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空冷塔排放核电厂废水的雾化蒸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24611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空冷塔排放核电厂废水的雾化蒸发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空冷塔排放核电厂废水的雾化蒸发系统,包括伸入空冷塔(7)内的废液排放管线(10)、设在空冷塔(7)内并与废液排放管线(10)相连的排放环管(4)以及与排放环管(4)相连的雾化动力源;所述排放环管(4)包括与空冷塔(7)同轴线设置的环形母管(4-1)、分别与环形母管(4-1)相连的若干分流管(4-2),每个分流管(4-2)上连接有远传压力表(12),每个分流管(4-2)的端部连接有若干雾化头(4-3),每个雾化头(4-3)上开有若干开口朝向空冷塔(7)中心轴线的喷嘴(4-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蒸发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雾化稳定性高、便于操作和更换检修等优点。
【专利说明】
一种利用空冷塔排放核电厂废水的雾化蒸发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厂废液排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空冷塔排放核电厂废水的雾化蒸发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核电厂排放废水通常采用向受纳水体直排的方式。在核电厂废水无受纳水体或受纳水体稀释能力不足的地区,面临废水无法排放的问题。
[0003]中国专利申请“一种用于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排放的气态途径排放系统”(申请号201510157991.9,【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公开了用于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排放的气态途径排放系统,并披露了在无可靠液态排放途径的情况下可采用气态途径排放方式实现对液态流出物的排放,具体可采用空气冷却塔气态途径排放及厂房烟囱气态途径排放两种方式,但该专利申请主要针对气态途径排放方式进行说明,而未披露使废水气化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空冷塔排放核电厂废水的雾化蒸发系统,该雾化蒸发系统利用空冷塔内高风速、相对的高温度和雾化后巨大的气液接触面积来实现核电厂废水雾化蒸发后高架排放,其具有结构简单、雾化稳定性高、便于操作和更换检修等优点。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空冷塔排放核电厂废水的雾化蒸发系统,包括自空冷塔侧面下部伸入空冷塔内的废液排放管线、设在空冷塔内并与废液排放管线出口端相连的排放环管以及与排放环管相连的雾化动力源;所述排放环管包括与空冷塔(7)同轴线设置的环形母管别与环形母管相连的若干分流管,每个分流管上连接有远传压力表,每个分流管(4-2)的端部连接有若干雾化头,每个雾化头上开有若干开口朝向空冷塔(7)中心轴线的喷嘴。
[0006]进一步,所述雾化动力源为设在空冷塔外且位于废液排放管线入口端的废液输送栗,所述废液输送栗具有足以使进入排放环管的雾化管中的废液雾化的使用压力。
[0007]进一步,所述雾化动力源为设在空冷塔外且与排放环管的环形母管相连的压缩空气储罐。
[0008]进一步,所述排放环管的雾化管上连接有远传压力表。
[0009]进一步,所述空冷塔内沿周向设有与空冷塔内壁相连的高度一致的检修平台,排放环管设在检修平台上。
[0010]进一步,检修平台上还设有辐射监测仪表。
[0011]进一步,所述空冷塔的底部设有向下凹的集液坑,集液坑内设有地坑栗,地坑栗的出口端连接有再循环管线。
[0012]进一步,废液排放管线上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位于废液排放管线与排放环管的连接点的上游位置。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蒸发系统可采用高压雾化或空气雾化两种雾化形式,保障塔内雾化的稳定性;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废液排放管线上设置过滤器,可以有效减少喷嘴堵塞情况;分段式设置的雾化管上安装有检漏检堵远传压力表,可用于远程监测系统运行情况;且分段式雾化管采用标准化设计,方便快速更换,减小工作人员受照射时间;另外,布置分段式雾化管时,通过使其避开塔内壁附近低风速区域,同时合理设置分段式雾化管上各喷头的安装角度,可最大程度上促进废水蒸发。根据核电厂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蒸发系统可以用于排放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或核电厂常规废水。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蒸发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蒸发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1或图2中空冷塔的俯视图,为清楚显示的排放环管的目的,图3中略去了其他不必要的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8]如图1或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利用空冷塔排放核电厂废水的雾化蒸发系统包括自底部封闭的空冷塔7侧面下部伸入空冷塔7内的废液排放管线10(节点NOl至节点N02)、设在空冷塔7内并与废液排放管线10出口端相连的排放环管4以及与排放环管4相连的雾化动力源;所述排放环管4包括与空冷塔7同轴线设置的环形母管4-1、分别与环形母管4-1相连的若干分流管4-2,每个分流管4-2上连接有远传压力表12,每个分流管4-2的端部连接有若干雾化头4-3,每个雾化头4-3上开有若干开口朝向空冷塔7中心轴线、并斜向上一定角度的喷嘴4-4。
[0019]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动力源可以是设在空冷塔7外且位于废液排放管线10入口端的废液输送栗I,所述废液输送栗I具有足以使进入排放环管4的分流管4-2中的废液雾化的使用压力,相应的系统可称为“高压雾化蒸发系统”。
[0020]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使取样满足排放要求的核电厂废水进入高压雾化蒸发系统后,将废水通过废液排放管线10输入排放环管4,经过排放环管4的环形母管4-1进入分段式分流管4-2,并经过分流管4-3分流后进入喷嘴4-4,利用废液输送栗I的压力使液体从喷嘴4-4高速射出,与喷嘴4-4出口的顶针相互碰撞,或者两股流体互相碰撞,破碎成细小液滴。
[0021]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雾化动力源可以是设在空冷塔7外且与排放环管4的环形母管4-1相连的压缩空气储罐9。相应的系统可称为“空气雾化蒸发系统” O
[0022]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使取样满足排放要求的核电厂废水进入空气雾化蒸发系统的排放环管4,同时使压缩空气储罐9内的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管路12(节点N03至节点N04)也进入排放环管4,废水和压缩空气一起经过排放环管4的环形母管4-1进入分段式分流管4-2,利用压缩空气与液体在腔体内混合摩擦,通过空气破裂和撞击产生非常均匀和细密的雾化微滴,经过分流管4-3分流后进入喷嘴4-4喷出。
[0023]本实用新型中,可在空冷塔7底部设置向下凹的集液坑5,用于收集可能下落的液滴。集液坑5内可设地坑栗6,并在地坑栗6的出口端连接再循环管线11(节点N05至节点N06),利用地坑栗6实现废水再循环。
[0024]本实用新型中,排放环管4的分流管4-2与环形母管4-1最好为可拆卸连接,分流管
4-2可进行标准化设计。更优选地,分流管4-2与环形母管采用快拆连接。当检测到某远传压力表12信号异常时,可用标准化备件快速更换,尽量减小工作人员在塔内的受照射时间。
[0025]所述空冷塔7内沿周向设有与空冷塔7内壁相连的高度一致的检修平台3,排放环管4可设在检修平台3上。采用这种结构,可使分流管4-2避开塔内壁附近低风速区域,同时合理设置分流管4-2上各喷嘴4-4的安装角度,更有利于废水充分蒸发。
[0026]检修平台3还可设有辐射监测仪表8,以监测辐射情况。
[0027]在本实用新型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废液排放管线10上设有过滤器2,所述过滤器2位于废液排放管线10与排放环管4的连接点的上游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喷嘴4-4堵塞情况。
[0028]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其他的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创新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利用空冷塔排放核电厂废水的雾化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蒸发系统包括自空冷塔(7)侧面下部伸入空冷塔(7)内的废液排放管线(1)、设在空冷塔(7)内并与废液排放管线(10)出口端相连的排放环管(4)以及与排放环管(4)相连的雾化动力源;所述排放环管(4)包括与空冷塔(7)同轴线设置的环形母管(4-1)、分别与环形母管(4-1)相连的若干分流管(4-2),每个分流管(4-2)上连接有远传压力表(12),每个分流管(4-2)的端部连接有若干雾化头(4-3),每个雾化头(4-3)上开有若干开口朝向空冷塔(7)中心轴线的喷嘴(4-4)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动力源为设在空冷塔(7)外且位于废液排放管线(10)入口端的废液输送栗(I),所述废液输送栗(I)具有足以使进入排放环管(4)的分流管(4-2)中的废液雾化的使用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动力源为设在空冷塔(7)外且与排放环管(4)的环形母管(4-1)相连的压缩空气储罐(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放环管(4)的分流管(4-2)与环形母管(4-1)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塔(7)内沿周向设有与空冷塔(7)内壁相连的高度一致的检修平台(3),排放环管(4)设在检修平台(3)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检修平台(3)上还设有辐射监测仪表(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塔(7)的底部设有向下凹的集液坑(5),集液坑(5)内设有地坑栗(6),地坑栗(6)的出口端连接有再循环管线(11)。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雾化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废液排放管线(10)上设有过滤器(2),所述过滤器(2)位于废液排放管线(10)与排放环管(4)的连接点的上游位置。
【文档编号】G21F9/08GK205508423SQ201620070507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5日
【发明人】邢磊, 杨永春, 吕航, 武文广, 姜红静, 马广辉
【申请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