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引出结构以及光电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5266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缆引出结构以及光电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插于收纳有电子部件的框体的电缆引出结构、以及利用该电缆引出结构的光电开关。
背景技术
在将电缆穿插于收纳有安装着电子部件的电路基板的框体的内外的情况下,在框体上必然设置有用于穿插电缆的孔,因此存在液体(水、油等)通过该孔浸入框体内的可能性。所浸入的液体会到达框体内的电路基板上,造成使电源间产生绝缘破坏等的坏影响。又,在光电传感器的情况下,浸入框体内的液体蒸发的话,会引起误动作,例如该蒸汽会使得框体内部的透镜表面模糊,从而使得光电传感器的光强降低等。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以往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I所涉及的电缆引出结构为,覆盖穿插于主体盒的电缆引出孔而设置的电缆的周围,预先使由与该电缆密合性好的素材(合成树脂等)构成的成型体一体成型,通过该成型体将电缆安装到主体盒的电缆引出孔中。由此,能够对由于电缆护套的外径与主体盒的电缆引出孔的孔径的微小的差异所产生的间隙进行密封。现有技术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特开2010-2058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然而,液体的向框体内浸入的浸入路径并不仅限于电缆护套与电缆引出孔的间隙。例如如图6所示,在具有软质氯乙烯制的护套2的电缆I的情况下,油渗透该护套2而浸入到护套内,经由护套2与绞线4的绝缘覆膜3的间隙到达至框体内,或者进一步浸入绝缘覆膜3内,经由该绝缘覆膜3与绞线4的间隙到达框体内。因此,存在着仅如上述专利文献I那样对由于电缆护套的外径与框体的孔径的微小的差异而产生的间隙进行密封的话并不能防止经由护套内部的液体的浸入这样的问题。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液体经由护套内部进而向框体浸入的电缆引出结构以及光电开关。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I所涉及的电缆引出结构包括电缆,所述电缆具有绞线、和包覆该绞线的由绝缘原材料构成的包覆体;成型体,所述成型体覆盖露出区域和残留在露出区域的两端侧的包覆体中的至少与露出区域相接的部分,并与电缆一体成型,所述成型体被安装于框体的电缆引出孔,所述露出区域是在与电缆的连接于电子部件的顶端部不同的位置剥去包覆体而使绞线露出的区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电缆引出结构包括电缆,所述电缆具有多根绞线、分别包覆该绞线的由绝缘原材料构成的第I包覆体、和捆扎且包覆该第I包覆体的由绝缘原材料构成的第2包覆体;成型体,所述成型体覆盖第I露出区域和残留在该露出区域的一端侧的第2包覆体中的至少与第I露出区域相接的部分,且覆盖第2露出区域和残留在该第2露出区域的两端侧的第I包覆体中的至少与第2露出区域相接的部分,所述成型体与电缆被一体成型,并被安装于框体的电缆引出孔,所述第I露出区域是在所述电缆的连接于所述电子部件的顶端部剥去所述第2包覆体而使得所述第I包覆体露出的区域,所述第2露出区域是在所述第I露出区域中的与连接于所述电子部件的部位不同的位置剥去所述第I包覆体而使所述绞线露出的区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电缆引出结构为,成型体包括第I成型体和第2成型体,所述第I成型体覆盖露出了第I包覆体的第I露出区域和残留在该第I露出区域的一端侧的第2包覆体,通过一次成型与电缆一体地成型,所述第2成型体覆盖露出了绞线的第2露出区域和残留在该第2露出区域的两端侧的第I包覆体,通过二次成型与电缆以及第I成型体一体地成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电缆引出结构为,成型体包括第I成型体和第2成型体,所述第I成型体覆盖露出了第I包覆体的第I露出区域和残留在该第I露出区域的一端侧的第2包覆体,并与电缆一体地成型,所述第2成型体覆盖露出了绞线的第2露出区域和残留在该第2露出区域的两端侧的第I包覆体,并与电缆一体地成型,所述第I成型体和所述第2成型体是分开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电缆引出结构为,露出的绞线的导线的间隙被树脂密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光电开关是使用上述电缆引出结构从框体向外部引出电源电缆的部件。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由于通过成型体对包覆体与绞线的间隙以及绞线的各导线的间隙进行密封,所以可以防止液体渗透包覆体进而从绞线的间隙浸入框体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由于通过成型体对第I包覆体与第2包覆体的间隙、第I包覆体与绞线的间隙以及绞线的各导线的间隙进行密封,所以可以防止液体渗透这些包覆体进而从绞线的间隙浸入框体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4,由于使得覆盖第I包覆体与第2包覆体的间隙的成型体和对第I包覆体与绞线的间隙以及绞线的各导线的间隙进行密封的成型体分别成型,因此可以提闻加工性。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由于预先对绞线的导线的间隙进行树脂密封,因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液体浸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由于防止了液体浸入光电开关的框体内,因此可以防止浸入的液体引起误动作,例如使得被收纳在框体内部的透镜表面模糊而导致光电传感器的光强降低等。


图I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I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的整体构成的纵向截面图。
图2是示出实施形态I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所采用的电缆引出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图3是示出实施形态I所涉及的电缆引出结构的其他实例的图。图4是示出实施形态I所涉及的电缆引出结构的其他实例的图。图5是示出实施形态I所涉及的电缆引出结构的其他实例的图。图6是示出一般的电缆的截面图的图。符号说明I 电缆2护套(第2包覆体)·3绝缘覆膜(第I包覆体)4 绞线10光电传感器11投光元件12受光元件13 框体14电缆引出孔15投光透镜16受光透镜20,20a、20b、20c 成型体21卡止部22、24第I成型体23、25 第 2 成型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形态I图I是示出实施形态I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10的整体构成的纵向截面图。该光电传感器10是将投光元件11以及受光元件12等的电子部件收纳于框体13中,从在框体13上开设的电缆引出孔14向外部引出与这些电子部件连接的电缆I。在投光元件11的对面配置有投光透镜15,该投光透镜15将从投光元件11发出的光聚光并将其照射至检测区域,又,在受光元件12的对面配置有受光透镜16,该受光透镜16对从检测区域来的光进行聚光并将光引导至受光元件12。电缆I是与电路基板电连接的电源电缆,如之前所说明的图6所示,包括绞合了多根导线的绞线4、分别包覆了绞线4的作为绝缘原材料的绝缘覆膜(第I包覆体)3、和捆扎且包覆该绝缘覆膜3的作为绝缘原材料的护套(第2覆膜体)2。图2是示出用于从本实施形态I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10中引出电缆I的电缆引出结构的图,在电缆I上设置成型体20。作为构成该成型体20的材料,例如使用具有耐水性以及耐油性的树脂。在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成型体20 (和后述的卡止部21)的情况下,优选为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 (聚碳酸酯)以及这些树脂的玻璃纤维强化类型、和弹性体树脂等。在用传递模塑成型的情况下,优选为环氧树脂坐寸O为了将电缆I适用于电缆引出结构,首先,在电缆I的顶端部剥去护套2以使得绝缘覆膜3露出(区域A ;第I露出区域),进一步地在区域A剥去绝缘覆膜3的各2处地方(区域BI、B2)以使得绞线4露出。而且,以覆盖从使绝缘覆膜3露出的端部Al至使绞线4露出的区域BI (第I露出区域)的形态将成型体20与电缆I 一体成型,由此使得电缆I与成型体20密合而一体化。电缆I的顶端部的使绞线4露出的区域B2与收纳在框体13内的电路基板电连接。又,在图示例中形成如下的结构在成型体20上一体成型有向外侧突出的形状的卡止部21,在将成型体20安装在框体13的电缆引出孔14 中时,卡止部21卡止于电缆引出孔14的边缘以防止成型体20脱落。但是,将成型体20固定于框体13的电缆引出孔14的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做成在成型体20上形成凹部以与电缆引出孔14嵌合的构成等。通过这样的结构,露出的绞线4及其周围与成型体20密合,因此护套2与绝缘覆膜3的间隙,以及绝缘覆膜3与绞线4的间隙被分别密封。又,树脂浸润至绞线4的各导线的间隙,从而被树脂密封。因此,能够阻止渗透护套2且浸入了该护套2与绝缘覆膜3的间隙的液体、以及渗透绝缘覆膜3且浸入了该绝缘覆膜3与绞线4的间隙的液体到达框体13内的电路基板。进一步地,护套2和成型体20之间的间隙也被密封,因此也能够阻止液体从该间隙浸入框体13内。又,通过设置成型体20,由于油可以渗透护套2以及绝缘覆膜3,因此能够使用耐油性低但价格便宜的软质氯乙烯制的电缆。若使用该电缆的话,光电传感器10整体也能够
便宜些。另外,可以使用耐油性高的聚氨酯树脂制的电缆来替代软质氯乙烯制的电缆。但是,聚氨酯树脂制的电缆适合于特定用途(油环境),但价格高,而且还具有在一般的用途下无法满足温度范围以及阻燃性的要求这样的性质。因此,最好使用与用途等相对应的材料。进一步,通过成型体20,电缆I、绝缘覆膜3、绞线4因一体成型而被树脂密封,由此电缆I的拉拔强度提高,因此可以无品质差异地量产电缆拉拔强度优异的制品。另外,为了管理树脂相对于绞线4的导线的浸润程度(浸润的长度、可观的结果等),可以预先在露出绞线4的区域BI涂敷环氧树脂等,以此作为一体成型的前处理。接着,对电缆引出结构的其他实例进行说明。在图3所示的电缆引出结构中,是通过以下这样的方式来构成成型体20a的对覆盖区域A的至少端部Al的第I成型体22 —次成型,所述区域A是剥去护套2以使绝缘覆膜3露出的区域,进一步地,在该第I成型体22的卡止部21的框体13侧,对覆盖区域BI的第2成型体23 二次成型,所述区域BI是剥去护套2和绝缘覆膜3以使绞线4露出的区域。由此,分别使得电缆I和第I成型体22、电缆I和第2成型体23、以及第I成型体22和第2成型体23密合,从而实现一体化。通过这样的结构,露出的绝缘覆膜3及其周围与第I成型体22密合,因此护套2与绝缘覆膜3的间隙被密封。又,由于露出的绞线4及其周围与第2成型体23密合,因此绝缘覆膜3与绞线4的间隙被密封。进一步地,在绞线4中,树脂浸润至各导线的间隙,从而间隙被密封。因此,能够阻止渗透护套2且浸入了该护套2与绝缘覆膜3的间隙的液体、以及渗透绝缘覆膜3且浸入了该绝缘覆膜3与绞线4的间隙的液体到达框体13内的电路基板。又,由于护套2和成型体20a之间的间隙也被密封,因此也能够阻止液体从该间隙浸入框体13内。进一步地,与图2所示的结构相比,采用图3所示的结构的话,由于从剥去电缆I的护套2的端部Al至剥去绝缘覆膜3的区域BI的距离延伸,因此具有在区域BI剥去绝缘覆膜3时的加工性提高这样的优点。在图4所示的电缆引出结构中,是通过以下这样的方式来构成成型体20b的在电缆I的表面对覆盖区域A的至少端部Al的第I成型体24 —体成型,所述区域A是剥去护套2以使绝缘覆膜3露出的区域,进一步地,在电缆I的表面对覆盖区域BI的第2成型体
25一体成型,所述区域BI是剥去护套2和绝缘覆膜3以使绞线4露出的区域。由此,分别·使得电缆I和第I成型体24、以及电缆I和第2成型体25密合,从而实现一体化。在图示例中,是使分别形成的第I成型体24和第2成型体25之间相分离的例子,但也可以使两者相接触。通过这样的结构,露出的绝缘覆膜3及其周围与第I成型体24密合,因此护套2与绝缘覆膜3的间隙被分别密封。又,由于露出的绞线4及其周围与第2成型体25密合,因此绝缘覆膜3与绞线4的间隙被密封。又,在绞线4中,树脂浸润至各导线的间隙,从而间隙被密封。因此,能够阻止渗透护套2并浸入了该护套2与绝缘覆膜3的间隙的液体、以及渗透绝缘覆膜3并浸入了该绝缘覆膜3与绞线4的间隙的液体到达框体13内的电路基板。又,由于护套2和成型体20b之间的间隙也被密封,因此也能够阻止液体从该间隙浸入框体13内。进一步地,与图3相同,采用图4所示的结构的话,由于从剥去电缆I的护套2的端部Al至剥去绝缘覆膜3的区域BI的距离延伸,因此具有在区域BI剥去绝缘覆膜3时的加工性提高这样的优点。又,与图2相同地,在图3以及图4所示的结构中,也可以预先在露出了的绞线4涂敷环氧树脂等。另外,在图2 图4的实例中,以使绞线4露出的区域BI被配置在框体13内的形态构成成型体20、20a、20b,但区域BI也可以被配置在框体13之外。图5中示出一个实例。在图5所示的电缆引出结构中,以覆盖剥去护套2以使绝缘覆膜3露出的区域A的端部Al以及使绞线4露出的区域BI的形态在电缆I的表面对成型体20c—体成型。此时,将卡止部21配置在区域B1、B2之间。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具有与图2相同的效果。又,在将图2 图5所示的电缆引出结构适用于光电传感器10的框体13的情况下,由于能够防止液体浸入框体13内,进而也能够防止液体蒸发使得投光透镜15以及受光透镜16模糊从而引起传感器的光强下降等误动作。如上所述,根据实施形态1,光电传感器10构成为,包括收纳有投光元件11等电子部件的框体13 ;在框体13上开设的电缆引出孔14 ;由绞线4、绝缘覆膜3以及护套2构成的电源用的电缆I ;和被安装在电缆引出孔14上的成型体20,所述成型体20覆盖在该电缆I的与电子部件连接的顶端部剥去护套2而露出绝缘覆膜3的区域A和在该端部Al残留的护套2,且覆盖区域A中的区域BI和残留在其两端侧的绝缘覆膜3,并与电缆I被一体成型,所述区域BI是在与连接于电子部件的区域B2不同的位置剥去绝缘覆膜3而露出绞线4的区域。因此,通过成型体20,能够防止经由护套2的内部的液体的浸入,且能够对由于护套2的外径与电缆引出14的孔径的微小的差异所产生的间隙进行密封。进一步地,也能够密 封绞线4的各导线的间隙。因此,能够防止液体浸入框体13内所导致的电源间的绝缘破坏等电路基板的损伤、对光学部件的坏影响所引起的误动作等。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1,以光电传感器的框体为例对电缆引出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光电传感器,也能够同样适用于在框体中内置电子部件,将与该电子部件连接的电缆从框体引出到外部的结构的各种电子设备。又,优选为适用于需要对框体进行水密封的电子设备,但也可以适用于未必需要密封的框体。又,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形态的结构,即使有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的设计的变更等,也当然包含在本发明中。例如,可以采用具有绞线和包覆该绞线的由绝缘原材料构成的包覆体的电缆,剥去该电缆的包覆体使得绞线露出,以覆盖该露出区域和其两端的包覆体的形态在电缆上对成型体一体成型。在该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液体从包覆体与电缆引出孔之间的间隙浸入框体内,且能够防止渗透包覆体进而浸入至该包覆体与绞线的间隙的液体浸入至框体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缆引出结构,在内部收纳有电子部件的电子设备的框体上形成有电缆引出孔,所述电缆引出结构用于从所述电缆引出孔向外部引出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电缆,所述电缆引出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 电缆,所述电缆具有绞线、和包覆该绞线的由绝缘原材料构成的包覆体;和成型体,所述成型体覆盖露出区域和残留在该露出区域的两端侧的所述包覆体中的至少与露出区域相接的部分,并与所述电缆一体成型,所述成型体被安装于所述框体的电缆引出孔,所述露出区域是在与所述电缆的连接于所述电子部件的顶端部不同的位置剥去所述包覆体而使所述绞线露出的区域。
2.一种电缆引出结构,在内部收纳有电子部件的电子设备的框体上形成有电缆引出孔,所述电缆引出结构用于从所述电缆引出孔向外部引出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电缆,所述电缆引出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 电缆,所述电缆具有多根绞线、分别包覆该绞线的由绝缘原材料构成的第I包覆体、和捆扎且包覆该第I包覆体的由绝缘原材料构成的第2包覆体;和 成型体,所述成型体覆盖第I露出区域和残留在该第I露出区域的一端侧的所述第2包覆体中的至少与所述第I露出区域相接的部分,且覆盖第2露出区域和残留在该第2露出区域的两端侧的所述第I包覆体中的至少与所述第2露出区域相接的部分,所述成型体与所述电缆被一体成型,并被安装于所述框体的电缆引出孔,所述第I露出区域是在所述电缆的连接于所述电子部件的顶端部剥去所述第2包覆体而使得所述第I包覆体露出的区域,所述第2露出区域是在所述第I露出区域中的与连接于所述电子部件的部位不同的位置剥去所述第I包覆体而使所述绞线露出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 成型体包括 第I成型体,所述第I成型体覆盖露出了第I包覆体的第I露出区域和残留在该第I露出区域的一端侧的第2包覆体,通过一次成型与电缆一体地成型;和 第2成型体,所述第2成型体覆盖露出了绞线的第2露出区域和残留在该第2露出区域的两端侧的所述第I包覆体,通过二次成型与所述电缆以及所述第I成型体一体地成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 成型体包括 第I成型体,所述第I成型体覆盖露出了第I包覆体的第I露出区域和残留在该第I露出区域的一端侧的第2包覆体,并与电缆一体地成型;和 第2成型体,所述第2成型体覆盖露出了绞线的第2露出区域和残留在该第2露出区域的两端侧的所述第I包覆体,并与电缆一体地成型, 所述第I成型体和所述第2成型体是分开的。
5.如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露出了的绞线的导线的间隙被树脂密封。
6.一种光电开关,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引出结构,从框体向外部引出电源电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液体经由护套内部浸入框体的电缆引出结构以及光电开关。被安装于框体的电缆引出孔的成型体(20)覆盖在电缆(1)的与电子部件连接的顶端部剥去护套(2)而露出了绝缘覆膜(3)的区域(A)和残留在区域(A)的端部(A1)的护套(2),且覆盖区域(A)中的在与连接于电子部件的区域(B2)不同的位置剥去绝缘覆膜(3)而露出了绞线(4)的区域(B1)和残留在该区域(B1)的两端侧的绝缘覆膜(3),由此阻止渗透至护套(2)以及绝缘覆膜(3)的液体向框体内的浸入。
文档编号H05K5/02GK102958307SQ20121028913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5日
发明者铃木慎一郎, 小池哲夫, 佐佐木茂洋, 袴田昌幸 申请人: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