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压缩的回弹性工业织物及其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639690阅读:来源:国知局
多层多根基本 平行的机器横向(CD)纱线附接在所述一层或更多层平行的机器纵向(MD)纱线顶上或附接 在所述一层或更多层平行的机器纵向(MD)纱线下。
[0089] 6.根据项5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MD和⑶纱线选自单丝、复丝、合股单丝或复丝、 包括不同材料的包覆构件、针织构件、加捻构件、多组分构件、以及编织构件。
[0090] 7.根据项1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弹性非织造挤塑膜或片包括聚合物材料。
[0091] 8.根据项7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聚合物材料选自聚氨酯、橡胶、硅树脂、 I^cra?、Estane⑧、以及高温聚酯。
[0092] 9.根据项5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MD和⑶纱线具有选自圆形、非圆形、正方形、矩 形、三角形、椭圆形、多边形、梯形以及叶形的横截面。
[0093] 10.根据项1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弹性非织造挤塑膜或片被多个通孔贯穿。
[0094] 11.根据项10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通孔具有选自圆形、非圆形、正方形、矩形、三 角形、椭圆形、梯形、多边形以及叶形的形状。
[0095] 12.根据项1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织物为:
[0096] 造纸机用布;
[0097] 成形织物;
[0098] 压榨织物;
[0099] 干燥织物;
[0100] 通气干燥织物;
[0101] 靴型压榨带底基;
[0102] 砑光带底基;
[0103] 工程织物底基;
[0104] 传送带底基;
[0105] 在非织造布的生产中使用的带,所述非织造布通过例如气流成网、熔喷、纺粘以及 水刺法的方法生产;或者
[0106] 工业加工带,例如织物整理加工带或鞣制带。
[0107] 13.根据项1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织物为用于干燥织物的层合底基,由此所述干 燥织物还包括:
[0108] 所述织物的背侧或非片接触侧,所述背侧包括成角度的部件。
[0109] 14.根据项1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织物为环形织物或能够在机器上缝合的织物。
[0110] 15.根据项1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织物的条被螺旋卷绕以形成最终底基结构的 所需宽度和所需长度。
[0111] 16.根据项1所述的织物,还包括:
[0112] -层或更多层纤维毡材料。
[0113] 17.根据项16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纤维毡材料被用针缝到所述织物中。
[0114] 18.根据项16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纤维毡材料施加在所述织物的顶部和/或底 部表面上,并且被用针缝入所述织物的顶部和/或底部表面。
[0115] 19.根据项1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织物的顶部和/或底部表面涂覆有聚合物树 脂。
[0116] 20.根据项19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聚合物树脂至少部分地浸渍所述织物。
[0117] 21.根据项5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MD纱线和⑶纱线的纱线直径在0. 08mm至 2. 0mm的范围内。
[0118] 22.根据项5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一层或更多层MD和/或⑶纱线被热焊接或胶 合至所述一层或更多层非织造挤塑膜或片。
[0119] 23.根据项5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一层或更多层MD和/或⑶纱线通过用针缝一 层或更多层纤维毡材料而被附接至所述一层或更多层弹性非织造挤塑膜或片。
[0120] 24.根据项1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非织造挤塑层具有形成在所述非织造挤塑层 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的连续凹槽。
[0121] 25.根据项24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凹槽具有选自半圆形、正方形、矩形、三角形、 椭圆形、梯形、六边形以及其他多边形形状的横截面形状。
[0122] 26. -种可压缩的回弹性工业织物,包括:
[0123] (a)多根基本平行的机器纵向(MD)纱线的第一层;
[0124] (b)弹性非织造挤塑膜或片的第二层,其中所述弹性非织造挤塑膜或片在厚度方 向上为弹性的、回弹性的以及能够压缩的,并且在所述弹性非织造挤塑膜或片的长度方向 和横向方向上为能够伸长、能够弯曲以及回弹性的;
[0125] (c)多根基本平行的机器纵向(MD)纱线的第三层;
[0126] (d)多根基本平行的机器横向(CD)纱线的第四层;
[0127] (e)所述弹性非织造挤塑膜或片的第五层;
[0128] (f)多根基本平行的机器横向(CD)纱线的第六层;以及
[0129] (g)所述弹性非织造挤塑膜或片的第七层。
[0130] 27.根据项26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第一层位于所述织物的机器侧上,并且所述 第七层位于所述织物的片侧上。
[0131] 28.根据项26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织物为压榨织物,并且当与在相同法向载荷 下由具有相同初始厚度的常规压榨织物产生的压榨辊隙宽度相比较时,所述压榨织物将压 榨车昆隙宽度增大最多达5_。
[0132] 29.根据项26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织物的层利用一层或更多层纤维毡材料用针 缝在一起。
[0133] 30.根据项26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织物的层通过用针缝入一层或更多层纤维毡 材料并且至少部分地熔化所述毡材料而将被附接在一起。
[0134] 31.根据项26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织物的顶部和/或底部表面涂覆有聚合物树 脂材料。
[0135] 32.根据项26所示的织物,其中所述非织造挤塑层具有形成在所述非织造挤塑层 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的连续凹槽。
[0136] 33.根据项32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凹槽具有选自半圆形、正方形、矩形、三角形、 椭圆形、梯形、六边形以及其它多边形形状的横截面形状。
[0137] 34. -种形成可压缩的回弹性工业织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38] 提供一层或更多层弹性非织造挤塑膜或片,其中所述非织造挤塑膜或片在厚度方 向上为弹性的、回弹性的以及能够压缩的,并且在所述非织造挤塑膜或片的长度方向和横 向方向上为能够伸长、能够弯曲以及回弹性的;以及
[0139] 将一层或更多层多根基本平行的机器纵向(MD)纱线附接至所述非织造挤塑膜或 片的顶部和/或底部表面。
[0140] 35.根据项34所述的方法,包括:
[0141] 提供在MD上行进的所述平行纱线的第一层;
[0142] 将所述弹性非织造挤塑膜或片的第二层附接至所述第一层的一侧上;以及
[0143] 将所述平行纱线的第三层附接至所述第二层的与所述第一层相反的一侧上并且 所述第三层的平行纱线在与所述第一层的纱线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行进,
[0144] 其中所述第三层的平行纱线对齐,使得所述第三层的平行纱线嵌套在在所述第一 层的平行纱线之间产生的空间之间。
[0145] 36.根据项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层中的纱线的数目小于所述第一层中的 纱线的数目,或者所述第一层中的纱线的数目小于所述第三层中的纱线的数目。
[0146] 37.根据项3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147] 将所述弹性非织造挤塑膜或片的第四层施加至所述第三层的与所述第二层相反 的一侧;和
[0148] 附接平行纱线的第五层,所述第五层的平行纱线位于与所述第一层的平行纱线相 同的方向上,其中所述第五层的纱线在贯穿厚度方向的同一竖直平面与所述第一层对齐。
[0149] 38.根据项3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150] 将一层或更多层多根基本平行的机器横向(CD)纱线附接在所述一层或更多层平 行的机器纵向(MD)纱线顶上或附接在所述一层或更多层平行的机器纵向(MD)纱线下。
[0151] 39.根据项3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MD和⑶纱线选自单丝、复丝、合股单丝和复 丝、包括不同材料的包覆构件、针织构件、加捻构件、多组分构件、以及编织构件。
[0152] 40.根据项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弹性非织造挤塑膜或片包括聚合物材料。
[0153] 41.根据项4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物材料选自聚氨酯、橡胶、硅树脂、 Lycra?、Estane?以及高温聚酯。
[0154] 42.根据项3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MD和CD纱线具有选自圆形、非圆形、正方形、 矩形、三角形、椭圆形、多边形、梯形以及叶形的横截面。
[0155] 43.根据项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弹性非织造挤塑膜或片被多个通孔贯穿。
[0156] 44.根据项4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孔具有选自圆形、非圆形、正方形、矩形、三 角形、椭圆形、梯形、多边形以及叶形的形状。
[0157] 45.根据项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织物为:
[0158] 造纸机用布;
[0159] 成形织物;
[0160] 压榨织物;
[0161] 干燥织物;
[0162] 通气干燥织物;
[0163] 靴型压榨带底基;
[0164] 砑光带底基;
[0165] 工程织物底基;
[0166] 传送带底基;
[0167] 在非织造布的生产中使用的带,所述非织造布通过例如气流成网、熔喷、纺粘以及 水刺法的方法生产;或者
[0168] 工业加工带,例如织物整理加工带或鞣制带。
[0169] 46.根据项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织物为用于干燥织物的层合底基,由此所述 织物的背侧或非片接触侧提供有成角度的部件。
[0170] 47.根据项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织物为环形织物或能够在机器上缝合的织 物。
[0171] 48.根据项3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172] 螺旋卷绕所述织物的条以形成具有所需宽度和所需长度的最终底基结构。
[0173] 49.根据项34所述的织物,还包括以下步骤:
[0174] 将一层或更多层纤维毡材料施加到所述织物的顶部和/或底部表面。
[0175] 50.根据项4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176] 用针将所述纤维毡材料缝到所述织物中。
[0177] 51.根据项5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178] 用聚合物树脂涂覆所述织物的顶部和/或底部表面。
[0179] 52.根据项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物树脂至少部分地浸渍所述织物。
[0180] 53.根据项3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MD纱线和⑶纱线的纱线直径在0. 08mm至 2. 0mm的范围内。
[0181] 54.根据项3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182] 通过热焊接或胶合将所述一层或更多层MD和/或CD纱线附接至所述一层或更多 层非织造挤塑膜或片。
[0183] 55.根据项3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184] 通过用针缝入一层或更多层纤维毡材料,将所述一层或更多层MD和/或CD纱线 附接至所述一层或更多层非织造挤塑膜或片。
[0185] 56. -种形成可压缩的回弹性工业织物的方法,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