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柔耐磨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948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柔耐磨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料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保暖、舒适等原有的基本特性,人们更希望能享受进一步的功能。面料在加工成成品后,在面料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遭受到各种摩擦,面料的在摩擦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上的磨损,而且在实际使用时的耐用性较低,极易发生断裂的状况,抗拉强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耐磨、手感好、具有高柔性的面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柔耐磨复合面料,包括布料基层,所述布料基层上表面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由涤纶纤维与锦纶纤维编织而成,还包括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为单层的粘结点组成,均匀点涂在布料基层和耐磨层之间,粘结点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布料基层下表面的复合有仿绒毛层,仿绒毛层与布料基层之间至少连接有一股尼龙线。耐磨层采用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编织,结实耐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很好耐磨性,不易发生褶皱或断裂的现象;粘结层由单层的粘结点构成,通过胶点转移的方式均匀点涂在涂覆,粘结牢固;采用聚丙烯腈纤维层,使得面料手感好,具有具有高柔性,并在仿绒毛层与布料基层之间至少连接有一股尼龙线,将仿绒毛层与布料基层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增强其整体感,保证面料的耐磨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仿绒毛层的厚度为0.2-2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耐磨层采用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编织,结实耐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很好耐磨性,不易发生褶皱或断裂的现象;2、粘结层由单层的粘结点构成,通过胶点转移的方式均匀点涂在涂覆,粘结牢固;3、采用聚丙烯腈纤维层,使得面料手感好,具有具有高柔性,并在仿绒毛层与布料基层之间至少连接有一股尼龙线,将仿绒毛层与布料基层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增强其整体感,保证面料的耐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布料基层1、耐磨层2、粘结层3、粘结点4、仿绒毛层5、尼龙线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高柔耐磨复合面料,包括布料基层1,布料基层1上表面设有耐磨层2,耐磨层2由涤纶纤维与锦纶纤维编织而成,还包括粘结层3,粘结层3为单层的粘结点4组成,均匀点涂在布料基层1和耐磨层2之间,粘结点4的形状为圆形,布料基层1下表面的复合有仿绒毛层5,仿绒毛层5为聚丙烯腈纤维层,仿绒毛层5与基层1之间至少连接有一股尼龙线6。耐磨层2采用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编织,结实耐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很好耐磨性,不易发生褶皱或断裂的现象;粘结层3由单层的粘结点4构成,通过胶点转移的方式均匀点涂在涂覆,粘结牢固;仿绒毛层5采用聚丙烯腈纤维层,使得面料手感好,具有具有高柔性,并在仿绒毛层5与布料基层1之间至少连接有一股尼龙线6,将仿绒毛层5与布料基层1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增强其整体感,保证面料的耐磨性能。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