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434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电路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其中电子部件保持于汇流条和基部部件之间的电子电路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电路设备中,通常采用用于将从电子部件产生的热放出去的措施。例如,如 果采用专用于放热的放热部件,制造成本很可能增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JP2007-3^230A 已经提出用导热胶粘剂结合电源汇流条和电子部件的表面,从而将来自电子部件的热通过 电源汇流条并且还通过连接至汇流条的连接器端子的电源引线放出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能改进放热同时降低制造成本的电子电路设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电子电路设备包括汇流条、基部部件和电子部件。汇 流条包括能从外部电源接收电能的外部连接器端子。基部部件布置为与汇流条相对。基部 部件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放热部分。汇流条还包括朝着基部部件延伸的固定端子。固定端子固定至基部部件以构成固 定部分。固定部分构造为具有弹性并且施加回复力以使得汇流条和基部部件之间的距离减 小。电子部件保持于汇流条和基部部件之间并且根据固定部分的回复力与汇流条和基部部 件压力接触。于是,电子部件通过被保持于汇流条和基部部件之间而固定。也就是,电子部件能 在不使用导热胶粘剂之下固定。而且,电子部件与汇流条和基部部件压力接触。因此,由电 子部件产生的热适当地传递至基部部件的放热部分以及汇流条。传递至汇流条的热能通过 外部连接器放到外面。因而,用于导热胶粘剂的成本减小并且放热增强。


本发明的其它目标、特点和优点从下面参照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标识并且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电路设备的横截视图;图2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电路设备的电源汇流条的平面图;图2B是电源汇流条在从图2A的右侧看时的侧视图;图2C是电源汇流条在从图2A的底部看时的底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电路设备的电源汇流条、电子部件和基部部 件的分解透视图;图4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与电源汇流条保持电子部件的基部部件的透视 图;图4B是图4A中的IVB部分的放大视图;图5是图4A所示结构的一部分的横截视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子电路设备的横截视图,用于解释来自电子部件的放 热路径;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电路设备的横截视图;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子电路设备的横截视图,用于解释来自电子部件的放 热路径;并且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将电子部件保持于汇流条和基部部件之间的结 构的示意性横截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这里,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参考标 号标识并且其描述将不再重复。(第一实施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子电路设备中具有集成电路和电磁继电器,并且该电子电路 设备例如用于车辆电气设备比如头灯和刮水器电机的电流控制。如图1所示,电子电路设备具有电源汇流条10、基部部件20、电子部件30、继电器 汇流条40、继电器50和树脂壳体60。汇流条10、40每个都是大致板形导线。例如,汇流条10、40使用压力机由导热金 属板比如铜基金属板冲压而成。如图2A至2C所示,汇流条10具有外部连接器端子11、三个固定端子12和供电端 子13。外部连接器端子11提供来从外部电源接收电能。固定端子12提供来将汇流条10 固定至基部部件20。如图2A所示,固定端子12布置于汇流条10的壁14上的三个位置处。例如,固定 端子12定位于汇流条10的壁14上三角形的顶点处。供电端子13提供来将电能供应至基 部部件20。端子11、12、13通过相对于壁14垂直弯曲汇流条10的部分形成。例如,如图1所 示,固定端子12朝着基部部件20弯曲。类似地,外部连接器端子11和供电端子13朝着基 部部件20弯曲。汇流条10沿着每个端子12的纵向侧形成有狭缝15以使得端子15相对于壁14 是有弹力的或弹性的。这样,端子12可在垂直于壁14的方向上移动。例如,端子12可朝 着基部部件20移动。如图2C所示,端子12在其端部12a附近形成有台阶部分12b。因而,端子12的端 部1 具有比端子12的连接至壁14的基部要小的宽度。如图4A至4C所示,壁14在与电子部件30接触的部分处具有朝着基部部件20凹 入的凹陷。换言之,壁14的这部分朝着基部部件20突出以在与基部部件20相反的一侧上 形成凹陷。该凹陷构成弹力部分16。基部部件20用作电子部件30的导线。基部部件20具有大致板形形状。基部部 件20具有引线框架21和模制树脂22。引线框架21具有预定形状。例如,引线框架21类 似于汇流条10通过加压由金属板比如铜基金属板冲压而成。如图3所示,引线框架21用树脂22模塑以使得引线框架21的预定部分从树脂22露出,预定部分包括用作引线框架21的端子的端子部分23、将与电子部件30相对的放热部 分M、将与固定端子12相对的固定孔部分25、以及将与供电端子13相对的部分。放热部分M构造为与电子部件30相接触以从电子部件30放热。固定孔部分25布置于与固定端子12相对的位置处。固定孔部分25具有固定端 子12插入其中的开口。具有上述结构的基部部件20布置为与汇流条10相对。电子部件30是其中集成了多个MOSFET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及其 控制电路的混合集成电路。如图3所示,电子部件30具有大致板形形状。电子部件30在 面对汇流条10的壁中设有散热器31。电子部件30用树脂模塑以使得散热器31露出。如图1和3所示,电子部件30保持于汇流条10和基部部件20的放热部分M之 间。下文中,将参照图4A、4B和5详细描述将电子部件30保持于汇流条10和放热部分M 之间的结构。图4A是该结构在从基部20的一侧看时的透视图。图5是图4A所示结构的一部 分沿着穿过两个固定端子12的线截取的横截视图,这两个固定端子12邻近基部部件20的 纵向侧,外部连接器端子11由该侧延伸。为了将电子部件30保持于汇流条10和基部部件20之间,首先,端子12插入固定 孔部分25的开口以使得台阶部分12b与引线框架21相接合并且端部1 从引线框架21 突出。此时,散热器31与弹力部分16以及放热部分M直接接触。而且,端部12a固定至 基部部件20,如图4A所示。具体地,从引线框架21穿过固定孔部分25的开口突出的每个端部1 绕着固定 端子12的纵轴线Xl扭转,如图4B中的箭头Yl所示。因而,固定端子12固定至基部部件 20。固定至基部部件20的固定端子12构成固定部分70,如图5所示。固定部分70借助于 狭缝15是弹力的或弹性的。这样,在固定端子12的端部1 通过扭转固定至固定孔部分25时,施加固定部分 70的弹性回复力以使得基部部件20和汇流条10之间的距离减小。因此,电子部件30直接 与汇流条10和放热部分M压力接触。于是,在将电子部件30保持于汇流条10和基部部 件20之间的同时,汇流条10、基部部件20和电子部件30集成入一个单元。在固定端子12通过扭转端部12a固定至基部部件20的这种情况下,固定端子12 的固定力可根据扭转的程度(比如扭转的角度)调节。而且,电子部件30根据与电子部件 30相接触的弹力部分16的弹性压靠汇流条10。这样,电子部件30紧密地接触汇流条10 和基部部件20的放热部分24。由于固定端子12布置于三角形的顶点处,在端部1 通过扭转固定时汇流条10 和基部部件20就不大可能与电子部件30分离。换言之,电子部件30保持于汇流条10和 基部部件20之间同时维持汇流条10的平度。这样,电子部件30适当地接触汇流条10和 放热部分对。在固定端子12定位于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上时,汇流条10的平度提高。继电器汇流条40用作继电器50安装于其上的导线。继电器50布置为相对于基 部部件20而言与电子部件30相反。也就是,继电器50安装于汇流条40上,并且定位于基 部部件20和汇流条40之间。壳体60提供电子电路设备的外部,并且在其中容纳电源汇流条10、基部部件20、 电子部件30、继电器汇流条40和继电器50。壳体60包括未示出的接线连接器与之连接的连接器部分61。外部连接器端子11、引线框架21等定位于连接器部分61中。接着,将参照图6描述从电子电路设备中的电子部件30产生的放热路径。在图6 中,放热路径由箭头80至83示出。从电子部件30产生的热传递至直接与散热器31相接触的汇流条10,如箭头80所 示。热在汇流条10内移动,如箭头81所示。而且,热从未示出的连接至外部连接器端子11 的电源导线经由外部连接器端子11放至电子电路设备的外面,如箭头82所示。电子部件30与汇流条10还有基部部件20的放热部分M直接接触。因此,从电 子部件30产生的热也传递至放热部分对,如箭头83所示。也就是,由于电子部件30保持于汇流条10和放热部分M之间,来自电子部件30 的热不仅能传递至汇流条10,而且还能传递至基部部件20。如上所述,固定端子12固定至基部部件20以形成固定部分70,并且固定部分70 构造为具有弹性。电子部件30保持于固定于弹性固定部分70处的汇流条10和基部部件 20之间。也就是,电子部件30通过保持于汇流条10和基部部件20之间而固定并且与汇流 条10和基部部件20直接接触。在这种结构中,用于结合电子部件30和汇流条10的导热 胶粘剂不是必须的。在端部1 扭转以将固定端子12固定至引线框架21时,电子部件30被机械地带 至与汇流条10和基部部件20紧密接触。因此,节省了导热胶粘剂的成本。另外,固定端子 12通过其端部12a的扭转固定至引线框架21。换言之,汇流条10的某部分用作固定手段。 因此,固定部件的数目没有增加。电子部件30与汇流条10和基部部件20压力接触,并且因而电子部件30与汇流 条10和基部部件20的接触是稳定的。因此,电子部件30的热经由外部连接器端子11适 当地放至连接至外部连接器端子11的电源线。而且,来自电子部件30的热适当地放至基 部部件20。于是,电子电路设备的放热提高。(第二实施例)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汇流条10还具有放热端子17,如图7所示。放热端子 17通过将汇流条10的一部分朝着基部部件20弯曲而形成。放热端子17的端部17a定位 为相对于基部部件20而言与电子部件30相反。基部部件20形成有具有通孔的通孔部分沈以允许放热端子17穿过。例如,引线 框架21与放热端子17相对应的一部分从树脂22露出,并且通孔形成于引线框架21的露 出部分中。当电子部件30布置于汇流条10和基部部件20之间时,放热端子17穿过通孔部 分沈并且放热端子17的端部17a定位于基部部件20和继电器汇流条40之间。而且,继电器50在面对放热端子17的侧面上设有绝缘性放热板51。绝缘性放热 板51例如由树脂制成。如图7所示,放热端子17的端部17a与绝缘性放热板51直接接触。 这样,放热端子17的端部17a通过放热板51热连接至继电器50,尽管放热端子17与继电 器50电绝缘。接着,将参照图8描述第二实施例的放热路径。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由电子部件30 产生的热传递至汇流条10并经由外部连接器端子11从电源线放热。而且,热放至基部部件20的放热部分M。而且,在汇流条10中,来自电子部件30的热通过壁14传递至放热端子17,如箭 头84所示。热然后通过端部17a和放热板51放至继电器50,如箭头85所示。在这个结构 中,热放至继电器50,除了通过外部连接器端子11和基部部件20的放热路径之外。于是, 放热进一步提高。(第三实施例)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汇流条10形成有狭缝15并且固定端子12可在与汇流条 10的壁14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也就是,固定端子12具有弹性并且因而固定部分70具有弹 性。在第三实施例中,另一方面,固定部分70的弹性通过基部部件20的弹性来获得。图9示出将电子部件30保持于汇流条10和基部部件20之间的结构的一部分的 横截面。如图9所示,基部部件20具有弹力部分27.每个弹力部分27由形成于与固定孔 部分25相应的部分处且从面对继电器50的一侧朝着汇流条10凹入的凹陷来提供。弹力 部分27是弹力的或弹性的,并且可在与引线框架21的平面垂直的方向(也就是与汇流条 10和基部部件20的层叠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具体地,当固定端子12的端部1 在固定端子12的台阶部分12b压靠弹力部分 27的情况下扭转时,弹力部分27朝着汇流条10变形。这样,弹力部分27的回复力施加为 使得基部部件20和汇流条10之间的距离减小。因此,电子部件30与汇流条10和放热部 分24压力接触。如上所述,固定部分70的弹性能由引线框架21的弹力部分27获得。在此情况下, 除了引线框架21的弹力部分27之外,汇流条10能具有狭缝15以使得固定端子12具有弹 性,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其它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子部件30和汇流条10之间的接触由汇流条10的弹力部分16 来改进。然而,不是一直需要在汇流条10中形成弹力部分16。在弹力部分16形成于汇流 条10中的情况下,汇流条10和电子部件30之间的接触由弹力部分16的弹性适当地维持, 即使固定部分70的回复力由于汇流条10和基部部件20的老化退化而减小。在上述实施例中,固定端子12通过绕着纵轴线Xl扭转端部12a以形成固定部分 70而固定至引线框架21。然而,这种固定方法只是示例,并且固定部分70能以不同方式构 造。例如,代替扭转,固定端子12能通过将端部1 朝着引线框架21弯曲而固定至引线框 架21。作为另一示例,固定端子12能通过螺旋固定至引线框架21。作为又一示例,端部 12a能热固定至引线框架21。此外,端部1 能装配至引线框架21。在上述实施例中,汇流条10和基部部件20由三个固定部分70彼此固定。然而, 固定部分70的数目不限制于三个。例如,汇流条10和基部部件20能由至少两个固定部分 70彼此固定。汇流条10和基部部件20能由四个或更多固定部分70彼此固定。在上述实施例中,其中引线框架21模塑有树脂22的基部部件20的结构只是示 例。基部部件20能以任何其它方式构造。例如,基部部件20能仅由引线框架21构造。在上述实施例中,由电子部件30产生的热传递至汇流条10并且然后通过外部连 接器端子11释放至电源线。除了这个结构之外,汇流条10能布置为使得壁14与壳体60 的内表面相接触以使得热也能放至壳体60。在这种情况下,汇流条10能布置为使得壁14紧密地接触壳体60的内表面以进一步提高放热。 其它优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更宽泛地不 限于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细节、代表性装置和示意性示例。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电路设备,其包括汇流条(10),其包括能从外部电源接收电能的外部连接器端子(11); 布置为与汇流条(10)相对的基部部件(20),基部部件00)包括金属的放热部分 (24);以及保持于汇流条(10)和基部部件00)的放热部分04)之间的电子部件(30),其中 汇流条(10)还包括朝着基部部件00)延伸的固定端子(12), 固定端子(1 固定至基部部件00)以构成固定部分(70),固定部分(70)构造为具有弹性并且施加回复力以使得汇流条(10)和基部部件00) 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根据固定部分(70)的回复力,电子部件(30)与汇流条(10)和基部部件00)压力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电路设备,还包括相对于基部部件00)布置于电子部件(30)的相反侧的继电器(50);以及 布置于继电器(50)上的绝缘性放热板(51),其中 基部部件00)具有限定通孔的通孔部分06), 汇流条(10)还包括朝着基部部件00)延伸的放热端子(17), 放热端子(17)穿过基部部件OO)的通孔,并且放热端子(17)的端部(17a)相对于基 部部件OO)布置于电子部件(30)的相反侧,并且放热端子(17)的端部(17a)通过绝缘性放热板(51)热连接至继电器(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电子电路设备,其中固定端子(12)布置于作为三角形顶点的三个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电子电路设备,其中基部部件OO)具有限定开口的固定孔部分05),固定端子(12)穿过固定孔部分05)的开口,固定端子(12)的端部(12a)通过绕着固 定端子(1 的纵轴线(Xl)扭转而变形,从而将固定端子(1 固定至基部部件0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电子电路设备,其中 汇流条(10)还包括弹力部分(16),并且弹力部分(16)通过形成于汇流条(10)的一部分处并且朝着基部部件OO)凹入的凹 陷来提供,该部分接触电子部件(3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电子电路设备,其中固定部分(70)的弹性通过狭缝(1 和弹力部分(XT)中的至少一个提供,狭缝(15)形 成于固定端子(12)由此延伸的汇流条(10)的壁(14)中,弹力部分(XT)在基部部件OO) 中邻近固定部分(70)的位置处形成为朝着汇流条(10)凹入的凹陷。
全文摘要
一种电子电路设备包括汇流条(10)、基部部件(20)和电子部件(30)。汇流条(10)具有能从外部电源接收电能的外部连接器端子(11)。基部部件(20)具有金属的放热部分(24)并且布置为与汇流条(10)相对。电子部件(30)保持于汇流条(10)和基部部件(20)的放热部分(24)之间。汇流条(10)还包括朝着基部部件(20)延伸的固定端子(12)。固定端子(12)固定至基部部件(20)以构成固定部分(70)。固定部分(70)构造为具有弹性并且施加回复力以使得汇流条(10)和基部部件(20)之间的距离减小。电子部件(30)借助于固定部分(70)的弹性的回复力与汇流条(10)和基部部件(20)压力接触。
文档编号H05K7/12GK102143673SQ20101059432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4日
发明者上岛直纪, 铃木博久, 高木信友 申请人:安电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