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926927阅读:来源:国知局
和所述固化剂管均与所述第一淋浇装置的送料口连接,所述第一淋浇装置送料口下方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该第一搅拌机构下方通过输送管与第一淋浇口连接,所述第一树脂栗、第一固化剂栗用于栗送树脂和固化剂并分别通过树脂管和固化剂管栗送至第一淋浇装置中,通过所述第一搅拌机构搅拌均匀后可通过输送管流至末端的第一淋浇口,进而可淋浇至正在缠绕中的原料上,以便于浸润缠绕中的竹篾。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其中,所述内衬层制备单元(100)包括第二管模具固定机构(110)、第二轴向移动驱动机构(120)、内衬层织物输送缠绕机构(130)以及第二胶黏剂淋浇机构(140),其中, 所述第二管模具固定机构(110)用于支撑固定管模具,其包括与动力输出机构动力连接并同步旋转的第二管模具连接头以及设置在管模具两端支撑轴下方的第二支撑对辊,所述第二管模具连接头可在动力输出机构的驱动力作用下回转,所述管模具(I) 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模具连接头连接固定,使得所述管模具(I)可以随第二管模具连接头的回转而同步旋转; 所述第二轴向移动驱动机构(120)包括第二轴向移动动力输出机构,与之同轴连接可同步旋转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第二齿条固定在一轨道上,所述第二管模具固定机构(110)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固定,该第二齿轮受第二轴向移动动力输出机构驱动旋转,并与轨道上的第二齿条啮合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二管模具固定机构(110)可以在轨道上沿管模具轴向直线往复移动; 所述内衬层织物输送缠绕机构(130)用于输送内衬层材料并将其缠绕在管模具上; 所述第二胶黏剂淋浇机构(140)用于向缠绕中的内衬层材料上淋浇胶黏剂,使其浸润胶黏剂从而形成内衬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管模具固定机构(110)还包括设置在管模具两端的升降单元,该升降单元可带动管模具升降,以便于不同口径模具装设后调整其与竹篾输送缠绕机构间的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其中,所述内衬层织物输送缠绕机构(I30)包括织物卷支辊,输送辊,张紧辊和压紧辊,其中,原料织物卷置于所述织物卷支辊上并可绕支辊转动,沿织物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输送辊,从织物卷上剥离的织物通过各所述输送辊被引导输出至保持回转并沿轴向移动的管模具上,从而将织物缠绕在内衬层外表面上,所述张紧辊用于输送过程中保持输送的织物张紧,所述压紧辊位于管模具下方以压紧缠绕中的织物。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胶黏剂淋浇机构(140)设置在第二管模具固定机构(110)的一侧,其包括第二淋浇装置、与树脂搅拌罐连通的第二树脂栗、以及与固化剂储罐连通的第二固化剂栗,其中所述第二树脂栗输出端连接树脂管,所述第二固化剂栗输出端连接固化剂管,所述树脂管和所述固化剂管均与所述第二淋浇装置的送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淋浇装置送料口下方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该第二搅拌机构下方通过输送管与第二淋浇口连接,所述第二树脂栗、第二固化剂栗用于栗送树脂和固化剂并分别通过树脂管和固化剂管栗送至第二淋浇装置中,通过所述第二搅拌机构搅拌均匀后可通过输送管流至末端的第二淋浇口,进而可淋浇至正在缠绕中的原料上,以便于浸润缠绕中的内衬层织物材料。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其中,所述内衬层织物输送缠绕机构(130)和所述第二胶黏剂淋浇机构(140)设置于同一个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第二管模具固定机构(110)的一侧,所述第二轴向移动驱动机构(120)中的齿轮与所述工作台连接固定,使所述工作台可以在轨道上沿管模具轴向直线往复移动。11.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其中,所述内衬层织物输送缠绕机构(130)包括织物卷支辊,输送辊,张紧辊和压紧辊,其中,原料织物卷置于所述织物卷支辊上并可绕支辊转动,沿织物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输送辊,从织物卷上剥离的织物通过各所述输送辊被引导输出至保持回转并沿轴向移动的管模具上,从而将织物缠绕在内衬层外表面上,所述张紧辊用于输送过程中保持输送的织物张紧,所述压紧辊位于管模具下方以压紧缠绕中的织物。12.根据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胶黏剂淋浇机构(140)设置在第二管模具固定机构(110)的一侧,其包括第二淋浇装置、与树脂搅拌罐连通的第二树脂栗、以及与固化剂储罐连通的第二固化剂栗,其中所述第二树脂栗输出端连接树脂管,所述第二固化剂栗输出端连接固化剂管,所述树脂管和所述固化剂管均与所述第二淋浇装置的送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淋浇装置送料口下方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该第二搅拌机构下方通过输送管与第二淋浇口连接,所述第二树脂栗、第二固化剂栗用于栗送树脂和固化剂并分别通过树脂管和固化剂管栗送至第二淋浇装置中,通过所述第二搅拌机构搅拌均匀后可通过输送管流至末端的第二淋浇口,进而可淋浇至正在缠绕中的原料上,以便于浸润缠绕中的内衬层织物材料。13.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淋浇口可以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升降和/或淋浇口可以前后移动从而实现伸缩,从而实现第二淋浇位置和角度的调节。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600)包括处理器(610)、用于控制内衬层制备单元(100工作的第一控制模块(620),用于控制增强层制备单元(200)工作的第二控制模块(630,用于控制固化单元(300)工作的第三控制模块(640),用于控制脱模单元(400)工作的第四控制模块(650),以及用于控制管模具调动单元工作的第五控制模块(660),所述处理器(610)用于接收各单元的操作指令信息或外部指令信息并经处理后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至各单元,控制各单元进行相应的动作以进行制备工序。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其中,所述脱模单元(400)包括用于轴向牵拉管模具的牵引机构(410)和用于抵接待脱模复合管的脱模机构(420),待脱模的复合管一端端部抵接在所述脱模机构(420)上,之后通过所述牵引机构(410)轴向牵拉管模具,可将管模具(I)从复合管内牵出完成脱模。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其中,还包括修磨单元(700),用于对制备增强层后的产品进行表面修磨及在管端部制备承插连接时所需要的凹槽,该修磨单元包括修磨工作机构(710)、第三管模具固定机构(720)以及第三轴向移动驱动机构(730),其中, 所述第三管模具固定机构(720)与所述第三轴向移动驱动机构(730)连接固定,使所述第三管模具固定机构(720)可沿管模具轴向直线往复移动,所述修磨工作机构(710)位于所述第三管模具固定机构(720)的一侧,所述修磨工作机构(710)包括基座,位于基座上的修磨工作台,该修磨工作台上设置有装设修磨刀具的修磨刀架,所述基座上表面设置有导轨,所述修磨工作台可沿所述导轨相对基座往复移动,进而带动修磨刀架往复移动,使得待处理的管道制品通过所述修磨刀具进行加工。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其中,还包括喷涂单元(800),用于在增强层外周喷涂防护涂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其包括内衬层制备单元、增强层制备单元、固化单元、脱模单元、管模具调动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内衬层制备单元用于在管模具上缠绕内衬层,增强层制备单元用于在内衬层外周缠绕增强层,固化单元用于对内衬层和增强层进行成型固化,脱模单元用于将在管模具上制备好的制品从管模具上脱下,管模具调动单元用于运送和调动管模具,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各单元的操作指令信息或外部指令信息,控制各单元进行相应的动作以进行制备工序。本发明通过制备单元或机构的结构改进以及优化布局设置,使得其布局合理,同时通过对各单元的协调控制,使得制备工艺简单合理,制备的管道综合性能大大提升。
【IPC分类】B32B1/08, B32B39/00, F16L9/16, B32B37/12, B32B37/02
【公开号】CN105711161
【申请号】CN201610210943
【发明人】叶柃, 杨会清, 张永维
【申请人】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叶柃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4月6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