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压缩的回弹性工业织物及其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639690阅读:来源:国知局
层20远离彼此而运动或"弹回", 将织物返回到其所期望的厚度和张开度。因此,在普通的非压缩状态下具有纱线14的厚度 加上纱线22的厚度加上非织造挤塑层16的厚度的总体厚度的织物可压缩并回弹至几乎整 个纱线的厚度,即,基于非织造挤塑层16的某些部分的可压缩性厚度丢失了,并且受压的 织物可以几乎与纱线14或纱线22的更厚的(更长的)直径一样细。
[0059] 在本案中可以观察到,当与通过的相同的初始厚度的常规的压榨织物在相同的法 向载荷下产生的压榨辊隙宽度相比时,本发明织物增加压榨辊隙最多达5毫米。这些特性 与它们的影响一样重要:载荷作用下均匀的压力分布和总体接触区域;由于织物易于在压 榨辊隙空间体积中压缩至所期望值的快速启动;由于结构用作抑制"弹簧"的振动抑制;以 及在压榨辊隙脱水的扩张阶段的过程中快速恢复的厚度可以有助于再润湿的最小化。
[0060] 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只要弹性非织造挤塑膜或片16是分离的并且在这些层之 间,层12和层20的纱线阵列在使用中还可以在织物中定向在⑶中,并且至少一个织物的 外侧上的功能层定向在MD中以支承拉力载荷并提供抵抗结构在使用中的充足的强度和延 伸。同样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功能纱线14、22如在一些图中具有圆形截面以进行说 明,但是它们可以为适当目的任意尺寸、材料或形式。
[0061] 如图3中所使出的另一个实施方案采用类似的原理,但是结构包括非织造挤塑膜 或片的第四层(4)以及平行纱线的第五层(5),其中,该第四层位于第三层(3)的与第一层 (1)相反的一侧,第五层位于与第一层(1)相同的方向上。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五层(5)的 纱线在贯穿厚度方向的同一竖直平面与所述第一层(1)对齐。
[0062] 图5中示出了本发明"无交叉"结构的另一个变形,其中在图5中示出的底基100 在具有包括多根平行的纱线/构件和必要的突出膜或片的弹性非织物的每层的基本平行 的平面中包括7层。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可压缩的回弹织物包括:(a)平行的机器纵 向(MD)纱线的第一层110 ;(b)非织造挤塑膜或片的第二层112,该第二层在厚度方向上为 弹性的、回弹性的以及可压缩的,并且在其长度和横向方向上为可伸长、可弯曲以及回弹性 的;(c)平行的机器纵向(MD)纱线的第三层114,该第三层补偿在第一层110的纱线之间的 空间中;(d)平行机器横向(CD)纱线的第四层116 ;(e)非织造挤塑膜或片的第五层118 ; (f)平行机器横向(CD)纱线的第六层120,该第六层补偿在第四层116的纱线之间的空间 中;以及(g)非织造挤塑膜或片的第七层122。换句话说,例如第一层110和第三层114定 向在机器纵向中,而例如第四层116和第六层120定向在机器横向中。第一层可以在织物 的机器侧上,并且例如第七层在织物的片侧上。CD层可以为功能纱线层以助于在载荷下CD 的稳定性或提供更大的空间体积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第七层122仅仅是可选的,对于 本实施方案的正常功能而言并非必要。例如层122具有作为压榨织物的通孔或空隙。为了 其他的用途,例如层122可以还具有由激光雕刻或蚀刻而提供的一些额外的特质。为了其 他的工业用途,层122可以不以孔或空隙贯穿(例如,鞣制带)。
[0063] 如图5中所示,第三层中的MD功能纱线114以上述的如它们落在第一层的纱线 110之间的方式分离地间隔,从而导致以上所描述的"嵌套"。类似地,第四层中的CD功能 纱线116如它们落在第六层的纱线120之间而分开地间隔,从而导致以上所描述的"嵌套"。 尽管本文中所描述的本实施方案具有定向在机器纵向的第一层和第三层,定向在机器横向 的第四层和第六层,以及在第二、第五和第七层中放置的非织造挤塑膜或片,但是只要在如 纱线层(定向在相同的方向中的层)之间具有至少一层弹性非织造挤塑膜或片以提供可压 缩与回弹性的特性,并具有拉伸载荷支承纱线的至少一个MD层以提供抵抗织物在使用中 的充足的强度和延伸,层就可以相互交换地使用。同样,在所有层中的纱线可以在形式、材 料、形状等方面彼此相同或不同。
[0064]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在厚度方向上为弹性的、回弹性的、以及可压缩的并且 在其长度和横向方向上为可伸长的、可弯曲的、以及可回弹性的非织造挤塑膜或片可以具 有在其表面上形成的连续凹槽以部分地嵌入凹槽中的纱线中,并且以确保纱线的均匀的空 间。这个特征允许利用更厚的膜或片层而不增加整体结构的厚度。例如,如图6(a)中所 示,非织造挤塑膜或片156可以具有在其顶部表面上形成的凹槽160,而MD或⑶纱线152 部分地区嵌入进凹槽160中并可以均匀地间隔。可替代地,如图6(b)中所示,非织造挤塑 膜或片156可以具有在其底部表面上形成的凹槽160,而在底部侧上的MD或CD纱线154部 分地嵌入进凹槽160中并可以均匀地间隔。作为进一步地替代,如图6(c)中所示,非织造 挤塑膜或片156可以具有在两者其表面上形成的凹槽160,而MD或⑶纱线152、154部分地 嵌入进凹槽160中并可以在膜或片层156的两侧上均匀地间隔。尽管凹槽可以有助于确保 纱线的均匀间隔,这样的特性对于本发明结构的正常功能却并非必要。仅仅作为一个实例 凹槽160被描述为具有"C"形或半圆形形状,即凹槽160可以具有包括(但不限于)正方 形、矩形、三角形、椭圆形、梯形、六边形和其他多边形形状的适合于容纳其中嵌入在其中纱 线的任意截面形状。
[0065] 本文中所描述的所有实施方案中,一层中的MD或CD纱线可以附接至在紧邻层中 非织造挤塑膜或片或在通过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胶、粘合剂、或热熔合/焊接方式 相互接触的接触点处被相互附接。可替代地,MD和/或CD纱线由通过从一者或两者外侧 表面上的结构用针缝入一层或更多层织物毡材料而被附接到非织造挤塑膜或片上。
[0066] 尽管例如复丝、合股单丝或复丝、包括不同材料的包覆构件、针织构件、加捻构件、 多组分构件、以及编织构件的其他形式可以同样用于本发明的实践中,但是用于本发明的 MD和CD纱线优选地为单丝。在采用单丝的结构中,单丝可以具有任意的截面形状,诸如例 如圆形、非圆形、正方形、矩形、三角形、椭圆形、多边形、梯形或叶形。类似地,用于加捻、针 织、或编织构件的丝可以同样为非圆形的截面形状。所有以上结构中的单丝可以具有〇. 08 毫米至2.0毫米的有效直径。
[0067] 以上讨论的任意实施方案和变形可以包括可以用针穿过织物以将不同层保持在 一起的一层或更多层织物毡材料。例如,诸如图7和图8中所示出那样,在以上实施方案中 的织物100利用织物毡材料124而被缝合以形成统一的结构200。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 个实施方案在用针缝入毡材料124之后沿着其MD的织物的截面图,图8为沿着其CD的织 物的截面图。为了增加层之间的结合,用针缝入的毡材料124可以有选择地部分或全部地 融化。织物毡材料可以由诸如例如聚酯、聚氨酯、聚丙烯、聚酰胺、其形式和其组合的任意聚 合物组成。另外地,最终的织物的顶部和/或底部表面可以涂覆有可以部分地区或全部地 浸渍织物的聚合物树脂。
[006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可以采用以上描述的作为具有至少一个MD载荷 支承纱线层的所有结构来生产如在美国专利5, 360, 656中所教导的材料的螺旋形卷绕条, 该专利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被合并到本文中。可替代地,本文中所描述的结构可以用于 生产如美国专利6, 723, 208所描述的造纸织物,该专利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被合并到本 文中。
[0069] 所有以上结构可在机器纵向被制成环形。其可以还具有能够在机器上缝合的能 力。在美国专利No. 4, 979, 543中说明了制造这样的"无交叉"结构中的缝隙的一种方法, 该专利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0070] 此外,可压缩度/回弹度由所需非织造挤塑膜或片的弹性和可压缩性、弹性膜或 片的层的数量、以及当然的结构自身整体来控制。突出膜或片的非织物的布置必须使得 非织造挤塑膜或片在施加至底基织物的法向载荷下压缩,并在移除该载荷下底基织物"弹 回"。本发明的结构还可以与其他纱线阵列或被与其附接的底基织物成为层合体的一部分。
[0071] 此外,在干燥织物或TAD织物的情况下,以上所讨论的多层实施方案可以特别有 利,因为由于织物结构围绕辑例如干燥器(dryercan)而通过,干燥织物中的纱线将至少部 分地将纸片的改善接触表面嵌套至干燥器表面从而提高热传递。这将由于干燥织物围绕辊 通过而由MD张力的暂时增加所引起,并且不基于在织物上任意施加载荷。然而,在这样的 应用中,高温弹性材料可以用于生产诸如非织造挤塑膜或片,例如高温弹性聚酯。
[0072]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本发明为干燥织物300的支承层310,其中例如如图9所 示,本发明织物形成干燥织物300的片侧的部件。在这样织物300中,"成角度的"或背侧 320为织物的非片接触侧。这个侧"切断"了层流并导致了在干燥容器中的"流动",并且减 小了轴向(对该侧)或CD方向的空气流动,并且有助于质量传递。在这样的布置中,支承 织物310压缩在干燥器上,增大了与干燥器的片接触面积并且从而提高了热传递。因此,本 实施方案形成了对于热传递的促进和优化而言具有设计的片侧310、以及对于质量传递和 优化而言的具有设计的背侧320的改善的干燥织物。
[0073] 鉴于本公开,本发明的变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明显,但是这些 变型不会导致这样改变的本发明超出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
[0074] 以下内容对应于母案申请的原始权利要求书:
[0075] 1. -种可压缩的回弹性工业织物,包括:
[0076] -层或更多层非织造挤塑膜或片,其中所述非织造挤塑膜或片在厚度方向上是弹 性的、回弹性的以及能够压缩的,并且在所述非织造挤塑膜或片的长度方向和横向方向上 是能够伸长、能够弯曲以及回弹性的;以及
[0077] 两层或更多层多根基本平行的机器纵向(MD)纱线。
[0078] 2.根据项1所述的织物,包括:
[0079] 在MD上行进的平行纱线的第一层;
[0080] 所述弹性非织造挤塑膜或片的第二层,所述第二层位于所述第一层的一侧上;
[0081] 所述平行纱线的第三层,所述第三层位于所述第二层的与所述第一层相反的一侧 上并所述第三层的平行纱线在与所述第一层的纱线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行进;以及
[0082] 其中所述第三层的平行纱线对齐,使得所述第三层的平行纱线嵌套在所述第一层 的平行纱线之间产生的空间之间。
[0083] 3.根据项2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第三层中的纱线的数目小于所述第一层中的纱 线的数目,或者所述第一层中的纱线的数目小于所述第三层中的纱线的数目。
[0084] 4.根据项2所述的织物,还包括:
[0085] 所述弹性非织造挤塑膜或片的第四层,所述第四层位于所述第三层的与所述第二 层相反的一侧上;以及
[0086] 平行纱线的第五层,所述第五层的平行纱线与所述第一层的平行纱线方向相同, 其中所述第五层的纱线在贯穿厚度方向的同一竖直平面与所述第一层对齐。
[0087] 5.根据项1所述的织物,还包括:
[0088] -层或更多层多根基本平行的机器横向(CD)纱线,所述一层或更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