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打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81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叶轮打麦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作物收获机械,特别是一种叶轮打麦机。
目前市售和使用的打麦机(脱粒机)主要由机架、机壳、筛网、两端通过轴承座连接于机架上部的滚筒等构成,滚筒及与其相对应外壳上设有若干螺旋状刀条,滚筒轴两端设有皮带轮分别通过皮带与动力装置和风选装置相连,这种结构的脱粒机主要存在以下缺陷首先是连穗麦秸在脱粒仓(滚筒与外壳及筛网构成的腔体)内呈螺旋状运行,阻力较大,耗能高,其次是这种结构脱粒机,麦秸在脱粒仓内运行路线较长,脱粒速度较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省能、快速的叶轮打麦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机壳、滚筒、轴承座、皮带轮、筛网及风选装置,滚筒上固接有2-5根与轴心线平行的刀条构成叶轮,叶轮下部的支架上固接有2-3根平行带通孔的钢条作经线、并由细钢筋穿过钢条上通孔作纬线编成的筛网。
刀条上平面设计成波浪形或斜纹形,以利增加磨擦力。
运行时在动力带动下,叶轮转动,当喂入带穗麦秸(麦子)时,滚筒上的刀条与筛网上的钢条间距较小,使麦穗在此间通过时受到挤压卷刮而使麦粒脱下,麦秸随叶轮转动带出脱粒仓而抛向麦秸出口,麦粒、麦壳及碎草屑则通过筛网下落到风选装置部位,在风选装置强风吹拂下,麦粒继续下落至收集口,而麦壳和碎草屑则被吹出排壳口。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与叶轮轴平行的刀条与筛网上的经条(刀口)间距较小,带穗麦秸在此处受压,靠叶轮的卷刮作用而达到脱粒目的,由于其作功区域集中,所需功率较小,用较小的动力就可带动打麦机运行,本实用新型耗能低,照明线路即可带动电机来完成麦子脱粒工作,同时由于刀条与滚筒轴平行,麦秸在其内不需螺旋状运行,而是直线抛出,提高了脱粒速度。从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可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省力、耗能低、效率高、安装方便的特点,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作油菜、豆类植物脱粒用,经初步试用,深受广大农户欢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图。
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
图1所示,设计一机架1,机架大小、高低根据需要而定,本实施例选用高82cm,宽42cm的机架以便于在偏远山区搬运,机架上固接有打麦机壳2,机架上部两端中央设有两个轴承座3与滚筒轴4相连,滚筒5上固接有2-5根与轴心线平行的钢条作刀条6,这里所说固接可以是通过螺栓固接,可以是铆钉铆接,也可以是焊接,本实施例选用3个,刀片焊接于滚筒上且等距分布,刀条一般高出滚筒圆弧2-5cm,本实施例选用4cm。刀条厚度为0.5-0.8cm,本实施例选用0.5cm,刀条上平面以设计成波浪形或斜纹形为佳,以利增加磨擦力,提高脱粒效果。这里所说的刀条高低,厚薄及数量多少依靠打麦机大小确定。滚筒下部的机架上固接有筛网7,筛网由2-3根平行的钢条作经线,并用细钢筋穿过钢条上通孔作纬线编织成的筛网,钢条的通孔设于钢条中下部,其与顶端的距离为1-1.5cm,根据编织需要钢条间可增加与其平行细钢筋作经线,所说的细钢筋以直径3-4mm为佳,本实施例筛网有三根钢条作经线,用4mm钢筋作纬线编织而成,安装时,筛网经线与叶轮轴心线相平行,且将滚筒上刀条与筛网上的钢条最近距离调整至0.4-0.8cm,本实施例选用0.5cm,滚筒轴两端设皮带轮,分别与动力及风选装置8通过皮带轮相连,筛网下部一侧设有风选装置(即鼓风机),在外壳上部两侧分别开设有喂料口9及出秸杆口10,喂料口下部机架上固接一进料板作进料平台11,在风选装置相对一侧外壳上开设有出壳口12,以便风选装置将麦壳和碎草吹出,在机壳下部设有出粒口13,以便收集脱好的麦粒。
权利要求1.一种叶轮打麦机,包括机架(1)、机壳(2)、滚筒(5)、轴承座(3)、皮带轮、筛网(7)及风选装置(8),其特征在于滚筒上固接有2-5根与轴心线平行的刀条(6)构成叶轮,叶轮下部的支架上固接有2-3根平行带通孔的钢条作经线、并由细钢筋穿过钢条上通孔作纬线编成的筛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打麦机,其特征在于刀条上平面设计成波浪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打麦机,其特征在于刀条上平面设计成斜纹形。
专利摘要一种叶轮打麦机,其特征在于:滚筒上固接有2—5根与轴心线平行的刀条构成叶轮,叶轮下部的支架上固接有2—3根平行带通孔的钢条作经线、并由细钢筋穿过钢条上通孔作纬线编成的筛网,本实用新型脱粒速度快、耗能低、安全方便,是一种理想的新型脱粒机。
文档编号A01F12/18GK2427958SQ0022279
公开日2001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14日
发明者邢宗杰 申请人:邢宗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