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状灌溉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29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面状灌溉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状灌溉及其制作工艺。
就灌溉而言,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点状灌溉比如现有的灌溉,都是先将水从水源通过渠、管引到基质上的某一点倾注,再由这个点漫延开去。另一种是面状灌溉比如降雨,是从天空大面积同时向地面降水,面状灌溉的特征,是先由是小水珠在天空形成大面积的蓄水层(云层),由蓄水层将水再从天上降下来。面状灌溉与点状灌溉相比,具有灌溉快捷,面积大,均匀等优点,天然降雨式面状灌溉是无法控制的,一旦失常,就会酿出灾情,如果我们设计出既能保持面状灌溉的优点,又能克服其缺点,供水面积、数量、时间,可以控制调节的面灌溉该多好啊。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向社会提供面状灌溉及其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产品,不但灌溉面积大、均匀、快捷,并且供水面积、供水时间、供水量是可以调节控制的,同时还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本发明工艺简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现有的浇灌方式无疑是一种突破,会给现有的灌溉、种植带来积极的影响。
本发明的方式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面状灌溉,其特征是在基质上或基质中铺放一层与供水管一端相连的芯吸材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材料,选自泥土或配制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吸材料,选自天然、化学纤维材料和/或塑料的发泡材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水管材料,选自塑料、橡胶或金属材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连是通过供水管的一端与吸水材料的接触相连。
面状灌溉的制作工艺是将选自泥土或配制土的基质,堆放到设定的高度,将一层选自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材料的芯吸材料铺放在基质上,然后将选自塑料或金属材料的供水管一端置放在芯吸材料层上面,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源的水阀相连。开启水阀,水通过水管流入芯吸材料,从而使芯吸收材料变成可供基质吸收的面状蓄水层。
本发明是优点是明显的,该产品的耗水量仅占现有灌溉的20%,一次性灌溉面远远扩大。本发明的灌溉方式是通过芯吸材料对基质慢慢渗透来进行的,故不会引起基质移动流失,本发明对灌溉面积,供水时间及供水量是可以控制的,可广泛地运用于移动、矗立基质的整体灌溉,从而可以发展悬挂、垂直绿化,它不仅生产工艺简单实用,并且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面状灌溉的制作工艺是将选自泥土或配制土的基质4,堆放到设定的高度,将一层选自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材料的芯吸材料3铺放在基质4上,然后将选自塑料或金属材料的供水管1一端置放在芯吸材料3层上面,紧密接触供水管1的另一端与水源2的水阀相连。开启水阀,水通过水管1流入芯吸材料3,从而使芯吸收材料3变成面状蓄水灌溉层。
权利要求
1.面状灌溉,其特征是在基质上或基质中铺放一层与供水管一端相连的吸水材料。
2.面状灌溉的制作工艺是将选自泥土或配制土的基质,堆放到设定的高度,将一层选自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材料的芯吸材料铺放在基质上,然后将选自塑料或金属材料的供水管一端置放在芯吸材料层上面,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源的水阀相连。开启水阀,水通过水管流入芯吸材料,从而使芯吸收材料变成可供基质吸收的面状蓄水层。
全文摘要
面状灌溉,其特征是在基质上或基质中铺放一层与供水管一端相连的吸水材料。面状灌溉的制作工艺是将选自泥土或配制土的基质,堆放到设定的高度,将一层选自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材料的芯吸材料铺放在基质上,然后将选自塑料或金属材料的供水管一端置放在芯吸材料层上面,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源的水阀相连。开启水阀,水通过水管流入芯吸材料,从而使芯吸收材料变成可供基质吸收的面状蓄水层。
文档编号A01G27/04GK1432269SQ0211055
公开日2003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5日
发明者王宽飞 申请人:王宽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