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9309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安全电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在先申请的发明创造名称是“一种液压限速电梯”,申请号为 ZL201110000728. 0,申请日为 2011 年 1 月 4 日。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
背景技术
现有电梯的曳引技术虽然已经很成熟,但曳引驱动的最大缺陷是导轨与导靴为滑动连接,制动器设于曳引机,轿厢用钢丝绳通过曳引机上的曳引轮与对重连接,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为摩擦传动,而摩擦传动的可靠性较差,一旦电子控制系统失灵或钢丝绳与曳引轮打滑甚至断裂,制动器就会失效而导致轿厢失去控制发生蹲底或冲顶的严重事故。现有电梯的井道是为轿厢和对重装置运行而设置的空间,该空间是以井道底坑的底、井道壁和井道顶为界限的。井道的四周为井道壁,井道壁是用来安装轿厢导轨及对重导轨等电梯零部件及隔开井道和其他场所之间的墙体或结构物。由于旧式低层住宅大多数未考虑安装电梯,故加装电梯时需新建井道壁,新建井道壁以底层端站楼面为界,端站楼面以上部分可以是土建工程结构物,也可以是金属构架混合结构物;底层端站楼面以下的井道称为底坑,底坑四周的坑壁及其底部基础组成底坑坑体,底坑坑体是井道壁的延伸,是井道壁的组成部分,也是电梯承重的基础结构。在旧楼加装电梯过程中,目前新建井道壁普遍采用土建工程结构,井道壁土建工程施工工作量大、工期长、成本高,土建工程造价已经接近电梯本身的卖价;而且,封闭的井道壁土建工程影响楼梯的通风采光,受到不少低层住户的反对。为了解决楼梯的通风采光问题,旧楼加装电梯的井道壁可以采用钢结构井架,钢结构井架如果在现场就地加工,其作业量很大,工期长,加工成本往往超过土建工程的成本,现场作业的加工精度也难于控制,有可能影响电梯的安装质量和日后的运行安全。作为钢结构井架的承载基础,其底坑坑体施工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现场浇筑底坑坑体一般需要20多天,如果碰到连续阴雨,工期有可能拖得更长。底坑施工工期长的问题不但拖长了电梯交付使用的时间,而且给所在楼房住户在生活上带来极大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住户的正常生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电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电梯,所述电梯的井道壁与轿厢之间采用齿条齿轮啮合连接,并在轿厢主轴上加设制动器。电梯井道壁与轿厢之间采用齿条齿轮啮合连接及在轿厢上直接安装制动器,两者配合有利提高轿厢运行的安全性;同时,采用组合式钢结构井架可以缩短工期,提高电梯的安装效率及安装质量,有利节省成本、降低造价,减少安装电梯对住户通风采光的影响。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安全电梯,包括井道壁、轿厢架及轿厢导轨,所述的轿厢导轨为齿条导轨,所述的齿条导轨为左、右对称设置且通过导轨支架固设于井道壁的内侧,所述齿条导轨的前侧或后侧设有齿条,所述的轿厢架底部横向设有1 条主轴及1条背轮轴,所述的主轴两端设有齿轮,所述背轮轴两端设有背轮,所述齿条导轨上的齿条与所述的齿轮啮合,所述齿条导轨的另一侧与所述的背轮配合;所述齿条导轨的内侧设有滚槽,所述轿厢架底部及顶部外侧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齿条导轨上的滚槽配合;所述轿厢架的顶部左、右外侧设有齿轮及背轮,所述齿条导轨上的齿条与齿轮啮合,其另一侧与背轮配合;所述的主轴设有轿厢制动器,所述轿厢制动器的底座设于轿厢架的底部。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电梯,包括井道壁、轿厢架及轿厢导轨,所述的轿厢导轨为齿条导轨,所述的齿条导轨为左、右对称设置且通过导轨支架固设于井道壁的内侧,所述齿条导轨的两侧设有齿条,其内侧设有滚槽,所述轿厢架的底部、位于所述左、右齿条导轨的前侧及后侧对称地设有两条主轴,所述两条主轴的两端各设有齿轮,所述两条主轴两端的齿轮各与所述齿条导轨两侧的齿条啮合;所述轿厢架底部及顶部外侧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齿条导轨上的滚槽配合;所述轿厢架顶部的左外侧及右外侧各设有一对齿轮,所述同侧的齿轮为前、后对称设置且各与所述齿条导轨两侧的齿条啮合;所述的主轴设有轿厢制动器,所述轿厢制动器的底座设于轿厢架的底部。上述两个技术方案中的井道壁可以是墙体或结构物,所述的结构物包括井塔及底坑坑体,所述的井塔底部通过高强度螺栓水平地固装于底坑坑体之上;所述的井塔由2个以上的钢结构井架叠层组装而成,每个所述的井架包括4条立柱,3条以上的后梁、3条以上的左侧梁及3条以上的右侧梁,所述的立柱分布在井架的四角,立柱的顶端及底端水平地固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3个以上的连接孔;所述的后梁两端分别与立柱横向相接,所述的左、右侧梁两端也分别与立柱横向相接;所述的后梁之间设有拉条或加强板,所述同侧的左、右侧梁之间设有拉条或加强板;或者,所述的后梁与立柱之间设有拉条或加强板,所述左、右侧梁与立柱之间设有拉条或加强板,设置拉条或加强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井架的强度,使其不容易产生形变;每个所述的井架包括2条门梁及1条前梁,其中1条门梁设于另1条门梁与前梁之间,门梁及前梁两端分别与立柱相接;所述的前梁与门梁之间、或者所述前梁、门梁与立柱之间设有拉条或加强板,采用钢结构井架有利通风采光,缩短井道壁的施工工期。所述的底坑坑体包括水平设置的基础及口字形结构的坑壁,所述坑壁水平地竖设于基础之上且与基础密封式连接,所述坑壁上表面的四角或所述基础上表面的四角择一预埋有用于安装井架的地脚螺栓,所述地脚螺栓的设置与井架连接座上的连接孔配合;所述的底坑坑体为钢筋混凝土基础结构,所述的底坑坑体在现场施工中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一次性浇筑而成,也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或者,所述的坑壁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预制件,所述的基础在现场施工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为方便吊装,所述坑壁预制件的左、右两侧或前、后两侧对称地固设有4个以上的横钩。本发明的优点是1、轿厢设置制动器有利提高轿厢运行的安全性。由于轿厢与井道壁之间采用齿轮齿条啮合连接,使设于轿厢主轴的制动器可对轿厢运行实现有效的控制,故有利提高轿厢
5运行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简化电梯的安全装置,省去限速器、安全钳、端站保护装置等安全装置,从而有利降低电梯的成本。2、轿厢设置电子测速器可对电梯运行状态实现精确测量。由于轿厢与井道壁之间采用啮合连接,故设于轿厢主轴的电子测速器可对电梯运行状态实现精确测量,为电梯平层、速度控制及端站超越保护等提供精确的电子信号,该装置可提高平层精度,同时还可省去原平层感应器。3、采用组合式井架可以缩短施工工期,有利通风采光。由于组合式井架在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在现场根据楼层层数灵活组装,因此可省去井道壁土建施工之麻烦,还可以提高电梯的安装效率及安装质量,从而有利缩短工期,节省成本,降低电梯的总体造价;此外,组合式钢结构井架没有封闭的土建工程结构,从而把加装电梯对低层住户通风采光的影响减至最小。4、采用底坑预制技术可以缩短底坑施工工期。由于本发明的底坑坑体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故有利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底坑施工对所在楼房住户日常生活的影响;采用浇筑预制法还可以保证底坑坑体有准确的安装水平面及安装精度,且有良好的防水防渗功能。


图1组合式井架方案1透视2组合式井架分解为左架、前架、后架及右架示意3组合式井架方案2透视4直接附墙装置示意5间接附墙装置示意6轿厢架透视7井架、轿厢及对重连接关系示意8底坑坑体透视9坑壁钢筋混凝土预制件透视10基础钢筋混凝土预制件透视11坑壁与基础结构剖视12井架、底架及底坑坑体配合安装示意13实施例一设于井道壁的齿条导轨采用单齿轮啮合示意14实施例二设于井架的齿条导轨采用单齿轮啮合示意15实施例一设于井道壁的齿条导轨采用双齿轮啮合示意16实施例二设于井架的齿条导轨采用双齿轮啮合示意中井架1轿厢2对重5墙体6楼道7井道壁8底架12立柱101前梁102门梁103后梁104侧梁105拉条或加强板106连接座107连接孔108立梁 109齿条导轨110导轨支架111 曳引轮112对重导轨115对重轨架116 附墙架117 过桥连杆118横杆119入墙螺栓120导向轮121轿厢架21滚轮22导靴M主轴 34齿轮35齿条36轿厢制动器37背轮38背轮轴39底坑坑体13基础130坑槽131 坑壁132地脚螺栓134 钢筋网135 吊钩136 直钩137 横钩138 横梁139螺母141 垫块或顶杆142端站楼面143地面144 土层145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如图7所示,一种安全电梯,包括井道壁8、轿厢2,对重5,轿厢2在井道壁8内运行,本实施例的井道壁8为墙体或土建工程结构,轿厢2采用现有电梯的曳引拖动方式,轿厢2用钢丝绳2M通过曳引轮112及导向轮121与对重5相连。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梯包括井道壁8、轿厢架21及设于井道壁8的轿厢导轨,所述的导轨不是普通的T形导轨,而是齿条导轨110,所述的齿条导轨110为左、右对称设置且通过导轨支架111固设于井道壁8的内侧,所述齿条导轨110的前侧或后侧设有齿条,所述轿厢架21底部横向设有1条主轴34及1条背轮轴39,所述主轴34两端设有齿轮35,所述背轮轴39两端设有背轮38,所述齿条导轨110设有齿条的一侧与所述的齿轮 35啮合,所述齿条导轨110的另一侧与所述的背轮38配合;所述齿条导轨110的内侧设有滚槽,所述轿厢架21的底部及顶部外侧设有滚轮22,所述滚轮22与所述齿条导轨110上的滚槽配合;所述轿厢架21的顶部左、右外侧设有齿轮35及背轮38,所述齿条导轨110上的齿条与齿轮35啮合,其另一侧与背轮38配合;所述主轴34设有轿厢制动器37,轿厢制动器37的底座设于轿厢架21的底部。本方案仅在齿条导轨110的一侧设置齿条,故称为单齿条啮合方案。除此之外,本实施例还可采用双齿条啮合方案。如图15所示,所述的电梯包括井道壁8、轿厢架21及设于井道壁8的轿厢导轨,所述的轿厢导轨不是普通的T形导轨,而是齿条导轨110,所述的齿条导轨110为左、右对称设置且通过导轨支架111固设于井道壁8的内侧,所述齿条导轨 110的两侧设有齿条,其内侧设有滚槽;与所述齿条导轨110两侧的齿条配合,所述轿厢架 21的底部、位于所述左、右齿条导轨110的前侧及后侧对称地设有两条主轴34(见图6所示),所述两条主轴;34的两端各设有齿轮35,所述两条主轴34两端的齿轮35各与所述齿条导轨110两侧的齿条啮合;所述轿厢架21底部及顶部外侧设有滚轮22,所述滚轮22与所述齿条导轨110上的滚槽配合,以保证轿厢运行的左、右导向;所述轿厢架21顶部的左外侧及右外侧各设有一对齿轮35,所述同侧的齿轮35为前、后对称设置且各与所述齿条导轨 110两侧的齿条啮合;所述轿厢架21顶部及底部的4组齿轮35与齿条导轨110的前后啮合,以保证轿厢运行的前、后导向。在所述的2条主轴34中,其中一条主轴34的中部设有轿厢制动器37及电子测速器(图15未示出),电子测速器及轿厢制动器37的底座设于轿厢架21。电子测速器提供平层信号、端站信号及轿厢运行速度信号,轿厢制动器37的工作受电子测速器提供的电子信号控制,当轿厢以正常速度运行时,轿厢制动器37不发生作用,当轿厢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115%时,电子测速器发出超速信号,轿厢制动器37被切断电源并发生制动作用,使轿厢2减速直至正常运行。由于轿厢2与井道壁8之间采用齿轮、齿条啮合连接,使轿厢制动器37可以对轿厢运行实现有效的、可靠的控制,故采用本技术可大大提高轿厢运行的安全性,还可省去限速器、安全钳、端站保护装置等机械安全装置,降低电梯的成本;设于主轴34的电子测速器可以对电梯运行速度及运行距离实现精确测量,并通过控制器为电梯平层、速度控制及端站超越保护等提供精确的电子信号,从而进一步提高轿厢的平层精度,还可以省去安装在井道壁8左右两侧的平层感应器。本实施例曳引机的结构与现有曳引电梯相同,曳引机上所设的的制动器与轿厢制动器37有明确的分工前者在轿厢正常运行时发挥作用,使轿厢停靠准确,保证平层精度, 不会产生滑移,并控制轿厢使其保持额定的运行速度;后者只在轿厢失速甚至无法控制时才发生作用。轿厢制动器37的作用相当于安全钳,但两者的制动效果完全不同安全钳的制动是突发性的,“刚性”的,制动时对导轨有较大的损伤;而轿厢制动器37的制动则是渐进的,“柔性”的,制动时对导轨不会产生损伤,可以实现逐步减速制动,设置轿厢制动器37 等于增加了一道可靠的安全防线。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对井道壁8进行了改进。本实施例的井道壁8采用金属构架混合结构物,所述的井道壁8包括井塔与底坑坑体13,所述的井塔是根据电梯安装楼层的层数,由2个以上的井架1通过高强度螺栓叠层组装而成,所述井塔底部的井架称为底层井架,所述的底层井架通过高强度螺栓水平地固装于底坑坑体13之上。如图1所示,所述的井架1包括4条立柱101、3条后梁104及各3条左、右侧梁 105,所述的立柱分布在井架1的四角,立柱101的顶端及底端水平地固设有连接座107,连接座107设有4个连接孔108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孔108也可以是3个或3个以上); 所述的后梁104两端分别与立柱101横向相接,所述同侧的后梁104之间设有拉条106 ;所述的左、右侧梁105两端分别与立柱101横向相接,所述同侧的左、右侧梁105之间设有拉条 106 ;所述的井架1包括2条门梁103及1条前梁102,其中1条门梁103设于另1条门梁103与前梁102之间,门梁103及前梁102两端分别与立柱101相接,所述2条门梁103 之间的内间距> 2000mm,所述前梁102、门梁103与立柱101之间设有拉条或加强板106。如同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所设的轿厢导轨不是普通的T形导轨,而是齿条导轨 110。见图14所示,所述齿条导轨110通过导轨支架111设于井架1的中部内侧,所述齿条导轨110的前侧或后侧设有齿条,所述轿厢架21上设有1条主轴34及1条背轮轴39,所述的主轴34两端设有齿轮35,所述背轮轴39两端设有背轮38,所述的齿条导轨110上的齿条与所述的齿轮35啮合,所述齿条导轨110的另一侧与所述的背轮38配合;所述齿条导轨 110的内侧设有滚槽,所述轿厢架21的底部及顶部外侧设有滚轮22,所述的滚轮22与所述的齿条导轨Iio上的滚槽配合,其中所述的1条主轴34设有轿厢制动器37及电子测速器 (图14未示出),轿厢制动器37及电子测速器的底座设于轿厢架21。本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双齿条啮合的技术方案。见图16所示,所述的齿条导轨110 为左、右对称设置且通过导轨支架111固设于井道壁8的内侧,所述齿条导轨110的两侧设有齿条,其内侧设有滚槽,所述轿厢架21的底部、位于所述左、右齿条导轨110的前侧及后侧对称地设有两条主轴34,所述两条主轴34的两端各设有齿轮35,所述两条主轴34两端的齿轮35各与所述齿条导轨110两侧的齿条啮合;所述轿厢架21底部及顶部外侧设有滚轮22,所述滚轮22与所述齿条导轨110上的滚槽配合;所述轿厢架21顶部的左外侧及右外侧各设有一对齿轮35,所述同侧的齿轮35为前、后对称设置且各与所述齿条导轨110两侧的齿条啮合;在所述的两条主轴34中,其中一条主轴34设有电子测速器及轿厢制动器37,电子测速器及轿厢制动器37的底座设于轿厢架21。所述的齿条导轨110、对重导轨115与井架1等长,且与装梯楼房的楼层高度相适应。所述齿条导轨Iio上的齿条模数可在6-8之间选择,在齿条模数已定的前提下,齿条导轨110的长度应为齿条齿距与总齿数的整倍数。如楼层高度为3000mm,齿条模数选择6, 齿距P = 18. 8496,总齿数160,齿条长度 3016mm ;如齿条模数选择8,齿距P = 25. 1328, 总齿数120,齿条长度 3016mm ;如齿条模数选择7,齿距P = 21. 9912,齿数137,齿条长度 ^ 3013mm,如此类推。本实施例齿条导轨110的齿条模数选择6,总齿数160,齿条导轨110 的长度 3016mm,故本实施例井架1的高度及对重导轨115的长度均为3016mm。为方便加工及现场组装,井架有必要进行标准化生产。井架1在生产时可采取整体加工法或分架加工法。整体加工法是将前梁102、门梁103、后梁104及左、右侧梁105与立柱101的连接均采用固接(即焊接),固接后的井架为整体式井架,整体式井架的安装可采用吊装法或顶装法,为方便吊装或顶装,井架1的立柱101外侧可加设吊耳(图中未示出)。吊装法是像堆积木一样,将井架从低到高逐层叠加安装,顶装法是将底层第一节井架从底部顶起,在其下部放入第二节井架,两者通过高强度螺栓固接后,再将第二节井架从底部顶起,在其下部再放入第三节井架……如此类推,直至装完最后一节井架。整体式井架结构牢固,加工精度高,但外形尺寸大,运输及安装不便且成本较高。分架加工法是把井架1分解成左架、右架、后架及前架,然后分别进行加工。图2从左到右所示为左架、前架、后架及右架的分解图,左架是通过3条左侧梁105的两端与左侧 2条立柱101固接而成,为增加强度,3条左侧梁105之间设有拉条或加强板106 ;右架是通过3条右侧梁105的两端与右侧2条立柱101固接而成,为增加强度,3条右侧梁105之间设有拉条或加强板106 ;左架及右架中部内侧通过导轨支架111各自垂直地固设有轿厢导轨110,左架及右架后端内侧通过对重轨架116各自垂直地固装有对重导轨115。所述的后架包括2条立梁109及3条后梁104,后梁104的两端分别与2条立梁109固接而成后架, 为增加强度,后梁104之间设有拉条106 ;所述前架包括2条立梁109、2条门梁103及1条前梁102,门梁103、前梁102的两端分别与2条立梁109固接而成前架,前梁102与相邻的门梁103之间设有加强板106。前架或后架中的立梁109可采用角钢或U形钢加工。在现场安装时,可先将底层井架的左架、右架分别固接于底坑坑体13的地脚螺栓 134上,再将前架、后架分别与左架、右架通过螺栓连接,然后用经纬仪在两个方向分别校准各架的垂直度,校准定位后再将前架、后架分别与左架、右架定位焊接,其上一层井架的安装方法可类推。分架加工法的优点是方便加工、运输和安装,运输和安装成本较低,缺点是各架之间必须通过垂直度校准后再进行焊接,稍嫌麻烦。如前所述,本实施例的井道壁8包括底坑坑体13。如图8、图9、图10所示,所述的底坑坑体13包括水平设置的基础130及口字形结构的坑壁132,所述坑壁132上表面的四角预埋有用于安装标准井架的高强度地脚螺栓134,地脚螺栓134的下端与坑壁132内的钢筋网135焊接(图中未示出),地脚螺栓134的设置与底层井架连接座上的连接孔108 配合,所述坑壁132竖立于基础130之上且与基础130密封式固接,所述基础130四周的外形尺寸大于坑壁132相应的外形尺寸IOOmm以上。为了保证底坑坑体13有足够的承载力及强度,底坑坑体13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底坑坑体13的施工可以采用浇筑法、预制法或浇筑预制法,本实施例采用浇筑预制法。浇筑预制法的坑壁132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基础130则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如图9所示,所述坑壁132的左、右两侧边在预制时预埋有横钩138,横钩138的内端与坑壁 132内的钢筋网135焊接;为了保证基础130有足够的强度,所述基础130的钢筋混凝土浇筑厚度彡500mm,内设双层钢筋网135,钢筋网135的间隔彡300mm。浇筑预制法的施工工序是;1、挖好坑洞,夯实土层,坑洞四周尺寸要大于坑体尺寸200mm以上;2、用水泥砂浆将坑底抹平;3、在坑底放入基础130所用的双层钢筋网135 ;4、预制坑壁132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制时可采用钢模,在钢模内置入钢筋网135, 在钢模预设的孔内预装地脚螺栓134及横钩138并与钢筋网135焊接,然后灌满水泥砂浆、 捣实直至其干燥成形;5、坑壁悬吊。见图11所示,将坑壁132预制件吊入坑洞内的预定位置,在坑洞上方通过垫块或顶杆142架设两条横梁139,使横梁139处于坑壁132的前壁及后壁的上侧, 在横梁139与坑壁132的横钩138之间设有直钩137,直钩137下端与横钩138勾接,其上端通过螺母141与横梁139螺接,上述连接使坑壁132处于悬吊状态;6、坑壁上表面水平调节。调节螺母141,使坑壁132的上表面大致处于水平状态, 且高出端站楼面143约20-60mm ;7、将坑壁132下端的钢筋网135与基础130的钢筋网135焊接在一起;8、灌注水泥砂浆。在基础130底部预埋电源接地线,向坑内灌注水泥砂浆并捣实, 直至达到基础130的设计厚度;9、再次调节螺母141,使坑壁132的上表面下降至端站楼面143的设计高度,在调节螺母141的过程中,通过水平仪进行测量,使坑壁132的上表面保持水平状态;10、清除底坑内多余的水泥砂浆,使基础130的上表面保持平整状态,安装缓冲器底座,在坑壁132外侧回填土方并夯实土层。浇筑预制法的坑壁132采用钢模预制,在现场施工中采用了坑壁悬吊沉降及水平调节技术,所以可以保证坑壁132有准确的安装水平面及保证井架的安装精度,同时由于基础130采用现场浇筑,坑壁132在基础130浇筑后再沉降,使底坑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渗功能。浇筑预制法在浇筑基础130后就可以回填土方,10天后就可以安装钢结构井架,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底坑的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减少底坑施工对住户日常生活的影响。为了防止井架的侧倾及保持井架的垂直度,在井架与墙体之间应当加设附墙装置。附墙装置可根据楼房的实际情况采用直接附墙装置或间接附墙装置。图4所示,直接附墙装置包括附墙架117及入墙螺栓120,入墙螺栓120埋入墙体6内,附墙架117固装于井架1并与入墙螺栓120固接。如图5所示,间接附墙装置包括附墙架117、过桥连杆118、 横杆119及入墙螺栓120。附墙架117 —端与井架1相接,另一端与埋入墙体6的入墙螺栓 120相接,两侧入墙螺栓120之间设有横杆119,横杆119的作用是顶紧入墙螺栓120,使它不至松脱,同时用于连接过桥连杆118以安装电梯过道。由于电梯安装后底坑基础有可能发生沉降,所以一般采用间接附墙装置连接井架1。当采用间接附墙装置时,附墙架117与墙体6、井架1之间的连接应采用铰接。除实施例外,本发明的井架、底坑坑体还有其他技术方案可供选择
一、井架1、层门架与底架组合井架1的高度必须与装梯楼房的楼层高度相适应,现有住宅的楼层高度一般为观00—3600讓,故每节井架的高度及轿厢导轨110、对重导轨115的长度可在观00—3600讓之间选择。而井架的高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加工条件及运输条件的限制,井架如果超高超宽,势必给加工运输带来不便。因此,对于高度超过^OOmm或3000mm以上的楼层井架, 可以考虑采用层门架与底架的组合方式。见图3所示,所述的层门架11包括4条立柱101、2条门梁103、各3条后梁104及各 3条左、右侧梁105 ;立柱101分布在井架的四角,其顶部及底部水平地固设有连接座107, 连接座107上设有4个连接孔108 (连接孔108也可以是3个或3个以上);门梁103、后梁 104及左、右侧梁105两端分别与立柱101横向相接,2条门梁103之间的内间距> 2000mm ; 同侧的后梁104之间及同侧的左、右侧梁105之间,或者后梁104、左、右侧梁105与立柱101 之间设有拉条或加强板106。见图3,所述的底架12包括立柱101、前梁102、后梁104及左、右侧梁105 ;所述的立柱101为4条,并分布在井架的四角,立柱101的顶部及底部水平地固设有连接座107, 连接座107上设有4个连接孔108 (连接孔108也可以是3个或3个以上);前梁102、后梁 104及左、右侧梁105各为2条,其两端各分别与立柱101的上、下端水平固接;同侧的前梁 102之间、同侧的后梁104之间及同侧的左、右侧梁105之间设有拉条或加强板106。所述的层门架11及底架12包括2条对称设置的轿厢导轨110及对重导轨115,所述的轿厢导轨110通过导轨支架111垂直地安装在层门架11及底架12左、右侧梁105的中部内侧,所述的对重导轨115通过对重轨架116垂直地设于层门架11及底架12左、右侧梁105的后端内侧。所述的底架12可以设在层门架11的顶部或底部,两者之间的连接座107通过高强度螺栓固接。由层门架11及底架12组成的井架1的高度及轿厢导轨110的长度与装梯楼房的楼层高度相适应。2、架空层底架 在现有旧楼中,许多楼房的底层都设有架空层,而且架空层的高度高低不一。如果电梯底层端站设于地面,就有可能造成按楼层高度加工而成的楼层井架无法与架空层配合安装。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设底架12予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底架12的高度就等于架空层的高度,底架12设于楼层井架之上且与楼层井架共同组成底层井架(见图12),底层井架同样设有轿厢导轨110及对重导轨115,轿厢导轨110及对重导轨115的长度与底层井架的高度配合,其安装方法与其他楼层井架相同。3、底坑底架实施例中的底层井架通过高强度螺栓安装在坑壁132之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基础130的上表面至底层井架之间也可以通过底架12连接。如采用本方案,所述基础130表面的四角应预埋地脚螺栓134,底架12通过地脚螺栓134直接安装在基础130之上。底架 12的高度就是坑壁132的高度,此时坑壁132不再具有承载功能而只有防水防渗功能,故坑壁132可以做得较薄。底坑底架同样设有轿厢导轨110及对重导轨115,轿厢导轨110及对重导轨115的安装方法与其他楼层井架相同。
4、拉条或加强板实施例中的拉条106设在同侧的后梁104之间,或设在同侧的左、右侧梁105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拉条或加强板106也可以设在后梁104与立柱101之间,或者设在左、 右侧梁105与立柱101之间。5、井架材料井架1为金属构架,立柱101既可采用圆钢管,也可采用方钢管,还可以采用角钢、 T形钢或U形钢。但最好采用圆钢管或方钢管,因为采用圆钢管或方钢管有更好的强度。门梁103、前梁102、后梁104、左、右侧梁105可采用方钢管,也可以采用角钢、T形钢或U形钢。后梁104及左、右侧梁105可以是3条,也可以是3条以上。二、底坑坑体底层井架可以安装在坑壁132之上,也可以安装在基础130之上。如果安装在基础130之上,基础的上表面要预埋地脚螺栓134,地脚螺栓134的设置要与底层井架上的连接孔108配合,且必须与基础内的钢筋网焊接。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电梯,包括井道壁(8)、轿厢架及轿厢导轨,其特征是所述的轿厢导轨为齿条导轨(110),所述的齿条导轨(110)为左、右对称设置且通过导轨支架(111)固设于井道壁(8)的内侧,所述齿条导轨(110)的前侧或后侧设有齿条,所述的轿厢架底部横向设有ι条主轴(34)及1条背轮轴(39),所述的主轴(34)两端设有齿轮(35),所述背轮轴(39)两端设有背轮(38),所述齿条导轨(110)上的齿条与所述的齿轮(3 啮合, 所述齿条导轨(110)的另一侧与所述的背轮(38)配合;所述齿条导轨(110)的内侧设有滚槽,所述轿厢架底部及顶部外侧设有滚轮(22),所述滚轮0 与所述齿条导轨(110) 上的滚槽配合;所述轿厢架的顶部左、右外侧设有齿轮(3 及背轮(38),所述齿条导轨(110)上的齿条与齿轮(35)啮合,其另一侧与背轮(38)配合;所述的主轴(34)设有轿厢制动器(37),所述轿厢制动器(37)的底座设于轿厢架的底部。
2.一种安全电梯,包括井道壁(8)、轿厢架及轿厢导轨,其特征是所述的轿厢导轨为齿条导轨(110),所述的齿条导轨(110)为左、右对称设置且通过导轨支架(111)固设于井道壁⑶的内侧,所述齿条导轨(110)的两侧设有齿条,其内侧设有滚槽,所述轿厢架(21)的底部、位于所述左、右齿条导轨(110)的前侧及后侧对称地设有两条主轴(34),所述两条主轴(34)的两端各设有齿轮(35),所述两条主轴(34)两端的齿轮(3 各与所述齿条导轨(110)两侧的齿条啮合;所述轿厢架底部及顶部外侧设有滚轮(22),所述滚轮(22)与所述齿条导轨(110)上的滚槽配合;所述轿厢架顶部的左外侧及右外侧各设有一对齿轮(35),所述同侧的齿轮(35) 为前、后对称设置且各与所述齿条导轨(110)两侧的齿条啮合;所述的主轴(34)中设有轿厢制动器(37),所述轿厢制动器(37)的底座设于轿厢架 (2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其特征是所述的井道壁(8)包括井塔及底坑坑体(13),所述的井塔底部通过高强度螺栓水平地固装于底坑坑体(1 之上;所述的井塔由 2个以上的井架(1)叠层组装而成,每个所述的井架(1)包括4条立柱(101),3条以上的后梁(104)、3条以上的左侧梁(10 及3条以上的右侧梁(105),所述的立柱(101)分布在井架(1)的四角,立柱(101)的顶端及底端水平地固设有连接座(107),连接座(107)上设有 3个以上的连接孔(108);所述的后梁(104)及左、右侧梁(105)两端分别与立柱(101)横向相接;所述的后梁(104)之间设有拉条或加强板(106),所述同侧的左、右侧梁(105)之间设有拉条或加强板(106);或者,所述的后梁(104)与立柱(101)之间设有拉条或加强板 (106),所述左、右侧梁(105)与立柱(101)之间设有拉条或加强板(106);每个所述的井架(1)包括2条门梁(10 及1条前梁(102),其中1条门梁(10 设于另1条门梁(103)与前梁(102)之间,门梁(103)及前梁(102)两端分别与立柱(101)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其特征是所述前梁(10 与门梁(10 之间、或者前梁(102)、门梁(103)与立柱(101)之间设有拉条或加强板(1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坑坑体(1 包括水平设置的基础 (130)及口字形结构的坑壁(132),所述坑壁(132)水平地竖设于基础(130)之上且与基础(130)密封式连接,所述坑壁(13 或所述基础(130)上表面的四角择一预埋有用于安装井架(1)的地脚螺栓(134),所述地脚螺栓(134)的设置与井架连接座(107)上的连接孔 (108)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坑坑体(13)为钢筋混凝土基础结构,所述的底坑坑体(1 在现场施工中采用钢筋混凝土一次性浇筑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其特征是所述的坑壁(13 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预制件,所述的基础(130)在现场施工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所述坑壁(132)的左、右两侧或前、后两侧对称地固设有4个以上的横钩(138)。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电梯,涉及一种提升设备。所述电梯包括井道壁(8)、轿厢架(21)及轿厢导轨,所述轿厢导轨为齿条导轨(110),所述轿厢架(21)底部设有主轴(34),所述主轴(34)中部设有轿厢制动器(37),主轴(34)两端设有齿轮(35),所述齿轮(35)与齿条导轨(110)上的齿条啮合。轿厢与井道壁(8)之间采用齿轮齿条啮合连接,使设于轿厢主轴(34)的轿厢制动器(37)可对轿厢运行实现有效控制,故有利提高轿厢运行的安全性,还可以简化电梯的安全装置,从而有利降低电梯的成本。本发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轿厢运行安全性高,可在所有客、货电梯上使用,也可对现有电梯进行改装。
文档编号B66B5/00GK102320509SQ201110256629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4日
发明者张向阳 申请人:张向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