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模块化高强度连接纵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86700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模块化高强度连接纵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模块化高强度连接纵梁,包括连接梁总成以及安装在连接梁总成一侧的加强板;所述连接梁总成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横梁与下弯梁、连接在上横梁中前段与下弯梁中前段之间的中立柱以及连接在上横梁后端与下弯梁中后段之间的第一加强斜撑。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纵梁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焊接工作量小、通用化程度高等特点。
【专利说明】
一种客车模块化高强度连接纵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模块化高强度连接纵梁。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全承载客车的后悬连接梁既要满足后悬、后截面梁连接的强度需求,又要有足够的空间避让后桥的跳动,现有的后悬连接纵梁通常设计成由多根厚壁矩形管拼接成的结构,存在结构复杂笨重、矩形管对接端头多、焊接劳动强度大等不足。此外,现有的后悬连接纵梁都是根据不同的车型结构形式而独立设计,不具有通用性,备料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模块化高强度连接纵梁,该连接纵梁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焊接工作量小、通用化程度高等特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客车模块化高强度连接纵梁,包括连接梁总成以及安装在连接梁总成一侧的加强板;所述连接梁总成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横梁与下弯梁、连接在上横梁中前段与下弯梁中前段之间的中立柱以及连接在上横梁后端与下弯梁中后段之间的第一加强斜撑。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梁前端与中立柱下端前侧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斜撑;上横梁后端与中立柱下端后侧之间设有第三加强斜撑。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下弯梁为向上凸起的弧状。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中立柱的下端连接在下弯梁的最高点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的下端为与下弯梁相适应的弧状。
[0010]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焊接工作量小、通用化程度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连接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客车后桥及轮胎的装配示意图。
[0015]其中:
[0016]1、上横梁,2、下弯梁,3、中立柱,4、第一加强斜撑,5、第二加强斜撑,6、第三加强斜撑,7、加强板,8、后桥,9、车身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和图4所示的一种客车模块化高强度连接纵梁,包括连接梁总成以及安装在连接梁总成一侧的加强板7。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客车后桥8的上方,且其后端与车身骨架9焊接相连。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梁总成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横梁I与下弯梁2、连接在上横梁I中前段与下弯梁2中前段之间的中立柱3以及连接在上横梁I后端与下弯梁2中后段之间的第一加强斜撑4。所述上横梁I前端与中立柱3下端前侧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斜撑5;上横梁I后端与中立柱3下端后侧之间设有第三加强斜撑6。所述下弯梁2为向上凸起的弧状。所述中立柱3的下端连接在下弯梁的最高点处。通过将下弯梁设计为向上凸起的弧状,能够为客车后桥提供足够的跳动空间,避免连接纵梁与客车后桥发生干涉。由于下弯梁的最高点处是其最薄弱处也是应力最集中的地方,因此,将中立柱的下端连接在该位置,能够使中立柱将下弯梁的受力传递到上横梁上,使上横梁与下弯梁一同承担外力,避免应力过于集中而导致下弯梁断裂。第一加强斜撑与下弯梁连接处为下弯梁除下弯梁最高点处的另外一个拐点,该处受力同样较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该处设置第一加强斜撑,在加强结构的同时,将该处受力传递出去,避免下弯梁因受力过于集中而发生断裂。所述第二加强斜撑和第三加强斜撑的上下两端均为双面切角;第二加强斜撑下端的一个切角面与中立柱下端的前侧相连,另一个切角面与下弯梁的顶部相连;第三加强斜撑上端的一个切角面与上横梁后端的底部相连,另一个切角面与第一加强斜撑上端的前侧面相连;第三加强斜撑下端的一个切角面与中立柱下端的后侧面相连,另一个切角面与下弯梁的顶部相连。通过将第二加强斜撑和第三加强斜撑的上下两端设置为双面切角,能够使二者与其他部位的连接更加牢固。如图2所示,上横梁、下弯梁中立柱、第一加强斜撑、第二加强斜撑和第三加强斜撑,在连接梁总成的内部形成了 5个三角形小闭环结构,这5个三角形小闭环结构能够充分保证连接梁总成的结构强度。
[0020]如图3所示,所述加强板7的形状和连接梁总成的外轮廓形状相适应。所述加强板7,其上端焊接在上横梁I的侧壁上;其中间部位分别与中立柱3、第一加强斜撑4、第二加强斜撑5和第三加强斜撑6的侧壁焊接相连;其下端为与下弯梁2相适应的弧状。所述加强板7为钢板,通过在一块长方形的钢板底部开设有一个与下弯梁形状相适应的缺口得到的。通过在连接梁总成的一侧焊接加强板,一方面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能够使加强板与连接梁总成共同形成的连接纵梁的力的传递更加绵密,且由于整个连接纵梁无形状突变,在受到外力时产生的应力会十分均匀。
[0021]对于同一家客车企业而言,其中大型客车后悬所采用的基本是同一技术路线的悬挂系统,因此,其候选的开档尺寸主体相同。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横梁与下弯梁之间的高度能够满足后轮跳动高度的极限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高中高度及长度的客车底架后悬处的连接需求,具有通用性。
[002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客车模块化高强度连接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梁总成以及安装在连接梁总成一侧的加强板;所述连接梁总成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横梁与下弯梁、连接在上横梁中前段与下弯梁中前段之间的中立柱以及连接在上横梁后端与下弯梁中后段之间的第一加强斜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模块化高强度连接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前端与中立柱下端前侧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斜撑;上横梁后端与中立柱下端后侧之间设有第三加强斜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模块化高强度连接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弯梁为向上凸起的弧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模块化高强度连接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立柱的下端连接在下弯梁的最高点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客车模块化高强度连接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的下端为与下弯梁相适应的弧状。
【文档编号】B62D23/00GK205469294SQ201620293947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1日
【发明人】熊成林, 张志超, 罗丹, 汪俭, 严伟
【申请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