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霉素粉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029阅读:9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宁南霉素粉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宁南霉素粉剂,属生物技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宁南霉素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历经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计划研制成功的新型生物农药,黑龙江强尔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伍佰万元买断该产品专利权并实现产业化,公司拥有宁南霉素产品、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宁南霉素产品项目已通过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1998年通过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中试鉴定,并于1999年实现工业化生产,在黑龙江强尔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海林生产基地建有年产1000吨2%宁南霉素水剂的生产线,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但是,宁南霉素的可溶性粉剂的生产工艺及产品尚处于空白状态,极待开发。

发明内容
为解决2%宁南霉素水剂的运输难、贮存有效期短等问题以及采用浓缩、浓缩液的干燥、助剂的选择研制出宁南霉素粉剂,宁南霉素粉剂由含90%宁南霉素的原粉、助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填料硅藻土组成,组分的重量配比原粉含90%宁南霉素的2~90%、助剂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填料5~95%硅藻土,用如下工艺流程制成,在浓缩温度60℃、真空度≥0.08MPa的条件下将含2%宁南霉素水剂浓缩为10~15%宁南霉素水剂,在进口温度为80℃、出口温度为150℃的条件下喷雾干燥成含90%宁南霉素的原粉,取原粉的2~90%、加入助剂1~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填料5~95%的硅藻土进行混配而制成宁南霉素粉剂;宁南霉素粉剂是一种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型生物农药,可应用于烟草、蔬菜、瓜类、香蕉、粮食等作物的病毒病、白粉病、根腐病、瓜类蔓枯病、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班病、白菜软腐病的防治,可调节植物生长,具有防、治病和促生长壮苗的有益效果;经云南、四川、贵州、黑龙江省等地的室内及田间试验表明,宁南霉素粉剂对烟草普通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引起的病毒病的防、治均有高效,防效可达70%以上;并可改善烟叶的内在品质,使中上等烟叶比例增加,增产增值效果显著,还可防、治番茄、辣椒、西瓜的病毒病,防治效果达80%以上。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烟草将宁南霉素粉剂稀释200-11000倍液于移栽前3-7天内喷1次,既有防病作用又可促壮苗;移栽后每隔10-15天连续喷药2次,重发区可酌情增加喷施次数。
实施例2蕃茄、辣椒、西瓜病毒病将宁南霉素粉剂稀释200-11000倍液在移栽后将要发病或发病初期喷施,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
喷药时必须对叶的正反两面均匀喷布,不得漏喷;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可与乐果、菊 类有机杀虫剂混用。
本品对人畜低毒,但也应严格保管,切勿与食物、饲料存放在一起,应存放于干燥、阴凉避光处保管。
权利要求
1.一种宁南霉素粉剂,由宁南霉素、助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填料硅藻土组成,其特征在于组分的重量配比含90%宁南霉素的2~90%的原粉、助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填料硅藻土5~95%,用如下工艺流程制成,在浓缩温度60℃、真空度≥0.08MPa的条件下将含2%宁南霉素的水剂浓缩为10~15%的宁南霉素水剂,在进口温度为80℃、出口温度为150℃的条件下将10~15%宁南霉素水剂喷雾干燥成含90%宁南霉素的原粉,取原粉的2~90%、加入助剂1~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填料5~95%的硅藻土进行混配而制成宁南霉素粉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宁南霉素粉剂,属生物技术领域,为解决2%宁南霉素水剂的运输难、贮存有效期短等问题以及采用浓缩、浓缩液的干燥、助剂的选择研制出宁南霉素粉剂,按重量配比,它由含90%宁南霉素的2~90%的原粉、助剂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填料5~95%硅藻土组成,本发明由如下工艺制成在浓缩温度60℃、真空度≥0.08MPa的条件下将2%宁南霉素水剂浓缩为10~15%宁南霉素水剂,喷雾干燥成含90%宁南霉素的原粉,取含90%宁南霉素的2~90%的原粉,加入助剂1~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填料5~95%的硅藻土进行混配而制成宁南霉素粉剂,本发明可防治植物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可调节植物生长,具有防病和促生长壮苗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A01N63/00GK1415208SQ02144510
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9日
发明者于中赤, 张洁岩, 毛成利, 臧海波, 马国奇 申请人:黑龙江强尔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