮蔽组件,且该待遮蔽件的一第一插件以及一 第二插件分别沿着一移动方向而固定于该第一孔以及该第二孔中。该遮蔽结构包括 一聚酯片,贴附于该机箱的外侧,其中该聚酯片具有一第一孔遮蔽面以及一第二孔 遮蔽面,且该聚酯片分别形成有第一缝隙、第二缝隙于该第一孔遮蔽面的周围以及第三缝隙、第四缝隙于该第二孔遮蔽面的周围。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第一孔遮蔽面对应位于该第一孔的 正下方,而该第一缝隙以及该第二缝隙朝平行该移动方向的方向配置,并相隔一第 一间距。第一间距与相对应的该第一插件的宽度等宽。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第二孔遮蔽面对应位于该第二孔的 正下方,而该第三缝隙以及该第四缝隙朝平行该移动方向的方向配置,并相隔一第 二间距。第二间距与相对应的该第二插件的宽度等宽。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第一孔与第二孔分别贯穿该机箱之 一底板,而该第一孔与该第二孔的形状呈漏斗状。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底板具有一槽体,该槽体用以放置 该聚酯片。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第一插件与第二插件分别突出于该 待遮蔽件的底部,并显露于该机箱的该槽体内。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聚酯片为麦拉(mylar)片。
本实用新型的遮蔽结构是预先形成多个缝隙的聚酯片,能防止聚酯片受到第 一插件以及第二插件的推挤而产生折痕,且能遮蔽第一孔以及第二孔,而使待遮蔽 件无法从机箱外侧毫无掩饰地被看到。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 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传统一种遮蔽孔的麦拉片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遮蔽结构在机箱的外侧的分解示意图。 图2B是图2A的遮蔽结构在机箱的外侧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遮蔽结构在机箱的外侧的分解示意图,而图2B 是图2A的遮蔽结构在机箱的外侧的组合示意图。
请参考图2A及图2B的底视图,本实用新型的遮蔽结构100位于一机箱20的外侧,机箱20具有一第一孔20hl以及一第二孔20h2,而机箱20内部具有一待遮 蔽件10 (见图1),且待遮蔽件10的一第一插件10tl以及一第二插件10t2分别 沿着一移动方向而固定于第一孔20hl以及第二孔20h2中。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 中,第一孔20hl与第二孔20h2分别贯穿机箱20的底板22,并列在移动方向M上, 其形状例如为具有第一开口部L1以及第二开口部L2的漏斗状开孔(或钥匙孔), 第一开口部Ll的尺寸大于第二开口部L2的尺寸,以使待遮蔽件10的第一插件10tl 以及第二插件10t2可经由第一开口部Ll插入,并朝第二开口部L2的方向移动而 固定于第二开口部L2中。
此外,待遮蔽件10例如是一电池座,而电池座内部可放置至少一电池,例如 是小型的碱性电池或镍氢电池。待遮蔽件10的第一插件10tl以及第二插件10t2 分别突出于待遮蔽件10的底部,并显露于底板22的一槽体22a内,其形状例如为 一水平构件Pl与一垂直构件P2相连接的倒T字形,水平构件Pl的两端分别突出 于垂直构件P2之外,且水平构件Pl与垂直构件P2的尺寸分别配合第一孔20hl 的第一开口部Ll以及第二开口部L2的尺寸,以使第一插件10t 1以及第二插件10t2 分别沿着移动方向M而固定于第一孔20hl以及第二孔20h2中。
值得注意的是,遮蔽结构100为一聚酯片100a,例如是麦拉片或其它聚酯纤 维片。聚酯片100a可贴附于机箱20的外侧(例如贴附于槽体22a内),以使待遮 蔽件10无法从机箱20的外侧被看到,也就是说,聚酯片100a的目的是为了防止 从第一孔20hl以及第二孔20h2中直接且无掩饰地看到机箱20内部的电子组件。 为了完全遮蔽机箱20的第一孔20hl以及第二孔20h2,聚酯片100a具有一第一孔 遮蔽面A1以及一第二孔遮蔽面A2,且聚酯片100a分别形成有第一缝隙Sl、第二 缝隙S2于该第一孔遮蔽面Al的周围以及第三缝隙S3、第四缝隙S4于该第二孔遮 蔽面A2的周围,以防止聚酯片100a的第一孔遮蔽面Al与第二孔遮蔽面A2受到推 挤而产生折痕。
详细而言,第一孔遮蔽面Al对应位于第一孔20hl的正下方,而第一缝隙S1 以及第二缝隙S2朝平行移动方向M的方向配置,并相隔一第一间距D1,例如与相 对应的第一插件10tl的宽度(水平构件P1的宽度)等宽。由于第一孔遮蔽面Al 的周围形成有第一缝隙S1以及第二缝隙S2,因此聚酯片100a受到第一插件10tl 推挤时,第一孔遮蔽面Al可向外挠曲而让出空间给第一插件10tl,因而不易产生折痕,且第一缝隙Sl与第二缝隙S2的尺寸很小,以肉眼仍无法从机箱20的外侧 看到机箱20内部的组件。同样,第二孔遮蔽面A2对应位于第二孔20h2的正下方, 而第三缝隙S3以及第四缝隙S4朝平行移动方向M的方向配置,并相隔一第二间距 D2,例如与第二插件10t2的宽度(水平构件P1的宽度)等宽。由于第二孔遮蔽面 A2的周围形成有第三缝隙S3以及第四缝隙S4,因此聚酯片100a受到第二插件10t2 推挤时,第二孔遮蔽面A2可向外挠曲而让出空间给第二插件10t2,因而不易产生 折痕,且第三缝隙S3与第四缝隙S4的尺寸很小,以肉眼仍无法从机箱20的外侧 看到机箱20内部的组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遮蔽结构是预先形成多个缝隙的聚酯片,能防止聚 酯片受到第一插件以及第二插件的推挤而产生折痕,以增加整体的美感,且能遮蔽 第一孔以及第二孔,而使待遮蔽件无法从机箱外侧毫无掩饰地被看到。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 一种遮蔽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一机箱的外侧,该机箱具有一第一孔以及一第二孔,而该机箱内部具有一待遮蔽组件,且该待遮蔽件的一第一插件以及一第二插件分别沿着一移动方向而固定于该第一孔以及该第二孔中,该遮蔽结构包括一聚酯片,贴附于该机箱的外侧,其中该聚酯片具有一第一孔遮蔽面以及一第二孔遮蔽面,且该聚酯片分别形成有第一缝隙、第二缝隙于该第一孔遮蔽面的周围以及第三缝隙、第四缝隙于该第二孔遮蔽面的周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孔遮蔽面对应位于该第 一孔的正下方,而该第一缝隙以及该第二缝隙朝平行该移动方向的方向配置,并相 隔一第一间距。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间距与相对应的该第一插件的宽度等宽。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孔遮蔽面对应位于该第 二孔的正下方,而该第三缝隙以及该第四缝隙朝平行该移动方向的方向配置,并相 隔一第二间距。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遮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间距与相对应的该第二 插件的宽度等宽。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孔与该第二孔分别贯穿 该机箱的一底板,而该第一孔与该第二孔的形状呈漏斗状。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遮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具有一槽体,该槽体用 以放置该聚酯片。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遮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插件与该第二插件分别 突出于该待遮蔽件的底部,并显露于该机箱的该槽体内。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聚酯片为麦拉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遮蔽结构,位于一机箱的外侧,机箱具有一第一孔以及一第二孔,而机箱内部具有一待遮蔽组件,且待遮蔽件的一第一插件以及一第二插件分别沿着一移动方向而固定于第一孔以及第二孔中。遮蔽结构包括一聚酯片,贴附于机箱的外侧,以使待遮蔽件无法从机箱的外侧被看到,其中聚酯片具有一第一孔遮蔽面以及一第二孔遮蔽面,且聚酯片分别形成有第一缝隙、第三缝隙于第一孔遮蔽面的周围以及第二缝隙、第四缝隙于第二孔遮蔽面的周围。
文档编号H05K5/02GK201252692SQ20082015177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8日
发明者张贵姣, 杨守仁 申请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