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剥离贴合PVC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7890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VC膜,特别涉及一种高剥离贴合PVC膜。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材料制造周期短,耗能小,成本低且产品具有质轻、拉伸强度大,耐腐蚀,防水性能好等优点,故被广泛应用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剥离强度是PVC膜的一项重要指标,低剥离强度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分层”现象,使材料的使用寿命缩短。特别是在传统的防水材料如防雨苔布、篷布、雨衣布等的制造中,其基布纤维本身与PVC 致密层之间的剥离强度低,成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PVC 致密层与基布纤维分离的现象,如正反面掉皮、整张脱落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剥离强度高、贴合性能好的高剥离贴合PVC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剥离贴合PVC膜,包括依次设置的涂覆密度为550-800g/m2的第一压延PVC膜层、浸渍涂覆的第一PVC包覆粘结层、中心玻纤增强层、浸渍涂覆的第二PVC包覆粘结层、涂覆密度为550-800g/m2的第二压延PVC膜层,所述的中心玻纤增强层设有若干穿透中心玻纤增强层并伸入第一PVC包覆粘结层和第二PVC包覆粘结层的复合玻纤纤维。若干复合玻纤纤维作为辅助增强结构,使PVC包覆粘结层更加牢固的与中心玻纤增强层连接,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心玻纤增强层为聚四氟乙烯纤维丝和玻璃纤维丝的混纺布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复合玻纤纤维为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纤维。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纤维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和冲压剪切强度,非常适于作为辅助增强结构的复合玻纤纤维;选用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纤维单丝直径达到30微米以上的粗纤维丝,采用溶液浇铸法制成穿透中心玻纤增强层的辅助增强结构,可以有效加强中心玻纤增强层和PVC包覆粘结层的粘连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若干复合玻纤纤维均布于中心玻纤增强层上并垂直穿透中心玻纤增强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中心玻纤增强层作为多层结构的中心层,穿透中心玻纤增强层的若干复合玻纤纤维作为辅助结构,达成较好的产品剥离强度,采用涂覆密度为550-800g/m2的压延PVC膜层作为外层膜,具有较好的贴合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压延PVC膜层,2、第一PVC包覆粘结层,3、中心玻纤增强层,4、第二PVC包覆粘结层,5、第二压延PVC膜层,6、复合玻纤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剥离贴合PVC膜,包括依次设置的涂覆密度为550g/m2的第一压延PVC膜层1、浸渍涂覆的第一PVC包覆粘结层2、中心玻纤增强层3、浸渍涂覆的第二PVC包覆粘结层4、涂覆密度为550g/m2的第二压延PVC膜层5。

中心玻纤增强层为聚四氟乙烯纤维丝和玻璃纤维丝的混纺布层。中心玻纤增强层设有若干均布垂直穿透中心玻纤增强层并伸入第一PVC包覆粘结层和第二PVC包覆粘结层的复合玻纤纤维6。复合玻纤纤维为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纤维。若干复合玻纤纤维作为辅助增强结构,使PVC包覆粘结层更加牢固的与中心玻纤增强层连接,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纤维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和冲压剪切强度,非常适于作为辅助增强结构的复合玻纤纤维。选用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纤维单丝直径达到30微米以上的粗纤维丝,采用溶液浇铸法制成穿透中心玻纤增强层的辅助增强结构,可以有效加强中心玻纤增强层和PVC包覆粘结层的粘连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中心玻纤增强层作为多层结构的中心层,穿透中心玻纤增强层的若干复合玻纤纤维作为辅助结构,达成了较好的产品剥离强度,采用涂覆密度为550-800g/m2的压延PVC膜层作为外层膜,具有较好的贴合性能。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