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轿厢护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235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旋转轿厢护脚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旋转轿厢护脚板,包括相铰接的护脚板上片(1)和护脚板下片(2),护脚板下片(2)的下部具有朝向轿厢内侧翻折的折弯部(21),护脚板上片(1)和护脚板下片(2)之间还连接有扭簧(5);折弯部(21)的上端与护脚板下片(2)的连接处具有折弯边(211),折弯边(211)上固定安装有可沿自身轴向旋转的上滚动件(42);折弯部(21)的下端具有下边缘(212),下边缘(212)上固定安装有可沿自身轴向旋转的下滚动件(41)。本发明由上滚动件和下滚动件的滚动作用使具有护脚板下片能够相对护脚板上片旋转,并由扭簧提供旋转回复力使护脚板下片和护脚板上片由旋转状态回复至展开状态,不仅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制造和安装也更简易,工作却更稳定可靠。
【专利说明】一种可旋转轿厢护脚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梯的轿厢护脚板,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适用于浅底坑井道以防止护脚板挤压底坑底面的可旋转轿厢护脚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梯井道设计成浅底坑井道,尤其在别墅电梯中尤为突出。当底坑小于一定深度时,普通的护脚板随着轿厢运行到底坑时会挤压地面,导致护脚板损坏,甚至可能造成对相关人员的伤害。如果盲目地适应底坑,而把轿厢护脚板缩短,则护脚板的结构就不满足相关的标准要求,而且当电梯轿厢处于较高层站且不在平层位置时,就有乘客摔入电梯井道的风险。
[0003]为解决这种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可旋转轿厢护脚板的设计,这种护脚板在电梯轿厢向下运行至底坑时能够与底坑底面相抵触而发生旋转,从而避免护脚板损坏,当电梯轿厢向上运行后,护脚板离开底坑底面后又恢复至展开状而起到保护作用。例如一项公布号为CN102701057A,申请日为2012年10月13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就公开了一种可旋转轿厢护脚板,该种护脚板就能够既适应浅底坑井道又能防止护脚板撞击底坑底面而损坏,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由于该种可旋转轿厢护脚板采用的是十分复杂的凸轮连杆机构来实现护脚板的旋转,不仅制造和安装过程复杂,制作成本较高,而且机构的可靠性也比较低,容易损坏,维修和更换都相当麻烦。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制造和安装更简易、工作更稳定可靠的可旋转轿厢护脚板。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旋转轿厢护脚板,包括相铰接的护脚板上片和护脚板下片,所述护脚板下片的下部具有朝向轿厢内侧翻折的折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脚板上片和所述护脚板下片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提供旋转回复力的扭簧;所述折弯部的上端与所述护脚板下片的连接处具有折弯边,所述折弯边上固定安装有可沿自身轴向旋转的上滚动件;所述折弯部的下端具有下边缘,所述下边缘上固定安装有可沿自身轴向旋转的下滚动件。
[0006]较佳地,所述护脚板上片上固设有上固定座,所述护脚板下片上固设有下固定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固定座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固定座上。
[0007]更佳地,所述护脚板上片和所述护脚板下片通过铰链相铰接,所述铰链的转动中心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扭簧的转动中心线与所述铰链的转动中心线相平行。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滚动件的转轴与所述铰链的转动中心线相平行,所述下滚动件的转轴与所述铰链的转动中心线相平行。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折弯边和所述下边缘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二者相互平行。
[0010]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滚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的上滚动件在所述折弯边上沿同一转动中心线间隔分布;所述下滚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的下滚动件在所述下边缘上沿同一转动中心线间隔分布。
[0011]其中,所述上滚动件的数量与所述下滚动件的数量相同,且多个所述上滚动件与所述多个下滚动件在高度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
[0012]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可旋转轿厢护脚板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相铰接的护脚板上片和护脚板下片之间设置扭簧,在电梯轿厢运行时由扭簧的扭力确保护脚板上片和护脚板下片保持垂直展开的状态,并在电梯轿厢运动至底坑,护脚板下片相对旋转后由扭簧提供回复作用力使护脚板下片回复至垂直状态;在护脚板下片的折弯部的下边缘设置下滚动件,当电梯轿厢运行至底坑时,下滚动件抵触到底坑地面并沿底坑底面滚动,于是护脚板下片相对护脚板上片进行一定角度旋转,减小了护脚板对底坑深度要求;在护脚板下片的折弯部的上端的折弯边设置的上滚动件,可确保当护脚板下片相对护脚板上片旋转至90°以上时,避免护脚板下片的侧面与底坑底面发生碰撞或摩擦,起到保护护脚板下片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在展开状态的主视图。
[0014]图2为本发明在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0015]图3为本发明的下滚动件刚接触底坑地面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发明在旋转状态第一阶段的侧视图。
[0017]图5为本发明在旋转状态第二阶段的侧视图。
[0018]图6为本发明在旋转状态第三阶段的侧视图。
[0019]附图中:1、护脚板上片;2、护脚板下片;21、折弯部;211、折弯边;212、下边缘;3、铰链;41、下滚动件;410、下转轴;42、上滚动件;420、上转轴;5、扭簧;51、上固定座;52、下固定座;6、轿底;7、底坑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1]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的一种可旋转轿厢护脚板,包括护脚板上片I和护脚板下片2,护脚板上片I和护脚板下片2通过左右两个铰链3铰接在一起。两个铰链3的转动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护脚板上片I的上端固定在轿厢的轿底6上。护脚板下片2的下部具有朝向轿厢内侧翻折的折弯部21。
[0022]护脚板上片I和护脚板下片2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提供旋转回复力的扭簧5。其中,护脚板上片I上固设有上固定座51,所述护脚板下片2上固设有下固定座52,扭簧5的一端固定在上固定座51上,其另一端固定在下固定座52上。扭簧5在转动时的转动中心线呈水平方向设置且与铰链3的转动中心线相平行。
[0023]折弯部21的上端与护脚板下片2的连接处具有折弯边211,折弯部21的下端具有下边缘212。折弯边211沿水平方向设置,下边缘212也沿水平方向设置,且折弯边211和下边缘212相平行。
[0024]折弯边211上沿水平方向固定有上转轴420,上转轴420的轴心线与铰链3的转动中心线相平行。上转轴420上均匀间隔设置有3个上滚动件42。每个上滚动件42都同轴安装在上转轴420上,因此,每个上滚动件42都可以上转轴420为转动中心旋转。
[0025]下边缘212上固定安装有下转轴410,下转轴410的轴心线与铰链3的转动中心线相平行,因此下转轴410也与上转轴420相平行。下转轴410上均匀间隔设置有3个下滚动件41。每个下滚动件41都同轴安装在下转轴410上,因此,每个下滚动件41都可以下转轴410为转动中心旋转。
[0026]本实施例中,3个下滚动件41和3个上滚动件42都是滚轮,它们在高度方向上一一对应地成对设置。而且,为了确保电梯轿厢运行至底坑时,护脚板下片21与底坑地面接触旋转后下滚动件41与上滚动件42的滚动效果,下滚动件41的半径要大于折弯部21的厚度并且超出折弯部21的下边缘212,上滚动件42的半径要大于护脚板下片2的厚度和折弯部21的厚度。
[0027]在其他实施例中,上滚动件42与下滚动件41的数量可根据护脚板的宽度大小而增减。护脚板的宽度较大时,可设置超过3对的上滚动件42与下滚动件41 ;护脚板的宽度较小时,可设置少于3对的上滚动件42与下滚动件41,或者仅有一对。
[0028]在电梯轿厢处于底层平层上方运行时,可旋转轿厢护脚板的护脚板上片I和护脚板下片2在扭簧5的作用力下保持展开状态,即护脚板上片I与护脚板下片2都位于竖直面内。
[0029]当电梯轿厢运行到达底层平层时,如图3所示,可旋转轿厢护脚板下端的下滚动件41接触到底坑地面7,此时可旋转轿厢护脚板即将由展开状态进入旋转状态。
[0030]如图4所示,其绘示出本发明可旋转轿厢护脚板在旋转状态第一阶段的侧视图。随着电梯轿厢继续向下运行,由于折弯部21朝向轿厢内侧翻折,因此下滚动件41可沿地面滚动并使护脚板下片2朝向轿厢内侧旋转。
[0031]电梯轿厢继续向下运行时,下滚动件41和上滚动件42将同时接触底坑底面7,此时护脚板下片2已经克服扭簧的扭力旋转过一定角度。
[0032]如图5所示,其绘示出本发明可旋转轿厢护脚板在旋转状态第二阶段的侧视图。当电梯轿厢继续向下运行,此时护脚板下片2将由上滚动件42沿底坑地面7滚动,护脚板下片2继续朝向轿厢内侧旋转,而此时,下滚动件41已经离开地面。
[0033]如图6所示,其绘示出本发明可旋转轿厢护脚板在旋转状态第三阶段的侧视图。当电梯轿厢继续向下运行,此时上滚动件42相对底坑地面7朝向轿厢内侧滚动,护脚板下片2已经相对护脚板上片I旋转过90°。由于上滚动件42的半径大于铰链3的转轴的半径,因此,铰链3的转轴并未触及底坑地面。如果上滚动件42的半径足够大,则护脚板下片2可相对护脚板上片I的旋转角度将大于90°。
[0034]当电梯轿厢向上运行离开底坑时,护脚板下片2将在扭簧5的作用下恢复至竖直状态。
[0035]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可旋转轿厢护脚板通过在相铰接的护脚板上片I和护脚板下片2之间连接扭簧5,由上滚动件42和下滚动件41的滚动作用使具有折弯部的护脚板下片2能够相对护脚板上片I旋转,能够适应于浅底坑的电梯中,而且采用扭簧和滚动件的结构不仅结构更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制造和安装也更简易,工作却更稳定可靠。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旋转轿厢护脚板,包括相铰接的护脚板上片(I)和护脚板下片(2),所述护脚板下片(2)的下部具有朝向轿厢内侧翻折的折弯部(2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脚板上片(I)和所述护脚板下片(2)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提供旋转回复力的扭簧(5);所述折弯部(21)的上端与所述护脚板下片(2)的连接处具有折弯边(211),所述折弯边(211)上固定安装有可沿自身轴向旋转的上滚动件(42);所述折弯部(21)的下端具有下边缘(212),所述下边缘(212)上固定安装有可沿自身轴向旋转的下滚动件(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轿厢护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脚板上片(I)上固设有上固定座(51),所述护脚板下片(2)上固设有下固定座(52),所述扭簧(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固定座(51)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固定座(52 )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轿厢护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脚板上片(I)和所述护脚板下片(2)通过铰链(3)相铰接,所述铰链(3)的转动中心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扭簧(5)的转动中心线与所述铰链(3)的转动中心线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轿厢护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动件(42)的转轴与所述铰链(3)的转动中心线相平行,所述下滚动件(41)的转轴与所述铰链(3)的转动中心线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轿厢护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边(211)和所述下边缘(212)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二者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轿厢护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动件(4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的上滚动件(42)在所述折弯边(211)上沿同一转动中心线间隔分布;所述下滚动件(4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的下滚动件(41)在所述下边缘(212)上沿同一转动中心线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轿厢护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动件(42)的数量与所述下滚动件(41)的数量相同 ,且多个所述上滚动件(42)与所述多个下滚动件(41)在高度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
【文档编号】B66B11/02GK103896142SQ201410135698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4日
【发明者】顾凯飞, 崔洪武 申请人: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