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2692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个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第二管模具固定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轴向移动驱动机构中的齿轮与所述工作台连接固定,使所述工作台可以在轨道上沿管模具轴向直线往复移动。
[00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用于控制内衬层制备单元工作的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增强层制备单元工作的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固化单元工作的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脱模单元工作的第四控制模块,以及用于控制管模具调动单元工作的第五控制模块,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各单元的操作指令信息或外部指令信息并经处理后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至各单元,控制各单元进行相应的动作以进行制备工序。
[00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淋浇口可以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升降和/或淋浇口可以前后移动从而实现伸缩,从而实现第二淋浇位置和角度的调节。
[00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脱模单元包括用于轴向牵拉管模具的牵引机构和用于抵接待脱模复合管的脱模机构,待脱模的复合管一端端部抵接在所述脱模机构上,之后通过所述牵引机构轴向牵拉管模具,可将管模具从复合管内牵出完成脱模。
[002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修磨单元,用于对制备增强层后的产品进行表面修磨及在管端部制备承插连接时所需要的凹槽,该修磨单元包括修磨工作机构、第三管模具固定机构以及第三轴向移动驱动机构,其中
[0022]所述第三管模具固定机构与所述第三轴向移动驱动机构连接固定,使所述第三管模具固定机构可沿管模具轴向直线往复移动,所述修磨工作机构位于所述第三管模具固定机构的一侧,所述修磨工作机构包括基座,位于基座上的修磨工作台,该修磨工作台上设置有装设修磨刀具的修磨刀架,所述基座上表面设置有导轨,所述修磨工作台可沿所述导轨相对基座往复移动,进而带动修磨刀架往复移动,使得待处理的管道制品通过所述修磨刀具进行加工。
[002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喷涂单元,用于在增强层外周喷涂防护涂层。
[0024]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I)本发明中,通过各制备单元或机构的结构改进以及彼此之间的优化布局设置,使得其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相应的竹缠绕复合管的制备工艺简单、合理,能够极大地优化竹缠绕复合管的制备过程,使得其强度、刚度以及管道综合性能大大提升;
[0026](2)本发明中,利用统一的控制装置对整个工序生产线进行协调控制,可根据流水线上相应的工作状态实时控制各生产单元或机构的作动,实时控制各工序或各单元的状态,最大化实现制备工艺的精确可控;
[0027](3)本发明中,其中的内衬层制备单元中的相应的输送机构、胶黏剂淋浇机构的优化改进,使得其能够保证纤维层始终保持紧密缠绕的同时能够被合理用量的胶黏剂淋浇浸润,使得内衬层内壁光滑且防渗漏性能良好;
[0028](4)本发明中,其中的增强层制备单元中相应的竹篾输送机构、胶黏剂淋浇机构的优化改进,使得其能够保证竹篾始终保持紧密缠绕的同时能够被合理用量的胶黏剂淋浇浸润,使得增强层固化后结构强度良好,其抗压抗拉等管道性能优良。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构建的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内衬层制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构建的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增强层制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构建的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固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构建的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修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构建的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脱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构建的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5]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_管模具,100-内衬层制备单元,110-第二管模具固定机构,120-第二轴向移动驱动机构,130-内衬层织物输送缠绕机构,140-第二胶黏剂淋浇机构,200-增强层制备单元,210-第一管模具固定机构,220-第一轴向移动驱动机构,230-竹篾输送缠绕机构,240-第一胶黏剂淋饶机构,300-固化单元,310-固化炉,320-可移动支座,400-脱模单元,410-牵引机构,420-脱模机构,430-支撑单元,500-管模具调动单元,600-控制单元,610-处理器,620-第一控制模块,630-第二控制模块,640-第三控制模块,650-第四控制模块,660-第五控制模块,700-修磨单元,710-修磨工作机构,720-第三管模具固定机构,730-第三轴向移动驱动机构,800-喷涂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7]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构建的用于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其包括内衬层制备单元100、增强层制备单元200、固化单元300、脱模单元400、管模具调动单元500、用于对上述各单元进行协调控制的控制单元600,还可优选包括修磨单元700和/或喷涂单元800。
[0038]其中,内衬层制备单元100用于在管模具上缠绕内衬层,增强层制备单元200用于在内衬层外周缠绕增强层,固化单元300用于对内衬层和增强层进行成型固化,脱模单元400用于将在管模具上制备好的制品从管模具上脱下,管模具调动单元500可在内衬层制备单元100、增强层制备单元200、固化单元300和脱模单元400之间移动,用于运送和调动管模具。
[0039]修磨单元700用于对制备增强层后的产品进行表面修磨及在管端部制备承插连接时所需要的凹槽;喷涂单元800用于在增强层外周喷涂防护涂层;控制单元600用于接收各单元的操作指令信息或外部指令信息,并经其处理后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至各单元,控制各单元进行相应的动作以进行制备工序。
[004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内衬层制备单元100包括第二管模具固定机构110、第二轴向移动驱动机构120、设置在第二管模具固定机构110侧面的内衬层织物输送缠绕机构130和第二胶黏剂输送淋浇机构140。内衬层织物输送缠绕机构130和所述第二胶黏剂淋浇机构140优选设置于同一个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可以位于所述第二管模具固定机构110的一侦U。第二轴向移动驱动机构120与第二管模具固定机构110或工作台连接,使该两者可沿管模具I轴向相对移动,优选是第二轴向移动驱动机构120与工作台连接,使其在管模具I轴向方向上可以往复移动。第二轴向移动驱动机构120包括轴向移动动力输出机构,与之同轴连接使同步旋转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固定在轨道上,所述第二管模具固定机构110与所述齿轮连接固定,第二齿轮受第二轴向移动动力输出机构驱动旋转,使与轨道上的第二齿条啮合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二管模具固定机构110可以在轨道上沿管模具轴向直线往复移动。例如第二轴向移动动力输出机构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的输出端与齿轮同轴连接,伺服电机、减速机、齿轮均固定在工作台上,工作台位于轨道上方,轨道上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当伺服电机启动后,控制齿轮旋转,进而与齿条啮合移动,从而带动工作台在轨道上移动,优选在工作台与轨道之间设置有滚轮使移动顺畅。
[0041]第二管模具固定机构110用于支撑固定管模具,其包括与动力输出机构如电机及减速机动力连接并同步旋转的第二管模具连接头以及设置在管模具两端支撑轴下方的第二支撑对辊,管模具两端通过该支撑轴支撑且该支撑轴分别通过上述第二支撑对辊可旋转地支撑。第二管模具连接头可在动力输出机构的驱动力作用下回转,所述管模具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模具连接头连接固定使所述管模具可以随第二管模具连接头的回转而同步旋转,第二管模具连接头可以为一端固定在动力单元输出端,另一端与管模具的一端嵌合,或另一端设置为环向设置有卡口或卡爪,其可在驱动力作用下张开或回缩,从而卡紧管模具端部或松开。
[0042]内衬层织物输送缠绕机构130用于输送织物并将织物缠绕在回转的管模具I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其包括织物支辊,以将卷筒状织物装设在支辊上,也可以包括输送辊,张紧辊和压紧辊,张紧辊用以提供张力,压紧辊用以压紧缠绕中的织物。
[0043]第二胶黏剂淋浇机构140用于向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