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层贴合方法及三维显示器件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15194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膜层贴合方法及三维显示器件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层贴合方法及三维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三维(3D)立体显示,尤其是裸眼3D已成为显示领域的发展趋势。现有的3D显示器件一般是3D光栅与2D液晶显示模块耦合而成,其中,3D光栅可以分为柱镜光栅和狭缝光栅。

现有的3D光栅与液晶显示模块的贴合方法是将在液晶显示模块上涂布胶水,通过影像系统将3D光栅和液晶显示模块压合在一起,完成贴合。这种在空气中贴合的方法容易产生贴合气泡及反弹气泡,且贴合的精度不高,如果3D光栅与液晶显示模块的对位不准确,则不会产生3D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膜层贴合方法及三维显示器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3D光栅贴合时容易产生贴合气泡及反弹气泡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膜层贴合方法,包括:

获取带有第一对位标的第一膜层和带有第二对位标的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和/或所述第二膜层涂布有光学胶;

通过所述第一对位标和所述第二对位标,将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进行对齐;

将所述对齐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通过所述光学胶进行预压;

将所述预压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放入真空腔内,抽取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之间的空气;

在所述真空腔内,对所述抽取空气后的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本压。

较佳地,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对位标和所述第二对位标,将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进行对齐,包括:

所述第一对位标的图形结构与所述第二对位标的图形结构为几何互补结构,将所述第一对位标的图形结构与所述第二对位标的图形结构组合为一个完整的图形,确定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对齐。

较佳地,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对位标和所述第二对位标,将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进行对齐,包括:所述第一膜层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对位标,所述第二膜层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对位标;所述第一对位标与所述第二对位标是通过分别与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图形相同的掩膜板制作的;

将所述第一膜层的第一对位标在所述第二膜层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二膜层的第二对位标重合或所述第一膜层的第一对位标在所述第二膜层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二膜层的第二对位标距离设定长度。

较佳地,所述第一对位标和所述第二对位标的形状结构为下述结构之一或任意组合:

方形结构、四方环结构、圆形结构、圆环结构、十字结构和反十字结构。

较佳地,在所述真空腔内,对所述抽取空气后的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本压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本压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高压脱泡处理。

较佳地,在所述将所述本压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高压脱泡处理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紫外线UV固化。

较佳地,在所述将所述本压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高压脱泡处理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本压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放置在空气中。

较佳地,所述将所述对齐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通过所述光学胶进行预 压,包括:

将所述对齐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靠近,通过光学胶将所述对齐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粘附,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

较佳地,所述第一膜层为液晶显示膜,所述第二膜层为三维3D光栅膜。

较佳地,所述光学胶为OCA光学胶。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维显示器件,包括:液晶显示膜和三维3D光栅膜;

所述液晶显示膜与所述3D光栅膜使用如上述方法进行贴合。

本发明实施例表明,通过获取带有第一对位标的第一膜层和带有第二对位标的第二膜层,通过第一对位标和第二对位标,将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进行对齐,将对齐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通过光学胶进行预压,将预压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放入真空腔内,抽取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之间的空气,对抽取空气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本压。通过对位标将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对齐可以提高两个膜层之间的对位精度,从而提高3D的显示精度,减少误差。由于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对齐的过程位于空气中,降低了贴合成本,且通过光学胶将对齐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预压后,可以保证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错位现象,有效保证对位精度,然后在真空腔内抽取空气并进行本压,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两个膜层贴合后出现贴合气泡及反弹气泡的问题,且相比与完全在真空环境中进行对准和抽取空气的方式更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液晶膜层贴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至图2i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位标的形状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液晶膜层贴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三维显示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FOG(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on Glass,柔性电路板搭载在玻璃面板上)是指完成了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偏光片、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贴合后的液晶屏产品,也就是在玻璃面板上贴合FPC和IC,即柔性电路板与玻璃面板贴合后的产品,通俗地说是指搭载有FPC的玻璃面板,即接装有柔性电路板的玻璃电路板。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是精密贴合设备的一个部件,也可以叫图像传感器或者图像控制器。

基于上述描述,图1示出了一种液晶显示膜层的贴合方法的流程,该流程可以用来贴合3D(3Dimensional,三维)光栅膜和液晶显示膜,如图1所示,该流程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01,获取带有第一对位标的第一膜层和带有第二对位标的第二膜层。

步骤102,通过所述第一对位标和所述第二对位标,将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进行对齐。

步骤103,将所述对齐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通过所述光学胶进行预压。

步骤104,将所述预压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放入真空腔内,抽取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之间的空气。

步骤105,在真空腔内,对所述抽取空气后的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本压。

在步骤101中,该第一膜层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对位标,该第二膜层上也设有与该第一对位标相应的至少两个第二对位标。该第一对位标与该第二对位标一一对应,第一膜层上有几个第一对位标,第二膜层上就有几个第二对位标,该第一对位标的图形结构与该第二对位标的图形结构为几何互补结构,将第一对位标的图形结构与第二对位标的图形结构组合为一个完整的图形,可以保证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对齐,因此,该第一对位标与第二对位标可以用于两个膜层的对齐。第一对位标与第二对位标是通过分别与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图形相同的掩膜板制作的。

上述对位标的形状结构可以为下述结构之一或者任意组合:

方形结构、四方环结构、圆形结构、圆环结构、十字结构和反十字结构。其中,方形结构与四方环结构为几何形状互补的关系,圆形结构与圆环结构为几何形状互补的关系,十字结构和反十字结构为几何形状互补的关系。第一对位标的结构为方形结构,则第二对位标的结构是四方环结构;第一对位标的结构为圆形结构,则第二对位标的结构是圆环结构;第一对位标的结构是十字结构,则第二对位标的结构是反十字结构。通过几何图形的有效互补,可以使得两个膜层互补。

上述将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对齐的方法,还可以是:

将第一膜层的第一对位标在第二膜层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膜层的第二对位标重合。

或者是第一膜层的第一对位标在第二膜层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膜层的第二对位标距离设定长度,该设定长度可以依据经验进行设置。

如图2a至图2i所示,分别示出了上述几种对位标的形状结构,该对位标的大小可以是0.3mm,传统的边角对位方式有100um左右的误差,而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对位标进行对位,误差只有5um,提高了对位的精度。其中,图2g至 图2i分别是第一对位标和第二对位标的对齐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仅是示例作用,具体应用时,可以自由组合。

上述对位标是通过黄光系统制作而成,该对位标智能通过CCD系统进行识别,肉眼无法看到。

上述第一膜层可以为液晶显示膜,第二膜层可以为3D光栅膜,本发明实施例仅是示例作用,并不限于上述两种结构,还可以用于其它膜层之间的贴合。

上述第一膜层或者第二膜层涂布有光学胶,该光学胶可以是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透明胶)光学胶,也可以是其它的透明的可以用于贴合膜层的黏合剂。

在步骤102中,通过高精度CCD系统分别识别第一膜层上的第一对位标和第二膜层上的第二对位标,当第一对位标的图形结构与第二对位标的图形结构组合为一个完整的图形时,表示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对齐完成。如,第一对位标是圆形结构,第二对位标是圆环形结构,当圆形位于圆环形内,组合成一个大的圆形结构时,表示该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对齐完成。通过高精度CCD识别对位标,可以确保精度达到3D的高精度需求。

在步骤103中,若光学胶预先涂布在第一膜层上,则将对齐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逐渐靠近,当第二膜层接触到第一膜层上的光学胶时,停止靠近,完成对齐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预压。此时,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之间通过光学胶形成初步的接触,将对齐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粘附,用于固定该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使得该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不会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错位,避免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对位出现不准确的现象。

上述光学胶也可以预先涂布在第二膜层上。

在步骤104中,在经过步骤103的预压后,通过CCD系统将预压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移动到真空腔内,然后在真空环境下抽取该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间的空气,使得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在粘合在一起。

在步骤105中,经过步骤104,将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间的空气抽取出来之 后,使用平整的压头,对该抽取空气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本压。通过本压可以实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粘在一起,确保光学胶能完整粘在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上,使得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不会分开。在经过本压后,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之间也不会出现贴合气泡。

在步骤105之后,即对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本压后,需要开放空气,使其置于空气环境中,之后还需要对该进行本压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高压脱泡处理,确保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之间没有气泡存在。最后再对脱泡处理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UV固化,即经过UV灯的照射使得光学胶固化,从而完成两个膜层的贴合。

对于贴合后的产品,再进行涂UV胶,贴合TP(Touch Panel,触控面板),组装背光,从而完成液晶显示器的组装。

上述实施例表明,通过获取带有第一对位标的第一膜层和带有第二对位标的第二膜层,通过第一对位标和第二对位标,将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进行对齐,将对齐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通过光学胶进行预压,将预压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放入真空腔内,抽取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之间的空气,对抽取空气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本压,将本压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高压脱泡处理,并进行UV固化。通过对位标将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对齐可以提高两个膜层之间的对位精度,从而提高3D的显示精度,减少误差。由于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对齐的过程位于空气中,降低了贴合成本,且通过光学胶将对齐后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预压后,可以保证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错位现象,有效保证对位精度,然后在真空腔内抽取空气并进行本压,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两个膜层贴合后出现贴合气泡及反弹气泡的问题,且相比与完全在真空环境中进行对准和抽取空气的方式更节省成本。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应用场景对本发明进行解释,提供了一种液晶膜层贴合的流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膜层为液晶显示膜,第二膜层为3D光栅膜,使用 贴合设备执行该贴合的流程。

如图3所示,该流程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301,在液晶显示膜的下偏光片上涂布OCA。

在此过程中,也开始是在3D光栅膜上涂布OCA,该OCA用于粘合液晶显示膜和3D光栅膜。

步骤302,通过CCD将液晶显示膜和3D光栅膜对齐。

通过FOG平台,放置液晶显示膜和3D光栅膜,在该FOG平台上使用高精度CCD识别液晶显示膜的第一对位标,识别3D光栅膜的第二对位标。然后通过高精度的CCD将液晶显示膜和3D光栅膜进行对齐。

步骤303,将对齐后的液晶显示膜和3D光栅膜进行预压。

通过FOG平台将液晶显示膜和3D光栅膜靠在一起,实现液晶显示膜和3D光栅膜的预压,可以使得液晶显示膜和3D光栅膜之间不会发生移动。

步骤304,将预压后的液晶显示膜和3D光栅膜移入真空腔,抽取空气。

在进行预压后,将液晶显示膜和3D光栅膜移入到真空腔内,在真空腔内完成对液晶显示膜和3D光栅膜之间的空气的抽取。

步骤305,对抽取空气后的液晶显示膜和3D光栅膜进行本压。

抽取空气后,使用平整的压头,对液晶显示膜和3D光栅膜进行本压。

步骤306,在大气环境中,将本压后的液晶显示膜和3D光栅膜进行高压脱泡处理,并进行UV固化。

本压之后,将液晶显示膜和3D光栅膜移除真空腔,在大气环境下,将液晶显示膜和3D光栅膜进行高压脱泡处理,并进行UV固化。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维显示器件,包括液晶显示膜和3D光栅膜,该液晶显示膜和3D光栅膜使用上述膜层贴合方法进行贴合。具体贴合步骤已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不再赘述。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维显示器件,如图4所示,该三维显示器件包括:

液晶显示膜401和3D光栅膜402;

所述液晶显示膜401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对位标4011,所述3D光栅膜402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对位标4021;

所述第一对位标4011与所述第二对位标4021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对位标4011的图形结构与所述第二对位标4021的图形结构为几何互补结构;

所述液晶显示膜401与所述3D光栅膜402通过光学胶403贴合一起。

优选地,上述液晶显示膜401和3D光栅膜402使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液晶膜层贴合方法贴合在一起的。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