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中空化纤纱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1292阅读:8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中空化纤纱面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中空化纤纱面料。



背景技术:

以化学纤维(腈纶、氯纶、涤纶、锦纶、维纶等)为原料,经过纺纱工艺制成的纱线,统称为化纤纱。传统的化纤纱多为实心的圆形结构,弹性、保暖性、吸湿排汗性和蓬松性等均较差,而现有的纺织面料一般分为机织面料和针织面料。机织面料是由经、纬线交叉纺织而成,如机织布;针织面料是由一根或多跟线向同一方向相互编织而成,如羊毛衫、T恤衫等。这两种面料的风格完全不同。以上结构均防水性能差,无法将化纤纱有效的结合进来,更无法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双层中空化纤纱面料,解决面料防水性能差,无法有效拆卸化纤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双层中空化纤纱面料,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化纤纱层、防水层以及第二化纤纱层;

所述第一化纤纱层与第一化纤纱层均为中空化纤纱编织而成,所述中空化纤纱包括截面为菱形的本体,所述本体中心处设有圆形的内通孔,本体的四个角内各设一个截面为圆形的外通孔,所述外通孔通过一竖直通道与内通孔相连接,相邻的外通孔之间均设有C形丝,所述C形丝的凸部向外设置,同一外通孔内的两个C形丝的端部互不接触;

所述防水层均两端设有魔术贴母面,所述第一化纤纱层底端设有魔术贴子面,所述第二化纤纱层的顶端设有魔术贴子面,第一化纤纱层与第二化纤纱层均通过魔术贴与防水层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内通孔内设有抗菌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防水层为热塑型聚氨酯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化纤纱层中中空化纤纱的支数为20,所述第二化纤纱层中中空化纤纱的支数为42。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化纤纱层与第二化纤纱层的中空化纤纱菱形的本体和C形丝配合,在外表面形成多个“沟槽”,吸湿排汗性和蓬松性好,内通孔、外通孔和通道的设置加强了面料的弹性和保暖性,防水层有效防水,通过魔术贴的配合,使防水层与第一化纤纱层、第二化纤纱层便于拆卸,可以将第一化纤纱层或第二化纤纱层拆卸下来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双层中空化纤纱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空化纤纱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防水层;

20、第一化纤纱层;

21、中空化纤纱;

201、内通孔;

202、外通孔;

203、通道;

204、C形丝;

30、第二化纤纱层;

40、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中空化纤纱面料包括由上至下的第一化纤纱层20、魔术贴30、防水层10、魔术贴30以及第二化纤纱层40;所述防水层的顶端与底端均设有魔术贴母面,所述第一化纤纱层底端设有魔术贴子面,所述第二化纤纱层的顶端设有魔术贴子面,第一化纤纱层与第二化纤纱层均通过魔术贴子母面的配合与防水层相连接,如此,使防水层与第一、第二化纤纱层便于拆卸,可以分别将第一、第二化纤纱层拆卸下来清洗。第一化纤纱层20与第二化纤纱层40均为中空化纤纱21编织而成,所述中空化纤纱包括截面为菱形的本体,菱形的表面形成多个“沟槽”,吸湿排汗性好且蓬松性较佳。所述本体中心处设有圆形的内通孔201,本体的四个角内各设一个截面为圆形的外通孔202,所述外通孔通过一竖直通道203与内通孔相连接,相邻的外通孔之间均设有C形丝204,所述C形丝的凸部向外设置,同一外通孔内的两个C形丝的端部互不接触;内通孔、外通孔以及通道内能容纳大量静止空气,增强了本实施例的弹性和保暖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通孔内设有抗菌剂,这样抗菌性能从内通孔延设到外通孔,抗菌效果持久,抗菌范围更广。本实施例中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所述防水层为热塑型聚氨酯薄膜。所述第一化纤纱层中中空化纤纱的支数为20,所述第二化纤纱层中中空化纤纱的支数为42。化纤纱的粗细,用公制支数来表示,支数大,表示化纤纱细,支数小表示化纤纱粗。公制支数是1kg化纤纱有多少千米即为多少支数。如重1kg化纤纱长20000m即为20支纱。

使用过程中,先行制作中空化纤纱,再将中空化纤纱交错编织成第一化纤纱层与第二化纤纱层,再制好防水层,将魔术贴母面黏贴在防水层顶端和底端,魔术贴子面黏贴在第一化纤纱层底端以及第二化纤纱层的顶端。使用时,将魔术贴母面与魔术贴子面相互粘合即可,清洗时拆下清洗即可。区别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化纤纱层与第二化纤纱层的中空化纤纱菱形的本体和C形丝配合,在外表面形成多个“沟槽”,吸湿排汗性和蓬松性好,内通孔、外通孔和通道的设置加强了面料的弹性和保暖性,防水层有效防水,通过魔术贴的配合,使防水层与第一化纤纱层、第二化纤纱层便于拆卸,可以将第一化纤纱层或第二化纤纱层拆卸下来清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