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小机房载货电梯的曳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9136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6:1小机房载货电梯的曳引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领域,尤其涉及电梯的曳引系统,具体地说,涉及6:1小机房载货电梯的曳引结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电梯曳引系统是电梯系统的重要设计环节之一,它关系到电梯的正常、 平稳、连续运行,是电梯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梯产品有4:1曳引的电梯,如图1所示,为一种4:1曳引的小机房载货电梯,包含侧导轮1、轿顶轮2、曳引轮3、曳引绳4、轿厢5,轿顶轮2的个数为2 个,水平并排设置在所述的轿厢5上;侧导轮1个数为1个,设置在轿顶轮2的上方;曳引绳 4的缠绕顺序为曳引轮3——轿顶轮2——侧导轮1——轿顶轮2,并由后一个轿顶轮2出并连至固定绳头M上述设计的不足在于由于轿厢上仅设置2个轿顶轮,而轿顶轮之间的距离又不能太宽,否则轿顶轮和侧导轮之间的曳引绳垂直偏离角太大,导致电梯运行不安全且能耗高,不适合轿厢门较宽的电梯。
发明内容针对当前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特提出一种新的曳引设计方案,它不仅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还具有其它有益效果。一种6:1小机房载货电梯的曳引结构,它包括侧导轮1、轿顶轮2、曳引轮3、曳引绳 4、对重体5,所述的轿顶轮2的个数为4个,水平并排设置在所述的轿厢5上;所述的侧导轮1个数为2个,水平并排设置在所述的轿顶轮2的上方;所述的曳引绳4的缠绕顺序为 曳引轮3——轿顶轮2——侧导轮1——轿顶轮2——轿顶轮2——侧导轮1——轿顶轮2, 并由最后一个轿顶轮2出并连至固定绳头M。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达成小机房电梯,本实用新型的曳引轮3由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驱动,该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通常应用在载人电梯中,在货梯中,尤其是大吨位载货电梯中没有应用,因其属于电梯尤其是载人电梯中的通用组件,故不再赘述,在本说明书附图中也没有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适合宽轿厢的电梯。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在轿厢5 上水平并排设置了 4个轿顶轮2,加大了轿顶轮2的水平排列宽度,同时加宽了轿顶轮2下方的轿厢的宽度;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即使加宽了轿厢的宽度,也不会导致轿顶轮2 和侧导轮1之间的缠绕绳垂直偏离角太大,保持基本垂直状态,运行安全且能耗低。由于上述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广泛应用于6:1曳引电梯中,尤其是6:1宽轿厢的小机房电梯中。

[0010]图1是现有技术曳引设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标识说明1一侧导轮;2—轿顶轮;3—曳引轮;4一曳引绳;5—轿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6:1小机房载货电梯的曳引结构,它包括侧导轮1、轿顶轮2、曳引轮 3、曳引绳4、对重体5,所述的轿顶轮2的个数为4个,水平并排设置在所述的轿厢5上;所述的侧导轮1个数为2个,水平并排设置在所述的轿顶轮2的上方;所述的曳引绳4的缠绕顺序为曳引轮3——轿顶轮2——侧导轮1——轿顶轮2——轿顶轮2——侧导轮1——轿顶轮2,并由最后一个轿顶轮2出并连至固定绳头M。此种布置使轿厢受力平衡,在轿厢上的轿顶轮2和侧导轮1的绕绳都在同一平面内,本实用新型更适合轿厢较宽的情况,靠中间位置的两个轿顶轮的距离可以根据轮子的直径和轿厢的宽度进行调整以保证侧导轮与轿顶轮之间的绕绳垂直。从而为维修人员在轿顶穿越上梁提供了通道,安装时绕绳操作比较直观容易。图2中的类似于“接地”标志的是为固定绳头,是所有电梯的通用设置,不再详细说明。曳引系统的动力装置是为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驱动,非本实用新型发明要点, 图2中没有示出,也不再详细说明。关于本实施例的设计优点及使用场合,基本同前述说明,故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6:1小机房载货电梯的曳引结构,包含侧导轮(1)、轿顶轮(2)、曳引轮(3)、曳引绳(4)、轿厢(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轿顶轮(2)的个数为4个,水平并排设置在所述的轿厢(5)上;所述的侧导轮(1)个数为2个,水平并排设置在所述的轿顶轮(2)的上方;所述的曳引绳(4)的缠绕顺序为曳引轮(3)——轿顶轮(2)——侧导轮(1)——轿顶轮(2)—— 轿顶轮(2)——侧导轮(1)——轿顶轮(2),并由最后一个轿顶轮(2)出并连至固定绳头 M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1小机房载货电梯的曳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曳引轮(3)由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驱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6:1小机房载货电梯的曳引结构,它包括侧导轮1、轿顶轮2、曳引轮3、曳引绳4、对重体5,所述的轿顶轮2的个数为4个,水平并排设置在所述的轿厢5上;所述的侧导轮1个数为2个,水平并排设置在所述的轿顶轮2的上方;所述的曳引绳4的缠绕顺序为曳引轮3—轿顶轮2—侧导轮1—轿顶轮2—轿顶轮2—侧导轮1—轿顶轮2,并由最后一个轿顶轮2出并连至固定绳头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更适合宽轿厢的电梯,且保持轿顶轮2和侧导轮1之间的缠绕绳垂直,运行安全且能耗低,广泛应用于6:1宽轿厢的小机房电梯中。
文档编号B66B11/04GK202226512SQ20112016834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4日
发明者周国强 申请人:广东菱王电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