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涂膜及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_4

文档序号:9492931阅读:来源:国知局
变温度和各单体的配合量,通过上述F0X式而求出的理论上的 玻璃化转变温度。
[0099] [基底涂料1~8和中涂涂料1的调制]
[0100] 相对于通过上述调制例而获得的合成树脂乳液粒子,将红外线反射性粒子、中空 粒子、作为红外线反射性粉体的二氧化钛、粒子交联剂以表2所示的配合量(单位为"质量 份")混合,均匀地搅拌来调制出基底涂料1~8和中涂涂料1。
[0103] 作为表2所示的中空粒子以及粒子交联剂1和2,使用了下述的中空粒子和粒子交 联剂。
[0104] 中空粒子:闭气泡型中空树脂粒子(丙烯酸-丙烯腈共聚树脂,平均粒径45 μm, 密度 0· 〇25g/cm3)
[0105] 粒子交联剂1 :己二酸二酰肼
[0106] 粒子交联剂2 :CARB0DILITE V-02-L2(聚碳二亚胺,日清纺Chemical株式会社制)
[0107] 表2所示的红外线反射性粒子如下述那样调制。
[0108] 红外线反射件粒子1
[0109] 将去离子水340质量份、10%己二酸-二乙醇胺缩合物水溶液10质量份和氯化钠 110质量份均匀地混合后,在其中,加入由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 5.0毫摩尔份(0.7 质量份)、丙烯腈1526毫摩尔份(80. 9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5. 0毫摩尔份(0. 7 质量份)、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 0毫摩尔份(0. 4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0毫摩尔 份(20质量份)、正戊烷20质量份和偶氮二异丁腈0. 5质量份构成的溶液,使用均质混合 机(特殊机械株式会社制,R0B0MICS,4000rpm)搅拌1分钟,获得了悬浮液。将该悬浮液移 至耐压反应容器,在表压0. 3MPa、60°C聚合20小时,获得了将在共聚了的树脂的软化温度 (160°C)以下成为气体的挥发性膨胀剂(正戊烷)内包的树脂粒子的聚合液。接着,将该 聚合液过滤后,在30°C干燥3小时来获得热膨胀性树脂粒子(微胶囊)。使用顺风干燥机, 将该热膨胀性树脂粒子(微胶囊)在160°C加热3分钟使壳加热膨胀,形成了中空粒子(闭 气泡型中空树脂粒子:丙烯酸-丙烯腈共聚树脂)。接着,在加热膨胀了的中空粒子软化了 的状态下,使二氧化钛(折射率2. 76)附着于中空树脂表面,从而获得了红外线反射性粒子 1。红外线反射性粒子1的平均粒径为51. 1 μ m。
[0110] 红外线反射件粒子2
[0111] 在将由玻璃质原材料构成的无机质微小中空体(Shirasu balloon)加热直到 KKKTC进行了软化的状态下,使二氧化钛(折射率2. 76)附着于表面来获得红外线反射性 粒子2。红外线反射性粒子2的平均粒径为42 μ m。
[0112] 另外,表2所记载的中空粒子以及红外线反射性粒子1和2的平均粒径是通过株 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的SALD-1100型测定得到的体积平均粒径。
[0113] [上涂涂料]
[0114] 作为上涂涂料,使用了下述的上涂涂料。另外,各涂膜的明度的值依照JIS K 5675 7. 8c)来测定。
[0115] 上涂涂料1 :THERM0EYE 4F COOL BLACK(日本涂料株式会社制,明度:10,涂料固 体成分中的红外线反射性粉体的含量:〇质量%,实质上不含黑色颜料)
[0116] 上涂涂料2 :THERM0EYE 4F新蓝宝石蓝(日本涂料株式会社制,明度:42,涂料固 体成分中的红外线反射性粉体的含量:30质量%,实质上不含黑色颜料)
[0117] 上涂涂料3 :Fine 4F best BLACK (日本涂料株式会社制,明度:9,涂料固体成分 中的红外线反射性粉体的含量:〇质量%,包含黑色颜料)
[0118] <实施例1 >
[0119] 将基底涂料1以干燥膜厚成为500 μ m的方式均匀地涂装于板岩板,在23°C、相对 湿度50% RH气氛下干燥24小时后,将上涂涂料1以干燥膜厚成为50 μ m的方式涂装,在 23°C、相对湿度50% RH气氛下养护10天来获得试验板。
[0120] <实施例2~9和比较例1 >
[0121] 将基底涂料、上涂涂料变更为表3所示的涂料,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 来获得试验板。
[0122] < 实施例 10 >
[0123] 与实施例1同样地涂装基底涂料,干燥后,将中涂涂料1以干燥膜厚成为50 μ m的 方式涂装,在23°C、相对湿度50% RH气氛下干燥24小时后,涂装上涂涂料,除此以外,与实 施例1同样地操作来获得试验板。
[0124] <多层涂膜的近红外日照反射率的测定>
[0125] 代替板岩板,在白黑遮盖力纸上通过与实施例、比较例中获得的试验板同样的涂 装工序来获得评价板。将通过与实施例1~10和比较例1中获得的试验板同样的涂装工 序获得的评价板分别设为实施例1~10和比较例1的评价板。关于实施例1~10和比较 例1的评价板,分别依照JIS K 5675(屋顶用高日照反射率涂料)来测定近红外日域日照 反射率。将结果示于表3。另外,表3的结果按照下述基准。
[0126] A :50%以上的反射率
[0127] B :40%以上且小于50%的反射率
[0128] C :20%以上且小于40 %的反射率
[0129] D:小于20 %的反射率
[0130] <耐水附着性的评价>
[0131] 将实施例、比较例中获得的试验板切出成70mmX 150mm,浸渍在静置了一昼夜以上 的水中,在23°C、相对湿度50% RH气氛下的试验室中放置1周。然后,擦去水分,对试验板 切入4mm见方的25块的切口,对该试验板粘贴JIS K 5600-5, -6记载的透明压敏附着带, 然后剥落来评价附着性。在试验板的25块中,将用透明压敏附着带未剥落而残留的块数按 照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3。
[0132] A:25 块
[0133] B:22 ~24 块
[0134] C:20 ~21 块
[0135] D:小于 20 块
[0138] 由表3明确了,关于包含基底层(A)、在上述基底层(A)上形成的上涂层(B),且通 过包含被红外线反射性粉体(二氧化钛,折射率:2. 76)被覆至少表面的一部分的具有中空 部分的粒子、和树脂的基底涂料来形成基底层,在其上形成了上涂层的多层涂膜,有近红外 日照反射率高,耐水附着性也良好的倾向。此外,与实施例6的多层涂膜相比,实施例1的 多层涂膜的近红外线日照反射率高。根据该结果,显示出在上涂涂料实质上不含黑色颜料 的情况下,使由包含红外线反射性粒子的基底涂料形成的基底层的红外线反射的效果更强 地发挥。
【主权项】
1. 一种多层涂膜,其特征在于,是在建筑物的外装面形成的多层涂膜, 其包含基底层(A)、和在所述基底层(A)上形成的上涂层(B), 所述基底层(A)由基底涂料形成, 所述基底涂料包含具有中空部分的粒子、和树脂, 所述具有中空部分的粒子被红外线反射性粉体被覆至少表面的一部分, 所述红外线反射性粉体含有折射率为1. 7~3. O的金属氧化物。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涂料的固体成分中的所述 粒子的含量为10~70质量%。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涂料所包含的所述树脂 为合成树脂乳液粒子, 所述基底涂料进一步包含粒子交联剂, 所述粒子交联剂将所述合成树脂乳液粒子进行交联。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涂膜,所述合成树脂乳液粒子通过将包含含有酮基或醛 基的丙烯酸系单体的单体混合物聚合来获得, 所述粒子交联剂为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酰肼基的化合物, 所述单体混合物中的所述含有酮基或醛基的丙烯酸系单体的含量为〇. 1~30质量%。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涂膜,所述合成树脂乳液粒子通过将包含含有羧基的丙 烯酸系单体的单体混合物聚合来获得, 所述粒子交联剂为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碳二亚胺基的化合物, 所述单体混合物中的所述含有羧基的丙烯酸系单体的含量为〇. 1~5质量%。6. 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层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涂层(B)由上涂 涂料形成, 所述上涂涂料实质上不含黑色颜料, 通过所述上涂涂料形成的涂膜的通过JIS K 56757.8c)求出的明度为50以下。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涂涂料包含树脂和红外线反 射性粉体, 所述上涂涂料的固体成分中的所述红外线反射性粉体的含量为30质量%以下。8. -种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建筑物的外装面形成多层涂膜的多层 涂膜的形成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 通过在所述建筑物的外装面涂装包含具有中空部分的粒子、和树脂的基底涂料来形成 基底层(A)的工序,以及 在所述基底层(A)上形成上涂层(B)的工序, 所述具有中空部分的粒子被红外线反射性粉体被覆至少表面的一部分, 所述红外线反射性粉体含有折射率为1. 7~3. 0的金属氧化物。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多层涂膜以及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该多层涂膜是在建筑物的外装面形成的涂膜,与以往相比兼有高的绝热性和隔热性,并且,耐水附着性良好。一种多层涂膜,其特征在于,是在建筑物的外装面形成的多层涂膜,其包含基底层(A)、和在上述基底层(A)上形成的上涂层(B),上述基底层(A)由基底涂料形成,上述基底涂料包含具有中空部分的粒子、和树脂,上述具有中空部分的粒子被红外线反射性粉体被覆至少表面的一部分,上述红外线反射性粉体含有折射率为1.7~3.0的金属氧化物。
【IPC分类】B32B27/18, C09D5/00, E04B1/76, B05D7/00, C09D5/33, B05D1/36, B05D7/24, C09D7/12
【公开号】CN105246690
【申请号】CN201480030070
【发明人】加茂比吕毅, 有村淳也, 前田丰广
【申请人】日本涂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3月4日
【公告号】WO2014192351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