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伤口愈合程度及加快伤口愈合的智能绷带和监测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042146阅读:来源:国知局
米(例如,五十微米)至几百微米(五百微米)之间的一个值(根据精度需要制作不同直径的实际的多模光纤200及单模光纤202,其中,多模光纤200的直径大于单模光纤202的直径)。
[0034]所述温度检测单元24用于检测皮肤3的伤口的温度,为了便于监测皮肤3的伤口的温度,所述温度检测单元24位于绷带本体2的中间位置,当所述绷带本体2粘贴于皮肤3的伤口时,所述温度检测单元24位于伤口的最疼痛区域。需要说明的是,该中间位置与所述PH值传感器20所处的中间位置不重叠。所述热电效应单元26用于调节绷带本体2的温度,使得所述绷带本体2粘贴与皮肤3上的伤口时,温度处于预设范围(例如,37°C +/-5°C )。所述热电效应单元26可以是多个,并位于绷带本体2的不同位置,使得对绷带本体2的温度调节的更均衡。
[0035]所述一个或多个温度检测单元24及热电效应单元26位于一条连接线28上,该连接线28用于为所述温度检测单元24及热电效应单元26通电,使得所述温度检测单元24及热电效应单元26正常工作。
[0036]所述连接线28可以按照从绷带本体1中心位置向外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连接线28上,每隔预设距离(例如2毫米)设置一个所述温度检测单元24及热电效应单元26,如图5及6所示。所述向外旋转的方式可以是圆形旋转的方式(如图5所示),也可以方形旋转的方式(如图6所示),还可以是其它任意形状的旋转方式。
[0037]如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热电效应监测伤口愈合程度及加快伤口愈合的监测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设备1和所述绷带本体2,所述的监测设备1与绷带本体2相连接。
[0038]所述监测设备1包括光电二极管11、第一光源121、第二光源122、光纤親合器141、控制器16及显示器18。第一光源121和第二光源122与光纤耦合器141连接。所述第二光电二级管11用于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所述第一光源121与第二光源122可以是,但不限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1de,LED)。所述光纤親合器141用于将两束不同波长的光汇集成一束光。所述光电二级管11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6连接,所述控制器16与所述显示器18连接。
[0039]所述处理器16用于从所述光电二极管11获取预设波长的光照射所产生的光电流,并根据所述光电流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当前伤口 3的PH值,根据所述PH值监测伤口 3的感染程度。此外,所述处理器16将所述当前伤口 3的PH值及伤口 3的感染程度等数据在显示器18中显示。
[0040]所述处理器16还用于获取所述温度检测单元24采集的温度信息,并将所采集的温度等数据在显示器18中显示。
[0041]进一步地,所述PH值传感器20中的一根多模光纤200与所述光电二极管11连接,所述PH值传感器20中的另外一根多模光纤200与光纤耦合器141连接。与所述光纤耦合器141将第一光源121和第二光源122产生的两束不同波长的光汇集成一束组合光,并发射到所述PH值传感器20中的一根多模光纤200中。所述组合光由所述两束不同波长的光组合而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21产生590纳米的光,第二光源122产生860纳米的光,所述组合光由590纳米的光及860纳米的光组合而成。
[0042]所述与光纤耦合器141连接的多模光纤200接收一束组合光,当所述组合光穿过所述单模光纤202时,在所述单模光纤202表面的PH敏感膜2020对组合光中预设波长(例如,590纳米)的光进行不同程度的吸收,经过单模光纤202的预设波长的光穿过与连接的多模光纤200后照射到光电二极管11,该光电二极管11产生与预设波长的光对应的光电流,根据所述光电流的变化率分析PH敏感膜2020对预设波长的光的吸收率,根据所述吸收率得到PH值的变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组合光中包括波长为860纳米的光,PH敏感膜2020对860纳米的光不吸收,因此,通过该860纳米的光可以确定组合光的传播路径是否正确,若组合光的传播路径正确(即波长为860纳米的光照射到光电二极管11所产生的光电流是否在预设范围),则预设波长的光的传播路径也正确(若波长为860纳米的光照射到光电二极管11所产生的光电流在预设范围,表示组合光的传播路径正确)。若组合光的传播路径不正确,可以通过光纤耦合器141进行调整,直到波长为860纳米的光照射到光电二极管11所产生的光电流在预设范围。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860纳米的光可以省略,所述两根多模光纤200及一根单模光纤202中传播预设波长的光。
[004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16通过所述连接线28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温度检测单元24及热电效应单元26连接,该控制器16为所述一个或多个温度检测单元24及热电效应单元26供电,并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24获取温度数据,根据所述温度数据控制所述热电效应单元26,使得所述热电效应单元26降低或升高温度。
[0044]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设备1还包括用于显示PH值、活性程度及温度的显示设备、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设备、充电电源、用于近距离信号传输的蓝牙设备,及用于远距离信号传输的无线电设备等其它辅助设备。
[004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功能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监测伤口愈合程度及加快伤口愈合的智能绷带,该智能绷带包括绷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绷带包括设置在绷带本体上的PH值传感器,所述PH值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绷带本体的粘贴面; 所述PH值传感器包括两根第一多模光纤及一根单模光纤,所述PH值传感器的单模光纤位于所述两根第一多模光纤之间并形成直线连接,所述PH值传感器的单模光纤表面覆盖有一层对所述PH值传感器的单模光纤内传播的预设波长的光进行吸收的PH敏感膜;及 所述绷带本体设置一个或多个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检测单元及一个或多个用于调节温度的热电效应单元,所述一个或多个温度检测单元及热电效应单元设置于所述绷带本体的最上层材料与最底层材料之间,并通过一条位于所述绷带本体的最上层材料与最底层材料之间的连接线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伤口愈合程度及加快伤口愈合的智能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绷带本体粘贴于皮肤的伤口时,所述PH值传感器及基质金属蛋白酶传感器位于皮肤的伤口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伤口愈合程度及加快伤口愈合的智能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波长为590纳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伤口愈合程度及加快伤口愈合的智能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按照从绷带本体中心位置向外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连接线上,每隔预设距离设置一个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及热电效应单元。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伤口愈合程度及加快伤口愈合的智能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绷带本体的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6.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绷带的监测伤口愈合程度及加快伤口愈合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监测设备,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智能绷带连接,所述监测设备包括光电二极管、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光纤耦合器及控制器,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与所述光纤耦合器连接,其中: 所述光电二极管与PH值传感器的其中一根多模光纤连接,所述光纤耦合器与所述PH值传感器的另外一根多模光纤连接;及 所述控制器与温度检测单元及热电效应单元通过连接线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测伤口愈合程度及加快伤口愈合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PH值传感器连接的所述光纤耦合器将预设波长的光发射到所述PH值传感器中的一根多模光纤中,其中,所述预设波长为590纳米。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测伤口愈合程度及加快伤口愈合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接收温度检测单元采集的温度数据,并根据所述温度数据控制所述热电效应单元以调节所述智能绷带的温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监测伤口愈合程度及加快伤口愈合的智能绷带和监测装置。该智能绷带包括绷带本体,所述智能绷带包括与所述绷带本体连接成一体的PH值传感器,所述PH值传感器位于所述绷带本体的粘贴面,所述智能绷带还包括与所述绷带本体连接成一体的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检测单元及用于调节温度的热电效应单元。本实用新型可以监测伤口的愈合程度,使得医生或患者及时了解伤口的情况,同时,通过调节温度使得伤口处于预设温度,加快了伤口的愈合速度。
【IPC分类】A61F13/02
【公开号】CN204951335
【申请号】CN201520708369
【发明人】张贯京, 陈兴明, 邓立, 吴君华, 张舒林, 克里斯基捏·普拉纽克, 李荣秀, 高伟明, 周亮, 吴伟钊
【申请人】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贝沃德克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前海颐老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