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5170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插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服务器设备、模块类设备的插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的兴起,无论通信设备,还是IT设备,都对存储、运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导致了刀片服务器的诞生。每一个刀片相当于一台服务器,实现运算、存储;或者同时具有运算与存储功能。目前市场上刀片服务器的种类也很多,企业级刀片服务器是其中较为复杂的一种,作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运算存储中心。通常前侧为供计算或存储的刀片模块,后侧为输入输出的交换模块,机框管理模块、电源模块放置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在前面,有的在后面。目前的许多刀片服务器没有将不同模块的散热通道区分开,导致前一模块的热量对后一模块产生影响;或者设置了不同的散热通道,但是没有进行系统的考虑优化,发挥系统的最大能力,同时一旦某一模块损坏维护,必须立即插上备件或者用假模块代替,否则系统散热不能保持平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箱,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散热通道不区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箱,包括前插箱、后插箱和背板;其中,背板设置在前插箱和后插箱之间;前插箱中设置有刀片区域;刀片区域通过横隔板、竖隔板分割为多个腔体,其中,竖隔板为固定结构,横隔板为可拆卸结构;每个腔体都设置翻门组件。 进一步,翻门组件包括翻门、固定块、转轴和扭簧;其中,翻门包括两个圆环结构和两个凸台;转轴安装扭簧、固定块后装入圆环结构上,扭簧一端卡入凸台中;所述翻门组件安装在竖隔板上,竖隔板上设置有凹槽。进一步,插箱中安装风扇模块的对应位置也设置有翻门组件。进一步,风扇模块采用百叶窗结构。进一步,刀片区域的两侧设置有左侧进风口和右侧进风口,其中,左侧进风口由左侧板与左内衬板构成;右侧进风口由右侧板和右内衬板构成。进一步,前插箱下部还设置有电源进风口。进一步,后插箱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设置安装各模块的功能区,后部分安装背板。进一步,前部分从上到下依次为风扇区域、交换模块区域、机框管理模块区域、风扇区域和电源模块区域。进一步,交换模块区域、机框管理模块区域两侧设置有凹槽区域,与前插箱的导板对应,并开有进风孔。进一步,电源模块区域与前插箱的电源进风口形成独立的电源风道。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插箱采用分层的独立散热通道,使得各功能模块散热之间互不影响,同时根据模块功耗不同设置不同的进风口大小,使得各模块的散热维持在同一水平,达到最优状态,提高系统的利用率。同时,在主要的模块散热通路中,设置翻门机构,当模块损坏维护时,不需要立即填补备用模块,维持系统的散热平衡,也可减少厂商增加备附件的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插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插箱风扇模块翻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扇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插箱多个翻门组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插箱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插箱满配刀片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插箱满配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箱三层风道的第一、第三层风道的风流向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道的插箱三层风道的第二层风道的风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f 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插箱,包括:前插箱1、后插箱2和背板
3;其中,背板3设置在前插箱I和后插箱2之间。前插箱I中设置有刀片区域13,刀片区域13通过横隔板、竖隔板分割为多个腔体,其中竖隔板为固定结构,横隔板为可拆卸结构,可以实现刀片模块双宽、双高的转换,快速实现模块的升级。每个腔体都设置翻门组件,每个翻门组件对应于一个半高刀片模块,刀片插入时,翻门组件的翻门在刀片推力作用下,转到竖隔板凹槽中,不影响刀片插拔;在刀片模块拔出维护时,翻门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自动关闭,保持整个系统的风道平衡,防止风道短路。如图3、4所示,翻门组件安装在竖隔板上,包括翻门131、固定块132、转轴133、扭簧134。翻门131采用钣金模具成型,也可压铸或注塑成型,翻门131包括两个圆环结构1311和两个凸台1312,圆环结构1311实现转动及装配定位。凸台1312便于扭簧134的卡入。转轴133安装扭簧134、固定块132后装入圆环结构1311上,扭簧134 —端卡入凸台1312中。竖隔板上设置有凹槽135。自然状态下翻门利用扭簧的扭力,是打开的,利用导条16定位在与模块表面平行的位置,保持整个风道闭合。模块插入时,翻门在模块的推动下,转到两侧的凹槽135中,不对模块的风道产生影响,也不影响模块的插拔。同样,插箱中安装风扇模块的对应位置也设置有翻门组件,可采用同样结构,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在模块拔出维护时保持系统平衡。结构示意图见附图5。风扇模块采用百叶窗结构,在单风机失效时,百叶窗自动关闭;保持系统平衡,结构示意图见附图6 ;也进一步防护了模块的风道。其余各模块也可根据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空间、成本等因素,决定是否采用翻门结构,从而达到性能与成本的协调。如图7所示,刀片区域13的两侧设置有进风口 11及12,用于为后插箱及机框管理模块交换热量,进风口 11主要由左侧板111与左内衬板112构成;进风口 12主要由右侧板121和右内衬板122构成,冷风从进风口 11及12进入,走到后侧导板15处,导板15上开有与交换模块、机框管理模块对应的孔,冷风从该孔进入进行散热。前插箱I下部还设置有电源进风口 14。如图8所示,后插箱2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设置安装各模块的功能区,后部分安装背板3,与前插箱的刀片实现电连接。前部分按功能从上到下依次为风扇区域21,交换模块区域22,机框管理模块区域23,风扇区域21,电源模块区域24,交换模块区域22、机框管理模块区域23两侧设置有凹槽区域25,与前插箱I的导板15对应,开有进风孔251,为进风通道。背板3装配后,与功能模块之间形成混风区;下部为电源模块区域24,后插箱2插入前插箱后,与前插箱I的进风区14形成独立的电源风道。前插箱装满模块的示意图见图9,本示例装满16个半高刀片,后插箱装满模块的示意图见图10,本示例装满10个风扇、6个交换模块、2个机框管理模块,6个电源模块。整机风道示意图见附图11、12。分为三层,第一层主风道为刀片散热风道,冷风由刀片面板进风,经由刀片盒体,带走器件的热量,至后背板,后背板开有通风孔,风流通过后背板至混风区,然后由上下两排风扇抽出,附图11为插箱侧视图,刀片模块散热的风流向示意图见附图11的箭头(最底部的箭头除外)所示。第二层风道为插箱左、右侧板111、121与内衬板112、122形成的进风口 11、12,冷风从进风口进,走到后侧导板15处,导板15上开有与交换、机框管理模块对应的孔,见附图
11。冷风流过交换、机框管理模块,带走热量,然后至后侧混风区,这时根据后插模块的位置,靠近上侧风扇的,热风向上流动,经由上排风扇模块抽出;靠近下侧风扇的,热风向下流动,经由下排风扇模块抽出。交换与机框管理模块侧面所开通风孔大小可根据模块功耗调整,功耗大的开孔较大,流入的冷风较多,功耗小的开孔较小,流入的冷风相对少一点,这样可使整机散热达到一个均衡,刀片模块、交换模块、机框管理模块散热能力相对统一,避免冷热不均现象发生,提升了整机的散热能力。交换及机框管理模块散热的风流向示意图见附图12的箭头所示,附图12为插箱俯视图。第三层为电源散热层,由前面下侧进风口 14进风,冷风直接至电源模块内部,带走热量,由电源模块自带的风扇排出。电源散热风流向示意图见附图11最底部的箭头所示[0044]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插箱采用分层的独立散热通道,使得各功能模块散热之间互不影响,同时根据模块功耗不同设置不同的进风口大小,使得各模块的散热维持在同一水平,达到最优状态,提高系统的利用率。同时,在主要的模块散热通路中,设置翻门机构,当模块损坏维护时,不需要立即填补备用模块,维持系统的散热平衡,也可减少厂商增加备附件的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各种改进、增加和取代 也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当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插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插箱、后插箱和背板;其中,背板设置在前插箱和后插箱之间;前插箱中设置有刀片区域;刀片区域通过横隔板、竖隔板分割为多个腔体,其中,竖隔板为固定结构,横隔板为可拆卸结构;每个腔体都设置翻门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箱,其特征在于,翻门组件包括翻门、固定块、转轴和扭簧;其中,翻门包括两个圆环结构和两个凸台;转轴安装扭簧、固定块后装入圆环结构上,扭簧一端卡入凸台中;所述翻门组件安装在竖隔板上,竖隔板上设置有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箱,其特征在于,插箱中安装风扇模块的对应位置也设置有翻门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箱,其特征在于,风扇模块采用百叶窗结构。
5.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插箱,其特征在于,刀片区域的两侧设置有左侧进风口和右侧进风口,其中,左侧进风口由左侧板与左内衬板构成;右侧进风口由右侧板和右内衬板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箱,其特征在于,前插箱下部还设置有电源进风口。
7.如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插箱,其特征在于,后插箱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设置安装各模块的功能区,后部分安装背板。
8.如权利要求7所 述的插箱,其特征在于,前部分从上到下依次为风扇区域、交换模块区域、机框管理模块区域、风扇区域和电源模块区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箱,其特征在于,交换模块区域、机框管理模块区域两侧设置有凹槽区域,与前插箱的导板对应,并开有进风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箱,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区域与前插箱的电源进风口形成独立的电源风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箱,包括前插箱、后插箱和背板;其中,背板设置在前插箱和后插箱之间;前插箱中设置有刀片区域;刀片区域通过横隔板、竖隔板分割为多个腔体,其中,竖隔板为固定结构,横隔板为可拆卸结构;每个腔体都设置翻门组件。本实用新型插箱采用分层的独立散热通道,使得各功能模块散热之间互不影响,同时根据模块功耗不同设置不同的进风口大小,使得各模块的散热维持在同一水平,达到最优状态,提高系统的利用率。同时,在主要的模块散热通路中,设置翻门机构,当模块损坏维护时,不需要立即填补备用模块,维持系统的散热平衡,也可减少厂商增加备附件的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文档编号H05K7/20GK203120361SQ20132006793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
发明者赵保周, 戴嘉鹏, 王振琪, 郑宁生, 陈进云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